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部.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3882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部1、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B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C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D认为“礼”是实现“仁”的重要前提3.据大臣汲黯揭露,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他重用酷吏和财利之臣,以致不久后有人评论“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但汉王朝没有重蹈秦的覆辙,主要原因是( )A.汉初法律制定趋向成熟 B.酷法罩上了儒家思想外衣C.“文景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 D.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4.春秋重灾异,孔子也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强调“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但英国学者李约瑟却盛赞儒家思想基本是重理性的,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这主要是因为:( )A孔子所说的天指的是自然规律 B儒家讲究仁德倡导以民为本C儒家重人事重入世而敬远鬼神 D儒家对佛道等宗教坚决抵制5.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6.黄仁宇曾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或神秘化。”文中的“他”是(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7.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农书。它介绍了黄河流域地区谷物、蔬菜、果树、林木等的栽培方法,也介绍了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方法,保存了许多当时农牧业生产的经验。通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北魏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以下不太可能出现在齐民要术里的是( )A北魏洛阳商业活动的兴盛 B北方民族融合的成果C北方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 D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8.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9.某书法大家通过对中国古代书法作品的研究,根据一定的标准,其对不同时期的书法特点进行这样的概括:晋人 ,唐人尚法,宋人 ,明人尚姿,清人尚变。( )A.尚理、尚意 B.尚态、尚理 C.尚态、尚意 D.尚韵、尚意10.“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11.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C D12.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 )A 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D. 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13.下列维新言论中,最令清末统治者触目惊心的是( )A“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B“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C“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D“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日天择。”14.在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曾说:“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王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李大钊的这段话意在表明( )A.孔子思想是封建统治的根基 B.批判孔子是为了抨击历代的君主 C.批判孔子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D.批判孔子意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15.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二十世纪初,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对此思考的结论是( )A.“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16.毛泽东说:“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之所以唤醒了中国人,其原因有( ) 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与中国国情相似的近邻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A B C D17.陈独秀、李大钊等曾相信,社会的变革,只应“由人民自己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创造地方自治和同业联合”的组织,逐步造成民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以此来使国民直接成为国家主人,从而达到“打破阶级制度”“实行共同劳工”和“公有主义”的目的。这说明此时的陈独秀、李大钊 ( )A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赞同苏俄式的革命道路C倾向和平的建成社会主义 D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18.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19.孙中山用“三把利剑”刺向了清王朝,清王朝就完了。关于清末这“三把利剑”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三把利剑”虽不针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但能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土地问题“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A. B. C. D.20.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三个代表的思想”21.集中体现毛泽东思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 )论人民民主专政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 B. C. D.22.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23.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思想是指(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 B. C. D.24.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是成立于1996年的没有编制、全国最大的艺术团,全国所有艺术家和优秀演员都是艺术团成员。十多年来,艺术团走进老少边穷地区、走进厂矿、部队、科研一线,在全国各地举办义务慰问演出。 “心连心”艺术团成立的目的不包括( )A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B探索新时代条件下文艺团体市场化的新路子 C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创作更优秀的作品25.1949年6月16日,作为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的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右上角的报头是自上而下的四个黑顿顿的颜体楷书,由民盟副主席兼任社长的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后来,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红彤彤、似有欧体风格的行楷;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报头的替换体现了( )A“双百”方针的贯彻与落实 B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C“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 D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26.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开展了“教育大革命”27.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奋起直追的源动力,下列属于我国重视教育的举措有(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ABCD28.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 ) A提高蔬菜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高粮食产量D促进农村经济29.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并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是( )东方红一号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秦山核电站建成京九铁路通车A. B. C. D.30.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31.下列有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重视研究自然,而智者学派注重研究人类社会C.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同处于雅典民主政治时期 D.智者学派比较重视人的伦理道德32.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民主。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33.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34.“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35.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曾经因为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而受迫害被迫流亡荷兰,他在1688年光荣革命回国后发表政府论为资产阶级新秩序辩护,下列属于他辩护的理由的是( )人的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有充分的自由,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割 政府是为了保护人权而设立的,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通过分权来限制政府权力人民应该掌握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力,两者的权力是平衡相互制约的A B C D36.卢梭指出:“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奠基者。”这里卢梭的本意是( )A文明社会必须由经济的发展奠基 B文明社会破坏了人类的本性C文明社会的奠基者必须推行愚民 D英国圈地运动加快文明社会到来3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哪一项最能体现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或受其影响)()A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员成为共和国总统 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C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38.“这些哲人(指启蒙思想家)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39.下列科学成就中,其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普朗克的量子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40.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具体表现在( )网络远程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网络语音或视频电话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改变了人们的商品交易方式 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A 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41题25分,42题15分,共40分。)41、(25分)一个世纪以来,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核心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大变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族)被设想为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里,封建的“等级社会”相继被以世俗、平等为原则并宣称人民主权的社会所取代,这些社会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构成民族国家。美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材料四、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五、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原则。(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4分)提出这一主题的根本依据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6分)(4)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材料五中邓小平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6分)4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辽太宗时,随着辽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展,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方式、社会习俗方面的差异为其统治带来日益严重的困难。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高度发展的中原农耕文明,而又无法改变先进的农耕经济,于是“因俗而治”,确立了“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一朝双轨政治制度。北面官制是统辖契丹畜牧经济的体制,执掌辽王朝最高军政大权。南面官制则“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仿唐制“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辽太宗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6分)(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辽能够走向强盛的原因。(9分)1-5ACBCC 6-10CACDA 11-15ACADA 16-20DCCCA21-25DBCBC26-30AADAA 31-35CAADB 36-40BCCDD41、(25分)(1)思想原则:世俗主义、平等主义、人民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6分)(2)主题: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不能只答反帝反封建,这只是革命任务)(4分)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分)(3)不同主张:孙中山: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3分)毛泽东: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3分)(4)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分)南方谈话深化了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3分)42、(15分)(1)原因:疆域扩大,需要加强统治;不同民族在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方面存在差异;契丹人难以适应中原农耕文明,又无法改变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6分)(2)原因:重用人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进行相应的改革;保护发展农耕经济;接受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在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的同时兼顾了契丹贵族的利益。(9分,任答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