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7952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胸脯/黄埔 遂心/燧人氏 挑衅/殒身不恤 童山濯濯/擢发难数B蚍蜉/纰漏 隐瞒/满堂彩 烜赫/颓垣断壁 吹毛求疵/龇牙咧嘴C谙熟/黯淡 靛蓝/白洋淀 罢黜/相形见绌 俾众周知/稗官野史D贬低/针砭 大腕/绾袖子 墙隅/喁喁私语 锒铛作响/书声琅琅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伸张 大姆指 弱不禁风 筚路蓝缕B妨碍 水笼头 分庭抗礼 铤而走险C发轫 舶来品 绿草如茵 暴戾恣睢D凑合 撒手锏 虚左以待 优哉悠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是铜墙铁壁,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 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若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 越陷越深。在岩石与激流的 中,碰撞出 的气势,又绘制出一幅幅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景。A横亘 却 对抗 惊心动魄 B横跨 又 对立 惊天动地C贯穿 且 抵抗 惊世骇俗 D贯串 而 抗争 胆战心惊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只有把诚信看作是一种积极美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得到坚守,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自觉体现于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之中。Bxx年,我国将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以赴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C公益慈善界人士,往往会对一篇报道满意或不满意,作为判断媒体对公益慈善事业影响的依据,对媒体的认识也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D武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之所以被称作“智慧之眼”,是因为它不仅能“看”,还能够分析判断、自动识别异常并报警。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查尔斯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B巴金小说家的主人公觉新,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觉醒,体察到封建家庭的虚伪、黑暗和腐朽,下决心不再做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他要做“自己的主人”。C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艾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D唐吉诃德在叙事方法上潇洒自由,不拘一格。它借人物之口,穿插了不少可以独立成章的中短篇小说,而且不断转换叙事人称。二、文言文阅读(20分。其中,选择题9分;翻译题8分;断句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明】王阳明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元末尝奉母避兵五泄山,有道士夜投宿,性常异其气貌,礼敬之曰:“君必有道者,愿闻姓字。”道士曰:“吾终南隐士赵缘督也。”与语达旦,因授以筮法。且为性常筮之。曰:“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性常以母老有难色,道士笑曰:“公俗缘未断,吾固知之。”遂去。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性常谓之曰:“子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后伯温竟荐性常于朝。洪武四年,以文学征至京师。时性常年已七十而齿发精神如少壮。上问而异之,亲策治道,嘉悦其对,拜兵部郎中。未几,潮民弗靖,遂擢广东参议往督兵粮。谓所亲曰:“吾命尽兹行乎?”致书与家人诀,携其子彦达以行。至则单舸往谕,潮民感悦,咸叩首服罪,威信大张。回至增城,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截舟罗拜,愿得性常为帅。性常谕以逆顺祸福,不从,则厉声叱骂之。遂共扶舁之而去。贼为坛坐性常,日罗拜,请不已。性常亦骂不绝声,遂遇害。时彦达亦随入贼中,从旁哭骂,求死。贼欲并杀之,其酋曰:“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与之食,不顾。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始备上其事,得立庙死所,录用彦达。彦达痛父以忠死,躬耕养母,簏衣恶食,终身不仕。性常之殁,彦达时年十六云。(选自王阳明全集卷六世德记)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性常尤善识鉴 识鉴:相面看人B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 造:拜访C未几,潮民弗靖 靖:平安D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 鼓噪:鸣鼓呐喊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性常放达忠贞的一组是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亲策治道,嘉悦其对至则单舸往谕 则厉声叱骂之 遂共扶舁之而去A B C D8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位道士遇到性常,因两人说话投机,道士就把卜筮的方法传授给他,并给他算了一卦,得知他未割断凡俗的缘分,就离开了。B性常对处于低微地位的刘伯温寄予厚望,肯定他是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才,要求他在成功之后,千万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王性常。