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816305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8题,每题2分,共56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农作物生产中,经常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由此可见水对植物体的重要性,下列有关水对植物体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B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C水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反应的环境,但没有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D无机盐只有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运输2、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都相同的有下面哪几组( )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ATP、质粒、磷脂 纤维素、脂肪、乳糖 胆固醇、糖原、胰岛素A. B. C. D. 3、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需要消耗能量C. 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D. 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4、某色盲女人与一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此染色体变异是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纯合正常,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之中?( )A. 精子、卵细胞、 B. 精子、不确定C. 卵细胞、精子、 D. 卵细胞、不确定5、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 促进细胞融合B.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 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 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生活条件改变7、油料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由脂肪储存能量不利于胚的生长和发育B. 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变为苹果酸的过程形成了大量ATPC. 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D. 1分子蔗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8、某同学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主要原理是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发生渗透作用B. 实验中需要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显微镜等仪器C. 叶表皮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时,细胞体积基本不变D. 结果表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20. 25mmol/L之间9、下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的试验设计与结果。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纤维素悬液(mL)222纤维素酶液(mL)111反应温度()304050本尼迪特试剂(mL)222红黄色深浅+ +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A. 纤维素酶液的用量是自变量B. 通过实验可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C.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或产生颜色的深浅D. 实验中应将纤维素悬液与纤维素酶液混合后再水浴加热到要求温度10.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中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某种细胞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B.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C. 该细胞中发生的突变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D. 图中等位基因(A、a)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1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变异为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片段的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A. 1项 B. 2项 C. 3项 D. 0项12、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将鹰迁入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鹰将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蝉为一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鹰的迁入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D树林中的食物链以腐食食物链为主13、将灵敏的电位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予能引起兴奋的刺激,且ac=db,有关该实验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细胞膜在某种特定状态时,会出现膜外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的现象B. 当指针第二次偏转时,引起该次偏转的兴奋一定来自d左侧C. d所在的神经元可能是中间神经元D. 一般情况下,在动物体内,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14、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并在适宜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好氧量,记录数据,统计分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对照处理切除甲状腺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灌胃甲状腺激素,1次/天饲养条件相同且适宜,正常饲料喂养,共14天A. 应采用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鼠进行实验B. 设置乙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C. 采用耗氧量为观测指标的依据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D. 若在各组饲料中添加放射性碘,则丙组小鼠甲状腺部位放射性强度高于乙组15、某实验小组选取若干长度为2cm的胚芽鞘,用碳素笔从胚芽鞘的尖端画一条直线到最下端,如图所示,然后将实验材料置于黑暗处培养2-3天后观察a和b段颜色的深浅,下列有关该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作用的部位B. 一段时间后a段的颜色较深,b段颜色较浅C. 设置多组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误差D. 该实验应设置没有画线的胚芽鞘作为对照组16、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B. 酶A、B均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 过程所需的模板相同但原料不同 D. 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17、将蚕豆(2n=12)根尖细胞中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后移入普通培养液中培养。取不同细胞周期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检测到的染色体形态有如下图所示的三种。根据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检测到a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尚未进入第一个细胞周期B. 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均为b类型C. a、b两种类型的染色体会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D. 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b、c染色体各6条18、蚊子的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胚胎致死。用AABB雄蚊与aabb雌蚊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中aaBb的个体占( )A. 1/4 B. 1/5C. 1/7 D. 1/819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KP能0突变型PRKP不能100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C.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 突变型的出现为枯草杆菌进化提供了原材料20、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会引起患者头痛、肌肉痛、腹痛、口鼻出血等,死亡率极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触埃博拉病毒前,人体就有部分B淋巴细胞膜表面含有识别它的受体B不同个体(除同卵双胞胎外)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会形成不同的抗原MHC复合体C埃博拉病毒的RNA会直接整合到人的DNA上形成前病毒D可以通过检测人体内特异性抗体的含量来确定是否感染埃博拉病毒21、如图表示植物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产生量的相互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a点比较适合长期贮存该器官B在b点仍能产生少量的乙醇C若cdca时,a点氧浓度时厌氧呼吸强度是需氧呼吸强度的3倍D该器官有可能来自油料作物22、“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某些生命活动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8O同时标记CO2和H2O,可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B用3H标记尿嘧啶,研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C用3H标记亮氨酸,揭示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D用15N标记核苷酸,发现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23、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B. 