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8117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课堂教学教案教学科目高中政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生活与哲学(必修4)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二框题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运用。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点难点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教学工具多媒体PPT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逻辑辨析法教学内容备注新课导入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原始人刀耕火种的画面)。看过视频呢,我想提问大家一个问题,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提问,请一两个同学回答)好了,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了解到其实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今天呢,我们就解决社会发展的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将书翻到第89页认真阅读本课内容社会基本运动矛盾(板书)(7分钟左右)通过观看影片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矛盾,结合阅读课本,了解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新课讲授好,同学们请抬头看黑板。黑板上老师列出了三组逻辑关系,分别是:生活实践,物质生产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也是本节课的基本逻辑结构,希望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呢,同学们能够围绕这几组逻辑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本节课,我们从一下几个问题入手,剖析重点内容。(共25分钟左右)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课堂探究:(1)想一想,怎样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谜?(2)想一想,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此知识点分三层认识,首先,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识;其次,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如何推动社会进步;最后,得出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究提示:(1)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寻找。(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离不开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活动一旦停止,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更无法进行其他社会关系和其他社会活动,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课堂探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探究提示:从社会形态的演变上说明了: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是客观的,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也是客观的,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发展。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课堂探究:为什么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此知识点分三层分析,首先,明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的含义;其次,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最后,得出结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3)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探究提示:因为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不相适应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这一知识点是对以上两个知识点的归结,也是本目内容的最终结论,阐明这两个规律普遍存在于任何社会,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论证其基本性,并阐明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重要意义。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的意义。这一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1.教材运用“相关链接”介绍了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次真正成为科学。2.教材中的“专家点评”说明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的活动只能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若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则不能实现其目的小结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全部活动的基础,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从而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2. 走历史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课堂练习课堂练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 答案:C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生产关系范畴,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故C项正确。A、B、D项不属于唯物史观内容。课堂练习: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 B课堂练习: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A B C n 答案:D 解析:考查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认识。都正确。错误,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任何社会之中。故选D。(8分钟左右)板书设计11.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方式物质生产实践中心逻辑关系词生活课堂反思(课后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