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二说明文阅读测试.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5389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二说明文阅读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二说明文阅读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二说明文阅读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二说明文阅读测试一、(xx德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亭朱千华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这是汉代许慎对亭的定义。说起亭,忽然想起清代扬州笔记作家李斗,他在扬州画舫录中说,扬州以园亭胜。园亭,就是指园林。当然,扬州的亭也是别具一格的。以五亭桥最为有名。五亭桥,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又称莲花桥。亭与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为五亭,莲花状,聚集于一桥,亭亭之间连以短廊,形成完整屋面。清人黄惺庵赞此桥:“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亭虽小,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果园林是一篇文章,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读,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句读。明代袁中郎游香山,觉得“香山,山色轩楹,比碧云殊胜龙潭水光千项,荷香十里,长堤迂曲回环,垂杨夹道,大有江南风景”。但美中有不足,他说:“无亭榭可布几筵耳。”四周群山郁苍,群木荟蔚,景致殊美。若有一亭,供三两知己摆点酒菜,喝上几盅,方才快意。山水之间,有亭可憩,方能渐入佳境,将山水之美,与人文情趣融为一体。登山途中,或风景佳处,皆有亭。流泉自幽涧中或隐或现,曲折而下,激石有声,铿锵如琴。苏轼说:“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亭虽小,在瞬间又被无限放大。古人作画,亦多置亭,为点缀。元代画家倪云林,每画山水,则多置空亭,他写下名句:“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张宜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影,都聚一亭中。”(节选自雨打芭蕉落闲庭,有删改)1第段用大量的文字介绍五亭桥,为什么这样写?(2分) 2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段为例具体分析。(2分) 3以第段为例,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2分) 二、(xx德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芙蓉原指荷花,即所谓“出水芙蓉”;有时也指木芙蓉。荷花是水生草本植物,盛夏开花;木芙蓉是木本植物,属落叶性灌木,秋天开花。由诗词字句前后的内容用词,可推断所称“芙蓉”所指为何。凡诗词内容所言,属夏季景观或水生植物,则所言之“芙蓉”当为荷花。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和杜荀鹤春宫怨“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所指均为荷花。凡诗意可判断所描述为秋季景观、木本植物、生长在岸上,且和菊(黄花)或桂同时出现者,所言之“芙蓉”当为木芙蓉,如柳宗元芙蓉亭:“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已言明此“芙蓉”为“嘉木”,指的是木芙蓉。(节选自潘富俊草木缘情,有删改)1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 2下面诗句中的“芙蓉”是指荷花还是木芙蓉?结合选文简析。(2分) 十月芙蓉花满枝,天庭驿骑赐寒衣。(宋代刘兼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 三、(xx德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艾在端午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每至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xx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称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1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2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 。(2分)3第段首先采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艾用于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然后采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3分)四、(xx德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扇子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声名遐迩。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更价值不菲。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究气韵迷人。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位。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清幽深邃,令人冥思。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中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无墨胜有墨。”另一同事的客厅壁上,挂一把竹扇,白扇面只写四字隶书“宁静致远”,此时无声胜有声。(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第段按时间顺序,说明了 。(3分)2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出其中三种来,并举例说说各自在文中的作用。(3分) 五、(xx德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结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结起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可谓历史悠久。据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梁武帝诗有所思中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之句。可见,在古老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特定的表情达意功能,备受人们的尊重。中国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类工艺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绳,靠一双巧手,用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而来。其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美造型。同时,中国结的命名,也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吉祥美满的象征义,如“双寿”、“双喜”、“龙凤呈祥”“鲤跃龙门”、“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有余”等,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结饰送给亲友,不但喜气洋洋,也是一种千情万意的祝福。如今,中国结仍然随处可见,广为流行,中式服装上精致的盘扣,让人不禁倾心于古老的东方神韵;新春佳节时,吉祥喜庆的“春”字结红遍千家万户。中国结这一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生发出多种现代审美意蕴,带给人们无限的情趣和生活美感。1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2根据第段文字,概括中国结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一、1写五亭桥别具一格,突出中国造亭艺术高超,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艺术性。2打比方,引资料。把园林和亭比作文章、句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亭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引用袁文,增强说服力,提升文学文化内涵。3整散结合,文白相间,简约典雅,流畅生动。二、1作比较、举例子、引资料。将荷花和木芙蓉从生长环境、植物类型、开花时间三个方面加以比较区分;列举引用了古代若干诗人的诗句,说明了荷花与木芙蓉的区别。2木芙蓉。“十月”“寒衣”表明秋季开花,“满枝”表明是木本植物且花朵繁茂,因而为木芙蓉。三、1引出说明对象;使文章的语言富有文采,有吸引力。2人们用艾招百福、辟邪祟、袪害等3举例子艾的药用价值四、1时间扇子的起源与功用的演变2示例1:举例子,举出孔明羽扇的例子具体说明扇子发端时制作材料与功用。示例2:引资料,引用苏东坡的诗句形象说明朝鲜折扇张合自如的特点。示例3:列数字,列举明代大折扇长度和宽度的数字,准确说明它是中国最大的折扇,是罕见的宝物。五、1引资料(或举例子),具体说明了中国结的历史悠久,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同时增加了全文的文化含量和历史厚重感。2工艺精巧;造型完美;命名具有吉祥美满的象征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