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练案9古代诗歌鉴赏一.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75665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练案9古代诗歌鉴赏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练案9古代诗歌鉴赏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练案9古代诗歌鉴赏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练案9古代诗歌鉴赏一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注】刘禹锡是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但长期遭贬,备受打击。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几杖复何铭:给几、杖作铭文,往往有自警或劝诫之意。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日午”交代时间,“树阴正”描写环境,落笔展现了一个恬静幽雅的环境,借以烘托诗人孤独不平的情韵。B颔联“蜂教诲”表明诗人从蜂的勤奋勇敢中受到启示;“鹤仪形”是君子的仪形,这一形态表达出诗人的人格特点。C颈联“调”“入”二字紧承上联,表明诗人饮酒是为了调节精神,抚弄清琴是为了强压不平之火,进入冷静状态。D尾联“浩然”表现诗人心胸的开阔和坦荡。“机已息”表现争权夺利的心思已经息灭,与颔联的“鹤仪形”相照应。E本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视觉来描写景物,通过“法酒”“清琴”展示心迹,通过对“几杖”的叩问来抒发思想感情。答案_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_解析A“孤独不平”分析不当,应为“孤独闲适”。C“强压不平之火,进入冷静状态”分析不当,应为“陶冶性灵,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E“叩问”分析不当,原文的意思是当今为几杖作铭,毫无意义,而不是对几杖发出叩问。2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_示例:备受打击,心中不平。他长期遭贬,备受打击,浩气被息,心境难平。志趣高洁,勤劳善良。他想保持蜜蜂和仙鹤的气节,借“法酒”“清琴”抒发自己的心志。头脑冷静,积极进取。面对严酷现实,他依然调正神气,继续前行。_解析6分,每个要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 畏人注杜甫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注】本诗创作于作者漂泊蜀中的第三年(公元762年)。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异方”是指异地他乡,作者指出自己漂泊异地他乡也能看到美丽动人的早春之景,这春景给了自己一些慰藉。B颔联以时空对举的方式,指出清江万里远离都城长安,而自己离开都城又已经多年,在这种阔大辽远的境界之中愈发地显出作者的孤独渺小。C畏人在前两联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而后两联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D五言律诗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的是作者青年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而本诗的情感与风格却与之截然不同。E尾联的“从”可以理解为“纵”,放任的意思;“榛草”即杂草。任由杂草长满门径,对别人的来访还存希望。答案_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_解析A不是“春景给了自己一些慰藉”,而是春景突出了诗人身处他乡的漂泊之感。C诗词鉴赏显示此项正确。4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尾联所表达出来的情感。(6分)答:_示例:尾联所写是作者生活之处已是门庭杂草丛生,就连马都不愿意从这里走过。首联中写的虽是早春美景,但作者漂泊他乡的愁情更浓;颔联写作者离开都城很远也很久,失意的作者倍感孤微;而自己不敢见到他人,只适合过眼下这种幽居的生活,所以在尾联中用荒芜的庭院小路来揭示作者处境与内心的孤苦。_解析6分,感情2分,分析2分,语言表达2分。意思对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 醉落魄离京口作苏轼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月色微微,云彩轻轻,词人从沉醉中醒来回望,只见京口孤城笼罩在一片烟雾迷蒙之中,“孤”字点明了词人孤身远行的事实。B头巾歪斜,扇子坠落,藤床滑腻,仿佛连身子也挂不住,“巾偏扇坠藤床滑”七字描写词人醉酒熟睡后的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C上片“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呼应下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句中“歌”与“归”、“西南”与“东南”分别形成对比。D这首词上片写酒醒,下片写梦回,描述了词人离别京口酒醒后的心境,表达了追求功名的进取之心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E这首词语言平易质朴而又清新自然,笔调含蓄蕴藉而又飞扬灵动,感伤之情寓于叙事之中,将词人的心境表现得委婉动人。答案_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_解析A“孤字点明了词人孤身远行的事实”分析错误,这里的“孤城”与苍烟共同营造意境,景物的特点烘托出了词人醉醒后的心理状态。C“对比”分析不确切,应为“对应”。D“追求功名的进取之心”分析错误,应为“对仕宦奔波的倦意”。6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_示例:借景抒情(答“景物烘托”或“渲染”也可),上片中“轻云微月”“孤城回望苍烟合”营造了一种朦胧、空阔的意境,烘托出词人旅途漂泊的寂寞、孤寂之情。直抒胸臆,下片中“此生飘荡何时歇”直接抒发了自己对仕途奔波的倦意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_解析答出一点并结合诗句分析可得3分,答出2点可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 送杨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柳万条烟。