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含答案(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6356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含答案(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含答案(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含答案(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A D C 2019-2020 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含答案(I) 说明:1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2 将卷 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用蓝黑 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卷上.。 3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 学号,答题卡占后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计 3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正确) 1单摆在振动过程中,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这是因为( ) A能量正在逐渐消灭 B动能正在转化为势能 C 机械能守恒 D总能量守恒,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发生干涉时,若两列波的波峰在某质点 P 位置相遇,则有 ( ) A质点 P 的振动始终加强,P 点振幅最大 B质点 P 的振动始终加强,P 点位移始终最大 C质点 P 的振动有时加强,有时减弱,振幅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D质点 P 的振动有时加强,有时减弱,因为 P 点的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3已知水的折射率为 1.33,空气的折射率为 1.00,一个潜水员自水下目测到立于船头的观 察者距水面的距离为 h1,而船头的观察者目测到潜水员距水面深 h2 处,则( ) A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大于 h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 h1 B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小于 h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 h1 C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大于 h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 h1 D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小于 h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 h1 4 如图所示,固定曲面AC 是一段半径为4.0米的光滑圆弧形成的,圆弧与水平方向相切于A点, AB10cm ,现将一小物体先后从圆弧顶端C和中点D处由静止释放,到达曲面低端时速度 分别为v 1和v 2,所需时间为t 1和t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v 1 v2 , t1 t2 Bv 1 v2 , t1 t2 C v1 v2 , t1 t2 Dv 1 t2 5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 0.25s,从振子由平衡位置向右运动时开始计时,则经过 0.17s, 振子的振动情况是( ) A正在向右做减速运动 B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C正在向左做加速运动 D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 6一根水平的弹性细绳上,一上一下两个形状相同的正弦半波相向传播,某个时刻恰好完 全叠合,如图。 、 、是细绳上三个质点,且是此刻波的正中点,则( ) A 、 、三质点此刻均在它们各自的平衡位置且振动速度为零 B质点此刻合运动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C质点此刻有最大的振动加速度 D质点此刻合运动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7.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若此时质元 P 正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则此 1v2vabc O y/m Q x/m P N 时( ) A.质元 Q 和质元 N 均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B.质元 Q 和质元 N 均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 C.质元 Q 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质元 N 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 D.质元 Q 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质元 N 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8如下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振动源 A、B 相距 6m,振动频率相等t 00 时刻 A、B 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振动图象 A 为甲,B 为乙若 A 向右传播的 波与 B 向左传播的波在 t10.3s 时相遇,则( ) A两列波在 A、B 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 10m/s 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 4m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 C 为振动加强 点 Dt 20.7s 时刻 B 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二、多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计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 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9一束光穿过介质 1、2 、3 时,光路如图所示,则( ) A介质 2 的折射率最大 B光线在介质 2 中的波长最长 C光在介质 3 中的速度最大 D入射光线到达时介质 2 和介质 3 的界面时,一定也发生反射 10如图所示,S 为波源,M 、 N 是两块挡板,其中 M 板固定,N 板可左右移动,两板中间 有一狭缝,此时观察不到 A 点振动,为了使 A 点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减小波源的频率 B增大波源的频率 C将 N 板向左移 D将 N 板向右移 11.如图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物体沿竖直方向在 A、B 之间做简谐运动,O 点为平 衡位置,A 点位置恰好为弹簧的原长。物体由 C 点运动到 D 点(C、D 两点未在图上标出) 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3.0J,重力势能减少了 2.0J。