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64585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_,_。_。_,_。_。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这是国学热兴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A BC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时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B“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显示了政府部门彻底治理因特殊历史时期带来的冤假错案问题以及施行依法治国的决心。C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D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顶是( )(1)建筑是凝固的诗: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2)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压迫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当重大自然灾害降临时,人们的善举如过江之鲫,许多人慷慨捐钱捐物,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B生活的意义其实是很广泛的,我们不能因为某一目标没有达成就意兴阑珊,认为生活失去了色彩、价值和意义。C很多人因为怕惹上麻烦,抱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不肯挺身作证,协助警方破案,这往往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D在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讲诚信、重承诺不仅是一种倡导,更应该成为人人身体力行的准则。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3岁中国布兰妮”“7岁美女模特”等消息满天飞,使“出名要趁早,出道要趁早”的心态蔓延,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沦为急功近利的牺牲品。性格决定命运,任何一个人的命运悲剧实际上就是其个人的性格悲剧,王灿性格孤傲,卓尔不群,因而难以与周围人相处。幼儿园入园需摇号,看似做到了概率面前人人平等,但却是一种假公平,这种方式作为缓兵之计不妨一用,但绝不能成为长期施行的政策。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B C D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中庸”辨义“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贼也。”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划线句子中“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孔子主张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B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C孔子能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对弟子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D黑格尔对论语以至孔子本人给予相当消极的评价。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们把“中庸”理解为“乡愿”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B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C作者认为儒家“中庸”思想一定能带给我们为人处世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等启示。D孔子注重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他在回答其弟子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8筛选1、2自然段的信息,给“中庸”下定义。(3分)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 (寂静、沉寂)。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 (寂静、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 (奇怪、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9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3分,每词1分)10在文中划线句子中,“无聊生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谁?“厌见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哪些人(4分,各1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1雪花本无声,作者却说它“似乎瑟瑟有声”,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12作者开头说感得沉寂,结尾却说“渐渐的舒畅起来”,这应当怎么理解?(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永远的灯光一晃从东京回来几年了。无论上野公园云蒸霞蔚的樱花,还是银座女孩五彩缤纷的秀发,抑或东大校园浓荫蔽日的银杏树,都已渐渐淡出记忆的围墙,唯有那一窗灯光留了下来。那时我住在东京郊外一个叫川越的地方。住所附近有一条河,河边有一道堤,堤上有一条路。晚饭后我常沿这条荒草路散步。那灯光就是从路旁不远处一户人家的窗口透出来的。它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它周围稀疏的灯光都是清白色的,只有它呈橘黄色。那是一座独门独院的木结构普通日式民居,同其他民居之间有些间隔。木格窗约略凸出,拉着米色窗帘。窗帘大概较厚,使橘黄色灯光显得格外沉稳、静谧和温馨。早春,灯光柔柔地吻着堤坡一片鼓眉弄眼的蒲公英;盛夏,灯光轻轻地抚摸小院里几架绿叶婆娑的黄瓜;仲秋,灯光幽幽地照在门前矮柿树那金灿灿的果果上,相映生辉;冷冬时节则给晶莹莹的白雪镀上一层淡黄色的光晕,平添一丝热意。漫步河堤,或四野烟笼,或日落乌啼,夕晖敛去,或晚风送爽,皓月当空。而我的目光往往从很远的地方就擒住了那一点并不显眼的橘黄,临近了更是久久注视不放。其实我根本不认识房子和灯光的主人,更谈不上登门造访。可是那一窗橘黄色的灯光就是那么奇异地令我神往” 可是那一窗橘黄色的灯光就是那么奇异地令我神往,撩拨我的遐思、幽情和怀想。我猜想在那橘黄色的灯光下,早已展旧了的榻榻米上一定盘腿坐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笑眯眯地看着小孙儿在她膝头爬来爬去,手里拿着针线,慢慢晃着身子哼唱童谣。于是我又联想到一位四处游历寻找幸福的西方人笔下的一段叙说:一日黄昏时分,他走进一个村庄,看见一位老人正戴着花镜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借着夕晖看报,任凭一个小男孩趴在他背上淘气。看着看着,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幸福爷孙俩多么幸福啊!多么幸福的一幕啊!也有时那橘黄色的灯光让我记起外祖母家那盏油灯。外祖母住在乡下,那里不通汽车,小时候我和弟弟从县城步行三四十里,替母亲看望她。住了几天要走的时候,外祖母便让我们搭坐生产队进城的马车回去。动身的时候天还没亮,整个村子只外祖母家亮着灯。我和弟弟坐在马车上脸朝后看着,看着那亮灯的窗口,看着窗前外祖母矮小的身影。直到车出村爬上南岭坡路的时候,外祖母仍没回屋,就那样立在窗口灯光下一动不动朝马车这边望着。灯光越来越暗,外祖母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身影模糊了,只剩下豆粒大的灯光固执地守在迷蒙的远处几十年过去了,外祖母早已往世。我远在外地读书,不知道她哪一天去世的,不知道她的坟在哪一块地,甚至她慈祥的面容都已依稀记不清了,唯独曾照过她矮小身影的昏黄的灯光永远凝在了我心房深处的影壁。后来我明白了,那橘黄色的灯光所引起的关于老奶奶的猜想、关于看报老人的联想,以及对于外祖母的回想,其实是同一回事。它可以是对往日亲情的怀念,可以是对真正幸福的向往,也可以是对当下生活的质疑。我也明白了那橘黄色的灯光未必要在日本,也可以在美国、在希腊,还可以在青岛、在香港可以在任何地方。13文章开头第一段中,作者说从东京回来很多东西都已经淡出记忆,唯有那一窗灯光留了下来。请简要概括原因。14根据文章的构思,简要分析“可是那一窗橘黄色的灯光就是那么奇异地令我神往,撩拨我的遐思、幽情和怀想”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15赏析文中第二段划线的句子。 16文章题为“永远的灯光”,请分析这个标题的妙处。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余祭。余祭死,传夷眛。夷眛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进:推荐。