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价值观念主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710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价值观念主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价值观念主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价值观念主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价值观念主题1(xx山东潍坊二模38)(24分)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 明代习俗史 材料二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针锋相对,它发轫于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承诺。自由主义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经济政策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也很重要。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指导性理论。在斯密看来,自私乃至贪婪是推动人们勤奋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动力。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将自己干预经济的行为限制在保证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丹尼尔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 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根源。(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两个时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10分)【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价值观念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新变化,根据材料一“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可以归纳为突破等级限制,追求奢侈生活;第二小问社会根源,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反映,从明清时期政治、经济角度回答。 (2)根据材料二“自由主义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可以归纳为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自由主义产适应工业革命自由生产、自由贸易、自由竞争需求,故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 (3)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三第一段“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说明单一化,“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主流话语代言”说明政治化。根据材料三第二段“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说明体现多元化,“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说明体现人性化;第二小问原因,文革结束后指导思想变化以及改革开放、“双百”方针恢复等角度回答。【答案】(1)变化:突破等级限制;追求奢侈生活。(4分) 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衰落。(4分) (2)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6分) (3)不同:单一化、政治化;多元化、人性化。(4分) 原因:纠正“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6分)2(xx四川资阳三模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注:不会去享受);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董仲舒思想的共同点。(4分)指出董仲舒重教化的目的。(2分) 材料二 “欧洲现代经济”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社会。这个“资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张。在这一扩张过程中,“恶”作为资本的本性得到了露骨的体现。资本的“恶”性是它全部能动性的基础。但恰恰正是资本的这个“恶”,使人类跨进了一个新时代:它把劳动力变成商品,把货币变成资本,把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变得比奴隶制和农奴制“先进”,使之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还有利于为未来更高级的新的社会形态创造要素。 裘元伦欧洲工业化时期劳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作者关于“资本”的观点。(10分) 材料三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等等。 郑永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邓小平文选第2卷 (3)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义利观的差异,(4分)结合时代背景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材料四 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 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你对义、利的认识。(2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价值观念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共同点,据材料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和“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可知认为好义与欲利是人的天性,据材料一“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和“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可知主张重义轻利,据材料一“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和“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可知重视道德教化;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重教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民众思想素养,形成良好社会风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为了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2)本小问论证观点,首先要结合材料二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据材料二“欧洲现代经济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社会”、“这个资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张”、“恶作为资本的本性得到了露骨的体现”、“资本的恶性是它全部能动性的基础”和“但恰恰正是资本的这个恶,使人类跨进了一个新时代”可知资本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其发展有血腥的一面,但它对利益的追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次论证需要结合相关史实,据材料二“这个资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张”和“恶作为资本的本性得到了露骨的体现”并联系相关史实可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国内农民土地的掠夺和对工人的压迫剥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源、财富的掠夺表现出极强的血腥性,据材料二“它把劳动力变成商品,把货币变成资本,把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变得比奴隶制和农奴制先进,使之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还有利于为未来更高级的新的社会形态创造要素”并联系相关史实可知通过圈地运动、早期殖民掠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两次工业革命等,创造了近代生产方式和丰富的物质文明,奠定了欧洲现代经济基础,促进世界市场形成和完善,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了一些条件。 (3)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三“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和“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可知毛泽东强调义高于利,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据材料三“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和“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可知邓小平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同时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反对见利忘义;第二小问原因,注意设问要求“结合时代背景”,据材料三“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义利观形成于民族危机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是首要任务,据材料三“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强国富民是国家中心工作。 (4)本小问认识,需要联系材料一、二和三综合思考,据材料一可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的思想认识,材料二是欧洲近代工业化时期的思想认识,材料三是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的思想认识,由此可知任何阶段的任何个人、阶级、国家都有自身的义、利或义、利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义”和“利”的存在还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答案】(1)共同:认为好义与欲利是人的天性;主张重义轻利,重视道德教化。(4分) 目的:提高民众思想素养,形成良好社会风俗,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2分) (2)观点:资本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其发展有血腥的一面,但它对利益的追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2分) 论证: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国内农民土地的掠夺和对工人的压迫剥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源、财富的掠夺表现出极强的血腥性。(2分)但通过“圈地运动”、早期殖民掠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两次工业革命等,创造了近代生产方式和丰富的物质文明,奠定了欧洲现代经济基础,促进世界市场形成和完善;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了一些条件。(6分) (3)差异:毛泽东:强调义高于利,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2分) 邓小平: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同时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反对见利忘义。(2分) 原因:毛泽东的义利观形成于民族危机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是首要任务;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强国富民是国家中心工作。(4分) (4)认识:任何阶段的任何个人、阶级、国家都有自身的义、利,但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或义、利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答出一点即可,2分)3(xx山东临沂三模39)(22分)义利之争始终是一个困扰人类的命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之辨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 西哲之议 亚当斯密曾经设想,上帝创造世界和钟表师傅制造钟表一样,在人类心灵上设计和制造了如钟表的齿轮一样的利己心。钟表一经造好便自行运转,上帝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导着市场经济中那出于私念的利己心的谋利活动,从事最能赚钱的工作,把自己的资本投向最能谋利的地方、行业,而这些地方、行业又正是最需要资金的。这样,就在客观上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达到了他原非出于本意所要达到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增长。 段治乾市场经济的制度伦理探析 材料三 伟人之论 邓小平义利学说主张真正将义与利结合起来,实现辩证的有机统一。它强调义利合一并不是义利的绝对同一,或简单地把义视为利或把利视为义,而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使道义与功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功利的追求置于道义的宰制与规约之下,使道义的讲求为社会和人们带来更大的社会功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义与功利本质上是合一的。 王泽应邓小平义利学说探论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的义利观,并谈谈你对“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理解。(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亚当斯密的观点。(8分) (3)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的义利观并分析其意义。(6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次工业革命;邓小平理论;价值观念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义利观,从材料一“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可知孟子的义利观;第二小问理解,翻译并评价“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2)从材料二“指导着市场经济中那出于私念的利己心的谋利活动,从事最能赚钱的工作,这样,就在客观上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增长”,总结亚当斯密的观点,然后结合史实从正反两方面评价该观点。 (3)第一小问义利观,从材料三“邓小平义利学说主张真正将义与利结合起来,实现辩证的有机统一使功利的追求置于道义的宰制与规约之下,使道义的讲求为社会和人们带来更大的社会功利”,总结邓小平的义利观;第二小问意义,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史实,阐述其对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发展的意义。【答案】(1)义利观:重义轻利。(2分) 理解: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如果充满了仰视权力和拜金主义的风气,“国危”就是必然的结局。这一观点阐述了重利轻义的危害鲜明地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6分) (2)观点:亚当斯密认为个人追逐私利最终会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这种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2分)这一观点是片面的,虽然它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纵容了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泛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6分) (3)观点:主张义利合一、以义取利。(2分) 意义: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科学发展。(4分)4(xx重庆部分区县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4)(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改变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树立忠孝风尚,汉武帝把以前的举孝廉制度化。