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十七“文言文翻译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820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十七“文言文翻译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十七“文言文翻译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十七“文言文翻译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十七“文言文翻译题”一、“翻译题”语段对点练(一)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始公以文章有名,及试于事,又愈以有名。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庄献太后用道士言作乾明观,匠数百人,作数岁不成。公语道士曰:“吾为汝成之。”为之捐其费太半,役未几而罢。如皋岁大饥,固请于州,而越海以籴,所活数万人。明年稍已熟,州欲收租赋如常,公独不肯听,岁尽而泰之县民有复亡者,独如皋为完。既又作孔子庙,讽县人兴于学。宝元中,李元昊反,契丹亦以兵近边,天子忧之,诏天下有能言者皆勿讳。于是言者翕然论兵以进,公独谓“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吾已自治,夷狄无可忧者;不自治,忧将在于近,而夷狄岂足道哉?”即上书言数事,以为事不尔,后当如此,既而皆如其云。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而公所为十余万言,皆天下事,古今之所以存亡治乱,至其冤且困,未尝一以为言。1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译文: 参考答案:他治理临川的时候,凭才干而不用威势(强力),就让坏人(作奸犯科的人)的首领率领他的部下几百人都不再做坏事。(关键点:“治”“能”“帅”“党”)2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译文: 参考答案:曾公遭遇诬陷,人们认为(他)是冤枉的,(他)退职以后陷入贫穷,人们替他忧虑。(关键点:“公之遭诬”“以为”“退而贫”“为”)参考译文:曾公名叫易占,字不疑,姓曾,建昌南丰人。开始时曾公凭借文章闻名,等到为官做事,又更加有名。他治理临川的时候,凭才干而不用威势(强力),就让坏人(作奸犯科的人)的首领率领他的部下几百人都不再做坏事。庄献太后采纳道士的建议修造乾明观,工匠数百人,建了几年也没有完成。曾公对道士说:“我替你建成它。”替他募捐了一大半的费用,工程不久就完成了。如皋这一年饥荒严重,曾公努力向州里请求救济,并且越过大海购买米粮,救活了几万人。第二年作物逐渐成熟,州里想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唯独曾公不愿意执行,年末泰州各县百姓又有逃亡的,只有如皋百姓没有逃亡的。后来又修建孔子庙,劝勉县里百姓兴起学习风气。宝元年间,李元昊反叛,契丹也派军队逼近边境,天子非常忧虑,下诏天下有能进言献策的都不要有所隐瞒。在这时候进言献策的人都一致用派军队应对来进言,唯独曾公认为“天下的安危只不过在于我们自己是否安定罢了。如果我们内部安定,来自于夷狄的边患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自己不稳定,忧患就在眼前,那些夷狄又哪里值得一提呢”?于是上书议论了几件事情,认为如果事情不这样,以后会怎样,不久,结果都跟他说的一样。曾公遭遇诬陷,人们认为(他)是冤枉的,(他)退职以后陷入贫困,人们替他忧虑。曾公所写的十几万字的文章,论述的都是天下的大事,古往今来存亡治乱的原因,至于(他)被冤屈并且陷入困窘,他却没有为自己写一个字。(二)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3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译文: 参考答案: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来敌,敌寇非常害怕他。后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纶氏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关键点:“数”“走”“以”“教授”)4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译文: 参考答案:樊陵后来凭巴结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职位,被有节操的人所鄙弃。(关键点:“附”“为所”)5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译文: 参考答案:荀爽曾去拜谒李膺,趁便替李膺驾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竟能够给李君驾车。”(关键点:“谒”“因为”“乃”)参考译文: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人。禀性孤傲清高,不大与人交往,只把同郡人荀淑、陈寔当成师友。(李膺)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胡广征召,又升任青州刺史。郡守县令害怕他威严清明,听说后大都弃官而去。后再次被征召,调任渔阳太守。不久转为蜀郡太守,因为母亲年迈请求不赴任。转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来敌,敌寇非常害怕他。后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纶氏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辞谢没有接受。樊陵后来凭巴结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职位,被有节操的人所鄙弃。