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79775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教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3分)1. 古诗文填空(8分)(1)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2) ,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3) ,恨别鸟惊心。(春望)(4)存者且偷生, 。(石壕吏)(5)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雕刻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 。(6)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语句是: , 。2. 名著阅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28分)(一)桃花源记(11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 解释加点字(4分)(1)阡陌交通( ) (2)屋舍俨然( )(3)乃不知有汉( ) (4)便要还家( )4. 翻译句子(2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 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 、 。(2分)6.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2分) 7. 试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列对联的下联。(1分)美好理想寄桃源, 。(二)爱莲说(10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 解释加点字(4分)(1)可爱者甚蕃( ) (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 翻译句子(2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0. 文章以莲为歌颂对象,但多次提到了菊花和牡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1. 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2分) (三)核舟记(7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2. 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1)高可二黍许( ) (2)两膝相比( ) (3)矫首昂视( )1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4. 文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苏东坡、佛印、黄庭坚三人的不同神情,有什么作用?(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东坡诗文(10分)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棐(f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气索:气短。不韵:不雅。15.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断三处)(3分)是 时 朝 廷 虽 尝 禁 止 赏 钱 增 至 八 十 万 禁 愈 严 而 传 愈 多 往 往 以 多 相 夸。16. 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1) 前后类如此( ) (2) 是时( ) (3) 相夸(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18. 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2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9分)又到麦浪翻滚时(9分)周霞 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远了些,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走着走着,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甲】麦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金黄的暖色蓦然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让我的记忆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划下来,再一捆捆系紧,逃回场院,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心,两手相对,搓来搓去,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里慢慢弥散开来。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淡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心就都是【乙】麦子的味道。等麦收结束了,我们小孩子就挎上了小篮子,到麦地里拾麦穗。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倒点香醋,就很好喝。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我们全家收割麦子,虽然天色暗了些,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晒之苦。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休息时,还有闲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割麦子时,要是谁被落下了太远,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A)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续干。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服,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生疼,脚上穿着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又没有功夫去集市买东西,父母总是提前把鸡蛋腌制好,偶尔也会拿出春天里储存的香椿芽。(B)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手,烧火,擀面条,切菜。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这个时节的菜,只有黄瓜、西红柿和菜豆,反正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吃饱了,好好睡个午觉,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 麦收时节,大人们总是让自家的娃们去帮老师割麦子。于是,我和伙伴们就组织起来,在麦田里穿梭。师生你追我赶,割得快的学生会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不到半天时间,几亩地就割完了。今年春节,和儿时的伙伴通电话,说起当年每到开镰时麦地里弥散着的【丙】麦子的味道,觉得是那样美好。是呀,那时真好,那时的麦子好,那时的空气也好,那时的师生关系也和谐自然。偶尔的田间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感情是那么纯朴,那么温馨,亲切而悠远,令我至今难忘。于是,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想从乡音里捕捉【丁】麦子的味道。(有删改)19.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场景。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 、和家人一起割麦子、 、 。(3分)20. “麦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现了4次(【甲】【乙】【丙】【丁】),其中,有的指麦子本身的味道,有的指麦子味道中蕴含的作者情感。请结合内容作出判断。(只填序号)(4分)指麦子本身味道的是: 指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 21. 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处任选一处,结合加点字,作简要赏析。(2分) 五、作文(40分)但你面对“礼物”这个词时,用现在你脑海里的或许是一段故事,一个思考,一番探究,一份感动,亦或是。请你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浣纱初中八(上)语文9月份测试卷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3分)1.古诗文填空(8分)1. 无案牍之劳形;货恶其弃于地也;感时花溅泪;死者长已矣;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名著阅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二、课内文言文阅读(21分)(一)3.交错相通,整齐的样子,竟然,通“邀”,邀请。4.(桃花源人)领着妻子,儿女和相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5.无人问津,世外桃源,怡然自乐,豁然开朗 6.作者借这篇文章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即一个与世隔绝、安宁美好,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大同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7.例:黄发垂髫享太平(二)8.多,美丽而不端庄,更加,亲近而不庄重。 9.对于菊花的喜爱,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地还有什么人呢?10.以菊花作正面映衬,以牡丹作反面映衬,突出了莲花的种种美德,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11.略(三)12. 大约;靠近;举13. 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说明雕刻技术的娴熟高超。14. 以菊花和牡丹侧面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图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6分)15.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16.(1)像 (2)这 (3)夸耀(炫耀) 17、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18.因看到别人诗文成就高而感到高兴,表现出欧阳修关心后辈人才,心胸开阔的品格。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0分)19.“我”拾麦穗;和家人一起做饭吃饭;和伙伴们帮老师一起割麦子。20.甲、丙 乙、丁21.A:句中 “累了,直起腰,抹抹汗,继续干”等语句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劳作的辛苦。B:句中“齐动手”写出了家人间十分亲密,可见一家人之间淳朴、温馨的情感。“过瘾”写出了作者与家人分享食物时欢乐的心情,表达了对那段亲切而久远的日子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