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5413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中国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地区 三江平原 长春市A B C D 2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C南方民居房檐窄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3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上海市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工业基地 亚寒带针叶林 鼎湖山旅游区A B C D4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技术程序是 ( ) A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 D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5-8题:5荒漠化的实质是 () 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6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 ()干旱 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过度放牧 气候异常A B C D 7最容易使华北地区发生强沙尘暴的冷空气活动是 () A冬季爆发的寒潮 B夏季的暖锋 C春季的冷锋 D秋季的冷空气南侵8我国在西部一些地区实行退耕措施,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此举目的是()A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多,国家实行扶贫救济政策B国家粮食生产过剩,解决粮食仓储不足问题C以粮食换林、草,改善生态环境 D这些地区将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要缓解用地紧张状况“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下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判断下列910题。9形成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A风俗习惯 B地表形态 C土壤性质 D地质构造 10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D水土流失1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农业生态类型单一 自然地域完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生产部门齐全 A B C D12东北地区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应该是()A.糖料基地 B.油料基地 C.粮食基地 D.棉花基地13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多针叶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多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东丰西欠、北多南少的结果 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的结果C.人工营林树种不同造成的 D.开发历史长短和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14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15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热带雨林位于 ( )A东南亚地区 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D加拿大的北部16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的作用。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繁衍物种 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防风固沙A B C D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基塘农业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著名的粮食基地、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719题。17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18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C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减少 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19歌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022题。20“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2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22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23下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主要波段是( ) A红外线 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24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D处理地理空间数据25田纳西河流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太阳能资源 煤炭资源 地热能资源A B C D26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B水汽来自印度洋 C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D多年平均降水量达到xx毫米27治理前造成田纳西河流域多洪水的原因有()汛期降水集中 下游为平原,排水不畅 航运发达 过度垦殖,滥伐森林A B C D28TVA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B梯级开发 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29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的意义是()A将洪水全部拦住 B便于洪水下泄 C建多个水库,多次拦蓄洪水,延缓洪峰对下游的冲击,降低了洪峰 D加快了河水下渗,减少了径流量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3032题。 30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31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A B C D32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3335题。3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34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素质35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完善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答题卡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二、综合题(共30分)36走进“十二五”时, 回头再看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共12分)(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37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1)湿地是一种特殊的(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资源(2)图中的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分布在A 平原、B 平原和嫩江源头。(3)下列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湿地保 护区的是A羚羊、孔雀 B丹顶鹤、天鹅 C蓝马鸡、金丝 D东北虎、河马(4)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5)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自然之肺”。B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C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D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38探日本产业转移之因, 思中华强国之路。(12分) 日本产业转移之因(10分)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1) 石油: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上涨,从而( )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 汇率:1985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多。原来国际市场上日本产品卖1美元,升值后售价就达2美元。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 )。(3) 市场: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 )(国内/国际)市场趋于饱和,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4) 劳动力: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高,另一方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的数量减少,日本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 )和( )的双重制约。(5) 土地: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 )洋沿岸地带。这一带用地紧张,价格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促使日本企业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 )发展。(6) 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 )密集型转换。政策明显对传统企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要么向( )密集型转换,要么向( )转移。 简要谈谈你的强国之路(2分)(言之有理即可) 长春外国语学校xx上学期高二地理期末试卷 (文科)答案i. 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CBBDCDCCCDACBBCAAD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BCABCCCCCBCBBCACA二、 综合题(共30分)36(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37(1)C(2)A三江 平原、B松嫩 平原(3)B(4)C(5)A38日本产业转移之因(10分)(1)削弱 (2)提高(3)国内(4)价格 数量(5)太平洋 海外(6)知识技术 知识技术 海外简要谈谈你的强国之路(2分)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