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试卷 语文.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17781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试卷 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试卷 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试卷 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试卷 语文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玄览”。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儒家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良知”,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人生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B.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周易,周易的思想方式影响了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C.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全摒弃了语言形式,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D.庄子“得鱼而忘筌”和王弼“得象在忘言”的观点,强调的是穿透形象进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哲学认为,要把握宇宙本体,应当以直觉、顿悟为主,以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为辅。B.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他们提倡排除杂念,保持心灵的虚寂。C.禅宗参悟修行的过程,直心而行,纯任心性之自然,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他人无从启发和替代。D.儒学大家张载、陆九渊主张抛弃直觉思虑,而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身心与道德本体的契合。3.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状态最相近的一项是( )(3分)A.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夏元鼎绝句)B.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邽,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徙河北,母老祈就养,召纠察在京刑狱,为御试编排官,坐置等误降官,监鄂州茶场。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进枢密直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太后崩,执政多罢,以户部侍郎知永兴军。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改知庐州,徙同州,复徙永兴军。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徙郑州。既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灾异数见,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 风示:晓谕;讽劝。B、丁谓不以为是 以为:把当作C、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 深刻:深深地刻镌D、以太子太师致仕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B、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C、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D、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佐担任寿州知州遇凶年,他拿出自己俸禄大米煮成粥给饥饿的老百姓食用,并要求手下的吏人全部要献米,以此振救了数万百姓。B、尧佐任河东路转运使时,因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他怜惜百姓,奏请朝廷不仅免除当地百姓税收,还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C、祥符知县陈诂治下太严,手下的官吏逃走使县为之一空,太后大怒,要惩处陈诂,尧佐据理力争,最终使陈诂因此得以免罪。D、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尧佐进言希望没有被毁坏的能得到完整保护。7、翻译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10分)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答:_ _ 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答:_ 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南园 马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吴钩:刀名。凌烟阁:皇宫内一小楼,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若个:哪个。络脑:马笼头8、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5分) 9、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短中选定共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打“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4)题。