B.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 客:好客。C.公子光详为足疾 详:通“佯”,假装。D.既至王前,专诸擘鱼 擘: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181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阖闾事成原因的一组是 光真王嗣,当立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夹立侍,皆持长铍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ABCD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死后,吴王僚趁火打劫,派兵围楚。不料楚国出兵断其回路,导致国内空虚,给公子光夺位造成可乘之机。B.专诸认为,公子光才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欲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后顾之忧,让其刺杀王僚;另一方面设宴邀请王僚,王僚终于上当被杀。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对专诸的承诺,最后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3分)译文: (2)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4分) 译文: (3)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3分) 译文: 四、默写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2分)(1)归去来兮辞中体现陶渊明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和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的句子是: , 。(2)滕王阁序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仿的两句是: , 。 (3)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但是庄子仍然认为他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庄子提出的原因是: ,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代 赠 唐 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注:即代拟的赠人之作。23这首诗所描写的时间是_ (2分)“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2分)24整首诗采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六、作文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字典上解释“奇迹是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有人说“我相信所有没发生在我身上的奇迹”,也有人认为“白天黑夜的每个小时对我都是一个奇迹,每立方英寸的空间都是一个奇迹”,还有人觉得“织布工的后代与帝王的后代一样,也能创造出奇迹” 你对“奇迹”有何理解、认识、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参考答案BCCAC6B7D8(3分)“中庸”是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是非标准,运用“中和”的理念(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的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或不是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例如“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和“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9寂静、沉寂、怪讶10。无依无靠活不下去的人。祥林嫂。见到祥林嫂就讨厌的人。鲁四老爷之流。11。12。13因为它与众不同,它四周稀疏的灯光都是清白色的,只有它呈橘黄色,显得格外沉稳、静谧和温馨。因为它可以指引方向,提供温馨,凝视深情,让人可以在寒冷中重温往昔的记忆,寄托对往日亲情的怀念1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橘黄色的灯光引起对后文西方人笔下以及我记忆中的灯光的遐想和怀念。15用排比、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四季灯光的沉稳、静谧和温馨,进一步强调了记忆的深刻。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写对灯光怀想而张本。16“永远的灯光”指的是几年前我在东京时,那象征着温馨、静谧、沉稳的橘黄色灯光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永远的灯光”还表明文章的主题是无论何时何地,那代表着亲情温暖和幸福的灯光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令我们神往,更激动着我们一路前行。灯光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前半部分实写灯光,后半部分点出灯光的象征意义是作者对往日亲情的怀念,对幸福的向往,对当下生活的质疑。17B18B19C 20B 21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说”“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一分)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札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且”“虽”“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1分)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伏”“具”各1分,句意1分)22(1)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23春日的黄昏 “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24诗人用以景托(衬托)情的手法,抒发了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25优势创造奇迹某一天随手翻开词典,正好翻到了奇迹这个词语。什么叫做奇迹?“奇迹,即为不平凡的事情。”简短的基本解释,不过也足以让我理解个通透。只不过,说到这个不平凡,却是费解。每个人心里对于不平凡的定位都有所不同,在这个纷繁杂乱的社会生活中,每天都会诞生数个不平凡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并不能都说是奇迹,所以说不平凡这个词并不容易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位,所以我尽量将它忽略不计。今天我只是想谈论什么可以创造奇迹。对于我这么个平凡的人来说,这个题目更适合于那些成功人士来做。毕竟太过名不见传,还是那些创造过奇迹的人的话更具有说服力。但是我也想告诉你们,这些成功的人士从某一方面来说,令他们创造奇迹的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优势。优势,很快就可以让人想到的便是“超过别人许多的长处”。本来优势这个词我知不知道可否等同于“天才”或者是“偏才”,但是后来仔细想想,很多人具有优势,但是和更具优势的一些优秀人群相比较,这优势便显得十分普通,所以并不能等同于“天才”或是“偏才”,所以还是令这个词保持原样。 说到优势,必须要承认的一点,就是优势和起跑点有关。人的身份地位有三六九等,资质也分三六九等,所以说各方面不一定具有优势,这是肯定的事实。很多人都是输在起跑点上的,所以说起跑点不同,那么优势对你打开的窗户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精于算术,有些人可能精于绘画,还有的人可能精于写作,这都不太好说。输在起跑点上,虽然可能通过后天改变,但是输在起跑点上,在开头终是低人一等。说自己有优势的人并不少见,但是这些优势和更优秀的人放在一起还不过是自取其辱,所以还是谦虚一点,客观一点,实事求是一点。这样反而还有提升的余地,免得到最后优势不强势,弱势反而更弱。至于优势可以创造奇迹一点,一向是人们所乐于传诵的,人们太喜欢为自己找借口。比如说某某某比自己聪明,比如说某某某专门学过什么。优势延伸出去,可以寻找到几个重要的支点,勤奋、机遇等。这几者创造了优势,而优势创造了奇迹。把创造奇迹的条件剖析,可以得到优势。优势中勤奋在于人为,机遇在于天定。优势中,又只有勤奋可以任我们为所欲为。所以我们值得更勤奋一些来精进我们的优势。使我们的优势更加强势。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要努力的创造自己的优势,拿那些努力创造优势的精神,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创造出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