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4819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I)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世界文明史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文中“整个欧洲思想界”主要指的是A文艺复兴的兴起 B宗教改革的进行C启蒙运动的兴起 D相对论的提出2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3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4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书中他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5m1905 是CCTV6电影频道的官方网站。网址中“1905”的含义是()A电影定军山的拍摄 B北京电视台试播C互联网进入中国 D电影渔光曲的拍摄6“民族主义有时候是一种激发大众爱憎和造就大众理想的信念,与此同时,非理性的排他意识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渲染,暴力由此找到了滋生的场所。”下列各项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A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7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8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传播基督教 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D黑奴贸易9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10克利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的传统,只是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这一做法()A有利于减轻平民疾苦、缓和社会矛盾B基本铲除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C兼顾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的利益D为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权准备了条件11“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该观点最早源自A启蒙思想家 B宗教改革者C人文主义者D古代儒学大师12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法律面前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13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 实 推 论 A 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仅仅两周就传遍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欧洲。 印刷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B 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卖女,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 青苗法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C 该衙门(总理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 总理衙门只管外交事务 D 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天皇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 14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A隋朝的科举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15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关于 “第二次打击”表述正确的有()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改变了对人类地位的看法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 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性A B C D16“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多快好省的经济方针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 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总统与内阁之间A B C D18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A B C D19. 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写道:“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欧洲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新文化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0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相对论与量子论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21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D杜鲁门主义的实质22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中美缓和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里的“转折点”应该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4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25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或制药厂,多以“堂”相称,如北京“同仁堂”、长沙“九芝堂”等。追本溯源,与此相关的人物是A.张仲景 B.华佗 C.王祯 D.李时珍26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27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28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事实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C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D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29民谣“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追求。