(25分)韦如辉 同学们聚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谈起自己的爸爸,马小明总是将自己的脑袋弄得一低再低。在这个拼爹时代,同学们优秀的爸爸,无疑幻化成为他们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 马小明的爸爸是个摆修鞋摊的,自然不是所谓优秀的,甚至是十分低下卑贱的。可是,马小明的爸爸却将自己吹得神乎其神,比优秀还无比优秀。那一年寒假,爸爸带马小明去乡下省亲。爸爸掏着上等的香烟,见人就前言不搭后语地嚷嚷,你知道现在城里的房价涨多少了吗?乡亲们猜来猜去,眼珠子瞪得快蹦出来了,仍然猜不准。马小明的爸爸大手一挥,满脸得意地说,六千,每平方米六千块呐!一片唏嘘声之后,有人问马小明的爸爸,你老在城里有地点? 马小明的爸爸此时显得极不耐烦,反问道,你知道百货大楼那地点吗?百货大楼那地点,市中心,黄金地段,傻子都知道!马小明的爸爸突然间哈哈大笑,那是老子的地盘,寸土寸金的地盘。乡亲们重新睁大眼睛,乖乖,得值多少钱?马小明的爸爸伸出一双粗糙的大手,一反一正,再一反一正,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去,嘴里说,无可奉告。马小明心想,爸爸真能吹。马小明心里亮如明镜,爸爸所说的地盘,是百货大楼对面一棵法国梧桐树下,那里有他的修鞋摊。那个如巴掌大的地点,爸爸每月要向市容局交三百元的占道费,外加打折赠送无数个点头哈腰。爸爸不着边际的神吹海侃,莫名其妙地让马小明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虚荣和满足。那一次,郑小莉突如其来的恶语相向,才让马小明刚刚得到的自尊灰飞烟灭。课间休息时,一向直言快语的郑小莉,像新闻发言人一样对一大堆同学说,大家知道百货大楼对面那个修鞋的老头吗?同学们说,知道知道,我们找他修过鞋。郑小莉故意压低嗓音绘声绘色地再说,小人,标准的市侩小人!我去那里修鞋,只钉一颗钉,就要了十块钱。同学们知道郑小莉的鞋很贵,不是韩国货就是日本牌。照郑小莉这一说,一颗钉十块钱,的确黑了点。马小明恨不得上去扇郑小莉的大嘴巴,而马小明没有这个勇气。如果马小明真扇郑小莉的大嘴巴,马小明爸爸的身份不就暴露了吗?所以,马小明选择了忍气吞声,选择了将自己的脑袋压得一低再低。放学回家的路上,马小明第一次认真地眺望着自己的爸爸。爸爸头秃,背驼,油黑的光脑袋前倾,几乎要爬到眼前臭气熏天的鞋上。爸爸嘴里叼着钉子,一颗颗生锈或即将生锈的钉子,在爸爸丰沛唾液的滋润下,变得光滑柔顺,吃进鞋底的力度明显加大。马小明觉得,爸爸真脏。马小明生日那天,爸爸乐哈哈地弄来一个大蛋糕。马小明没吃,反胃。爸爸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马小明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胃。甚至连想一想,都觉得十分恶心。本来,马小明上学放学都要经过百货大楼的。之前每次经过,马小明都会无比深情地投过去一丝目光,打量着自己老子的地盘。郑小莉发布新闻之后,马小明改道了。冬天的第一场雪下得飘飘洒洒。就在无比洁白的雪地里,一起十年的恶性悬案,在一个摆摊老头的协助下,成功告破了。那一天,马小明爸爸的修鞋摊前,来了一位头脸捂得十分严实的客人。客人将脚上的一双皮棉鞋递过来,说地太滑,打个掌子。在客人掀开面罩一角点烟的时候,马小明的爸爸认出了那个人。他不慌不忙地取钉,拿锤,一丝不苟地钉钉。那人似乎有点急,三番五次地催促。马小明的爸爸将一根长钉牢牢地钉进去,悄悄拨通了110电话。电视台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十年前,马小明的爸爸就将那个穷凶极恶的家伙烙在心里了。即便他整了容,也能准确认出那双令人发怵的眼睛。马小明的爸爸对全市的电视观众说,那是老子的地盘,休想从老子的地盘上溜走一只蚂蚁。马小明的爸爸说得天花乱坠,一口气反复将老子的地盘说了十八次。同学们口口相传,知道老英雄是马小明的爸爸。他们轮番跟马小明拥抱,轮番替马小明有这样一个优秀的爸爸骄傲。高傲的郑小莉,正式向马小明鞠躬道歉,并通过马小明,向英雄的马伯父真诚道歉。马小明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奔跑到爸爸的地盘,神采飞扬地拥抱着弯曲的爸爸,眼睛里噙满幸福的泪花。马小明的爸爸擂着马小明的肩头,小子,这地盘,老子先守着。将来,传给你!马小明郑重地点点头。(原载山东文学xx2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题为“老子的地盘”,这里的“老子”,是爸爸的习惯用语,这种自称与爸爸的职业身份有很大的关系,表现了爸爸的低下卑贱。B“高傲的郑小莉,正式向马小明鞠躬道歉,并通过马小明,向英雄的马伯父真诚道歉。”郑小莉对马小明爸爸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可见她才是“小人,标准的市侩小人”。C小说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人物,这篇小说抓住爸爸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绘,让爸爸的形象变得鲜明丰满。D文章的结构也是一大亮点,欲抑先扬,悬念四起,最后获得情感爆发。E“爸爸头秃,背驼,油黑的光脑袋前倾,几乎要爬到眼前臭气熏天的鞋上”,文章中仅有的外貌描写,既刻画了儿子眼中爸爸的真实形象,也饱含了儿子对爸爸的情感。(2) 马小明的爸爸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 文章的主要人物是马小明和他的爸爸,那么同学郑小莉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可以删去这个人物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4) 文章开头写“马小明总是将自己的脑袋弄得一低再低”,文章结尾写“马小明郑重地点点头”,马小明对爸爸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这样的转变是否合情合理?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简要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张元济:不可再现的高度这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悲壮的一幕:冬日上海,阴霾的天空下,“飞灰满天,残纸堕地”。商务印书馆所印书籍、商务印书馆所设立的东方图书馆及涵芬楼之藏书,顷刻间化为灰烬,焚余纸灰飞达十数里外。时人回忆,“空中的纸灰像白蝴蝶一样随风飞舞”。时间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商务印书馆被日机投弹焚毁,东方图书馆遭日本浪人纵火。纸灰飘到与商务印书馆隔了半个上海的张元济寓所,这位商务的董事长望着长空,不禁潸然泪下。后来,张元济编纂涵芬楼烬余书录,在序中表示,取“烬余”两字,意在“志痛”。