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VI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6557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V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V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V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VIII)注意:本试卷共5页,31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A B C D2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下列关于宋代理学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B丰富并更新了传统儒学思想 C强调社会责任心,异于佛老境界 D排斥了孔孟正宗学说的影响4. 孟子主张“君轻民贵”,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5. 在某中学进行的学生制作模型比赛中,有一位同学展示了右图模型,这一模型的主要作用是A观测天象 B指引方向 C烹饪烧烤 D察看风水6. 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指南针(司南)出现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A B C D7. 明确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的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8.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10.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否定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架11.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A康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12.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1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14.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5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16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17. 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8. 陈独秀认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基本态度是A.彻底批判,全面否定 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万世圣论,不容置喙 D.中西互补,古今交融19. 康有为“尊孔”与陈独秀“排孔”本质上的相同点是A.否定旧思想,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C.发动群众 D.为实现各自主张提供理论依据20.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主要含义不包括A以革命的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把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 C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D将反清与反帝结合起来21. 孙中山思想发生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不包括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不断失败B认识到清政府本来面目,突出反对清王朝统治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2.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23.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相同的思想核心是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实事求是C.统一战线 D.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24.“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A. 经典力学B. 进化论C. 电磁学理论D. 量子论25“爱因斯坦是一个造物者!”,这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对爱因斯坦的评价。杨振宁在这里高度评价爱因斯坦,主要依据是他A. 否定牛顿力学体系 B. 创立现代物理学C. 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 D. 发现和创造了相对论26.约翰 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棉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 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D有时他到伦敦乘坐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27.右图是一个生物学家,他曾提出过两个闻名的原则,就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贫穷与冷漠中度过的,尤其是晚年的境遇很凄凉。直到1909年,在人们纪念他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出版 100周年时,巴黎植物园向各界募捐,才算为他建立了一块纪念碑。碑上镌刻着他女儿的话:“我的父亲,后代将要羡慕您,他们将要替您报仇雪恨!”这位科学家是A胡克 B拉马克 C施莱登 D达尔文28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图1(局部) 图2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291959年文化部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这一盛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B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D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30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是对我国下列哪一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神舟”5号发射成功 D、“嫦娥”1号发射成功第卷(非选择题 40分)二非选择题(第31题40分)31.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的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许多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中的几位:编号图片人物速写编号图片人物速写曾拜“南海先生”为师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洋务运动的实践者之一辛亥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广东人,著有孔子改制考著海国图志一书青年杂志的创办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上述三大类人物西学东渐的指导思想和近代化方案有何不同。(12分)(2)图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6分)(3)促使图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16分)(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6分)参考答案(理科)一 选择题 1D2A3D4B5B6C7A8D9B10C11D12C13D14A15A16B17C18A19D20D21B22B23B24D25D26C27B28B29C30C二 非选择题31(40分) (1)思想:中体西用、启蒙思想(或者三民主义)、民主科学(12分) 主张:学技术、 学制度(维新派的主张或者革命派的主张均可得分)、学西方思想文化等(2)主张:推翻清王朝,废除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6分)(3)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旧民主义革命发展成为新民主义革命等。(16)(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6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