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物质结构和性质(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9036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物质结构和性质(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物质结构和性质(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物质结构和性质(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物质结构和性质(含解析)1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3p5,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元素符号为FB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A族C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D该元素的单质不能和氢气反应【答案】C2钡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A族元素。下面关于钡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单质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C氢氧化物呈两性 D碳酸盐难溶于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钡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A族元素,与Ca元素的性质相似,金属性较强。在化合物中呈+2价,单质可与水反应放出氢气,金属性较强,所以氢氧化物为强碱,碳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答案选C。考点:考查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判断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 B. 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D. 属于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该元素为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B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C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除了伴随着物质的变化还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化学反应的主要特点是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正确;B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方法,正确;C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就是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会发生物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故除了伴随着物质的变化还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正确;D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而呈现周期性变化,错误。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结构与能量的变化关系的知识。5下列氢化物的分子稳定性最好的是AHF BH2O CNH3 DCH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故稳定性:HFH2ONH3CH4,选A。考点: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YZMB离子半径:MZ2YC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Z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M的非金属性比Z强,电负性要比Z强,A错;M和Z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根据有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Z2 M,B错;C对;同一轨道中的电子要自旋相反,D错。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电子排布规则。7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P、S、Cl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BNa、Mg、Al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F、Cl、Br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DN、O、F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P、S、Cl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正确。B、Na、Mg、Al三种元素是同一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正确。C、F、Cl、Br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正确。D.、N、O、F是同一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错误。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8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是185Hf(铪)。关于185Hf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新元素 B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C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 D是183Hf的一种新的同位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85Hf是一种原子,而不是新元素,是新的核素,A错误;B、185Hf是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185,质子数为72,B错误;C、中子数为185-72=113,C错误;D、因它们的质子数都是72,中子数不同,则互为同位素,即是185Hf的一种新的同位素,D正确;选D。考点:考查元素、同位素的概念。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CO2, NO2, PCl3, PCl5, BeCl2, N2A B C D【答案】B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Z均只能形成一种氧化物 B离子半径r(Y)r(Na+),故B错误;C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4是强酸,故C正确;DHF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HCl强,故D错误,答案为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11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A族B原子半径:甲乙C单质的氧化性:丙乙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丁丙乙【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确定甲为氮元素,再结合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乙 为氧元素、丙为硫元素、丁为氯元素。C项单质的氧化性是乙丙,错误;D项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乙丁丙,错误。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等。