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小于零C. a-b时间段内,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 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24、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畸变个体B筛选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可不用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D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25、下列有关“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1中的N合成DNA主链的基本骨架B. 将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中含有15NC. 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D. 将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只出现1个条带26、如图只表示果蝇(2n=8)一次细胞分裂某一阶段(图中12)的核DNA数或染色体数或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该图表示减I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a=8B.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a=2C. 若着丝点分裂发生在E点之后(不含E点),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D. 若CD段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27、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突变体、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B. 浓度为10-5和10-4mol/L的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C. 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 光敏色素B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28、下图是人类某甲病(A、a)、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个体3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且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B. 个体5的基因型是BbXAXA,产生的正常卵细胞的比例为1/6C. 个体7的甲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个体1D. 个体10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1/1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29、下表是某池塘生态系统内一个食物网中6个种群有机物同化量的相对值,其中是生产者的只有A。据表回答下列问题:种群ABCDEF有机物同化量相对值5 00039011029215(1)该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_。(2)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食物网最多有_条食物链。(3)如果池塘受到了农药污染,则位于食物链顶位的物种受害最严重,该现象称为_。(4)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A、B、C、D、E 5个种群中密度首先下降的是_。(5)一般情况下,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表明池塘生态系统的内部具有一定的_功能,这种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_关系密切。30、某种番茄的黄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如表所示。材料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净光合作用速率(molCO2m2s1)细胞间CO2浓度(molCO2m2s1)呼吸速率(molCO2m2s1)突变体9.300.325.66239.073.60野生型6.940.288.13210.864.07(1)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_上,可用_(试剂)提取;如图为野生型叶片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_(填标号)色素带含有镁元素。(2)番茄细胞中可以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3)番茄的黄化突变可能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4)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对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降低了_(mol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_。31、水稻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E和e基因分别控制抗病和感病性状,而B和b基因分别控制宽叶和窄叶性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某品种水稻自交,所得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抗病宽叶:感病宽叶:抗病窄叶:感病窄叶=5:3:3:1。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三体抗病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如下图)。假如该水稻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其中随机两条进入一个子细胞,则产生异常的配子,这种异常的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是雌配子能正常参与受精作用;另一条染色体进入一个子细胞,则产生的是正常配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的表现型为_,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产生基因型为_的花粉不育,子一代抗病宽叶植株中基因型为双杂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2)该三体水稻产生雌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处于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个四分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_。以该三体抗病水稻(EEe)作母本与感病水稻(ee)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3)如果用三体抗病水稻(EEe)自交(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F1中抗病水稻:感病水稻=_。32、(14分)(一)下图是于酵母菌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的相关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实验小组利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菌,如图甲所示,该方法称为_,而固定化酶不宜釆用此方法,是因为酶分子_,固定效果不佳。(2)某实验小组釆用乙装置进行葡萄糖的发酵,图中a是_,该实验中的酵母细胞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_条件下进行,长导管的作用是_。(3)实验前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柱,目的是_,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浓度不能过高,否则_。(二)在畜牧生产中,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和试管动物技术促进优良畜群繁育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回答以下问题:(1)克隆高产奶牛:从供体高产奶牛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10代以内细胞能保持正常_;将供体细胞核注入_内,形成重组细胞,并促进其发育成早期胚胎,之后将胚胎移入代孕母牛体内,从而获得与_(填“供体奶牛”或“受体奶牛”)遗传物质基本相同的犊牛。(2)试管牛的培育:将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与经_处理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一系列含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通常将胚胎培养至_期,取_细胞做DNA分析和性别鉴定,并将胚胎移入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33、(10分)小豆蔻明是一种姜科植物,其中含量较多的化学物质。为验证小豆蔻明可以诱导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且诱导效果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并绘制相应曲线。材料与用具:K562细胞株,小豆蔻明,细胞培养液,培养箱,培养瓶若干,酶标仪(测定各吸光度值A,按公式:生长抑制率(%)=1-实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计算抑制率)(要求与说明:培养液如何配制不做要求,如何配制不同浓度小豆蔻明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_;_;_;_。(2)请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曲线表示结果(用曲线表示至少4组的结果):(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_。A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B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C是不可避免的D同于病变或伤害导致的死亡生物答案:题号1234567答案CBBBBAC题号891011121314答案BCCDCBD题号15161718192021答案DBBCCCC题号22232425262728答案CBCCDBB29(1)生物群落(或群落)(2)4(3)生物放大(4)B、C(5)自我调节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30、类囊体薄膜(基粒)无水乙醇c、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抑制2.94突变体叶片中的细胞间CO2浓度高31、抗病宽叶 EB 3/5 12 EE:Ee:E:e=l:2:2:l 抗病:感病=5:1 17:132包埋法 小固定化酵母无菌排出CO2洗去未固定的酵母菌酵母菌失水过多而死亡原代培养二倍体核型去核卵母细胞(去核的卵细胞)供体奶牛获能囊胚滋养层细胞33(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0 分)(1)实验思路:取相同培养瓶若干,加入适量且等量的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小豆蔻明溶液,如 0 g/mL、 5 g/mL、10 g/mL、 20 g/mL。接种等量的 K562 细胞株至培养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如 24 h、 48 h、 72 h)用酶标仪测量各组吸光度值 A,计算生长抑制率统计分析数据(2)如图(3)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