荀爽曾去拜谒李膺,趁便替李膺驾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竟能够给李君驾车。”(三)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世祖诏举士,竟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思远清修,立身简洁。衣服床筵,穷治素净。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6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译文: 参考答案:王思远被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关键点:“辟”“见”“礼遇”)7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译文: 参考答案: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没有重用王思远,依然迁任他为御史中丞。(关键点:“辅政”“不之任”“迁”等的翻译,注意特殊句式的调整)8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译文: 参考答案: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关键点:“垢秽”“方便”“楚”及省略句)参考译文:王思远,是琅邪临沂人。尚书令王晏的堂弟。王思远被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景素被杀后,手下人东逃西散,王思远亲自负责他的殡葬事宜,又亲手在他墓上种植松柏。并和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为其说明,感动了朝廷。景素的女儿被贬为平民,王思远拿自己的衣食去资助养活她。世祖下诏推选人才,竟陵王萧子良举荐了王思远及吴郡的顾暠之。王思远和顾暠之很友好。暠之死后家中贫困,王思远把他的儿子接来,照顾得非常周到。邵陵王萧子贞为政吴郡,世祖任命王思远为吴郡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舆论都认为他是最适当人选。(思远)后因病辞职,还京任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没有重用王思远,依然迁任他为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便据实弹劾,高宗和思远堂兄王晏以及昭略叔父沈文季都请他别这样做,思远不从,依然像以前一样调查此事。王思远为人清修,立身简洁。衣服桌椅之类,极其素净。有宾客来访(交流),他总要派人先暗作观察,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虽然如此,此人走后,他还要让二个仆人用笤帚反复清扫那人的坐处。皇上的从祖弟弟萧季敞性情豪纵,皇上心里不满,就对他说:“你可以多去拜访王思远几次。”永元二年(思远)去世,当时四十九岁。(四)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9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译文: 参考答案: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关键点:“卓荦倜傥”“利器”“见”及“未之识”句式)10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译文: 参考答案: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关键点:“黜”“具”“经画”)参考译文: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高拱高兴地说:“相契合了。”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辽东镇边界长两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三分之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死亡。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没有恢复全盛时期的一半。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的人很多。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二、“文言文”语篇综合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父懿,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敏九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好学,涉猎经史,阴阳卜筮之术,靡不习焉。年未弱冠,起家员外散骑侍郎。累迁河东郡丞。朝议以敏之本邑,故有此授。敏虽统御乡里,而处物平允,甚得时誉。及文帝克复河东见而器异之乃谓之曰今日不喜得河东喜得卿也即拜丞相府参军事俄转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恒令接之爰及吉凶礼仪,亦令监综。又与苏绰等修撰新制,为朝廷政典。迁礼部郎中,封武城县子,加帅都督,领本乡兵。俄进大都督。遭母忧,居丧旬日之间,鬓发半白。寻起为吏部郎中。毁瘠过礼,杖而后起。文帝见而叹异之,特加廪赐。及尉迟迥伐蜀,以敏为行军司马。军中筹略,并以委之。益州平,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迁尚书,赐姓宇文氏。六官建,拜礼部中大夫。孝闵帝践阼,进爵为公,又除河东郡守,寻复征拜礼部。出为郢州刺史,甚得物情。及将还朝,夷夏士人感其惠政,并赍酒肴及土产候之于路。敏乃从他道而还。复拜礼部。后改礼部为司宗,仍以敏为之。