C性常七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刘伯温的举荐碑召到京师,收到皇上的器重,被授予兵部郎中,后又提升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兵粮,劝降了叛乱的潮民,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D性常在增城时遇到海寇偷袭,被海寇扣留,海寇请求他做他们的首领,遭到性常的断然拒绝,性常为此厉声训斥,大骂不已,遭到海寇的残忍杀害。9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4分)(2)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4分)10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孔子曰:益 者 三 乐 损 者 三 乐 乐 节 礼 乐 乐 道 人 之 善 乐 多 贤 友 益 乐 骄 乐 乐 佚 游 乐 晏 乐 损 矣 (论语季氏篇)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分)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重展西湖二首(其一)【宋】宋庠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注】西湖十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嘉祐年间(1049-1054),宋庠贬官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完工后,他写下此诗。(1)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2)联系全诗,试分析诗歌尾联的表达作用。(4分)12填空。(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6道小题,填在相应的题号后,多选则按前六句评分,每小题1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 ?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3)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7)已矣乎!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8)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四、现代文(论述类)阅读(9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字与画闻一多一切的文字,在最初都是象形的,换言之,都是绘画式的。反之,任何绘画都代表着一件事物,因此也便具有文字的作用。但是,绘画与文字仍然是两件东西,它们的外表虽相似,它们的基本性质却完全两样。一幅图画在作者的本意上,绝不会变成一篇文字,除非它已失去原来的目标,而仅在说明某种概念。绘画的本来目的是传达印象,而文字的本来目的则是说明概念。要知道二者的区别,最好是看它们每方面所省略的地方。实际上便是最写实的绘画,对于所模拟的实物,也不能无所省略,文字更不用说了。往往为了经济和有效的双重目的起见,绘画所省略处正是文字所要保留的,反之,文字所省略处也正是绘画所要保留的。以现代澳洲为例,什么是纯粹的绘画,什么是文字性质的绘画,不但土人看来,一望而知,就在我们看来,也不容易混淆。在他们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笔都证明作者的用意是在对原物的真实和生动,但在他的文字性质的东西里,情形便完全不同。那些线与点只是代表事物概念的符号,而非事物本身的摹绘。大体说来,绘画式的文字总比纯粹绘画简单些。但照上面所说的看来,绘画式的文字,却不是简单化了的绘画。由此我们又可以推想,我们现在所见到刻在甲骨上的殷代象形文字,其繁简的程度,大概和更古时期的象形文字差不多。我们不能期望将来还有一批更富绘画意味的甲骨文字被发现。文字打头就只是文字只是近似绘画的文字,而不是真正的绘画。但是就中国的情形论,文字最初虽非十足的绘画,回来的发展却和绘画愈走愈近。这种发展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和绘画本身的发展过程完全相合。离甲骨略后而几乎同时的铜器上的文字,往往比甲骨文字来得繁缛而更富于绘画意味,这些我从前以为在性质上代表着我国文字较早的阶段,现在才知道那意见是错的。镌刻在铜器上的铭辞和刻在甲骨上的卜辞,根本是两种性质的东西。卜辞的文字是纯乎实用性质的记录,铭辞的文字则兼有装饰意味的审美功能。装饰自然会趋于繁缛的结构与更浓厚的绘画意味。沿着这个路线发展下来的一个极端的例子,便是流行于战国时的一种鸟虫书,那几乎完全是图案,而不是文字了。字体由篆隶编导行楷,字体本身的图案意味逐渐减少,可是它在艺术方面发展的途径不但并未断绝,而且和绘画拉拢得更紧,共同走到一个更高超的境界了。以前在装饰的阶段中,字只算得半装饰的艺术,如今在表现的阶段中,它却成为一种纯表现的艺术了。以前作为装饰艺术的字,是以字来模仿画,那时画是字的理想。现在作为表现艺术的字,字却成了画的理想,画反要来模仿字。从艺术方面的发展看,字起初可说是够不上画,结果它却超过了画,而使画够不上它了。字在艺术方面,究竟是仗了什么,而能有这样一段惊人的发展呢?理由很简单。字自始就不是如同绘画那样一种拘于形相的东西,所以能不受拘牵地发展到那种超然的境界。从装饰的立场看,字尽可以不如画,但从表现的立场看,字的地位一上手就比画高,所以字在前半段装饰的竞赛中吃亏的地方,正是它在后半段表现的竞赛中占便宜的地方。这一点也可以证明文字的本质与绘画不同,所同的只是表面的形式而已。评论书画者常说起“书画同源”,实际上二者恐怕是异源同流。字与画只是近亲而已。因为相近,所以两方面都喜欢互相拉拢,起初是字拉拢画,后来是画拉拢字。字拉拢画,使字走上艺术的路,而发展成为我们这独特的艺术书法。画拉拢字,使画脱离了画的常轨,而产生了我们这有独特作风的文人画。(节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二卷)13下列关于“字”与“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切文字,在最初都具有绘画性质,而任何绘画都具有文字的作用,文字与绘画外表相似但基本性质不同。B为达经济和有效的双重目的,文字则往往省略传达印象的属性,绘画往往省略说明概念的属性。C文字从一开始就只是文字,而不是真正的绘画,我们不期望将来还有一批更富于绘画意味的甲骨文字被发现。D文字与绘画,对于所模拟的实物来说,都不能做到纤毫毕现,都要有所省略,但相较而言,文字的省略要复杂一些。14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和甲骨文几乎同时出现的铜器上的文字,比甲骨文字来得繁缛而更富于绘画意味,代表着我国文字较早的阶段。B文字如果失去了实用性而亲近装饰性,沿着这个路线发展,只会出现类似于战国时期几乎完全是图案的鸟虫书。C从艺术的发展看,字起初比不上画,结果却超过了画,可见画在与字的发展竞赛中逐渐落伍。