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3868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相同,细胞增殖方式不同B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或氢链作为基本骨架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D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所以蛋白酶能水解所有的肽链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靶细胞(如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等)的凋亡来实现,原理如图所示,其中FasL,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中表达,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中表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Fas和FasL的成分都是糖蛋白,它们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Fas 基因和FasL基因存在于各种体细胞,不同细胞表达的差异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原理C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Fas基因表达会增加,使T细胞成为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D可通过增强体内效应T细胞FasL基因的表达或抑制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治疗肿瘤3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具有无限增殖特性,由于细胞在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复制可能出现许多复制错误,导致DNA出现损伤,如图为胚胎干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可进行过程,线粒体中可进行过程B一个细胞周期中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而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C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损伤都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造成的D干细胞无限增殖产生的子细胞没有差异说明干细胞中存在DNA修复机制4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的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取F1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正常用+表示,缺失用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C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D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B=2:15如图1表示某植物各部分名称,图2表示植物某种器官或结构的生长素(IAA)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IAA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植物体中生长素都是由、所示结构合成B若曲线表示去掉后的IAA浓度变化,则A点时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侧芽C去掉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但去掉不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D将图1所示植物水平放置,图2曲线可表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6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子范围、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之处:如在鸭子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定期召唤回棚以便防雨、防高温等的管理以下一个叙述错误的是()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D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7如图一表示某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光合作用的简要过程,图二 表示该植物(曲线A)与另一种植物(曲线B)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与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相应关系,据图回答问题(1)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通常采用的方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后滤纸最最上端与最下端两条色素带的颜色依次为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方向图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短时间内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浓度(选填“上升”“基本不变”或“下降”)(3)据图二分析:当外界CO2浓度为0时,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为0?(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在CO2浓度为400LL1时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当CO2浓度降至200LL1时,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是(填A或B),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因为该植物对低浓度CO2固定能力强,结合图一分析,该植物具有此特点的原因可能是8如图分析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Ach浓度mmolL1C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0.15.00.25.00.35.00.45.0(1)体液调节主要是指等化学物质通过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图中所示活动中,的信息传递与相比(填“缓慢”或“迅速”或“无法比较”)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体温调节涉及的活动有(2)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是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处为电流表信号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C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表所示,从中可以看出Ach(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分析原因是实验中为什么要除去突触小泡?9在30条件下,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某化合物注射到兔子体内,检测发现,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含量逐渐增强,到第三天达到最强,从第4天开始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含量逐渐下降(1)如果将含有放射性碘的化合物注射到兔子肌肉组织中,则该化合物在兔子体内被送到甲状腺细胞内的过程中,参与的内环境成分有;检测发现只有甲状腺才有富集放射性碘的功能,产生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2)如果从第四天开始,将该兔放在5环境中培养,检测其甲状腺放射性强度下的速度,若与30条件下培养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为什么?10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1、2片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注: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1)在兔的种群中2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1,理由是(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乙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理由(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F1雄亲代雄;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区段还是位于分析:假设基因位于片段(用B,b表示),则乙组亲本:基因型,基因型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填或)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说明回交实验能确定基因位置的原因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xx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相同,细胞增殖方式不同B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或氢链作为基本骨架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D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所以蛋白酶能水解所有的肽链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酶的特性 分析: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否遵循遗传定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3、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具有流动性(3)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被,具有识别功能解答:解: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两者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相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不同,前者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而后者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正确;B、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B错误;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D、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所以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不能水解肽链,水解肽链的是肽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酶的特性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识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识记酶的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靶细胞(如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等)的凋亡来实现,原理如图所示,其中FasL,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中表达,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中表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Fas和FasL的成分都是糖蛋白,它们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Fas 