敌人的言行证明了商务印书馆的价值。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曾经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然而,张元济在给胡适的信中明确传递了商务复兴的决心:“商务印书馆诚如来书,未必不可恢复。平地尚可为山,况所覆者尤不止于一篑。设竟从此澌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事实是,创建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无论是在遭此劫难之前,还是经过劫后复兴,一直是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出版文化机构。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涵芬楼发展而成的东方图书馆,藏书逾50万册,为当时全国图书馆藏书量之冠,涵芬楼更是藏有大量善本珍籍。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如同现代学术史上的北京大学一般。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从1902年进入商务起,从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到董事长,正如叶圣陶所评价的,张元济“把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张元济与商务创始人之一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并曾在诗中写道:“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他的这一抱负,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1949年之前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并且是奠定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主要力量之一。康有为赞誉“译才并世数严林”,而严复的译著(包括天演论再版)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大多是在张元济主持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古籍整理工作,得到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极高推崇。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都是由他亲自选择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张元济的人生可谓传奇。他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点为翰林。1898年,朝中大臣保荐,称康有为、张元济等为“维新救时之才”,光绪帝遂在颐和园召见了二人。1949年9月,毛泽东邀张元济同游天坛。当晚,他对儿子张树年说:“我活到耄耋之年,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见过孙中山,见过蒋介石,今天又见了毛泽东。”由于被认定是“大老板”,张元济在1927年曾被一伙绑匪劫持了整整6天。6天中,他陆续作了10首绝句,脱险后编定为盗窟十诗,分送友朋。其中写到“邻家笑语”、“池塘鸭子”,自认为是在“领略天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商务印书馆老编辑、对馆史素有研究的陈应年慨叹:“今天中国的出版界,没有一家能跟当年的商务相比!”一位对中国出版史研究颇深的学者,参观建在海盐的张元济图书馆后留言:“张元济不可追。”相关链接商务印书馆创办时只是一个以印刷业务为主的小作坊在张元济手中,商务印书馆迅速地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论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向)涵芬楼就是张元济专门为收藏古籍善本所建的地方,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都是张元济一本一本地收来的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的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吴永贵张元济,在出版中安身立命)张元济在自己给商务馆确定的“在商言商”的道路上,执著地走了整整半个世纪。作为舵手,他小心翼翼地驾驶商务馆这条船绕开政治漩涡。(民国时执掌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张元济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辑校整理古书,钩沉、整理进而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命脉但商务毕竟是企业,搜集、编校古籍毕竟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张元济的做法难免遭人反对。有股东指责张元济收购古籍是“徇一人之嗜好”。文弱儒雅的张元济拍案而起:“此事决不使公司于营业上有损!”四部丛刊初编出版以后,光这套书就赚了100多万。经营上的成功,为他后来能够持续地做这件事情,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辉文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的编辑宗旨是坚定的,即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但作为一个实业家,他也并不讳谈“利”字。(李艳张元济的编辑思想)(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张元济一生见过中国五个“第一号人物”,其地位和声望使商务印书馆在政权更迭的年代里能够很好地生存。B.在张元济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严复翻译的著作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对此康有为大加赞誉。C.张元济志在“昌明教育”,使商务印书馆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和奠定新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D.