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鞍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工知识竞赛题目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2814399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马鞍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工知识竞赛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马鞍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工知识竞赛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马鞍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工知识竞赛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马鞍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工知识竞赛题目一、马鞍山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学习答题(20题)1、省委对马鞍山提出了“努力在创新发展、开放联动、党的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正确2、推进马鞍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中指出,努力把马鞍山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正确3、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科教兴皖、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立足马鞍山实际,重点实施创新发展、开放联动两大战略。错误(创新驱动、开放联动)4、充分发挥我市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全方位加强对外合作。正确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发展总的目标是:全力推动“三个走在前列”,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开创新时代马鞍山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正确6、我市发展具体实现三个目标: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品质、人民生活高颜值。错误(高质量高颜值高品质)7、到2020年,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总量居全省前三,人均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努力达到或接近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正确8、按照“组团式、网格化、现代城市”发展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注重加强城市设计。错误(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9、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正确10、到2020年,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马鞍山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城市更宜居,一江两岸、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正确11、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到2020年,全市新增安徽省名牌产品25件,品牌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正确12、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两化融合基础建设。错误(信息化工业化)13、推动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实现从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升级。错误(“制造+服务”)14、推动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转化,完善以政府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错误(企业为主体)15、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三新”经济。错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16、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支持黄池、香泉、乌江等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正确17、充分发挥环境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市之路。正确18、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正确19、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聚山纳川、一马当先”城市精神,不断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正确20、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聚焦全市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大力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正确二、全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学习答题(20题)1、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王沪宁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展示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团结奋斗新风采的致辞。正确2、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领导召开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正确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正确4、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推动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正确5、做好工会工作的政治原则和根本保证是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正确6、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做到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更好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这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错误(根本方针)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价值、奉献。错误(劳动、创造、奉献)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中国工会的性质和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趋势。正确9、保障职工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工会要坚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竭诚为职工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10、政治性是工会组织的灵魂,群众性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先进性是工会组织的根本特点。错误(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11、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时代工会的奋斗目标。正确12、各级工会要自觉成为在职工群众中、在基层凝聚人心、坚守前哨、冲锋陷阵的战斗队、工作队。正确13、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确14、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正确15、推动实施符合技术工人特点的分配制度和长效激励机制,促进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加快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正确16、拓宽服务职工领域,让工会在职工需要时能够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使所有工会组织都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正确17、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工会改革,着眼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联动性,搞好顶层设计,破解制约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错误(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18、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理念,把工作力量、经费使用等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实现依法建会、开门办会、从严治会、人才兴会。正确19、深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工会干部培养、交流和使用制度,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职工群众中培养工会干部,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打造专职为主、兼职挂职相结合的干部队伍。正确20、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错误(群众路线)三、安徽省工会十四大精神学习答题(10题)1、安徽省工会十四大是2018年8月6日召开的,会上李明当选为省总工会主席。正确2、五年来,安徽建成省级以上职工书屋、书吧1800多家,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正确3、五年来,工会经费对下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省总工会本级经费70%以上用于服务基层和职工。正确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把工会建成勇于担当的忠诚之家、凝心聚力的幸福之家、情系职工的活力之家、生机勃勃的筑梦之家。错误(忠诚、筑梦、幸福、活力)5、贯彻新思想,坚持“三个始终”,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始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会工作之中、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职工活动之中、始终把时代主旋律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正确6、聚焦新目标,实施“三大工程”,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工会实施的三大工程是建功立业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创效工程。正确7、牢记新使命,构建“三大体系”,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大体系是职工权益维护体系、工会服务保障体系、和谐劳动关系体系。正确8、落实新要求,加强工会系统“三个建设”,不断提升工会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三个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错误(党的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9、“三重一创”指的是加快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正确10、工会在职工中开展的“五小”活动的内容是小发明、小制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错误(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四、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单选题(50题)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B一文,引发了真理标准大讨论。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2、A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3、B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4、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B。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性D、统筹兼顾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改革开放,下列论断错误的是C。A、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B、改革开放考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之一C、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刻变革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6、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B。A、上海B、安徽C、广东D、浙江7、1978年,我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C,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现了改革开放C、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重大历史事件,表述错误的是D。A、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B、1979年中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从而迈开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脚步C、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D、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B。A、改革开放B、经济建设C、四项基本原则D、依法治国11、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管理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自由经济体制12、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强调,A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A、改革开放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改革创新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A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社会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1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D作用。A、基础性B、关键性C、支柱性D、决定性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哪一年召开的?A。A、1978年B、1979年C、1980年D、1981年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C提出的。A、马克思B、列宁C、邓小平D、毛泽东17、“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材料赞美的是D。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国有企业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协调推进“”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A。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B、四位一体五个全面C、五个全面四位一体D、四个全面五位一体19、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A发展理念。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B、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C、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D、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2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C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A、共享经济B、虚拟经济C、实体经济D、国民经济21、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C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A、“金砖机制”B、自贸区C、“一带一路”D、区域合作22、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和()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AA、完善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B、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现代财政制度C、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D、完善产权制度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2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C为主线。A、转变发展方式B、优化经济结构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转换增长动力24、要坚持把D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A、全面提高开放水平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大力发展生产力D、改善人民生活25、有一首歌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B。A、“三步走”部署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设立经济特区和邓小平南巡讲话C、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26、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是B。A、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B、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前提D、改革开放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方向27、邓小平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B。A、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B、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28、被誉为强国之路的是B。A、四个坚持B、改革开放C、党的建设伟大工程D、科学发展29、A是顺利推进改革的根本保证。A、党的领导B、坚持走群众路线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B。A、使我国经济尽快与国际接轨B、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C、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的成果D、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31、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C的现代化。A、和谐相处B、和睦相处C、和谐共生D、和睦共生32、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D。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33、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BA、北京南京B、杭州厦门C、南京北京D、厦门杭州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A、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B、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C、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D、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3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A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两步走B.三步走C.四步走D.五步走36、D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37、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A的开放战略。A、互利共赢B、互相合作C、包容互信D、开放共赢38、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B,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A、创新型国家B、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D、世界一流强国39、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A的经济体系。A、绿色低碳循环发展B、绿色节约循环发展C、绿色低碳节约发展D、节约低碳循环发展40、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二二年基本实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有大的提升。CA、现代化信息化战斗能力B、机械化信息化战斗能力C、机械化信息化战略能力D、现代化信息化战略能力41、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C的世界。A、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公平正义B、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公平正义、清洁美丽C、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D、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公平正义、开放包容、清洁美丽4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A、创新B、改革C、发展D、开放43、我国经济已由阶段转向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CA、高速增长高水平发展B、高速发展高水平发展C、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D、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44、B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A、改革B、创新C、开放D、科技45、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C。A、自由贸易城B、自由贸易区C、自由贸易港D、自由贸易市46、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中央全面B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A、深化改革B、依法治国C、从严治党D、司法改革47、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D政府。A、法治B、创新型C、廉洁D、服务型48、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C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人与环境和谐发展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人与环境和谐共生49、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A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A、共商共建共享B、互惠互利共赢C、共商共建共管D、磋商互通有无50、C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A、以人民为中心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党的基本路线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