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汉武帝也推广文翁的做法,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摘编自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在西方学者看来,文艺复兴时存在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时代对灵魂全神贯注的得救,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接受生活的挑战比天国的许诺更激动人心。”当时诸如布鲁日、阿尔伯蒂和马基雅维里等人文主义者,都相继从不同角度论证和阐述财富不仅仅能给人以生活的幸福,更重要的是确立社会的尊严地位。同时,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生的目的是现世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永生。 摘编自梁民愫、吴佳娜等近代西欧转型时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材料三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价值观念的变革呈现出一个高峰。知识精英看待“天人之辩”时,不再把“天”(自然)理解成超人的主宰(上帝、神),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机械论的宇宙图式,“质力相推”的世界,在自身固有的“动力”作用下的不同展开。这意味着“力量”上升为宇宙的本质。梁启超说道:“若何而自勉为优者适者,以求免予劣败淘汰之数,此则纯在力之范围,于命丝毫无与者也。故明夫天演之公理者,必不肯弃自力不用而惟命是从也” 摘自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宣扬的主流价值观及其主要途径,(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同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甲午战后知识分子价值观变革的主要原因,(4分)分析材料三中提倡的新价值观对近代社会思想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4)综上,围绕“价值观变化与社会变迁”拟定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文艺复兴;维新思想;价值观念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树立忠孝风尚”中可以找出价值观为忠孝之道,途径主要为举孝廉制度化和把儒学推广至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统;第二小问作用可以从对当时和后世两方面考虑,当时来讲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后世来说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可以总结出追求物质财富和现世的享受;第二小问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同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为双向促进,互相发展的关系,分别指出即可。 (3)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得出中国面临亡国危机,外部来看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入尤其是进化论的传播;第二小问影响主要为冲破封建思想,有利于思想解放等。 (4)以价值观变化与社会变迁”为中心确立一个主题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围绕主题展开分析,注意是双向关系,注意要用理论史实作为支撑,最后结合现实总结启示,把握住关键方向写出即可。【答案】(1)价值观:忠孝之道。(2分) 途径:改革选官制度,将孝廉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制度化;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统,宣扬忠孝之道。(4分) 作用: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分,如答出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可给1分,总分不超过4分。) (2)内容:提倡追求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4分) 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人文主义价值观奠定了经济基础;新的价值观念又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精神条件。(4分) (3)原因:甲午战后,民族危亡加深;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和进化论等传入中国。(4分) 影响:有利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社会思想解放。(4分)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评分参考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按以下四个递进的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题目没有任何关联;(0分) 第二层次,确定的主题得当,但未进行分析论证;(12分) 第三层次,确定的主题得当,并能结合材料进行双向的简要分析、论证。(34分) 第四层次,确定的主题得当,结合材料进行双向的简要分析、论证,并能结合现实谈出正确的启示。(56分)5(xx北京海淀二模37)(34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各自时代的核心价值,深刻地影响着不同时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 宋明理学重建了人的哲学。不以鄙陋之心看人类,而以其价值理想看人类,人类的真正价值便显现出来。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不朽格言为代表,强调人的历史使命感。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理学成为古代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维护了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对于其正负面效应,我们应当具体地历史地加以分析。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作为一种主流的价值体系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0分) 材料二 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交换的主体双方必须作为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出现在市场上,否则市场不可能发展起来,于是人生而平等就成为最基本的观念。近代以来,由洛克、卢梭、康德、斯密等资产阶级先驱思想家建立了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他们认为,第一,人生而自由,这是人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也就是人具有同样的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二,在社会实践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具有平等的法律权利。第三,自由首先是个人的自由,个人是自由的本位,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优先原则。然而,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制度后,无休止的战争和掠夺,对落后民族的惨无人道的屠杀,劳动阶级的极端贫困,统治阶级的腐败与堕落,使追求平等的人类仍然生活在不平等的社会之中。 摘编自关晓丽两种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核心价值观差异探析 (2)依据材料二,概括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6分)分析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矛盾性。(6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共和国建立起来了,但是中国社会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革与进步。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以往努力的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亦即必须清算阻碍社会进步的传统价值观。 (3)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对于作为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思想分别持什么态度?(4分)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变革人心”、弥补此前历史缺陷的?影响如何?