惜别倾壶醑注,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注】醑(x):美酒。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照应题目“送”,描写了渭城边纵酒言别的场景,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酒量之大、心境之豪放。B第二联用梨花来比喻雪,诗人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让临别的友人忘却那冬天离别的苦闷冷清的感伤。C颔联描写了一幅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条迎风摇曳的美好春景,以自然界的乐景衬托出了朋友之间深切的离别之情。D颈联中用了“倾壶醑”“赠马鞭”两个动作描写来表现内心,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情感之深厚,欲以这些行为来挽留友人。E尾联中“新月”意象极富韵味,诗人想象友人到达颍上之后,应是月圆时节,从中可以传达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答案_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_解析A“诗人酒量之大、心境之豪放”虽合理但不符合诗人描写这一细节的目的,这里主要是表现诗人的离别之情。B“梨花来比喻雪”分析不当,应是用雪来比喻梨花。D“欲以这些行为来挽留友人”无中生有。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_示例: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惜别之情),送朋友到渭城城外,临别与朋友饮酒,表达惜别之情。豪迈豁达之情。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赠马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对朋友的美好祝愿。诗人想象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_解析6分,每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答出2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注】本诗为诗人及第后出关而作,时年59岁。诗人公元883年流落江南,公元894年擢第,历经频仍战乱,颠沛流离。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用随风飘泊的水上浮萍,比喻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不免同病相怜。B韦庄此时虽已科举及第,但在外飘泊多年,已是垂暮之年,白发苍苍,回想自己多年来坎坷的科举之路,忍不住泪满冠缨。C颔联表现了内心的酸楚,虽然暂时欢聚,观花饮酒,但流离失所,衰老麻木,再无赏花的逸兴,乱世颠沛,只好借酒浇愁。D颈联运用对比手法,“贫”与“贵”、“陋巷”与“豪家”相对,写出了世态炎凉,同时也回答了自己多年执着科举的主要原因。E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泪”是回顾,“笑”是前瞻,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内涵丰富,有极强的表现力。答案_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_解析B“回想自己多年来坎坷的科举之路,忍不住泪满冠缨”分析不当,这里“泪满缨”表现的是故人相逢的悲喜交加。C“暂时欢聚,观花饮酒”说法不恰当。D“回答了自己多年执着科举的主要原因”无中生有,理解不当。10这首诗蕴含了抒情主人公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_示例:对身世遭际的不平与感慨。与东吴生相见的悲喜交加。对战乱(或“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对天下太平的期盼。_解析答出一点可得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 春夜别友人(其二)陈子昂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注】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一、二句对仗工整,选用“紫塞”“白云”“明月”等意象,渲染与友人离别时的凄清氛围。B三、四句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芳樽夜”刨设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C五、六句寓情于景,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沥的描写,透露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D七、八句作者临行时表明心意,化用了典故,既委婉含蓄,又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E本诗语言畅达优美,诗篇虽略带感伤色彩,但基调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低徊悲抑的感受。答案A、D(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A“凄清的氛围”错。D“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错,此处无中生有。1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答:_示例:与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第四句直接写到“离忧怅有余”,五、六句渲染离别时凄清寂静的环境来表达离别的悲伤。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诗歌七、八句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_解析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 西湖春日王安国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注】争得:怎得。巇(x)崿():指山峦。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歌首联从侧面入题,哪里能够有杜牧那样的才华横溢之士来西湖题诗,以赞誉人间的美景呢?表达了诗人对杜牧的仰慕之情。B眼前的山光水色,赏心悦目,诗人不禁雅兴遄飞,中间两联转入对西湖春景的正面描写,描绘了一幅细腻真切的西湖春光图。