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74610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历史高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历史高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漫谈 历史高考复习三个怎么对待” 瓯海二高 项洪文,第一部分 怎样对待考试说明,一、考试说明主要变化,2012年历史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试题题量和难度基本不变。知识范围主要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9版)进行了微调。 1、考试范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中删除了考点“恩格斯”,“思想解放的潮流”中新增考点“睁眼看世界”;IB选修增加了王安石变法、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等考点。,2、参考试卷有所调整:从选择题来看,删除了秦汉中原政权对西南管辖、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2003年珠海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对新编京剧的认识共4题,新增了亚里斯多德、理学、孙中山、局部战争等4题。主观题删除了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和“斯大林模式”及其影响的试题,新增考查美国制度创新,即三权分立的理论及其在美国的实践题。IB选修参考试题用帕特农神庙和万神殿的比较题替换了雅典卫城与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题。 这些变化说明,今年高考试题将更加关注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重点突出对历史学科基本特性的考查,即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能力。,二、命题趋势和方向,1、试题结构形式:选择题题按通史的形式,以时间为时序呈现;非选择题部分1A模块与必修模块结合起来命题。 2、试题呈现形式:继续大量运用情景材料,凸显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点。 3、试题基本内容: (1)命题依据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的范围不超出学科指导意见的范围,或者说,意见是说明的细化,凡是意见中作为阅读部分的都没有列入说明的范围。 (2)在凸显三维目标、新课程的精神考查目标下,会加大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力度,会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和热点知识。,三、迎考建议,1、站在历史学术的前沿,重新理解教材,厘清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源流际合,探究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历史概念:样卷38题1、一模38题1 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源流际合: 样卷38题2 阶段特征:一模38题3、39题3,三、迎考建议,2、站在多元的视角,挖掘出隐含在教材内容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努力培养学生多元的历史解释和理解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于考生来说是关键,理解试题要求,明确考查意图,并对提取的信息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和延伸解读。 样卷38题1、3;39题3,三、迎考建议,3、依托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实现历史学科能力训练的理性回归。 样卷:统一与制度创新 一模: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三、迎考建议,4、依托考试说明和指导意见,梳理各考点,对知识点的把握要“全”的同时要嫁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历史知识“纵横联系,古今贯通”最为重要。 样卷:39题2 一模:38题3、39题3,三、迎考建议,5、关注现实生活和时政热点、关注周年大事、关注浙江发展历史。,一模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周的制度)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位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也,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王朝统治时间)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封建、郡县之争至今告终,而统一、联邦之辩由今肇始,理或有同,势则相异。-昔人论封建以君主一姓为本位,吾人今日论分权以国家政治为本位。前者君为主,后者民为主。-今人主张分权,则为制枭雄之摧倾共和。 李大钊省制与宪法1916年11月10日 (引者注:材料三中“统一”,作者是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中央集权。“联邦”,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地方分权。),(1)扼要解释材料一中“封建”的含义,封邦建国(分土建邦)结合秦朝郡县制的相关史实,论证柳宗元“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的观点。(10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改变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的局面(改变了世袭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的局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认识,王夫之认为郡县制沿用两千年是势之所趋;对天子来说,实行郡县制不利,王朝统治时间短;对天下(百姓)来说,郡县制比分封制的危害小。(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历史观。(8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社会史观,反对在“势之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等对历史的主宰(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所说“封建、郡县之争至今告终,统一、联邦之辩由今肇始”这一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10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或中华民国建立),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或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或人民认识到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公开复辟帝制;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的盛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和科学思想。(10分,答对5点即得满分),一模39、(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在今天,科学革命在先,然后导致技术革命,最后出现产业革命。 钱学森九十年代科技发展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二:欧洲部分国家工业化水平(以英国1900年水平为100) 年代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俄国意大利186060-7516-300-50-50-50-5191391-11546-6076-9031-4516-3016-30(美)唐纳德.卡根西方的遗产 材料三:1870年后,工业化的德国从欧洲崛起成为欧洲经济与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到1914年,全世界与电力有关的产业有一半来自德国,德国钢产量几乎是英国钢产量的两倍。德国超过英国,成为欧洲工业的核心地区。-一些国家衰落和一些国家强大,这些因素都成为世界不稳定的根源。 摘自(英)理查德.奥弗里泰晤士世界历史等,(1)概括材料一中钱学森的主要观点。产业革命有赖于科学和技术革命(或科学和技术革命回你引起产业革命);其顺序是科学革命在先,然后导致技术革命,最后出现产业革命。(4分) 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电磁感应现象的出现,奠定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电的利用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电气时代。(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与1860年相比,1913年欧洲部分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6分)欧洲部分国家的工业化整体水平大大增长;其它几国的工业水平与英国的差距在缩小;德国工业发展水平增长最为迅速。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8701914年间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10分)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及宪法的颁布(答迈入资本主义时期得1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从法国取得阿尔萨斯、洛林及50亿法郎的赔款。(6分)影响:加剧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导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4分),样卷38.“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一同天下”孟子:(天下)“定于一”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一匡天下”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曰:“今汉兴,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曰:“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思想家言论中“天下”的涵义,周王朝统治区域。并指出这些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统一,以及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原因。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人心思定,渴望统一。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所说的“大一统”“统”什么,政治统一,思想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分析这一主张产生的结果与影响。结果与影响:借宿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确立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但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建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儒学地位的上升,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简述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对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基本认识。主要事迹: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加快满族文化发展步伐;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尊重喇嘛教;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基本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样卷39.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据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于行政简则展开激烈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论法的精神。并请概括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或:三权制约与平衡)。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立法权: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过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根据上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权扯皮,甚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第二部分 怎样对待试卷分析,五个教学过程基本环节 :教学目标取向、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确定、学习方法选择、典型问题设计 四项基本要素:(1)整体分析、积极评价(答题统计有数据说明)、(2)知识点查缺补漏、(3)重点、难点诊断分析、(4)解题方法指导与思维拓展。,一、“试卷分析课”的课堂教学基本要素 由“五个方向”、“四项要素”组成,经过反复课堂实践,提炼出 “激励反馈”、“互助自评”、“诊断释疑”、“思维拓展”、“反思补助”五个“试卷分析课”基本教学环节。,二、“试卷分析课”的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三、试卷分析的基本步骤,最后阶段考试与试卷分析的安排(时间分布与比重) 试卷分析的具体步骤: (1)做题: 理由:理清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分析参考答案的正误及理由;分析主观题及评分标准的合理性及多元性;理清考什么、怎么考及答题的技巧。 (2)改卷: 至少抽优中差各十份试卷,详尽了解学生答题的思维过程与文字表达及得分情况,(3)评卷 评成绩 评考什么 评怎么考 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呈现学生的评价 点评学生的思维 呈现参考答案 变式练习 (4)拓展 查漏补缺 指定复习,第三部分 怎样对待“史观”教学,例1:辛亥革命,革命史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史观:影响社会习俗变迁 整体史观:西方思想、革命的影响;亚洲的觉醒 近代化史观:推进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的近代化进程 文明史观: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例2: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革命史观: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现代化史观: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整体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史观: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社会史观: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了解基本史观与史学范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