基因和FasL基因存在于各种体细胞,不同细胞表达的差异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原理C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Fas基因表达会增加,使T细胞成为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D可通过增强体内效应T细胞FasL基因的表达或抑制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治疗肿瘤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是由于效应T细胞膜上的FasL(致死因子)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Fas结合,从而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从而释放出靶细胞中的抗原物质,进一步通过体液免疫将抗体彻底消灭解答:解:A、由题图信息可知,Fas和FasL都是细胞膜上能进行细胞间的识别作用的物质,为糖蛋白,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Fas基因和FasL基因存在于各种体细胞中,由于细胞分化,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Fas基因在靶细胞中表达,FasL基因在效应T细胞中表达,C正确;C、HIV病毒侵入T淋巴细胞后,被病毒侵入的T淋巴细胞称为靶细胞,Fas基因表达会增加,使T细胞成为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增强体内效应T细胞FasL基因的表达加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从而杀伤癌细胞,但是抑制细胞Fas基因的表达会降低免疫效率,不能达到治疗癌细胞的目的,应该通过增强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治疗肿瘤,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3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具有无限增殖特性,由于细胞在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复制可能出现许多复制错误,导致DNA出现损伤,如图为胚胎干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可进行过程,线粒体中可进行过程B一个细胞周期中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而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C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损伤都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造成的D干细胞无限增殖产生的子细胞没有差异说明干细胞中存在DNA修复机制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胚胎干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解答:解:A、细胞核中含有DNA,可进行转录和DNA复制过程;线粒体中含有DNA,能进行转录和DNA复制过程,此外线粒体中还含有少量核糖体,也能进行翻译过程,A正确;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而转录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B正确;C、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损伤不都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造成的,也可能是碱基对的替换造成的,C错误;D、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复制可能出现许多复制错误,导致DNA出现损伤,而干细胞无限增殖产生的子细胞没有差异,这说明干细胞中存在DNA修复机制,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胚胎干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考查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复制的具体过程及发生的时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只是准确判断各选项4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的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取F1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正常用+表示,缺失用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C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D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B=2: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紫罗兰的重瓣花与单瓣花是由常染色体上基因B、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单瓣紫罗兰自交,F1中单瓣和重瓣紫罗兰各占50%,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单瓣为显性性状 F1的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其基因型为Bb,取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理论上获得植株BB:bb=1:1,但题干中只表现为重瓣(bb),说明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基因b的花粉可育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Bb,由于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基因b的花粉可育,所以雄配子只有基因b,而雌配子有基因B和基因b,因此单瓣紫罗兰自交,F1中单瓣和重瓣紫罗兰各占50%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紫罗兰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单瓣为显性性状,A正确;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只是表现为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C正确;D、由于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所以F1单瓣紫罗兰产生的可育雌配子有两种比例是1:1,雄配子只有一种;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B:b+=1:1,雄配子只有b+,所以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B=2:1,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遗传特例的形式,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减数分裂联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5如图1表示某植物各部分名称,图2表示植物某种器官或结构的生长素(IAA)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IAA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植物体中生长素都是由、所示结构合成B若曲线表示去掉后的IAA浓度变化,则A点时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侧芽C去掉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但去掉不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D将图1所示植物水平放置,图2曲线可表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分析题图和题干可知,虚线表示对植物牛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曲线上方是抑制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虚线下方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解答:解:A、图1植物体中生长素主要是由、所示结构合成,、及其他结构也能合成,A错误;B、若曲线表示去掉后的IAA浓度变化,则A点时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侧芽,所以侧芽生长受抑制,B正确;C、去掉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去掉同样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C错误;D、由于重力的影响,水平放置的植物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降低,但最初浓度不是抑制生长,因而图2曲线不可表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产生、运输和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子范围、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之处:如在鸭子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定期召唤回棚以便防雨、防高温等的管理以下一个叙述错误的是()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D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主要有物流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解答:解: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可能也会增加新的食物链,A错误;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不会出现抗药性,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C正确;D、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相关功能的识记、理解与运用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7如图一表示某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光合作用的简要过程,图二 表示该植物(曲线A)与另一种植物(曲线B)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与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相应关系,据图回答问题(1)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通常采用纸层析的方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后滤纸最最上端与最下端两条色素带的颜色依次为橙黄色、黄绿色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方向图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短时间内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上升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基本不变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浓度上升(选填“上升”“基本不变”或“下降”)(3)据图二分析:当外界CO2浓度为0时,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为0?