对于这段过程说法正确的 是( ) A物体的动能增加 1.0J BC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C D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D物体经过 D 点时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平衡位置 12如图所示为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频率为 50Hz 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此时 1 2 3 45o 60o 30o A O B A S M N A B C y t/s0.1O 0.2 甲 y t/s0.1O 0.2 乙 P 点恰好开始振动。已知波源的平衡位置在 O 点,P 、 Q 两质点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 P (12,0)、Q (56,0),则( ) A波源刚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 方向 B这列波的波速为 600m/s C 当 t0.11s 时,Q 点刚开始振动 DQ 点刚开始振动时,P 点恰位于平衡位置 卷( 非选择题 共 48 分) 三、填空、实验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计 20 分)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放在水平木板上,木板与竖直弹簧 相连, 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今使 m 随 M 一起做简谐运动,且 始终不 分离,则物块 m 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 提供的, 当振动速度达最大时,m 对 M 的压力为 。 14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 t 0 时刻的波动图象, 已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 0.4m/s。 则在图示时刻质点 a、b 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 ,此时刻起,质点 c 的振动方程是: _cm。 15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外形 不规则的长条状的大理石块代替了摆球,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将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 N,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 O 点; B用刻度尺测量 ON 间尼龙线的长度 l 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 5 0 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 30 次全振动的总时间 t,由 T t/30 得出周期; E改变 ON 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 l 和 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 l 和 T 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的 数据,带入公式 g(2/ T)2l 求出重力加速度 g。 请填空:(1)你认为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或不当的步骤是_。(只填写 相应的步骤代号即可) (2)该同学用 ON 的长作 l 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值比真实值_(填“偏大” 、 “偏小”或“无系统误差” ) 。 y/m P x/m Q O M m y/cm 0 x/cm c a b4 8 15 10 5 -10 -5 -20 16实验室有一块长方体透明介质,截面如图 ABCD 所示AB 的长度为 l1,AD 的长度为 l2, 且 AB 和 AD 边透光,而 BC 和 CD 边不透光且射到这两个边的光线均被全部吸收现让一 平行光束以入射角 1 射到 AB 面,经折射后 AD 面上有光线射出为了测量该长方体介质 的折射率 一同学的做法是:保持射到 AB 面上光线的入射角 1 不变,用一遮光板由 A 点沿 AB 缓慢推进,遮光板 前 端推到 P 时,AD 面上恰好无光线射出,测得 AP 的长度为 l3,则长方体介质的折射率可 表示为 n_ ; 唐山一中 xx 第二学期月考 高二年级物理答题卷 卷( 非选择题 共 48 分) 三、填空、实验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计 20 分) 13 ; 。 14 ,质点 c 的振动方程是: _ cm。 15 (1)_。(只填写相应的步骤代号即可 ) (2)测量值比真实值_ 16折射率可表示为 n_ _; 四、计算题(共 3 小题,17 题 8 分,18 题 10 分,19 题 10 分,计 28 分) 17 (8分)如图所示,单摆摆长为1m,做简谐运动,C 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D点 与C相距为2m,C 、D 之间是光滑水平面,当 小摆球A从右侧最大位移处无初 速度释放时,小球B从D 点以某一速度匀速地向C点运动, A、B两球在C点迎面 相遇,求小球B的速度大小( 2g) 18 ( 10 分)如图,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的 P、 Q姓 名 班 级 考 试 号 O A CD B 封 密 线 封 密 线 封 密 线 两质点。某时刻 P、 Q 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 P、 Q 间仅有一个波峰。 经过时间 t,Q 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试求出波速的可能值。 19 ( 10 分)如图,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 R10cm ,折射率 n MN 是一条通2 过球心的直线,单色细光束 AB 平行于 MN 射向球体,B 为入射点,AB 与 MN 间距为 5 cm,CD 为出射光线2 (1 )补全光路并求出光从 B 点传到 C 点的时间; (2 )求 CD 与 MN 所成的角 (写出求解过程)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计 3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正确) 1 D 2A 3 C 4 A 5 D 6B 7. D 8A 二、多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计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 P Q 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9 BD 10 AC 11.BD 12 CD 卷( 非选择题 共 48 分) 三、填空、实验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计 20 分) 13 重力和 M 对 m 的支持力的合力 mg。 14 2:1 y= 15cos10t 15(1)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重大错误的是_BDF (2) “偏小” 16 l2 l23 sin 1l3 四、计算题(共 3 小题,17 题 8 分,18 题 10 分,19 题 10 分,计 28 分) 17 4/(4n+1)m/s (n=0.1.2.3.4) 18 ; 19 ( 10 分)解:( 1)连接 BC,如图 (2 分) 在 B 点光线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为 i、, sini= 所以,i=45 (2 分) 由折射定律:在 B 点有 n= , (1 分) sinisin sin= , 故 =30; (2 分) 12 BC=2Rcos,v= cn t= 10-9s (1 分) (2 )由几何关系可知COP=15,OCP=135,=30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