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10.2《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粤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19052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10.2《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10.2《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10.2《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10.2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粤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浓浓的乡愁和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留念。2.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3.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四、教学课型讲读课。五、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家知道此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很好,那你们曾有过什么样的梦?(学生畅谈)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念,自己的梦,那么大家知道冰心奶奶的梦是什么吗?(用幻灯机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练习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的一项( )。A作揖y款kun 巷道xingB褂子gu迦ji 朝思暮想mC眷念jun玙y 燕南ynD回溯s 店铺p 如饥似渴s2.给下列多音字注上读音。露相重复丢三落四中间露重落落枕中露宿沉重降落中弹(三)朗读感知(1)寻找解读的突破口 思考:同学们,大家发现这篇文章构思设计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本文题目使用问号设疑,激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寻找家园。(教会学生散文鉴赏的方法抓住散文的标题)(2)朗读方法:集体朗读朗读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2找出最能表达作者对中剪子巷的家的眷念之情的句子。(四)整体感知1.思路梳理从内容看来,文章大概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梦的启示;二、梦境;三、梦醒。2.找出最能表达作者对中剪子巷的家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明确:“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五)细节分析(1)梦境 中剪子巷的家究竟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作者会深深的眷念它?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学习“梦境”这一部分。(出示小黑板)1.中剪子巷的家的环境怎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明确:“走过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这句话既写出了老北平的风土人情;同时更具体的让我们感受到“我家”所处的环境,突出了这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友善、平和、亲切的。当时的人们都是无忧、无虑、无争、无斗。2.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明确:文章通过慢镜头描述寻家的过程。一方面衬托寻家的路途遥远,另一方面通过缓慢的速度反衬作者归心似箭的迫切心理。(引导学生学习反衬的写作手法)(3)梦醒1.在梦中,作者的愿望没有实现,那梦醒后,作者有什么表现?明确:梦醒了,但是冰心连最亲近的人丈夫文藻,居然都不认识了!这是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沉浸在梦中,不能自拔,从而表现出作者对中剪子巷的家的眷念、怀念。另一方面也暗示现实的家的陌生。2.为什么现实中的家,曾居住过的那些家,均不是我的“家”,而“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现实的家究竟有什么不好呢?(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出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背景资料对于个体来说,冰心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有父母的厚爱,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长大后,她的爱情、婚姻都是和谐、美满的。但作为中国的一分子,她并不可能是完全快乐的。20世纪,中国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中国的沧桑、苦难她都经历过。五四运动时,她与其他学生冒着镇压的危险参加游行、示威及其他反抗活动;抗日战争时,她流离西南与人民同甘苦;“文化大革命”时,丈夫被划为右派,她和丈夫不但要遭受抄家之难,还要罚跪家门三四小时。60多岁的她,每天6点多就得赶车上班去中国作协扫厕所。尽管冰心一直抱着乐观、积极、博爱的态度生活,但她所经历的痛苦不可能对她没有任何的影响。明确:梦中的家中剪子巷,有父母之爱,兄弟之情,这是人性最为自然纯真的安居地。这是其他家无法代替的。后来所谓的家,都没有那样的温馨;这并不是家不温馨,而是世界太喧闹。人在其中心灵日趋复杂、矛盾,甚至失去安静,陷入迷茫。尽管冰心一生都坚持一种博爱精神和诗美的人生态度,走一种理想化的人生道路,然而,外界的事物并是我们个人的力量能改变的,在冰心深处其实遭受着痛苦的折磨。因此她渴望一个平和、充满亲情与温馨,又不受外界干扰的家。在中剪子巷的家象征的正是和平、宁静、自然。因此冰心奶奶对这美好的家充满“向往”、“眷恋”。在此,作者用“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早年,特别是童年生活的眷念。另一方面是对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念。3.文章结尾处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这是真的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明确:“一无所有”是指自己没有去追逐虚名微利,一生坦荡,冰清玉洁。但在感情上,作者却是富有的,她一直拥有着纯洁、美好的情感和追求。文章用排比句,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对充满夺权、罢官、降级、罚款的现实世界的不满与痛恶。同时,有利于强烈地抒发情感。通过梦中世界和现实世界鲜明的喜、恶对照,反衬出作者对童年所代表的人性的真、善、美的眷念、追求。(六)课文鉴赏1.概括主题全文贯穿一个“家”字,首先写梦中追寻,表达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接着,写梦醒时的追寻,表达对家的真切眷念。最后,在回顾中追寻,表达了自己所写的“家”的言外之意,深化了“家”的含义。同时,通过两个世界的对比,强烈的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阴暗、肮脏,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眷念,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对现代人精神归宿的关注!2写法点击题目设疑对比手法的运用(七)课堂练笔完成课后思练习第四题。七、板书设计我的家在哪里? 冰心 和平、宁静梦境中剪子巷亲情、温馨梦家对比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权、官、款梦醒现实丑恶八、教学后记一进教室,发现学生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不少同学仍处在睡眠的迷糊状态,因此我临时改动了教案,利用他们现状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自己的梦,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提起精神上课。在分析课文中,利用“题目设疑”这一点,直接抓住文章的主题句,然后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分析,这样讲课的思路清晰、明了,学生理解十分容易。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总的说,这节课效果还不错。但不足的是:因为学生的状态不太好,我总担心学生听不懂,因此有些问题讲得太细了,轻视了学生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