张元济所写的盗窟十诗中“邻家笑语”“池塘鸭子”等诗句,表现了他被绑架时身历险境而不畏惧的镇定自若。E.张元济以出版推动教育,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不可追”的一生。 (2)文章为什么着力描写商务印书馆被日本投弹焚毁的悲壮一幕?(6分)答: (3)文中说“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张元济对商务印书馆的贡献。(6分)答: (4)张元济在经营商务印书馆时是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这种做法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探究。(8分)答: 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让各国人民心心相印、携手同行,战胜共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展现 、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领导干部掌握各种权力,如何运用权力管理好“众人之事”?就是要做到 ,做到“思无邪”、秉正义、走正道。即使是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庄严时刻,还有人 地抛弃和平宪法,以求重掌发动战争之权杖。A同舟共济 不偏不倚 处心积虑 B风雨同舟 中庸之道 殚精竭虑C同舟共济 中庸之道 处心积虑 D风雨同舟 不偏不倚 殚精竭虑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许多人的办公桌椅高度存在问题,久坐会产生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先把办公桌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再调整座椅的高度。 C.xx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每当飞机发生空难,广播、电视或报纸总是在报道中提“黑匣子”。 。 , ; , , 。目前,“黑匣子“不仅使用在飞机上,许多国家在高速火车和汽车上也安装了“黑匣子”。“黑匣子”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了。 一种是无线电话记录系统 可以记录飞行速度、方位、高度和航向等多种数据 可以把飞机驾驶舱内的谈话及外界的通话全部接收下来 “黑匣子”是一个密封的金属盒,它里面装有两种飞行记录系统 一种是数据记录系统 一旦飞机发生灾难,专家便根据“黑匣子”中记录的各种声音和数据来分析失事的原因 A B C D16.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李商隐的无题一诗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A.曾有金樽开兔苑 B.金蟾啮锁烧香入 C.金蟾飞出顾兔腹 D.露书誓剪金床兔17.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xx漳州八校高三年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卷 1.( )(3分) 2. ( )(3分) 3. ( )(3分)4.( )(3分) 5. ( )(3分) 6 ( )(3分)7. (1) (5分)(2) (5分)8. (5分)9. (6分)10. (6分) 选考题 11.( ) 12.( )11.(1)( )(5分)(2) (6分)(3) (6分)(4) (8分)12.(1)( )(5分)(2) (6分)(3) (6分)(4) (8分)13.( )(3分) 14.( )(3分) 15.( )(3分)16. (5分)17. (6分)五地八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1.B(“完全摒弃了语言形式”有误。) (3分)2.B(A.原文为“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C.原文为“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D.原文为“扬弃知觉思虑”。) (3分)3.A(原诗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反复理性思维基础上产生顿悟。) (3分)4【答案】选B 【解析】“以为”应译为“认为”,全句的意思是:丁谓不认为他的看法是对的。5【答案】答:选C6【答案】选A 【解析】他没有要求手下的吏全部要献米,而是手下官吏自发捐献。7.【答案】(1)恰逢他哥哥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诬陷尧佐,尧佐被降为朝邑县主簿。(“使”、“发”、“怨”各1 分,“诬尧佐以事”倒装句1分,句意1分。)(2)被该郡人王文吉拿谋反的事告发,传送御史中丞范讽审理治罪,事情才得以辨明。(“为”“ 变事”“ 劾治”“辨”各1分,句意1分。)8、主题都是表达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思想。(2分)也有怀才不遇之苦。(1分)南园连用反问,直接表达上战场为国建功,自己也可画像挂入凌烟阁,获取万户侯之爵位的渴望。马诗借骏马带上金笼头在边关大漠肆意驰骋来表达内心对功业的渴望。(2分)9、南园直抒胸臆,(1分)“吴钩”“收取关山”等直白的语言,痛快淋漓的表达作者内心思想;(2分)马诗托物言志(1分)通篇用比喻,借骏马带上金络脑来间接的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抒情委婉,耐人寻味。(2分)10.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1、(1)(5分)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6分)虚荣爱吹牛:他对乡亲们说百货大楼是自己的地盘,接受电视采访时反复说“老子的地盘”;爱儿子:在儿子生日那天弄来个大蛋糕,说要为儿子守地盘;有正义感,有勇有谋:认出罪犯后不慌不忙地用修鞋拖延时间,报了警。每答出一点给2分。(3)(6分)不可以。情节上:跌宕起伏,马小明对父亲的态度随着郑小莉的出现发生大的变化,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同时,郑小莉的“恶语相向”,将马小明对爸爸的不满推向顶点,自然引出下文情节;人物塑造上:郑小莉对马小明爸爸前后态度的大转变,从侧面表现了马小明爸爸的形象,使之更加丰满。每答出一点给2分。