D书画室近亲,相互拉拢,字拉拢画,成就了书法艺术,画拉拢字,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文人画。15请结合文章概括中国文字和绘画发展的两个阶段。五、现代文(实用类、文学类)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地泉之灵林子十月。一场秋雨。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广西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绵延而凝重,巧思而奇绝,蕴含诸多世间奥义。她婉约,慢转,不骄不躁,不瘟不火,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性感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它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茗。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是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智慧和底气的聚舞。他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导引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坦荡、从容和深邃。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并且让运河路线迂回,降低河床比降,平缓水势,便于行船。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灵渠,婀娜婉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华。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灵”。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的“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淘洗多余的存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和单纯。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选自南方日报xx年11月30日期,略有删改)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A“十月。一场秋雨。”简洁明了而意味深长地交代了时间,营造了凄清惆怅的氛围。B漓江水从灵渠流淌过来,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给人一种厚重飘逸的感觉。C灵渠更像一只鹤,凝聚了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胆识,铸就了智慧和底气的魂魄。D当海阳河流来大水时,通过灵渠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保证运河和行船的安全。E灵渠的坚固固然在于它无与伦比的设计和天衣无缝的施工,也与人们的精心保护有关。17本文主要写兴安灵渠,而第二自然段为什么却用大量笔墨来写雨后秋景和作者心情?(4分)18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加以赏析。(6分)19请结合全文探究标题“地泉之灵”的意蕴和作用。(6分)六、语言表达(12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海明威有一个“冰山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小说桥边的老人结尾处这样写道:“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的两句话仅一词之差,比较它们的含义,展开想象,分别写一句老人的心里话。(1)“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 (2)“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海选江城最美街景”活动,成为江城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数万名读者、网友踊跃推荐街景照片;一批批探街团出动寻访三镇美景,热心读者、网友还把“最美街景”带进社区和校园;光谷步行街、百步亭社区争办拉票会,“照片墙”上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让参观者纷纷感叹“原来武汉这么美!”;9天时间,52万余人次参与50强海选投票这些参评的美丽街景,有抬头见景的武汉大道、沿江大道,有深藏不露的同兴里、坤厚里,有繁华的光顾步行街,有让人心旷神怡的东湖环湖路(1)在你心目中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最美街景,请把它提交给主办方,并附上推荐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生动,字数不超过80字。(2)为这一消息写一段编者按。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生动,字数不超过80字。22观察下面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图,描述曲线所解释的内涵。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字数不超过60字。(4分)七、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个人经过热闹的火车站前,看到一个双腿残障的人摆设铅笔小摊,他漫不经心地丢下了一百元,当做施舍。但是走了不久,这人又回来了,他抱歉地对这残障者说:“不好意思,你是一个生意人,我竟然把你当成一个乞丐。”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经过火车站,一个店家的老板在门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现,”那个残障的人说,“你是第一个把我当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现在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了。”你怎么看一个人,那人可能就会因你而有所变。一份期待、尊重和爱心,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善果。也许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