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2614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I)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香水挥发B海水晒盐C糯米酿酒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香水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B、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氯化钠从海水中析出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C、糯米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小明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豆浆,这为他补充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油脂C维生素D无机盐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C、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1分)(xx青岛)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A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B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C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判断;B、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C、焚烧盗版光盘会形成大量的空气污染物;D、燃放烟花爆竹会形成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不符合题意;B、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控制PM2.5的排放可以减少雾霾天气,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不符合题意;C、焚烧盗版光盘会形成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符合题意;D、燃放烟花爆竹会形成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了解哪些行为会造成空气污染4(1分)(xx抚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分析解答:解: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了消耗掉所有的氧气,红磷一定要过量,故说法正确;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连续、均匀的冒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的不纯,故说法错误;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和水反应,因此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以防污染环境,故说法正确;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起催化作用,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但只要掌握常见实验的注意事项即可解答5(1分)(xx营口三模)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有机物、纯净物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 乙醇 石油B生铁 碳酸钙 矿泉水C红磷 一氧化碳 空气D氦气 葡萄糖 冰水共存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具体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据此解答解答:解:A、氢气是单质,乙醇是有机物,石油是混合物,故A错误;B、生铁是混合物,碳酸钙不是有机物,矿泉水是混合物,故B错误;C、红磷是单质,一氧化碳不是有机物,空气是混合物,故C错误;D、氦气是单质,葡萄糖是有机物,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6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可用硼酸溶液处理硼酸(H3B0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3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硼酸(H3B0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3+x+(2)3=0,则x=+3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7(1分)(xx铁岭)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氧化物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考点:水的组成.专题:压轴实验题;空气与水分析:A、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元素不论个数,只论种类;原子既论种类,又论个数;D、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解答:解: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正确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说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正确故选:C点评:宏观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要注意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用法8(1分)(xx抚顺)填涂答题卡时必须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中含有()A金刚石B石墨C木炭D活性炭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等,不能用来制作铅笔芯B、石墨是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物质之一,在纸张上划过时容易留下痕迹,可用来制作铅笔芯C、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不含木炭D、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不含活性炭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分)(xx营口三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 都正确的一组是()ACu (Fe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CO2( CO) 将气体点燃CKNO3( NaCl) 加水溶解、蒸发溶剂DCaO (CaCO3 )加足量的水、过滤、干燥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化学与生活、资源、环境关系密切下列知识整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抽丝灼烧后闻气味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夜盲症燃料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气节约能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酸雨废旧塑料随意丢弃导致“白色污染”ABCD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白色污染与防治;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分析: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提供充足的氧气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不断上升导致酸雨;塑料制品不易降解,随意丢弃导致“白色污染”解答:解: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可用抽丝灼烧后闻气味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故正确;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故错误;提供充足的氧气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故正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不断上升导致酸雨,故错误;塑料制品不易降解,随意丢弃导致“白色污染”,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与生活学习相关,强调了平时学习中的归纳总结,对比和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11(2分)(xx商水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等于8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分析,pH等于8的溶液是碱性的溶液;B、通过改变温度将不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饱和溶液的情况,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根据活泼金属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分析;D、根据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金属成为离子进入溶液,氢被置换出来成为氢气逸出溶液分析解答:解:A、pH等于8的溶液是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故说法错误;B、通过改变温度将不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饱和溶液的情况,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说法错误;C、活泼金属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说法错误;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金属成为离子进入溶液,氢被置换出来成为氢气逸出溶液,由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因此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掌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即可解答,注意:碳酸盐的检验方法12(2分)(xx营口三模)下列各组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ACuSO4 KOH NaCl Na2SO4BHCl(浓) Na2CO3 BaCl2 Na2SO4CH2SO4 Ba(OH)2 KNO3 NaClDNaOH HCl NaCl KNO3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首先需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来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若物质都是没有颜色,则让溶液之间两两混合,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以鉴别解答:解:A、 CuSO4 KOH NaCl Na2SO4 CuSO4蓝色沉淀 KOH蓝色沉淀 NaCl Na2SO4本实验只能鉴别出CuSO4溶液和KOH溶液,不能鉴别其他的液体,故A错误;B、 HCl(浓) Na2CO3 BaCl2 Na2SO4 HCl(浓)有气泡冒出 Na2CO3有气泡冒出 白色沉淀 BaCl2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Na2SO4 白色沉淀有四组现象完全不相同,能鉴别,故B正确;C、 H2SO4 Ba(OH)2KNO3 NaCl H2SO4白色沉淀 Ba(OH)2 白色沉淀 KNO3 NaCl有两组现象完全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D、 NaOH HCl NaCl KNO3 NaOH 无明显现象 HCl 无明显现象 NaCl