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1239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试题(I)(满分50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题1分,共25分。将选择的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里。)1.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以下对“责任”认识错误的是: A.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 B.责任是一个人成年以后应履行的义务C.责任是人在不同时期应承担的各种义务 D.责任是一个人不该做的某些事情2. 东风汽车公司召回制动系统存在隐患的汽车,并消除这些隐患,这种行为: 说明他们的技术不过关,欺骗消费者 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说明他们能够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不利于今后汽车的销售A. B. C. D. 3. 上海地铁“9.27”追尾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受到行政撤职处分,这说明了: A.不同角色承担相同责任 B.不需要对他人、对社会承担责任C.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D.谁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4. 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B.节假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C.牺牲学习时间,陪朋友玩电子游戏 D.主动打扫公共场所的卫生5.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A.创新精神 B.奉献精神 C.集体主义精神 D.爱国精神6. “人心齐,泰山移”说明:A.集体力量是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B.松散的集体也有凝聚力和战斗力C.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D.只要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智,什么事都办得到7.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就应: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各民族的任何主张A. B. C. D.8.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改革开放促进发展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9. 在为我国近些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属于: A.发达国家 B.落后国家 C.发展中国家 D.比较富裕的国家10.“打开窗户,新鲜空气会进来,苍蝇也会飞进来”这句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A.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实行对外开放我们才能发展进步和富强B.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要宣传弘扬民族文化,限制外来文化C.在对外开放中,既要积极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D.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是面向所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开放11.xx年二孩政策正式开始实施。即每个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政策的实施:A.必然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大增 B.能调整我国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C.说明我国人口少 D.是为了结合我国人口过多而提出的12.下列诗句能说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的是:A.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13. 我国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分别是:A.党的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D.四项基本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14.“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相扶风雨中,患难见真情”这一歌词的内容启发我们,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西部大开发战略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大杂居、小聚居 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5.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以来,两岸关系整体上平稳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一国两制 B.坚持爱国统一战线C.台湾放弃资本主义制度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 B. C. D.17.“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七代,我去买七袋苹果”,要解决这一搞笑微博所折射的贫富差距问题,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禁止奢侈消费,提倡勤劳节俭C.开展扶贫救助,保障改善民生 D.坚持平均分配,消除收入差距18.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两岸直接实现通商、通邮、通航C.台湾放弃资本主义制度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男女性别比失衡人口素质偏低老龄化速度加快A. B. C. D.20.责任产生社会关系中的:A.相互理解 B.相互承诺 C.相互帮助 D.相互尊重21.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方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 资源不足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能源浪费A. B. C. D. 22.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资源国情的是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采用先进技术大量开采资源A. B. C. D. 23.俗话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句话表明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 环境保护好了,经济就能快速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环境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A. B. C. D.24.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C.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D.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唯一要素25.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26. 【知晓国情 话现状】(8分)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哪怕是很小的提高,加在一起总量就十分可观。如果每个人每月增加半公斤粮食,全国一年就要增加900多万吨。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难题之一,类似的难题还有很多,如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1)这些难题反映了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分)(2)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2分)(3)类似难题的存在说明我国处在怎样的社会阶段?(1分)(4)为什么说我国处在这样的社会阶段?(3分)27. 【科教之风 兴中华】(8分)材料一:xx年1月8日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五年举办同样的盛会,足见国家科技奖“成色之高”。材料二: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第三十个教师节,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习近平说:“当今世界,各国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1)以上材料体现我国实施哪些战略?(2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创新驱动”,我们要加强哪两方面的创新?(2分)(3)为什么要加强这两个创新?(2分)(4)关于创新,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2分)28.【节能环保 促发展】(9分)材料一: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再度收到雾霾困扰。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宫正宇介绍,10月1日至今,全国发生了三次较大范围的区域性灰霾污染过程,161个城市共发生155天次重度污染和31天次严重污染。材料二:在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去年才打的井,已抽不出水来浇灌龟裂的田地。有村民无奈地说,满地井眼,没有一个出水的。这既是面对旱情的无奈悲叹,也是农业水危机的真实写照。材料三: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概念,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建立在生活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98%。(1)面临当前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要坚持哪些基本国策?(2分)(2)“循环经济”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1分)(3)这一战略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4分)(4)为了改善生态现状,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请举两个事例。(2分)xx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思品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BBDCBCACCCBA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DBAABBBABAB二、材料分析题26.(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分(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4)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3分27.(1)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2分(2)科技创新、教育创新 2分(3)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分(4)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小培养创新的兴趣和爱好。(符合题意即可)2分28.(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分(2)可持续发展 1分(3)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2分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2分(4)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例如:一水多用,随手关灯,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符合题意即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