12下列分子中键与键数之比为31的是( )AN2 BC2H4 CHCHO DHCN【答案】C【解析】双键是由1个键与1个键构成的,三键由1个键与2个键构成的,是由A中是12的,B中是51的,C中是31的,D中是11的,答案选C。13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D,C和E分别同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且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与A只能组成BA3化合物B第三周期中,D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CA、B、C三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有强的氧化性【答案】B【解析】由题目条件可推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元素,D为Na元素,E为S元素。A选项:N和H除了能形成NH3,还可以形成肼N2H4。B选项:正确。C选项:H、N、O三种元素可形成NH4NO3为离子化合物。D选项:S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有SO2,SO3,其对应的水化物有H2SO3,H2SO4,其中只有浓硫酸才具有强氧化性。14(2分)下列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遵循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的基态原子排布能量最低,以此分析A、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B、简并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能量最低;C、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D、1s、2s、2p能量升高,简并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能量最低解:A、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故A错误;B、2p能级的3个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故B错误;C、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故C错误;D、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1s、2s、2p;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能量最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难度不大,注意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与灵活运用15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3,则Z元素是X Z Y A氮 B氧 C氟 D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的原子序数是如果说x,则Y就是x8,Z就是x1,则xx8x133,解得x8,所以X是O,Y是S,Z是F,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判断和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和结构特点,并能灵活运用即可。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c、h b、g、k c、h、1 d、e、f(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锂XY失去第一个电子519502580失去第二个电子729645701820失去第三个电子1179969202750失去第四个电子955011600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表中的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用字母序号填写)元素,这种元素和j形成的化合物中若存在共价键,则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这种物质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Y在周期表中是 族的元素。在以上13种元素中, (用字母序号填写)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答案】(1)(2分,对一个得1分,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2)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形成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一个电子很困难(2分)a(1分);(2分);离子(1分)A(或第三主族)(1分)m(1分)【解析】试题分析:a-m元素分别为Na、H、Mg、Ba、Ti、Al、Ge、C、P、O、Te、Cl、Ar。(1)电的良导体主要为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2)元素X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远远小于失去第二个电子所需的能量,故X元素位于第一主族,为Na;与j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和Na2O2,其中Na2O2含有共价键;m为稀有气体元素,已达稳定结构,故很难失去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及其规律点评:元素周期规律是高考必考知识点,考生在备考中应牢牢把握各规律的递变,并注意积累掌握短周期元素的结构与性质。17(14分)砷(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1)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族,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NH3 (填“强”或“弱”)。(2)砷的常见氧化物有As2O3和As2O5,其中As2O5热稳定性差。根据下图写出As2O5分解为As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3)砷酸盐可发生如下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下图装置中,C1、C2是石墨电极。A中盛有棕色的KI和I2的混合溶液,B中盛有无色的Na3AsO4和Na3AsO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并向B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此时C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计指针回到中间“0”位时,再向B中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_(填“不动”、“向左偏”或“向右偏”)。(4)利用(3)中反应可测定含As2O3和As2O5的试样中的各组分含量(所含杂质对测定无影响),过程如下:将试样溶于NaOH溶液,得到含AsO43-和AsO33-的混合溶液。As2O5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上述混合液用0.02500 molL-1的I2溶液滴定,消耗I2溶液20.00 mL。滴定完毕后,使溶液呈酸性,加入过量的KI,析出的I2又用0.1000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30.00 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试样中As2O5的质量是 g。