(4)(8分)马小明对爸爸的态度最初是既感到自卑又从爸爸的吹嘘中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来是嫌弃反感,每天上学放学都特意绕开爸爸的摊位;最后是感到骄傲,爸爸的英雄举动让马小明看到了爸爸的优秀。这样的转变合乎情理,现实中“拼爹”“拼背景”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孩子的内心,相比自己的才能,孩子可能更关心自己的家庭条件(如父母亲)是否优越,文本正暗含对这种病态的攀比心理的讽刺和批判。每答出一点给2分。12.(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E项分析全面准确,得3分。D项分析正确,得2分。A项“其地位和声望使商务印书馆在政权更迭的年代里能够很好地生存”的说法欠严谨,得1分。B项说法错误,康有为大加赞誉的是严复和林纾,而不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二人的书。C项说法错误,原文有“1949年之前”的时间限定。)(2)引出下文对张元济潸然泪下的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商务印书馆化为灰烬的痛心。渲染了一种悲壮氛围,体现了张元济复兴商务印书馆的难度、决心和贡献之大。表现日军焚毁商务印书馆的险恶用心,突出该馆在中国文化教育界的重要地位。(每点2分)(3)使商务印书馆由一个印刷为主的小作坊成为解放前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为奠定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作出了贡献。建立涵芬楼,搜罗旧书,经过20年谋划,收藏的古籍善本在全国首屈一指;在此基础上还建成了向公众开放的东方图书馆。整理古籍,由他亲自选择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得到了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极高推崇。引进西学,严复的译著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大多是在张元济主持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的经营理念和谨慎操持使商务印书馆在半个世纪的风雨中得以生存发展。(答对1点得1分,2点得2分,3点得4分,4点得6分)(4)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其经营理念为“文化本位”和“在商言商”,做到了“义”与“利”相结合。他秉持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传承文化之思想,以出版为阵地,引进西学,整理古籍,为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不讳谈“利”字,使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得到了经济上的保障,成为解放前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4分)这种做法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出版社要“义”字当头,要有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真正的好书还是有市场需求的。企业考虑赢利很正常,因为“利”能保障其正常运转和发展。但不应只考虑“利”,不能唯利是图,而应义利兼顾,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发展,社会也会更加美好。(4分) 13、A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同舟共济: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表示中立或公正。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常常偏向于调和折衷无是非和稀泥不讲原则,往往带有贬义。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含贬义。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含褒义。)14. 【答案】选C 【解析】A项,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B项,中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是“高度”,后几句的主语是“人”。D项,搭配不当,“理解”与“魅力”搭配不当。15. 【答案】选B 【解析】是总写,指出黑匣子装有两种飞行记录系统,应放在最前面;是一个系统,讲无线电话录音;是一个系统,讲数据记录。由此,可以判定出正确选项是B。16.B(根据内容、格律确定。17.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1分):先对供排水系统及燃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2分);再通过制定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2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8.作文:试题中的任务型指令非常具体明确,要求考生选出要点赞的一方来组织成文。以下为参考理由: 为陈阿姨点赞:可以从她对工作尽职尽责、隐忍的性格等方面来写。 为目击市民点赞:可以从他们敢于维护正义,给社会正能量等方面来写。 为大妈点赞:可以从其知错就改方面来写。一类:立意准确,紧扣材料联系社会现实陈述点赞的理由,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结构上能逐层推进,语言优美。(51分以上)二类:立意准确,紧扣材料并能适当联系社会现实陈述点赞的理由,结构完整,语言通顺。(43-51分)三类:立意准确,偶尔联系材料陈述点赞的理由,有些语句不通顺,有些地方逻辑思路不清。(39-42分)四类:在开头指出点赞的一方之后就完全抛开材料的情境来议论,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35-38)五类:立意偏离材料,或没有按题目的要求完成指令性任务,语言表达较差,结构不太合理但有完篇。(30-35)另外:字数少于600字(完篇的30-34分,不完篇的29分以下)文体四不像或完全离题(30分以下)题目漏写,扣2分。错别字,一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5分封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