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4370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他人,那种雷锋式的高尚精神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广告传播既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过去城西的河水发黑,满目疮痍。现在,堤上种植着美人蕉和菖蒲,河里则放养着几万尾鲢鱼,美化了视觉环境,也净化了水质。不滥施刑罚,不以言获罪,即使一人犯法,也不搞朋坐族诛,这才是法制社会应有的基本准则和精神气度。他虽然没读过几年书,却能管中窥豹,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揣摩他们的心理,这种洞察力令人叹服。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ABCD【解析】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望文生义。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满目疮痍: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不合语境。朋坐族诛:株连治罪,残酷镇压。管中窥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褒贬色彩失当。百家争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了鲁迅的阿Q正传。选入金庸小说也许是一个大胆的举措,未必不能说不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表征。B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今年12月份楼市微露回暖迹象,但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来说依然处于冬季,在国家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近期内仍会维持缓慢下降的趋势。C有关专家认为,既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这种成分对人体不利,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那么新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对相关部门的责任予以追究。D他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停滞与衰落。【解析】A项,多重否定失当,可将“未必”删去。B项,成分残缺,在“仍会维持缓慢下降”前添加“房价”。D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答案】C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利比亚撤侨时,几十名没有护照的同胞被当地检查站扣留了。怎么证明他们是中国人?我们几个外交人员灵机一动,唱起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大学里唱过一遍又一遍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没唱完,检查人员就将大家放行了。这里,我想说,全世界的华人,无论你在哪儿,持哪国护照,请保证你和你的家人都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_。A因为在很多时候,国歌可能就意味着生命B因为有时候,国歌意味着生命C因为在很多时候,国歌就意味着生命D因为有时候,国歌可能就意味着生命【解析】文段表述的是灵机一动的特殊情况,所以“很多时候”的表述不够准确。另外,“国歌意味着生命”的说法过于绝对。【答案】D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房屋当然是建筑,但纪念柱、方尖碑、巨石圈栏等等,也都是建筑。通常,建筑具有_。对于这两个方面的要求,_,如一般的居住建筑、生产建筑、医疗建筑等;_,如典礼性、宗教性、纪念性建筑;有的则两者相伯仲,既有实用性,又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如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建筑。【解析】通读语段,可以看出这段文字是说建筑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处后“这两个方面”确定处内容。根据处后面的内容,可以确定这两处填的主要词语分别是“实用性”“艺术性”。【答案】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要求有的实用性占主导地位有的艺术性占主导地位5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的典范,很符合“诗意的栖居”这个设计理念。综合下面的有关资料,从中你能看出苏州园林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材料1:拙政园池水面积占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材料2:网狮园以池水为中心,水面聚而不分,池周亭阁造型秀丽,石板曲桥,低矮贴水,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材料3:环秀山庄,假山座座,池水湾湾,独出心裁,另辟蹊径,两者配合,佳景层出不穷。望全园,山重水复,峥嵘雄厅;入其境,移步换景,变化万千。材料4:怡园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映。材料5: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林北面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雾弥漫,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眏成趣,相得益彰,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解析】“苏州园林”布局上的特点应是这五则材料特点的合并,所以我们先分析出各则材料特点,再进行合并压缩即可。【答案】苏州园林在布局上大都依水造景,将小桥、楼阁、亭台轩榭、花草树木、假山等融为一体,相映成趣,美丽如画,从而使佳景层出不穷,突出了苏州水乡的特点。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全国妇联会徽”图,试对其设计意图加以解说。【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图标中的三个“女”字、三个“W”及花朵的形状加以解说。【答案】会徽中心是旋转着的三个“女”字的重叠,表示妇女在各界,各界有妇女;也体现了妇联代表维护妇女权益、全心全意为妇女服务的精神。在中文“女”的外围是由三个英文字母“W”(“Woman”的第一个字母)围合成的花朵的形状,寓意全国妇联团结引导广大妇女,在建设祖国的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也有发展同世界各国妇女的交往,增进友谊,维护世界和平的含义。花朵则是美好的象征,代表女性的美丽,表示妇女们的事业前途美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建筑的阅读(节录)张抗抗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批注。文学家“批”建筑物,便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交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与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的或是类似的规律,即使我们还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建筑与文学的构思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的完美构思。当建筑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在瞬间所涌现的建筑构思,便已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物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理解其意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仍然与“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意味的能指。建筑与文学的想象建筑师和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映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和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了灿烂的鸿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精神之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均为“想象”的翅膀所牵引所蛊惑,“想象”应是灵感之母。建筑与文学的语言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也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的定义,那么建筑语言究竟是什么?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使用了全部的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必须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形成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条钢筋铁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在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铁塔所蕴含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典范。黄土作为词汇时,黄土即是黄土。黄土中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青砖筑成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青砖砌成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而建筑的语言终将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7下列是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学家批建筑物”,是指文学家对建筑的批判,如阿房宫赋借描述建筑的宏丽来揭露秦皇的暴政B文中列举李白的诗句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旨在阐明想象在文学和建筑中的魅力C窑洞以黄土为语言,向世人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D“想象是灵感之母”,强调任何艺术的匠心都是想象的结晶,想象是创作灵感的源泉E本文论述了建筑与文学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的内容存在有机联系,引导读者像欣赏文学的美一样去欣赏建筑的美。【解析】A 项,“批”字理解有误,当为“鉴赏”意;C 项,“语言”有误,应当为“词汇”。【答案】AC8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什么?(每个方面的表述不超过20字)【解析】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认识要到文中去寻找答案,首先找出有效的阅读区间,然后概括出各段大意即可。【答案】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构思,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为内容服务,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想象,创造需要灵感,灵感来自想象;语言,都要倾诉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9结合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埃菲尔铁塔”语言的内涵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文中“长城”语言的内涵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解析】本题的答案可以从原文中找到,因为作者在每对一个对象进行举例后,都有一些总结的话,而这些话,也就构成了答案。【答案】(1)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2)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10本文谈了“文学和建筑”的关系,读了本文后,请简要谈一下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和认识。【答案】(示例)(1)“想象应是灵感之母”,强调任何艺术的匠心都是想象的结晶,想象是创作灵感的源泉,我们不论阅读“文学作品”还是“建筑作品”都应该带着“想象”的翅膀去阅读,这样才能理解其真谛,获得美感。(2)本文论述了建筑与文学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的内容存在有机联系,引导读者像欣赏文学的美一样去欣赏建筑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