C颔联一句一景,寺院在氤氲中响起茶鼓,香火繁盛、僧徒众多;楼台于夕阳斜照中招展酒旗,暗示早晚游客不断,店铺繁忙。D颈联以“杂芳”烘托山色,“熏巘崿”给人以浓香扑面之感;借画舫点缀湖光,“破涟漪”写出了游船的悠闲和湖水的不平静。E这首诗移步换景,不仅描摹出看到的画面,且从听觉、嗅觉、触觉各种角度,使读者感受到西湖春日的繁忙兴旺和欣欣向荣。答案_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_解析A“表达了诗人对杜牧的仰慕之情”分析错误,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赏之情。C“香火繁盛、僧徒众多”属推想,作肯定性理解不恰当。D“湖水的不平静”说法错误,这里以动衬静,表现了湖水的平静。14诗的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示例:尾联抒写诗人对西湖的总体感受,意义上同首联呼应,措辞上也同开头吻合。诗人眼望西湖风光,恋恋不忍离去,产生了栖身湖山的凝想和雅志。“幸”“且”两词,回应上文“争得”,使结构严谨,浑然一体。_解析答出一点并结合诗句分析可得3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 蝶恋花闻莺有感金段克己鹈鴂一声春色晓。蝴蝶双飞,暖日明花草。花底笙歌犹未了,流莺又复催春老。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注】段克己,金末元初词人。金亡,避乱龙门山中,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词作多写于金亡后,为金词中“清劲能树骨”者。鹈鴂:即杜鹃,鸣于春晓,有“杜鹃啼血”的说法。桧:柏树的一种,即圆柏。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词作开篇七字极为有力,与“雄鸡一唱天下白”有相同表达效果,奠定了全词积极昂扬的情感基调,为下文写春景作好铺垫。B温暖的阳光使花草充满生机,引得蝴蝶翩翩起舞。词人在这里运用细节描写,细致刻画春天典型景物,把春情写得摇曳生姿。C上片借景抒情,春光虽美,但花下笙歌一曲未完,流莺便声声催着春天离去,传达出对春光的留恋,寄托词人对故国的怀念。D下片运用比喻手法,首句中,“早是残红”用暮春时节残留枝头的花暗指金朝遗民,“枝上少”感叹能坚守节操的遗民太少了。E整首词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看似处处写物,而物皆寄托情感。实写之景与暗寓之意结合巧妙,表里相宜,斐然成章。答案_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_解析A“奠定了全词积极昂扬的情感基调”分析不当。D“比喻手法”分析不当,应为象征手法。E词中无叙事手法的使用。16“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词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_示例:这一句运用象征的手法,以老桧耐霜自励岁寒之节,表现了作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词的上片以暮春景物起兴,寓情于景,表达暮春时节,年华易逝的无尽伤感。结尾两句使得词中的情感不至于流于感伤,且有一种向上之意,提升全词格调。_解析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718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 别吴仲俊吴锡畴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宿霭未干桑叶雨,薄罗初试棟花风。诗联锻炼微吟里,豪气施行半醉中。此去相逢堪几度,别怀作恶老来同。【注】春事:春意,春天的景象。作恶:指忧郁不快。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从离别之时的自然现象入笔,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B颔联中“未干”既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干的情景。C颈联从前两联对景物的描写中跳出,侧重写人,“微吟”“半醉”等词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情态。D尾联虚实结合,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景渲染得真切动人,最后一句中的“老来同”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E全诗在结构安排上富有章法,“起”“承”“转”“合”四部分层次清晰,其中第三联成功实现由景到人的转换。答案答B给3分,答D给2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B“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干的情景”无中生有。D“暗示了诗人的年龄”不合诗意。18“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5分)答:_示例:构思巧妙。由“春去”引出“人去”,渲染了友人间离别的氛围,奠定了情感基调。手法精妙。“背人”使用比拟手法,借春天的离去形象表达诗人的感伤。“浅紫”“深红”_使用借代的手法,以“次第空”写出繁花的凋零,营造了暮春时节感伤的氛围。用词精妙。“空”字使用精妙,形象写出春天离去的空寂之感。_解析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1分) 友鹤图明唐寅名利悠悠两不羁,闲身偏与鹤相宜。怜渠缟素真吾匹,对此清癯即故知。月下吟行劳伴侣,松阴梦觉许追随。日来养就昂藏志,不逐鸡群伍细儿。19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立片言以居要”,“与鹤相宜”起了点题并总领全诗的作用。B颔联运用借代和双关等修辞手法,凸显鹤的高贵外表与高雅气质。C颈联描绘了月下行吟的人与松阴憩息的鹤相伴相随的闲逸画面。D尾联化用“鹤立鸡群”的典故,暗示自己具有出众的才华与品格。E全诗以真切自然的语言写物言志。读来既晓畅明快,又含蓄有致。答案选B得3分,选D得2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B修辞手法赏析有误。诗人以“缟素”写鹤白色的羽毛,是比喻;“清癯”形容人清瘦,不是双关。D对典故暗示的内容理解错误,这里没有自诩才华出众的意思。20作者借“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示例:借鹤一身“缟素”和“松阴梦觉”,抒发了作者追求高洁品行之情。借鹤的“不逐鸡群”,抒发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小人的蔑视与不屑之情。借以鹤为友,抒发了作者对鹤的赞美、对同道之人的渴求之情。_解析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