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对点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9221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对点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对点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对点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对点训练 人民版必修1 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国际形势:新中国成立之时,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_;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2新中国的外交原则和方针(1)原则:奉行_。(2)方针:“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_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他们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3外交成就(1)_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匈牙利等10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2)1949年12月,_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3)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_,这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_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2完善: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在与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中印两国的联合声明中,“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3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_,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走向国际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_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促使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_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参加万隆亚非会议(1)概况: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面对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的方针,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_和合作宣言。(2)影响: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_会议;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知识点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最突出的特点是()A美国积极制定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B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上对峙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D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欧亚建立2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3右图反映的是毛泽东主席的一次出国访问,它所体现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5右图是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的情景,下列图解正确的是()A这次会谈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会谈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C会谈提出著名的“求同存异”的思想D会谈最大成果是宣布中印建交620世纪50年代,中国周恩来总理和印度尼赫鲁总理共同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xx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印度辛格总理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现在开始共同创造新的历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促进世界和平发展A BC D知识点三走向国际舞台7这张被誉为标志着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照片,反映的是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A华盛顿会议 B亚非会议C雅尔塔会议 D日内瓦会议8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在会上周恩来就哪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A朝鲜停战 B和平恢复朝鲜国家统一C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 D“求同存异”9周恩来总理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曾说,中国与非洲有着共同的灾难。这里“共同的灾难”是指()A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 B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C超级大国的政治控制 D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10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请回答:(1)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什么?(2)上述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在哪一年最终形成?(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上述原则的具体内容。(4)结合所学分析提出上述原则的目的。121955年,在(万隆)这里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请回答:(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解析】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清单一、1.对峙2.(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社会主义3(1)苏联(2)毛泽东(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二、1.和平共处3.基本准则三、1.印度支那大国身份 2(1)求同存异世界和平(2)亚非国际对点训练1B2A材料体现的是“另起炉灶”政策。即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再考虑与其建交的问题。3C4B抓住关键信息“1950年除夕”,用排除法。A项是1949年春,C项是1950年10月,D项是1953年开始的。因此应选B项。也可根据教材知识采用直选法。5B6B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独立自主”是建国初制定的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中国的外交目标,都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应予以排除。7D8.C9A中国与非洲在近代都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曾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10B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亚非各国自己的命运掌握平等友好合作”,就可判断出这个会议是指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综合运用1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3年中印两国在关于西藏地方关系问题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在1955年最终形成。(3)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为国内即将展开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12(1)“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2)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使会议取得成功。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 1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解答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实际上表明新生的政权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的地位。2“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解答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既照顾到了与会各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的共同要求,也充分考虑到了各国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它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态度,是一个能够充分兼顾各方要求和利益的方针,因此获得了各国代表的赞同。 自我测评1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试分析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解答(1)新中国建立时国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力量尖锐对立。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敌对态度,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2)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中国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因而也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一支重要力量。(3)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巩固革命的成果,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2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解答(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材料阅读与思考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 解答(1)与会各国的“同”主要是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与会各国的“异”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不同。(2)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