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980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江区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2019-2020年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II)(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xx.1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A 380 伏B 220伏C 24伏D 1.5伏2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A 吸尘器 B 密度计 C 医用注射器 D 船闸3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压力的形变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的是A 相同形状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海绵上,铜块产生的效果显著B 同一个人站在水泥地上和沙坑中,在沙坑中会留下较深的脚印C 同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沙面上,竖放时陷入沙中的程度较显著D 行驶在同一泥地上的载重汽车,满载时在泥上的留下的痕迹深4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铝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A 铜球大B 铝球大C 大小相等D 无法确定5下列事例中,研究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B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D 马德堡半球实验6将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若R1、R2的电阻分别为3欧和5欧。如图1所示,则闭合电键S,电流表A与A1的示数之比为A 38 B 83 C 85 D 58图1R1SAR2A1图3R1PAR2Sv图2甲乙7如图2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若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A m甲m乙B m甲m乙 C m甲=m乙 D 无法比较8在图3所示电路的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C 电压表V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不变D 电压表V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变大二填空题(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 伏。教室内日光灯、饮水机等用电器是 (2)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通过日光灯的电流可用 (3) 表来测量。10意大利科学家 (4) 首先用水银做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若换用水做该实验,则应 (5) 玻璃管的长度(选填“减小”或“增大”)。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为 (6) 帕。(r水银r水)11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一圆柱形容器最多可盛质量为2千克的水,它一定 (7) (选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2千克的酒精。若在该容器中盛满酒精,将一铝球浸没在酒精中,在铝球下沉过程中,铝球受到酒精对它的压强的大小将 (8) ,铝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9) (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2在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如图4所示,闭合电键前,应将滑片移动到位置(10)(选填“a”或“b”);闭合电键S,将滑片慢慢移动到变阻器中间位置,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11)(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实验中,不能将滑片移动到变阻器阻值最小的位置,以防电源(12)。1310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0库,那么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13) 安;若该导体的电阻为8欧,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14) 伏;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伏时,该导体电阻为 (15) 欧。14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的密度大小相比较为甲 (16) 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相比较为p甲 (17) p乙。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F甲 (18) F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闭合后,三个电表中示数变大的电表是 (19) 表(选填“V”、“A1”、“A2”);当电键S断开时,若电阻R1、R2中一个出现了故障,则电压表V的示数 (20) 为零,电流表A2的示数 (21) 为零(均选填“一定”或“可能”)。图6R1SA2VR2A1图4 图5甲乙SPAabR1R216阅读与理解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小李同学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以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水面的高度并不相同,实验现象如图7(a)所示。接着,小李同学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观察测力计示数,如图7(b)所示,在机翼模型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图7(a)图7(b)由图7(a)所示的实验现象,可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的初步结论是: (22) 。在图7(b)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原因是:机翼上凸下平,上方气流速度比下方大,造成机翼上方压强 (23) (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压强,所以机翼获得向上的升力,使测力计读数变小。在下列情形中,能够运用上述结论进行解释的是 (24) 。(选填序号)A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B大风吹过,未插住插销的窗户向外推开C直升飞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D地铁站台上,人必须在警戒线外候车三、作图题(共8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17如图8所示,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3牛,请用力的图示法作出这个压力F。18重为4牛的小球静止在水中,在图9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19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图88图98图108四、计算题(共22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0在图11(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R1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 2A”字样。闭合电键S,滑动变阻器R2上的滑片P移至某处时,电路中两个电表的指针恰好指在相同的位置上,如图11(b)所示。求:(1)电源电压U。(2)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2。图11A(b)012300.20.40.6(a)ASR2R1A1P21如图12所示,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有0.2米高的水。求:(1)求容器中水的质量。图12(2)将一个体积为2103米3,密度为2.9103千克/米3的实心均匀物块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若水未溢出,求:此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若浸没前容器中已装满水,求:物块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a)(b)(c)图13SR1PAR2A012300.20.40.6V051015012322在图13(a)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 1A”字样。求:(1)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求此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2)若用一定值电阻R0替换R1,并在电路中正确连入一个电压表,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恰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3(b)、(c)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电压表所测的物理量,并求出电阻R0。五、实验题(共18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V图15图16(a) (b)hABChh水 酒精Dh图1423在“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1) 。图14是 (2) 实验的装置,该实验证明了 (3) 。如图15所示的测量工具是 (4) 表,使用时应 (5) 联在电路中。24如图16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16(a)所示实验器材的名称是 (6) 。若实验中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16(b)中的 (7) 两位置进行比较。当金属盒分别处于A、B两位置时,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LALB,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8) 。25小明同学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所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17所示。接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直到为零。经过思考,小明重新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本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9) 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10) 欧。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11) 欧。根据实验目的,小明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 (12) (并写出操作的目的)。00.2220.40.6A21030.63-V315-0123105015图1726某小组同学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18所示,实验时,他们采用三个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把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记录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拉,如表一所示。接着,他们继续用酒精和盐水重做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表三中。(已知盐水 水酒精)表一(水)表二(酒精)表三(盐水)实验序号(牛)拉(牛)12.01.024.03.035.04.0实验序号(牛)拉(牛)42.01.254.03.265.04.2实验序号(牛)拉(牛)72.00.884.02.895.03.8(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 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3) 。图18(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15)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