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能力提升练(六).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824610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能力提升练(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能力提升练(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能力提升练(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能力提升练(六)一、选择题(12题,共48分)1.“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主集中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选B。材料所提到的是党派之间的关系问题而非人民当家作主问题,A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为“克服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采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正确;民主集中制与材料主题党派关系联系不大,C错误;材料也没有提及民族问题,D错误。2.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做了法律规定。这说明()A.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B.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解析】选A。题干描述人大通过法律,出台了对各政府部门的法律规定,体现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A正确;我们的法律目前还在完善中,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不能说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B错误;我们现在还没有全面展开政治体制改革,当时就更不能说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C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基层民主情况,D错误。【拓展延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就是我国的政体。(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省、市、县和乡级代表大会,是地方的权力机关。 (3)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包括人大代表及其组成,还有民主集中制原则等。3.(xx惠州三模)毛泽东指出:“我们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不是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新中国成立初,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不结盟政策B.“一边倒”政策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选D。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与题干“新中国成立初”不符,故A错误;“一边倒”政策是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不符,故B错误;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与题干“新中国成立初”不符,故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超越意识形态差异,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故D正确。4.(xx合肥二模)右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A.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B.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解析】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A错误;据材料信息“叶作风帆荚作船家在东吴试验田”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出现的“左”倾错误,B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D错误。【拓展延伸】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失误原因(1)主观原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认识不足;违背发展规律,脱离中国实际。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违背民主与法制的原则。把阶级斗争的作用夸大。(2)客观原因: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社会主义内涵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缺乏理论和思想上的深刻认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孤立、封锁和包围,中苏关系恶化、国际环境的恶化等影响到国内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5.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解析】选D。材料中国家政策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仍有束缚,并未摆脱计划经济,A错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一直都没改变,B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是1992年提出来的,且创办个体企业无从体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错误;“个体企业”的出现表明,单一公有制已经被突破,D正确。6.“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因此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科教兴国”战略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两弹一星”计划【解析】选A。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此方针是在1956年春天提出的,与题干时间接近,A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B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C错误;“两弹一星”计划是发展科学技术的,D错误。【拓展延伸】对“双百”方针的理解认识(1)“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适用的领域分别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实际上是一条政治界限,是人民内部的自由,是为人民服务的。(2)“双百”方针在贯彻中遭到了挫折,并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扰。(3)“双百”方针体现了国家最高决策者对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一种新的尝试,但没有采取法律条文来保证文艺和学术自由。7.(xx深圳一模)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势C.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D.策划建立北约组织【解析】选A。1948年开始,美国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由题干所示的时间信息可以推断,美国所举办的巡展与马歇尔计划有关,A正确;两极对峙指的是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题干只体现出美国与西欧的关系,B错误;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C错误;北约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题干中“美国家庭”“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主题的巡展只能体现出与经济相关的内容,D错误。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不得不重建。”当时,世界重建的经济基础是()A.雅尔塔体系的建立B.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解析】选D。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主要是政治层面,与经济基础无关,A错误;北约、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主要是军事对峙,B错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主要是两极对峙格局下美国提出的遏制社会主义的经济措施,C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世界的重建奠定了经济基础,D正确。9.下图是某位同学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思维导图。最适合在“”处填入的内容是()A.互联网时代的到来B.垄断组织的出现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D.欧共体的成立【解析】选A。思维导图中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正是互联网时代到来之时,A正确;垄断组织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B错误;关贸总协定签署于1947年,C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D错误。【拓展延伸】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1)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2)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各国应公平地分配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并共同分担为实现全球化所付出的代价。发达国家要承担应有的义务和责任,进一步开放市场,取消贸易壁垒,切实履行在增加资金和技术援助、减免债务等方面的承诺。(3)不同文明和不同发展模式的国家之间应互相交流和借鉴,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保持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各国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和磋商,落实国际社会在发展合作方面达成的共识。10.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实践中体现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国家工业化政策的推行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解析】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于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要求消灭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利用“资产阶级”,A错误;提取材料信息“列宁”“资本家”“资产阶级专家”可以推断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来建设社会主义,B正确;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都是在斯大林时期进行的,斯大林模式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消灭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故C、D错误。11.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要使消费与投资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不得不予以调节”。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5位自己信任的人成为最高法院法官,时人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这表明()A.资本主义调节机制可以解决经济危机B.罗斯福新政破坏了传统三权分立原则C.解决经济危机不能以牺牲民主为代价D.非常时期总统的行政权得以扩大强化【解析】选D。据材料“政府不得不予以调节”可知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无法解决危机,A错误;总统任命法官为其职权,未破坏三权分立原则,B错误;材料所述行为并未牺牲民主,C错误;虽然任命法官为总统之权,但从“罗斯福法院”可知总统对司法影响力扩大,即总统的行政权事实上被强化,D正确。12.(xx滨州一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直接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模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C.经济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经济“滞胀”与新经济政策【解析】选C。罗斯福新政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B错误;经济大危机证明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很大缺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由国家主导但是最终被迫放弃,C正确;新经济政策属于国家干预经济且运行良好,D错误。二、非选择题(2题,共52分)1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笼罩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从来没像现在这么低过。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二角五分,一蒲式耳玉米是七分,一蒲式耳燕麦一角,一磅棉花或羊毛五分。糖每磅只值三分,猪、牛肉每磅二分半,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上册材料二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1)材料一中的“饥荒”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解决农产品价格过低问题的?(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在19491960年开启的农业“新篇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2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一所给的时间和国家可以想到是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第二问根据罗斯福新政中农业方面的措施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及设问中所给的时间确定,列举1949年至1960年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举措;第二问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经济、乡镇企业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三个角度考虑。第(3)题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即可。答案:(1)事件: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2分)解决:调整农业生产(或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减少农产品过剩。(8分)(2)新篇章: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高度集中的农业经营模式。(8分)作用:解放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6分)(3)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要适时进行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无农不稳等。(2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材料二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行动”。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材料三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戴高乐言论集(1)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1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8分)(3)据材料三,指出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考查马歇尔计划推行的目的,从复兴西欧经济以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两个角度回答即可;第二问从材料一中英、法的态度可以看出,它们对马歇尔计划是支持欢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比较不同,重点从本质出发,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主动发起的,美国有很深的政治目的;而舒曼计划则是西欧自发的,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推行的。第(3)题第一问意义,重点从时代背景去分析,打破了美国的孤立政策;第二问结合史实可知预言成为现实,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答案:(1)目的:帮助西欧复兴经济,借以控制西欧,抗衡苏联,称霸世界。(4分)西欧各国对马歇尔计划普遍持欢迎态度。(4分)原因:西欧各国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急于得到美元医治战争创伤。(4分)(2)不同:马歇尔计划是西欧借助于美国恢复经济,实施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4分)实施舒曼计划是通过加强西欧国家自身的联合而发展经济,欧洲的联合与强大有利于摆脱美国的控制。(4分)(3)意义:中法建交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对美国是一个沉重打击。(2分)戴高乐的预言变成了现实。说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