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228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李商隐的诗歌风格。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二、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三、教学难点:理解和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四、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别亦难别亦难,别亦难,歌声悠悠,情意绵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李商隐的无题。2、作者简介(详细介绍见学案)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3、朗读诗歌二、品读诗歌(一)首联1、从诗的形式上来说。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呢?内容上:离别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2、分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句中两个“难”字怎样理解?相见难: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 。 别亦难:痛苦、舍不得。写出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的离别之苦。3、既然是离别,那是在什么季节呢?-春末。分析:东风无力百花残 东风:春风4、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5、板书:相见难 别亦难 离别之难6、这是一首写春末的离别时,那么是谁与谁离别呢? 恋人(二)颔联7、恋人相别肯定是舍不得的,因为相见困难所以肯定是要思念着对方的,那么思念到了什么程度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作者写到了“春蚕”、“蜡炬”,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相思好像蚕丝一样至死才尽,思念之泪好像蜡炬一样烧完才干。 双关:“丝”谐音“思” “烛泪”亦是“相思泪”原意:比喻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 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三)颈联9、刚才我们分析了首联、颔联,感受到了离别之难、相思之苦,下面我们分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镜但愁云鬓改”,是想象离别后,那位姑娘也和自己一样无休止的思念着对方,晓来对镜梳妆恍惚觉得自己秀发不同于往常了,也许很快就会衰老了吧! “夜吟”一句:担心对方夜里吟诗感觉寒冷。夜里对月吟诗是多么风雅的事,为什么会感觉寒冷呢?月光的凄清和寒冷实际上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悲凉。 板书:彼此牵挂(四)尾联10、这两个人是这样的思念对方,却又不能相见,是不是住的地方相隔很远呢? 不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是仙山,“蓬山”这里指对方住的地方,“无多路”说明不远。 既然不远,为什么不去看对方呢? 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诗中没有明说。 (板书:相见难) 既然项艰难,又思念着对方,怎么办呢? “青鸟传书” 理解典故: “青鸟”是一位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化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用“蓬山”作为对方住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样一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三、小结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主要表现了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由于李商隐个人遭遇的不幸,他所吟咏的诗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委婉含蓄。四、再次齐读无题五、探究:这首诗有内容,为什么又叫“无题”呢?1、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2、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标以“无题”六、拓展学习李商隐的无题诗有10多首,有时为了区别,我们就取诗的首句放在后面,再比如下面这首无题无题 (昨夜星辰)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七、补充李商隐诗歌资料1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 4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6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8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第二课时一、学案讲解二、背诵默写 无 题学案(教师版)李商隐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2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3理解把握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手法。二、知识链接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都是唐室宗亲,但因年代久远,家境已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三、课前预习1.注音:云鬓( bn ) 探看(kn )2.词语解释晓镜( 晨起对镜梳妆 ) 云鬓( 美发如云 )3.诵读全诗,理解大意。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四、品读鉴赏1.全诗的“诗眼”是什么?如何理解?(注: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答:“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难啊离别更难,何况正值暮春时节,东风懒洋洋的,百花也凋残了,此情此景,人何以堪?)2.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舍不得的意思。3. 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用了什么手法?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思想感情? “丝”和“相思”的“思”是同音字,谐音双关,泪也因思而落。拿蜡炬流泪来比喻自己内心的煎熬。以春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你的爱和思念至死不变。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4.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这两句话是作者想象离别之后女主人公晓来对镜梳妆,夜来吟月怀远的情景,女主人公愁的是什么?为何会觉“月光寒”?“晓镜但愁云鬓改”,是想象离别后,那位姑娘也和自己一样无休止的思念着对方,晓来对镜梳妆恍惚觉得自己秀发不同于往常了,也许很快就会衰老了吧! 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夜吟应觉月光寒”,月光的凄清和寒冷实际上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