敏操履方正,性又恭勤,每日将朝,必夙兴待旦。又久处台阁注,明练故事,近仪或乖先典者,皆按据旧章,刊正取中。迁小宗伯,监修国史。转小司马,又监修律令。进位大将军,出为鄜州刺史,以疾不之部。武帝平齐,进爵武德郡公。敏自建德以后,寝疾积年,武帝及宣帝并亲幸其第问疾焉。开皇元年,卒。临终诫其子等,丧事所须,务从简约。其子等并涕泣奉行。(选自周书柳敏传,有删改)注处台阁:担任尚书。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文帝克/复河东见而器异之/乃谓之曰/今日不喜得/河东喜得卿也/即拜丞相府参军事/俄转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恒令接之/B及文帝克复河东/见而器异之/乃谓之曰/今日不喜得河东/喜得卿也/即拜丞相府参军事/俄转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恒令接之/C及文帝克复河东/见而器异之/乃谓之曰/今日不喜得/河东喜得卿也/即拜丞相府参军事/俄转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恒令接之/D及文帝克/复河东见而器异之/乃谓之曰/今日不喜得河东/喜得卿也/即拜丞相府参军事/俄转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恒令接之/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文断句题,可分析各选项断句的不同,结合文意进行判断。本题中,应先将选项分为A、D与B、C两组,然后分析。“克复”指攻战而收复,其宾语是“河东”,故在“河东”后断开。排除A、D两项。“今日”是时间状语,“不喜得河东”与“喜得卿也”语意完整,中间须断开。故选B。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卜筮,古代观测吉凶的两种方法,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B郎中,本是官名,职位和职权在不同的朝代不尽相同,后又称医生为郎中。C居丧,指守孝,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丧期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D践阼,指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指帝王即位;也指大臣升官。解析:选D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也指大臣升官”错,践阼无大臣升官的意思。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敏出身名门,深得皇上宠信。他的父亲做过高官,他也很受文帝器重和依赖,先后担任一系列官职,并得到赐姓宇文氏的荣耀。B柳敏博学多闻,讲究孝道。他广泛涉猎经书史籍,学习阴阳等道术;他孝敬母亲,曾因母亲去世而悲伤过度,十日之间一半鬓发变白。C柳敏做事中规中矩,抱病工作。他长期担任尚书一职,凡是违背先朝典章的礼仪一律废止;他多年带病工作,皇帝亲自慰问他的病情。D柳敏为人低调,严格要求自己。他卸任郢州刺史后,为了躲避当地人送行,另选道路回朝;他临终时告诫后人,丧事所需一定要简单节约。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凡是违背先朝典章的礼仪一律废止”有误,原文说的是“近仪或乖先典者,皆按据旧章,刊正取中”。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敏虽统御乡里,而处物平允,甚得时誉。译文: (2)敏操履方正,性又恭勤,每日将朝,必夙兴待旦。译文: 参考答案:(1)柳敏尽管是在治理家乡,但是他处理事情公平得当,非常得当时人的称誉。(关键点:“统御”“平允”“誉”)(2)柳敏操行公正平直,性格又很恭顺勤谨,每日将要上朝,必然早起等待天亮。(关键点:“方正”“夙兴”“待旦”)参考译文:柳敏字白泽,是河东解县人。父亲柳懿,任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柳敏九岁时父亲去世,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生性爱好学习,涉猎经书史籍,阴阳卜筮的道术,没有不学习的。年龄未到二十岁,由员外散骑侍郎起家。屡经升迁为河东郡丞。朝廷议论认为这是柳敏的家乡,所以有这样的任命。柳敏尽管是在治理家乡,但是他处理事情公平得当,非常得当时人的称誉。到文帝战胜敌人收复河东时,见到柳敏后格外器重他,就对他说:“今日不以得到河东为喜事,而以得到您为喜事。”立即授任(柳敏)丞相府参军事。不久调任户曹参军,兼任记室。每逢有四方宾客来到,通常命令他负责接待,连同吉凶礼仪,也命令他督察治理。又与苏绰等人修撰新制,作为朝廷政典。升礼部郎中,封武城县子,加授帅都督,统领本乡士兵。不久升大都督。碰上母亲去世,守丧十日之间,一半鬓发变白。不久起用为吏部郎中。因哀伤过度而消瘦超过了礼制规定的程度,需要扶着拐杖才能起来。文帝见到后为之惊叹,特地加以官府粮米的赏赐。等到尉迟迥讨伐蜀地,以柳敏为行军司马。军中的策划谋略,都交给他处理。益州平定,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授侍中,升为尚书,赐姓宇文氏。六官建立,任礼部中大夫。孝闵帝即位,晋为公爵,又任河东郡太守,不久又征用在礼部任职。出任郢州刺史,很得民心。到他将要回到朝廷,当地各族士人感激他的仁政,一起送上美酒佳肴及土产在路上等候。柳敏却从另外的道路回朝。又授礼部官职。后来改礼部为司宗,仍让柳敏担任官职。柳敏操行公正平直,性格又很恭顺勤谨,每日将要上朝,必然早起等待天亮。又久处尚书之位,明了熟悉旧例,新近礼仪有违背先朝典章的,都按照旧时规章,校正谬误择取适当的。升小宗伯,监督修撰国史。调任小司马,又监督修撰律令。晋为大将军,出任鄜州刺史,因为有病没到所管辖的地区去。武帝平定齐,晋爵为武德郡公。柳敏从建德年间以后,患病多年,武帝及宣帝都亲自到他的府第慰问病情。开皇元年去世。临终时告诫他的儿子等人,丧事所需,务必简单节约。他的儿子等人都流泪遵照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