KNO3有两组现象完全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做物质的鉴别题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区别其他的物质,另一类是选项中三种物质都是无色的,就需要借助表格进行鉴别,不管哪种,在鉴别时每组出现的现象不能完全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3(5分)(xx营口三模)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1)向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一定有铜;滤液中溶质一定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锌(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作用生成了H2O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1)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在铜的前面,在锌的后面,所以向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可以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和硫酸锌发生反应去分析解答;(2)从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由于反应前后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离子没有发生变化,故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去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在铜的前面,在锌的后面,所以向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可以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和硫酸锌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如果铁粉过量,则滤渣中含有铁粉和铜粉,如果铁粉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渣中只有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无论铁粉是否过量,滤液中都一定有反应后生成的硫酸亚铁和不和铁发生反应的硫酸锌;故答案为:铁 硫酸亚铁和硫酸锌;(2)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由于反应前后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离子没有发生变化,故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故答案为:H+ OHH2O点评: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并会加以运用14(4分)(xx营口三模)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2)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4)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是因为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不能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解答:解:(1)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2)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4)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是因为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能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答案为:(1)分子之间有间隔;(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4)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4分)(xx营口三模)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能观察到开始时产生少量的沉淀,过一段时间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用方程式解释其原因:2HCl+Ba(OH)2BaCl2+2H2O,Na2SO4+Ba(OH)2BaSO4+2NaOH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先发生中和反应,然后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解答:解: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先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但生成的氯化钡会马上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然后是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答案是:产生少量的沉淀;产生大量白色沉淀;2HCl+Ba(OH)2BaCl2+2H2O;Na2SO4+Ba(OH)2BaSO4+2NaOH点评:在向含有酸和盐碱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酸要和碱反应,即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16(5分)(xx营口三模)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铁制品在一定条件下能生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进一步锈蚀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涂油暖气片可以刷银粉来防锈,其成分是铝,它之所以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常温下就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通常情况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保护膜解答:解:铁制品在一定条件下能生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进一步锈蚀;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涂油;暖气片可以刷银粉来防锈,其成分是铝,它之所以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常温下就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故填: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涂油;银粉;铝;铝在常温下就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点评: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很多,例如给金属涂一层油漆,给金属镀一层金属,把金属制成合金,给金属烤蓝等,都可以达到防止金属生锈的目的三、简答题(本大题4道小题,共20分)17(6分)(xx营口三模)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请指出图中的四处错误试管口向上,伸入试管内的导气管过长,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口没棉花团(2)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标有序号的四种仪器中,必须省略的是酒精灯(填仪器名称)省略的原因是双氧水制取氧气无需加热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去分析解答;(2)从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反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就会发生反应,不需加热去分析解答解答:解:(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由于高锰酸钾粉末会随着氧气流进入导管继续进入水槽,使水槽中的水变红,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往往会要试管口放一棉花团;由于图中试管口向上,会导致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引起试管底部炸裂,防止发生这种现象就要让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加热药品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伸入试管内的导气管过长,会导致试管内原有的空气排出不畅,造成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故答案为: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没有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伸入试管内的导气管过长(2)由于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反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就会发生反应,不需加热,所以用不到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双氧水制取氧气无需加热点评: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以便实验时,圆满完成实验18(2分)(xx营口三模)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据此根据物质的结构的不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O2和CO的分子结构中,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故它们的性质不同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或结构的不同决定物质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19(6分)(xx营口三模)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同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填“增大”或“减小”)(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蒸发溶剂的结晶方法(3)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t2时,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50g水(5)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6)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关系是乙甲=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2)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解答;(3)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4)根据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进行解答;(5)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进行解答;(6)根据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进行解答解答:解:(1)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填:减小;(2)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蒸发溶剂的结晶方法;故填:蒸发溶剂;(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填:不变;(4)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甲物质,所以t2时,将30g甲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溶液恰好饱和,所以t2时,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50g水;故填:蒸发50g水;(5)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故填:甲乙丙;(6)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所以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关系是乙甲=丙故填:乙甲=丙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20(6分)(xx商水县)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红色粉末,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请回答下面问题:(1)物质I的化学式是Fe(OH)3; 