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19278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评卷人得分来源:.一、选择题(本题共5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A墓葬出土的实物属于一手资料,比文献资料记载要可靠B史记记载早于海昏候的时代,应更加接近历史事实C两个材料相矛盾,孔子出生年代需要重新考证D尚需考证孔子屏风画像及文字记载的信息来源及出处5.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雅典城邦时期亚里士多德说:“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二者看法如此接近,主要是()A同时代同文明下相互借鉴吸取 B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C城邦体制和诸侯割据下小国寡民的产物D都仅着眼于男女在社会活动中不同作用6.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钱乘旦这样评价理:“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A排斥儒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7.论语颜渊中道:“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其内涵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B. 天时地利人和C.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D.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8.“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以下“天下”的涵义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墨子的“一同天下” B孟子的“天下定于一”C荀子的“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D汉书的“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9.古代曾有人认为:“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该古人最有可能是( )A韩非 B 墨翟 C王阳明 D 黄宗羲10.据周礼记载,古代社会的“民”享有“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的权利。尚书载,“民”已经成了受“天”庇护的政治主体,“民”意即“天”意,“君”不安民、养民,则会受到“天”的惩罚。下列对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概括准确的是A.“民本”和“德治”思想B.“民主”和“仁政”思想C.“民本”和“法治”思想D.“法治”和“德治”思想11.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下列解决“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A. 推行“仁政” B. 兼爱、非攻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无为而治1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基本一致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13.中国古代某学者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思想主张。该思想家理论的建立() A. 促使道家学派核心思想的创立 B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来源:.C有利于专制之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D推动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14.董仲舒认为商鞅之法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司马迁则认为商鞅变法使“家给人足”“乡邑大治”。虽然两人的结论大相径庭,但都还是站在同一个标准上评价商鞅的。该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巩固B.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C.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15.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的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来源:C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16.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种思想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在理论上有助于仁政推行属于没有价值的封建迷信指出要实行政治的大一统A.B.C.D.17.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A.天人合一B.敬天法祖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18.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 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C. 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19.历史学家陈旭麓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A.宗法分封始终主导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20.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经过改造,符合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开始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西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表现为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21.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22.朱熹说:“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佐证二人都主张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2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C王阳明 D李贽24.“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理在气中,道不离器”25.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魏晋玄学探究的基本问题,经历了“名教出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和“名教即自然”三个阶段。这反映A.两汉经学仍然是主流思想 B哲学倾向影响学术思想C.传统儒学哲学思辨化 D.儒、佛、道三教合一26.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指出:“但学风之提倡于上者,民之受之,犹在被动地位,不如濂洛关闽诸儒之自行集徒讲学,转足以正人心而维风化也,故宋末忠义之气,实胚胎于讲学诸儒。”据此判断,张亮采认为A.宋代儒学教育注重提升个人的素养B.私人讲学之风在宋代最盛行C.理学最初形成于宋代的私人讲学中D.民间讲学更易塑造忠义气节27.朱子语类记载,“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强调把握“理”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格物是探究真理的方法,方式繁琐B.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C.格物是求理的方法,强调进行内心的反省D.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28.学者郭廷以谈到宋明理学时,提出一观点:宋代一反汉唐之道,遂由动态转入静态,由开放转入封闭。南渡之后,朝不保夕,而观念不变,益讲求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的向里工夫,必须做到“存天理,灭人欲”,才算是道统,也是治统。郭廷以认为宋明理学发展的原因是A.社会环境B.汉唐教训C.政权变迁D.锁国政策29.南宋理宗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南宋理宗嘉奖朱熹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文化,繁荣学术B统一思想,加强统治C奖励学术,端正官风D怀念先贤,光大懦学30.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这表明黄宗羲()A 主张建立代议制度B 主张以学校限制君权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31.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认为李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吏治的腐败黑暗C.腐朽的专制制度D.自由思想被禁锢32.某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该观点旨在强调()A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B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C黄宗羲与卢梭的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D黄宗羲的思想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33.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A.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B.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C.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D.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34.顾炎武在郡县论九篇中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进行比较,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近代西方创立的政治制度哪一个最接近顾炎武的设想?