从中也可解释近代晋商衰落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B以农为本传统观念的逐步松弛 C财富流向无益于资本原始积累 D投资周期过长致使资金大量积压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西汉有“布衣将相”之说,当时“布”的主要材料是棉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水排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严格禁止对外贸易A B C D2、 材料解析题(31题19分,32题18分,33题18分,共55分)31.(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些炮台显示清军的防御是多么原始杰克钦对中国可怜的武器装备做了正确的评价:“更像烟花而不是大炮。”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弗兰克萨奈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林则徐在中国传统的水战战术中择出“火攻”战法,即“多驾拖船,满载车薪,备带火器,分为数队,占住上风,漏液乘流纵放”。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等而下之的杨芳,则收集妇女溺器为“压胜具”,视“夷炮”为邪教法术。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到省后察看夷情,外似桀骜,内实惟怯。引自林则徐书简 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中国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则夷人何以为生?即其(英国)船坚炮利,亦只能取胜于外洋,而不能施技于内港。引自林则徐年谱材料三 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引自魏源集林则徐先后组织编写关于西方的相关书籍:(1)华事夷言;(2)澳门新闻纸;(3)澳门月报;(4)四洲志。整理自林则徐年谱今日巳刻,晾夷带其女眷与啤治文、牟逊等同驾小船,由师船带至虎门以夷礼摘帽见。引自林则徐集夫震于英吉利之名者,以其坚船利炮而称其强破浪乘风,是其长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引自林则徐集购西洋各国洋炮二百余位,增排两岸。引自魏源集又闻该国现系女主,惟其贸易夷商,向在他国往往争占马头,虽无国主之命,亦可私约兵船前往攻夺,得一新地,则许出赀之人取利三十年,乃归其主,故于贸易之处,辄起吞并之心。引自林则徐集材料四 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力,是其强非不可制了。引自林则徐集岂知,就是这些”一仆不能复起”、“若至岸上更无能为”的英兵却在岸上催城拔寨,从广州到镇江,一座座海防炮台,一个个城市轻易得手。所以英国远征军凭7千之众(最后增至2万)便可把有80万大军的大清军队战而胜之。白挨一次打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2分) (2)据材料二,林则徐认为英人“外似桀骜,内实惟怯”的原因是什么?林则徐称呼英方的用词和语气折射出林氏什么样的心态?(3分) (3)据材料三,林则徐为了了解英国都做出了哪些努力?林则徐为战争的胜利做了哪些准备?林则徐是如何认识英国对外政策的?林则徐对英国的态度比起初到广东有何不同? (8分) (4) 结合材料四,林则徐的制敌之策是否有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林则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 (6分)32.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社会上,富者益富,贫者益贫,一国之内,早已分开两国:一个劳动国,一个资本国。那资本国和劳动国,早晚总有一天会短兵相接,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准备着听战报罢。-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以工业立国者,因事事皆积极进行,故恒至生产过剩,竞争市场,推广殖民地,因此血战,前后相继。-章士钊在上海暨南大学商科演讲欧游之感想 材料二 法西斯主义是衰退社会中的一副兴奋剂,法西斯主义能救我国吗?我们回答:能。法西斯主义就是现在我国最需要的东西。-蒋介石演讲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统计数字:德国在1938年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英国生产的总和;失业人数1933年为550万,1935年为200万,1937年不到100万,1938年只有几万了,基本上“消灭”了失业现象;德国还大建公共工程,修筑了那个时代最发达的高速公路;德国还在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了全民福利,建立了妇女生孩子要给补贴等现代国家一系列的生活保障措施。 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材料三 农业集体化造成的饥荒:究竟有多少人饿死,没有全面的统计数字,今天乌克兰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乌克兰官方公布的数字是,仅1932-1933年间,在乌克兰一地,大概就有240-750万人饿死,他们并不是没有生产出粮食,粮食被用去干什么了?卖到国际市场上换工业设备。为什么这么着急?因为那时候设备便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玉贞教授统计了一下,每饿死一个人给国家作出的是10个卢布的贡献。苏联的现代化是以人为代价的,这是多么残酷的现代化呀!而在当时,苏联一方面渲染自己工业化的成功,另一方面则小心掩藏饥荒的真相,世界各国都羡慕向往,向苏联学习,一时成为那个时代的浪潮。-关注历史中的人法西斯最大的特征就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德国人在元首的领导下长得都一样了,不仅衣服一样,而且头形也一样,不仅笑容一样,而且眼神一样,原来他们被洗脑了,没有了自己的头脑和思想,陷入集体无意识,最终变成元首对外扩张的利刃!-第三帝国在此之前美国的企业为了获取利润无所不用其极,常见的办法就是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只要没犯法,企业内部的事也没人管得了,而且只要有一家企业这么干,大家就都得这么干,因为没有人竞争得过血汗工厂,有良心有道德的资本家为了生存也只能随波逐流,这在经济学上叫劣币驱逐良币。当然新政开始以后就不一样了,政府限定最长劳动时间,那么资本家该如何赢利呢?一个是改革自己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一个是技术创新。-关注历史中的人话得从头说起,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还有社会贫富分化。解决的直接办法是得让工人有钱,政府能不能直接给工人涨工资?不能,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企业是私企。怎么才能让资本家给工人涨工资呢?劳资关系中双方是不对等的,资本家拥有资本,劳动者拥有的是劳动力,所以要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就要使劳资之间的力量对比相对平衡。怎样才能提高劳动者在与资本家博弈时的实力呢?让工人们团结起来!赋予工人结成工会、游行和示威的权利,提高工人与资本家博弈的能力,于是我们工人有力量!在与资本家的斗争中,工人的境遇逐渐改善。-同上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出了什么问题?(2分) (2)至此,一战至二战之间,传统资本主义的困境已经展现,造成困境的原因已经揭示,历史呼唤新的道路。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历史出现了哪几条经济发展的新道路?