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2828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2唐诗在古典文学中独领风骚,唐朝一些散文也是千古流传的名作,今天我的说课就是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特点及在本单元的地位。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文从文字、结构和意义等各方面来说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来鉴赏的。(二)、教学目标:1:了解赋的特点,学习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 2:培养学生疏理文章结构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以浪费为耻,引以自戒。 本课作者极尽铺陈秦始皇的奢侈和残暴,在结尾处点明主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者借秦始皇讽喻唐朝皇帝吸取教训,这篇文章是指向统治者的。而学生从中学到的是要艰苦朴素,不能奢侈浪费。 (三)、教材重点、难点 :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来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通过分析活动而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二、 说教法 主要采取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协助。上课之前需要学生用一个早读的时间来进行诵读,进入文言文的世界。讨论法是为了培养学生探讨学问,互相交流的好习惯,这是练习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点拨法是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时候,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提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多媒体手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对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阿房宫重新建立一个大概的形象认识,并可以使文章结构一目了然。三、 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特别是在疏理全文结构这个环节,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既可以促进个人的思考,又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摆脱 “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传统教学程式,抓住结构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有效且快乐的学习。四、说教学过程。(一) 导入:通过学生课前对杜牧诗歌的收集,回忆几首杜牧较出名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对诗歌主题稍作理解,归纳出杜牧这一诗人作品的特点: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将对现实的担忧融于历史的遗迹中,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二) 对本文的初步了解1、由诗歌的特点自然引入本文。本赋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奢靡,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体现了杜牧诗的现实主义精神。2、让学生来介绍一下关于阿房宫的内容,引导学生看有关的图片,思考:“如果让你来写阿房宫,你认为可以从什么方面来写它?”(这道思考题实质是透过学生对写景抒情文章的一般认识来整理出本文的大框架)(三)对文章结构的深入探究今天我们来当一回杜牧的“小秘书”,给他出谋划策,说说,这几个方面分别可以写些什么内容、什么特点、运用什么写法?阿房宫什么特点具体内容运用写法建筑T1、T2生活T3、T4珍宝T5、T6思考T7、T8活动要求如下:1、 分为8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讨论一个方面,小组长代表本组起来发言。2、选出疏理得最完整的两组,奖给阿房宫图片纪念图片若干张。3、学生讨论期间,老师适时指导学生,给学生解疑。老师倾听汇报、并进行指导、评价。展示各小组的主要观点。(四)小结文章内容:小结一:杜牧文章特点本文体现了杜牧诗文的特点,正如他自己说的:“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 这些特点在文中什么地方表现了出来?请你从文章里找出相应的话来说一说。小结二:本文的主题 阿房宫的宏伟壮丽,宫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说明了是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这一切告诉我们: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一切脱离人民群众利益的事物总会快速的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就如杜牧笔下的四百八十寺,终会失去它的繁华,只能寂寞飘飞在烟雨中。(五)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