(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制 D议会内阁制35.“到明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这次思潮的局限性,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B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C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D批判了先秦儒学的消极因素,但实质上又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36.“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表明黄宗羲A.反对实行君主制度 B.指出了废除宰相的弊端 C.认为君主不能世袭 D.强调宰相职位应该世袭37.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38.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39.明代江南文人热衷于著书,其内容往往都迎合图书市场的需要。此时的热销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为科场考试服务的,二是供市民休闲消遣的,三是反映社会各领域生活热点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A.文化教育的市场化程度较高B.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足C.文人思想活跃,舆论环境宽松D.出版印刷行业利润丰厚40.下图反映的是“雷”字的发展演变历程。据此可知,汉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逐渐趋向A.多元化B.形象化C.国际化D.简约化41.中国古代文人们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志趣、思想,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和想法。右图为清代“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墨鱼图,图中鱼的眼睛瞪得很大,被称为“瞪眼鱼”。作者这一夸张的艺术手法的主要寓意A反映时代变迁,社会动荡和对现实不满 B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想法 C讽刺中国人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大势 D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动向42.“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A.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B.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D.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43.明末清初,中国在引进西方大炮的同时,也引进了“开花炮弹” 技术,然而这种技术为御林军所专有,久不使用,不但统治者忘记了,主持海防的林则徐也不知“开花炮弹”为何物。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失败根源于武器落后 、清政府的国防技术水平比较低下、清朝统治者对军事技术的轻视 、工业技术落后对军事装备的制约44.甲骨文中的一个“衣” 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 、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 、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45.西方学者认为自然现象应该是统一的,如法拉弟认为既然电能生磁,磁就极可能生电,沿着这一思路探索,他终于为人类找到了新的能源。而明清时期中国人的哲学观、自然观还停留在简单的“天人合一”,甚至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的阶段,妨碍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这说明妨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因是A.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B.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C.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46.某绘画体系大体经历了以诗入画、以书入画、以金石入画三个阶段,成为一个自足的绘画体系。这一绘画体系的作品A.体现了寄情山水的避世思想B.反映了文化世俗化的倾向C.拘泥于客观景物的逼真摹写D.具有特有的强烈主观意识47.下图是中国传世最早的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有学者指出,该帖中“每一个字已不再是生硬的符号,而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个性人物顾盼婉转,灵光飞动”。该评论最能说明魏晋时期 A. 书法艺术走向成熟 B. 书法追求美观实用 C. 书法以草书为主体 D. 士人个性意识萌发48.甲同学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的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升)又为活板(版)”得出北宋毕升发明印刷术的结论,乙同学查阅资料后以“金刚经刻印于唐咸通九年(868年),发现于甘肃敦煌”为依据对甲的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资料的记载不一定都可靠,技艺的记载有误B.敦煌发现的金刚经,证明唐朝发明了印刷术C.考古发现比史书的记载更可靠,甲的结论不正确D.唐朝有雕版印刷,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并不矛盾49.xx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50.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舁,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 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来源:.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共25分)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读上述示意图,概括提取其中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提示:概括提取其中任何一项历史信息均可,说明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52.生态环保是一个亘古至今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家的崇尚自然、儒家的仁义思想、宗教不杀生的观念在我国古人的环保思想上都有一席之地,并上升到政治、法律的高度,甚至提出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许多朝代都设过虞、衡机构,有山虞、泽虞、川衡、林衡。山虞、林衡分别负责山林环保政策法令的出台和执行。泽虞、川衡类似,只不过是管川泽鱼鳌而已。古代环保立法可以追溯到夏禹执政时期,而秦的田律则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此后历代大多有相应的环保法规。在古代环保法中,似秦朝田律中“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之类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它体现出小农经济时代生态意识中不违农时而增加农业收入的现实功利主义。因为功利主义,唐朝出现了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因为功利主义,新航路的开辟给中国带来了改善生存的机遇,又变成了恶化生态的“契机” 改编自互联网材料二 秦岭渭水滋养十三朝古都,形成历史上“八水绕长安”的生态佳话。唐长安因渭水而繁盛,却又因水而被迫迁都。宽阔的朱雀大道,宏大的正规城市,建设城市养活城市,让高大的秦岭、八百里秦川不胜其负。弱小的“卖炭翁”受城市富贵者所累,但 “伐薪烧炭南山中”累倒的却是巍峨的秦岭呀!以至于唐代末期需要伐木时,要到今天山西境内的岚县才能找到高大木材。长安城从汉唐时期就一直沿袭饮用井水的习惯。到宋元时期,井水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明代的水环境整治曾一度出现过好转,但及至清代,由于土地兼并,大批失地农民深入秦岭伐林垦荒,生态又一次遭受严重毁坏。近代,孙中山提出南水北调,引汉济渭。而今,引汉济渭工程已在xx年启动。改编自纪录片大秦岭感恩秦岭(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法规方面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析秦岭在中国历史上遭遇的生态问题(7分)试卷答案1. C2. A3. D4.D5.D6.B7.C8.D9.A10.A11.B 12.D13.D14.A15.B16.A17.C18.B19.C20.C21.A22.B23.C24.B25.B26.D27.D28.A29.B 30.B31.C32.B33.B34.C 35.D36.B37.A38.D39.A40.D41.A42.C43.C44.B45.A46.D47.D 48.D49.D 50.C 51.答案:信息:儒家思想源远流长。(2分)说明:儒家思想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汉武帝时期经过调整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垄断了教育和考试有利于儒学延续和发展;儒家思想关注民生推行仁政,广大人民群众在某种程度上也可接受;儒家思想春秋产生、战国壮大、汉代官方化、宋明时期哲理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8分) 52.答案:(1)特点:以儒道及宗教思想为依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相应的立法和执法机构;从夏朝开始历代大多比较重视环保;以山林川泽保护为主;带有小农经济时代的现实功利主义;(任答4点得8分)(2)评析:出现的原因长安城市建设用木量过大;城市生活用木的不断增加;土地兼并使农民伐林垦荒种地等;造成的影响秦岭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渭水水量大量减少;长安被迫迁都; 井水污染非常严重;应对的措施加强对水环境的整治;保护植被,退耕还林;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的破坏;加快引汉济渭工程。(任意一点2分,三点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