(3分) (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斯大林上台后为实现经济建设目标,采取很多措施,其中哪一条是核心?为什么?苏联很快实现工业化,据材料三,其代价是什么?如果单纯从经济上看,德国的新道路似乎成绩斐然,据材料三,其代价是什么?(7分)(4)根据材料三,在那个风云际会、何去何从的时代,罗斯福新政最伟大的意义是什么?(6分)3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近代史上,容闳确非风云人物,但却是唯一的“全程”参与者,因此,他的一生像镜子一样映照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容闳出生在广东香山一个贫寒之家,少年时接受教会学校的免费教育,后在美国传教士勃朗的资助下留学美国,就读于耶鲁大学,成为近代中国较早具有世界知识和观念的草根阶层。-近代化的卓越先驱材料二 容闳的目光最先却是投向太平天国,把改造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太平天国身上。他之所以首先对太平天国寄以希望,一是洪秀全族兄洪仁玕 1859 年自香港到达天京,受到洪秀全重用,被封为干王。容闳在香港时就与洪仁玕相识,知道他思想开明,因此认为他有可能支持自己改造中国的构想。二是容闳痛恨清政府的残暴、腐败,对太平军抱有好感。所以他在 1860 年与两位外国传教士一起冒险前往“天京”考察,他承认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太平军的性质,察看他们是否适合建立一个新政府,以取代清王朝。-容闳传材料三 在华蘅芳、李善兰等几位近代科学家的推荐下,1863年曾国藩三次遣人书信邀请容闳投身其幕下办理洋务。纵观容闳一生,有人说他一事无成,也有人说他至少做成了两件事,即筹办江南制造局和促成官费留洋。-近代化与容闳材料四 留美幼童抵达新大陆后,分散入住当地民家。在语言和学业迅速进步的同时,美国的自由民主思想、风尚习俗和宗教信仰也改变了幼童的精神面貌。他们之中,有的脱下长袍马褂穿上西装,有的跟着房东上教堂进而信奉基督教,更有剪去辫子不愿再向留学生监督行跪拜礼的。出于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和顽固势力的卫道心态,留学生监督吴子登处处吹毛求疵并向朝廷密告:“此等学生,若更令其久居美国,必致全失其爱国之心,他日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亦且有害于社会”。为此,他建议“从速解散留学事务所,撤回留美学生”,而且“能早一日施行,即国家早获一日之福。”-洋务运动幼童留美教育为何夭折材料五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在社会矛盾中,统治者往往居于“主导”地位,革命往往是由统治者的种种“极端”触发、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于民众之影响者几希,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以缓危机,民众忍无可忍最后抱定与之偕亡之心,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最终火焱昆岗,玉石俱焚纵观近代中国历史,“激进”、“革命”其实是清政府的“不改革”逼迫出来的。-走向革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容闳是草根阶层“睁眼看世界”的代表,那么,当时谁又是“睁眼看世界”的精英阶层(举两人)?他们各自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过程中有什么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有什么史实证明洪仁玕“思想开明”有可能支持容闳改造中国的构想?(3分)(3)材料三中容闳至少做成了两件事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哪两方面内容?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中国的工业革命。”你对此有何认识?(简述即可)洋务运动派遣的留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决心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贡献才学。而1881年正当半数学生已经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大学的时候,清政府却要中途将120名留学生全部召回。为什么?根据材料四扼要回答。(8分)(4)材料五的观点: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其实是清政府的“不改革”逼迫出来的。请列举清代史实说明。(3分)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总共45分) 1-5 CCBBA 6-10 CCABB 11-15 CAABC 16-20 AABDC 21-25 DDDBA 26-30 CCBCA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41题22分,42题18分)31. (19分) (1)武器的落后;缺乏近现代战争战略、战术思想,迷信。(2分)(2)原因:英人对中国产品的高度依赖;英人不擅长内河作战,中方稳操胜券。心态:天朝上国。(3分)(3)努力:组织专门的人士翻译和编辑西方的报纸和书籍;打破了清廷禁止与西方人正面接触的桎梏,主动与英人会面商讨两国事宜。(2分)准备:既购买西方的大炮加强火力,也提出了要效仿英国制造舰船的“长技”。(2分)认识:不单单是商业贸易,也存在着殖民扩张的意图。(2分)不同:由天朝上国迷梦中睁眼看世界(虽然林则徐思维中天朝上国的思想依旧存在,但是他在“器物技术”的层面觉察出天朝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进行了学习西方坚船利炮的实践以图战胜英国。)(2分)(4)无效。(1分)作为统治阶层长期受到传统社会文化熏陶,必然会以传统的儒家思想和眼光考量世界,会误认为中英贸易是中方对英方的恩赐,会限于才识用落伍的策略制敌,纵然意识到西方的先进之处,学习起来总是显得新旧杂糅或者步履蹒跚。(5分) 32【18分】(1)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了。(2分)(2)斯大林模式、德国法西斯、罗斯福新政。(3分)(3)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苏联搞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就是要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快速工业化,发展重工业是工业化基础;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挪用农业资金支持重工业发展;轻工业资金也是支持重工业发展。(5分)牺牲人;罪恶地把人愚化为统治集团对外扩张的武器。(2分)33.(18分)(1)林则徐;魏源。(2分)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开风气之先;魏源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2分)(其他人对应亦可)(2)1859年,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3分)(3)军事工业和近代教育;洋务运动采用机器大工厂生产代替手工劳动。(6分)留学生的“离经叛道”背离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出发点. (2分)(4)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扼杀维新变法运动,清政府在八国联军入侵中非但不能捍国护民,反而沦为洋人走狗欺压国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相应表述亦可)(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