(8分)【考点】宋明理学;启蒙运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思想的萌发;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价值观念主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设问,可知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整个材料一由连词“但是”分为两部分,前面讲述其积极影响,三句话分别从“人的价值”、“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方面来说,后面部分主要讲述了其对人性的束缚和维护封建统治。 (2)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二“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可”,“于是人生而平等就成为最基本的观念”,“第三,自由首先是个人的自由,个人是自由的本位,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优先原则”以概括出自由主义的内涵;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其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小问矛盾性,由材料“然而,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制度后,无休止的战争和掠夺,对落后民族的惨无人道的屠杀,劳动阶级的极端贫困,统治阶级的腐败与堕落,使追求平等的人类仍然生活在不平等的社会之中”概括出其矛盾性。 (3)第一小问态度,根据所学知识,由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维新派主张“托古改制”可以看出其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态度,革命派没有内容直接涉及;第二小问弥补缺陷,由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可知,其宣传民主和科学,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批判;第三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传播两个角度来回答。【答案】(1)积极影响:有利于肯定人的价值;有利于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自律。(6分) 消极影响:加强对人的束缚,维护专制统治。(4分) (2)内涵:自由主义、人的权利平等、个人主义。(6分) 背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分) 矛盾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资产阶级自身的腐败堕落;自由平等的理想并未实现。(4分) (3)态度: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维新派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革命派致力于宣传共和革命,未涉及对传统思想的批判。(4分) 缺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深刻批判了传统儒家思想。(4分) 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获得空前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分)6(xx四川德阳二模14)(28分)义利论是关于道德规范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及人们如何对待两者关系的理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养之之道何也?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何谓饶之以财?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苟得,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其制禄,自庶人之在官者,其禄已足以代其耕矣。由此等而上之,每有加焉,使其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为之制度。婚丧、祭养、燕享之事,服食、器用之物,皆以命数为之节,而齐之以律度量衡之法。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万言书) 材料二 表3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义利观的演变”为课题收集的史料表 史料 观点评价 顽固派 “夫士习之坏,向第阴背夫义以从利耳,今则显然逐利,并不知有义之名。民风之坏,向第尚力而未能重德耳,今则长幼无序,且并不知有贵贱之分。”(筹办夷务始末) A 洋务派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但仍然没有突破封建地主阶级的伦理思想体系的范畴。 维新派 “故天演之道,不以浅夫、昏子之利为利矣,亦不以谿刻自敦、滥施妄与者之义为义,以其无所利也。庶几义利合,民乐从善,而治化之进不远欤。”(严复天演论) B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对义利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义利观产生的时代背景。(8分) (2)材料二的观点折射出近代中国人对“义与利”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参考材料二中评价洋务派观点的方法,选择顽固派或维新派的观点进行评价。(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洛克菲勒创业史的突出特点。(6分)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解读图4所示漫画的寓意。(6分)【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王安石变法;价值观念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认识,“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何谓饶之以财?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苟得,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其制禄,自庶人之在官者,其禄已足以代其耕矣”体现了肯定人对物资的追求,“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为之制度。婚丧、祭养、燕享之事,服食、器用之物,皆以命数为之节,而齐之以律度量衡之法”体现了通过制度限制人的物质欲望;第二小问背景,可以结合北宋经济、政治和思想因素回答。 (2)第一小问变化,“夫士习之坏,向第阴背夫义以从利耳,今则显然逐利,并不知有义之名”体现了重义轻利的观念,“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体现了以中国传统观念为主,西学为辅,“庶几义利合,民乐从善,而治化之进不远欤”体现了义利并重;第二小问评价,对洋务派义利观的评价可以从封建统治者的价值观出发,同时注意其对近代工商业发展的阻碍,对维新派的义利并重的评价可以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出发评价。 (3)第一小问特点,从1870年到1890年洛克菲勒公司就已经控制了全美的大多数石油企业,体现了其发展迅猛的特点,“1979年,通过暗中以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许以回扣或别的企业不曾给予的好处等手段”体现了采用不正当手段的特点,洛克菲勒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和教育总会体现了注重回馈社会,1911年当公司被拆分的时候,创建了洛克菲勒基金会,体现了适时调整经营模式的特点;第二小问解读,首先需要从漫画中提炼出寓意,即洛克菲勒利用大学来美化自己,其次需要对寓意进行解读,可以从漫画的本身目的解读,一方面警示政府,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回馈社会。【答案】(1)认识:肯定物质利益对人的重要性、主张满足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但反对人过分地追求物质利益,主张以制度限制人的物质欲望。(4分) 背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北宋政府“三冗”问题严重,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传统儒家义利观的影响。(答出两点给4分) (2)变化:由重义轻利到以义为主、以利为辅,再到义利并重。(6分) 评价:顽固派(A):是封建地主阶级伦理价值观的反映,不利于近代早期中国工商业的发展。(2分) 维新派(B):突破了传统的义利观,是资产阶级伦理价值观的反映,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分) (3)特点:发展迅猛;采用不正当手段;注重回馈社会;适时调整经营模式。(答出三点给6分) 寓意:洛克菲勒借助资助芝加哥大学来掩盖其谋求控制(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或:讽刺洛克菲勒借对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美化自己)。(2分) 解读:警示政府重视对托拉斯的抑制(或:警示政府要调控社会财富的分配);引导企业更多地用财富回馈社会,推动文明进步。(4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