物质E的化学式是H2SO4(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物质F属于碱(填“酸”、“碱”、“盐”或“氧化物”)(4)物质C的用途有灭火(或作气体肥料或化工产品的原料等合理答案)(写一点即可)(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此题中B是红色粉末,且能与气体A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所以B是氧化铁,A是气体故是一氧化碳,两者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能够和E反应,则E应该是酸类物质,以此为突破口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B是红色粉末,且能与气体A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所以B是氧化铁,A是气体故是一氧化碳,两者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能够和E反应,则E应该是酸类物质,由于H不溶于稀硝酸,所以H是氯化银或硫酸钡,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所以含有的相同的元素是氧元素,则H是硫酸钡,I是氢氧化铁,G是硫酸铁,F是氢氧化钡;(1)由分析知I是Fe(OH)3,E是H2SO4;(2)反应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F是氢氧化钡,属于碱类物质;(4)物质C是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也可气体肥料或化工产品的原料等;(5)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1)Fe(OH)3;H2SO4;(2)复分解反应;(3)碱;(4)灭火(或作气体肥料或化工产品的原料等合理答案);(5)Fe2O3+3CO2Fe+3CO2;点评:解答这类框图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好突破口,缩小范围之后根据已推出的作为源头根据题中信息导出其他的物质;同时做推断题还要根据信息敢于大胆假设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20分)21(4分)(xx抚顺)回答下列有关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问题(1)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的仪器是药匙(或镊子)(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3)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中先加入水(填“浓硫酸”或“水”)(4)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2)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3)根据浓硫酸稀释时要将浓硫酸加入水中考虑;(4)根据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考虑解答:解:(1)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药匙或镊子;(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否则液体溅出伤人;(3)浓硫酸稀释时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所以先加入水;(4)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故答案为:(1)药匙(或镊子);(2);(3)水;(4)计算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2(9分)(xx营口三模)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1)计算: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1.7 g,水为88.3 g(2)称量:托盘天平调平完成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B(填字母序号)A 左盘纸片上添加氯化钠 B 右盘纸片上添加砝码(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100mL(从下列规格中选用:10mL、25mL、50mL、100mL)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速率(4)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称量和量取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操作,否则都会导致实验失败,如,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称量固体时,物品和砝码放反了,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在正确放置砝码和物品的前提下,若称量中发现指针偏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3)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结合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4)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5)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1.7%=11.7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11.7g=88.3g(2)托盘天平调平完成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右盘纸片上添加砝码,然后再向左盘纸片上添加氯化钠(3)所需水的质量为88.3g(合88.3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取88.3mL水时,应选择量100mL的量筒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速率(4)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5)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称量固体时,物品和砝码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在正确放置砝码和物品的前提下,若称量中发现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故应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故答案为:(1)11.7;88.3;(2)B;(3)100mL;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速率;(4)偏小;(5)偏大;偏小;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3(7分)(xx抚顺)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小倩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倒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改进实验】小娜使用与小倩相同的试剂,通过改进上述实验中某一步的操作方法,不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还能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娜改进的实验操作中关键的一点是将稀硫酸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改为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恰好完全消失【反思评价】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酚酞溶液(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颜色的改变明显,便于观察实验【拓展延伸】不是所有的碱与硫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例如氢氧化钡(合理即可)(填一种碱)与硫酸反应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改进实验】将稀硫酸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则由于难以控制加入的稀硫酸的量,所以不能判断它们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应该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恰好完全消失,即可判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反思评价】酚酞遇碱变红,而酸性和中性溶液则不变色,而石蕊遇酸和碱都会变色,但是颜色的改变不是很明显,可以据此解答该题;【拓展延伸】氢氧化钡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改进实验】将稀硫酸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则由于难以控制加入的稀硫酸的量,所以不能判断它们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应该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恰好完全消失,即可判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思评价】酚酞遇碱变红,而酸性和中性溶液则不变色,而石蕊遇酸和碱都会变色,但是颜色的改变不是很明显,所以酚酞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拓展延伸】氢氧化钡可以和硫酸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该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具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故答案为:【实验探究】2NaOH+H2SO4Na2SO4+2H2O;【改进实验】将稀硫酸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改为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恰好完全消失;【反思评价】酚酞溶液;颜色的改变明显,便于观察实验;【拓展延伸】氢氧化钡(合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和硫酸的中和反应,设计实验证明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课本已有的知识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24(6分)(xx抚顺)100g某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请计算:(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4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由消耗的锌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2)由消耗的锌的质量结合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出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98 213g y x解得:x=0.4g,y=19.6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答:(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故答案为:(1)0.4;(2)19.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