【答案】(14分,每空2分)(1)A 弱(2)As2O5(s) = As2O3(s) + O2(g) DH= +295.4 kJmol-1(3) AsO43-+ 2e- + 2H+ = AsO33-+ H2O 向左偏(4) As2O5 + 6OH- = 2AsO43-+ 3H2O 0.115【解析】试题分析:(1)砷与N处于同一主族,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A族,根据 上到下,非金属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AsH3的稳定性比NH3弱;(2)由图象可知,As2O5分解为As2O3需要吸收的热量为-619kJ/mol-(-914.6kJ/mol)=+295.4 kJmol-1,则热化学方程式As2O5(s)=As2O3(s)+O2(g)H=+295.4 kJmol-1;(3)B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生AsO43-+2I-+2H+AsO33-+I2+H2O,A中C1棒为负极,发生2I-2e-I2,C2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AsO42-+2H+2e-AsO32-+H2O;向B中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发生AsO33-+I2+2OH-AsO43-+2I-+H2O,C2棒为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s2O5 + 6OH- = 2 AsO43 + 3H2O;根据2Na2S2O3I2Na2S4O62NaI可知反应中消耗的碘的物质的量是0.03L0.1mol/L0.0015mol,而加入的碘是0.025mol/L0.02L0.0005mol,所以由AsO42-氧化生成的碘是0.0015mol0.0005mol0.001mol,则根据方程式AsO43-+2I-+2H+AsO33-+I2+H2O可知AsO42-的物质的量是0.001mol。所以由As2O5+6OH-2AsO43+3H2O可知As2O5的物质的量是0.001mol20.0005mol,其质量是0.0005mol230g/mol0.115g。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18有A、B、C三种晶体,分别由H、C、Na、Cl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对三种晶体元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代号熔点硬度水溶性导电性水溶液与Ag反应A-114.2 很小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液态不导电有白色沉淀产生B801 较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或熔化均导电有白色沉淀产生C3 350 很大不溶于水不导电无反应根据表中的有关事实,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晶体的化学式:A,B,C。(2)晶体类型:A,B,C。(3)组成晶体的微粒:A,B,C。(4)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A,B,C。【答案】(1)HClNaClC(2)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3)HCl分子Na、Cl-C原子(4)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解析】根据表中所列性质,A的熔点低、硬度小,应为分子晶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导电,则为极性分子,可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Cl-,所以A为HCl。B的熔点较高,硬度较大,且易溶于水,溶于水后能导电,说明为离子晶体,能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所以B为NaCl。C的熔点很高,硬度很大,且不溶于水,不导电,应为原子晶体。所以C为金刚石。19(13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 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B的名称为 ,干燥管D的作用为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 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NCSi,则在A中加 、B中加碳酸钙、C中加 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应怎样改进 。【答案】(1)钾 铝 (2) S2Cl2=S2Cl (3)锥形瓶 防倒吸 (4)变蓝 NaOH(5)硝酸 Na2SiO3 有白色沉淀生成、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解析】试题分析:(1)钾最活泼,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铝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最多,放出的氢气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说明生成了单质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3)仪器B是锥形瓶,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溶液倒吸。(4)氯气与碘化钾反应可以置换出I2,淀粉遇到I2会变蓝,故看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变蓝。氯气可以用NaOH 溶液吸收。(5) 若要证明非金属性:NCSi,通过指明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确定非金属性的强弱,A中加硝酸,B中加碳酸钙,硝酸与碳酸钙反应可以生成CO2气体,说明硝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则N的非金属性比C强,CO2通入到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则C的非金属性比Si;由于硝酸有挥发性,进入到C中的气体混有硝酸,与硅酸钠反应的也有硝酸,不能确定生成沉淀是CO2参加反应引的,所以要增加一个装置除去挥发出来的硝酸,那么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挥发出来的硝酸。考点:金属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的实验探究。20现有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与C的质子数之和为27,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5;0.9g单质B与足量盐酸反应,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渐强、碱性渐弱的顺序是(写化学式) 。(3)A、B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 。(4)将B单质与石墨按如右图装置连接,石墨电极的名称为 ;该电极反应式为: 。(5)C的一种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防止大气污染,某化工厂用NaOH溶液、石灰和O2处理含C的上述氧化物的尾气,使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假设在转化过程中C元素不损失,每天处理1120 m3(标准状况下)含2%(体积分数)上述氧化物的尾气,理论上可以得到多少千克石膏(请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答案】(1)第3周期A族(1分)。 (2)NaOH、Al(OH)3、H2SO4(2分)。(3)OH-+Al(OH)3= AlO2-+2H2O(2分)。(4)正极(1分);2H+2e-= H2(1分)。(5)172(4分;过程2分,结果2分)21X、Y、Z、T、W五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元素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Z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1)sn(n+1)pn+2T与Z同周期,元素最高价是+7价W原子序数为Y、T元素之和,不锈钢中含有该元素(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W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2)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T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T的电负性比Z大(3)常见溶剂XZ2的分子中,含有的键与键个数比为_,它所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Y的常见氢化物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_(4)自然界常见的X元素含氧酸的钙盐和适量T的氢化物溶液反应时,每产生4. 