否(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从图二看此时并没有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应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CO2浓度为400LL1时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70molm2s1当CO2浓度降至200LL1时,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是A(填A或B),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因为该植物对低浓度CO2固定能力强,结合图一分析,该植物具有此特点的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高(或暗反应中固定CO2的酶的活性高)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1、分析图一,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简要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2、分析图二中曲线可知,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中可以看出,A植物在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就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即可以在较低浓度下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二氧化碳的饱和点较B植物低解答:解:(1)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通常采用纸层析的方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后滤纸最最上端与最下端两条色素带的颜色依次为橙黄色、黄绿色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二磷酸核酮糖化合物消耗减少,剩余的二磷酸核酮糖相对增多;生成物磷酸甘油酸生成量减少;由于是短时间内没有影响磷酸甘油酸还原成磷酸甘油醛所以磷酸甘油醛的量基本不变;暗处移到明处后,光反应加强,和ATP的生成量增多,导致磷酸甘油酸还原成磷酸甘油醛的反应加强从而导致磷酸甘油醛的浓度上升(3)据图二分析:当外界CO2浓度为0时,此时并没有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应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为0在CO2浓度为400LL1时B植物净光合作用是50molm2s1,呼吸作用是20molm2s1,根据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则光合作用强度是50+20=70molm2s1据图二分析可知,在同样的光照、温度条件下A植物能利用更低浓度二氧化碳,暗反应中固定CO2的酶的活性高,固定CO2的能力强因此当CO2浓度降至200LL1时,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是A故答案为:(1)类囊体薄膜 纸层析 橙黄色、黄绿色 增加叶绿素含量(2)上升 基本不变 上升(3)否 从图二看此时并没有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应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70molm2s1 A 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高(或暗反应中固定CO2的酶的活性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考生要能够通过图示判断A植物能够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运用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解题8如图分析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Ach浓度mmolL1C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0.15.00.25.00.35.00.45.0(1)体液调节主要是指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图中所示活动中,的信息传递与相比缓慢(填“缓慢”或“迅速”或“无法比较”)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体温调节涉及的活动有(2)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是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处为电流表信号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C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表所示,从中可以看出Ach(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分析原因是Ach不影响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实验中为什么要除去突触小泡?避免原有Ach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突触的结构 分析:1、据图分析,表示体液调节,表示神经体液调节,表示神经调节2、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这就是所谓的分级调节而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要维持在一定浓度内,不能持续升高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解答:解:(1)体液调节主要是指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图中(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的信息传递与相比缓慢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则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体温调节涉及的活动有(2)据表分析: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C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相同,说明Ach不影响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可能是突触小泡中包裹着Ach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所以需除去神经纤维上的突触小泡,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故答案为:(1)激素、二氧化碳 体液 (2)Ach不影响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 避免原有Ach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点评:本题主要结合实验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以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为基础,难度适中9在30条件下,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某化合物注射到兔子体内,检测发现,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含量逐渐增强,到第三天达到最强,从第4天开始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含量逐渐下降(1)如果将含有放射性碘的化合物注射到兔子肌肉组织中,则该化合物在兔子体内被送到甲状腺细胞内的过程中,参与的内环境成分有组织液、血浆、淋巴;检测发现只有甲状腺才有富集放射性碘的功能,产生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只有甲状腺细胞膜上才有运输碘的载体(2)如果从第四天开始,将该兔放在5环境中培养,检测其甲状腺放射性强度下的速度,若与30条件下培养相比,发生的变化是变快,为什么?温度下降,在有关神经一体液调节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加强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这就是所谓的分级调节而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要维持在一定浓度内,不能持续升高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解答:解:(1)如果将含有放射性碘的碘化物溶液注射到兔的肌肉组织中,则碘化物首先进入组织液,后进入血浆或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运输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故参与的内环境有组织液、血浆、淋巴;检测发现只有甲状腺才具有富集放射性碘的功能,直接原因是因为只有甲状腺细胞膜上富含碘载体,根本原因是甲状腺细胞中,与碘载体有关的基因处于表达状态(2)从第四天开始,将环境温度降到5,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碘含量下降的速度会加快,因需产生更多的热量,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增加故答案为:(1)组织液、血浆、淋巴 只有甲状腺细胞膜上才有运输碘的载体 (2)变快 温度下降,在有关神经一体液调节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加强点评:本题主要结合实验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为基础,难度适中10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1、2片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注: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1)在兔的种群中2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是(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片段和2片段(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1,理由是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随雄性遗传(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乙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2,理由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F1雄亲代雄;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区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分析:假设基因位于片段(用B,b表示),则乙组亲本:基因型XbXb,基因型XBYB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填或)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说明回交实验能确定基因位置的原因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已经确定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因此,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2),则(2)中乙组杂交的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后代会表现为雄后肢长、雌后肢短的交叉遗传现象因此确定不位于2片段,则只能位于片段或常染色体上由于两个种群分别只有后肢长或后肢短,应该都是纯合体若位于片段,则亲本基因型分别是XbXb和XBYB在两组回交实验中,第组不论基因位于片段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雌雄都表现为后肢短,无法确定基因位置,而第组结果如答案所示,能够确定基因位置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兔的种群中,雌兔2片段可能有等位基因存在,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片段和2片段(雌兔)(2)由于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随雄性遗传,而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所以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1(3)根据两组实验的结果,后代都只有后肢短,说明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由于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所以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2上(4)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以确定基因位于区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遗传图解为:分析:如果回交后代雄性都表现后肢短,雌性都表现后肢长,则基因位于片段;如果回交后代雌、雄中后肢都有长有短,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答案为:(1)是片段和2片段(2)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随雄性遗传(3)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2 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4)常染色体 XbXb XBYB 遗传图解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