4g 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放热a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上述反应至无气泡逸出后,取适量残留溶液,插入pH传感器并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PH变化 曲线如下图所示: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C段、CD段发生的反应:BC段:_;CD段:_。【答案】(1)或14C (1分) 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2分)(2)Cl (1分) B、D(2分)(3)1:1(或答1)(1分) 分子晶体(1分) Y的氢化物(氨)分子间存在氢键作用(1分)(4)CaCO3(s)+2HCl(aq)=CaCl2(aq)+CO2(g)+H2O(l) H=-10aKJ/mol(2分)Ca2+ CO32-=CaCO3(2分)CO32-+H2O HCO3-+OH- (2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X、Y、Z、T、W分别为C、N、S、Cl、Cr;(1)14C常用来测定文物年代,Cr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2)S和Cl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Cl,选项中A、C不能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而B、D中氢化物的稳定性、电负性可以作为判断依据;(3)CS2分子中含有2个键与2个键,个数比为1:1,属分子晶体,N的常见氢化物(如氨气)易液化的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4)生成0.1mol二氧化碳放出aKJ的热量,故反应热为-10aKJ/mol;开始溶液中有过量的算,滴加碳酸钠,发生反应,pH升高,后来钙离子与碳酸根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钙离子反应完后,再加入碳酸根,发生水解,pH升高。考点:本题以元素推断为基础,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键、键的判断、氢键、元素周期律、元素及化合物、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22已知X、Y、Z、M、W、R是前四周期中的六种元素。X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2,Z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且Z原子的单电子个数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多的。(1) 24R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是 ,ZO3的空间构型是 ;(2) Z、M、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Y、Z、W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3) Ne与Wn的电子数相同,W所在族的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该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填化学式)(4)ZX4W在物质中,各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 。(填字母编号)A非极性共价键 B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E氢键【答案】(1) 平面三角形 (2)FNO FNC(3)HCl(4)BCD【解析】试题分析: 质子为H+,X是H;由Y的价电子排布式得Y是C;Z单质是无色气体且Z原子单电子个数同周期原子中最多可推出Z为N。(1)R原子序数为24,R为Cr,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NO3-中N价层电子对数= =3,N周围有3对电子对,无孤对电子,NO3-为平面三角形。(2)Z、M、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M、W分别为N、O、F。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总体趋势增大,IIA和VA反常,第一电离能:FNO;同周期元素(0族元素除外)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电负性:FNC。(3)同族元素氢化物水溶液均呈酸性的是VIIA族,因HF存在分子间氢键,沸点反常地高,沸点:HFHIHBrHCl。(4)NH4F中NH4+与F-以离子键结合;NH4+中,三个H与N形成共价键,一个H与N形成配位键。考点: 轨道表示式 离子空间构型 第一电离能 电负性 氢键 化学键23某铵态氮肥由W、X、Y、Z等4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W的原子半径最小。I若Y、Z同主族,ZY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1)将X、Y、Z的元素符号填在右图所示元素周期表(局部)中的相应位置上。(2)X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3)一定条件下,1mol XW3气体与O2完全反应生成X元素的单质和液态水,放出 382.8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II若Z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4)该氮肥的名称是_ (填一种)。(5)HR是含Z元素的一元酸。室温时,用0.250molL1 NaOH溶 液滴定25.0 mL HR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右图中x_7(填“”、“ 5.0106(各2分,共4分)【解析】试题分析:(1)、NOx、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O、S均为第VIA族,氮肥组成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由题意可知W、X、Y、Z分别为氢、氮、氧、硫,N位于第2周期第VA族,O位于第2周期第VIA族,S位于第3周期第VIA族;(2)、X是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NO3,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H2O,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X、W为氮和氢,XW3为NH3,由题意可知,NH3(g)+3/4O2(g)=1/2N2(g)+3/2H2O(l) H=382.8kJmol1,或者为4NH3(g)+3O2(g)=2N2(g)+6H2O(l) H=1531.2 kJmol1;(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为碳,则含有四种元素的氮肥为(NH4)2CO3、NH4HCO3或者碳酸铵和碳酸氢铵组成的混合物;(5)、含有碳元素的一元酸由HCOOH、CH3COOH等,由于甲酸、乙酸是弱酸,则HR为一元弱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强碱弱酸盐,由水解规律可知溶液pH7,则x7;室温时HR溶液的pH=3,则c(H+)=103molL1,由于HR+NaOH=NaR+H2O中反应物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c(HR)=0.250molL10.02L0.025L=0.200molL1,由于HRH+R,则的起始浓度均为0,变化浓度和平衡浓度均为103molL1,HR的变化浓度为103molL1,平衡浓度为0.200molL1103molL10.200molL1,则HR的电离常数Ka=c(H+)c(R)/c(HR)= 5.0106。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与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之间的关系、硝酸的重要化学性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氮肥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盐类的水解、pH计算、弱酸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等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