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678650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一、(12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浯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襁(qing)褓 颤(chn)抖 昏晕(yn) 喑(yn)哑B. 舐(sh)犊 画缯(zhng) 忐忑(t) 遏()制C. 灵柩(ji) 深邃(su) 睿(ru)智 恪(qu)守D. 旁骛(w) 承蜩(tio) 骈(pin)进 强聒(gu)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能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B. 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C. 我和母亲也都有些罔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D. 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一项是A. 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真的,确实)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B. 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招呼,答应)一个邻居去寻找她儿子。C. 众邻道:“这自然,何消(不必,不用)吩咐。” D.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兴冲冲的样子)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4. 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因果)B. 他宁可自己多做一点,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并列)C. 种花好,种树更好。(选择)D.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递进)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B. 她因为要备课,先到办公室去了,说一会儿再来“过关”。C.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D. 他在五柳先生这篇文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首,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B.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本文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表现了唐雎高超的语言艺术。C.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短篇讽刺小说,主要是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D. 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在小说故乡中给我们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在生活中变得麻木迟钝、与“我”有深深的隔膜的闰土,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粗俗迷信但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二、(8分,每小题2分)阅读星星变奏曲一诗,完成7-10题。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7.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B. 涌出金黄的星星C.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D.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遥远的安慰”指星星,人们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B.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朦朦胧胧”描写出白丁香的朦胧美,将人们带进一种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C. 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周围都是黑暗和寒冷,只能燃烧起一堆篝火,温暖自己寂寞的心。)D.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睡莲”在这里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9. 下列对诗歌品味错误的一项是A. 诗歌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B. 诗歌的题目借用了音乐术语,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C. 诗歌在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D. 一、二两节诗都采用了设问的句式开头,表达了在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第二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10. 本诗的题目称为“星星变奏曲”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自己的经验等。B. 本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达追求光明的主题。C. 本诗的上下两节结构不相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尽管相同或相近,但韵律不同,出现变化。D. 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1-14题。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11. 关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小说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来表现的,所以没有主人公。B. 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因此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C. “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自始至终是写“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D. “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来揭示主题的。12. 本文开始描写“我”家生活拮据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生活得很苦。B. 表明“我”家本是一个勤劳的家庭,可是生活经营得并不好。C. 说明急切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家的原因。D. 写明家里人因贫穷而吝啬,为后文作埋伏。13. “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中的“永不变更”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境?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表明了这是父亲的一个长久的话题,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了。说明于勒的回来对于他、对于他的全家是多么重要。B. 说明父亲知识贫乏,不会用更多的语言表达出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C. 说明父亲年岁大了,人也变得啰嗦了,一句话总要重复说。D. 父亲十分珍重亲情,对多年未归的弟弟十分盼望。14. 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B. 表现的是小人物生活的辛酸。C. 父母对孩子应有正确的教育方式。D. 寄希望于像若瑟夫一样的青少年一代,不被金钱意识所腐蚀。四、(6分,每小题2分)阅读陈涉世家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5-17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5. 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会天大雨,道不通。(会:相见。)B.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将:做将军。)C.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怜:可惜,怜悯。)D.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旦:第二天。)16. 下列内容不属于起义前准备工作的一项是A.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B.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C.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 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17. 下列对句子的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 “天下苦秦久矣。”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B. “等死,死国可乎?”表现陈胜吴广的生死观,发出为国而死实在太可惜的慨叹。C.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胜吴广借助于敏感问题提出了起义策略。D.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正好应了孟子的主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五、(6分,每小题2分)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完成18-20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8.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破阵子”是正标题,“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副标题。B. “八百里”和“的卢”都是性烈的快马。C. “醉里挑灯看剑”,写出词人时刻不忘杀敌报国。D. 这首词上阕写战斗激烈,下阕写理想破灭。19. 下面对这首词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现了好友陈同甫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当年金戈铁马的疆场生活的留恋怀念。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明写战马和武器,实际表现战士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C.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词人对自己理想的诉说,是其一生追求的概括。D. “可怜白发生。”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末酬的抑郁、愤慨的情感。20. 下列对词的艺术特点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B.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C. 全词中虚幻与现实的对比十分强烈,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极其悲壮。D. 这首词前写雄姿英发的快意生活,英风豪气跃然纸上,后写理想破灭,一声悲叹,催人泪下,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婉约风格的独创精神。第卷 表述题(共80分)六、(10分)21. 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雪”字的句子,你知道有哪些?请写出三句。(3分)_22. 填写出歇后语的后半截。(3分)(1)拔了毛的凤凰_(2)厕所里照镜子_(3)大水冲了龙王庙_23. 请提取、整合下面一段文字中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并给短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白帝碧波山水欢,千帆竞渡履平川”。6月10日,奉节县100名诗人齐聚老县城依斗门,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送别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门,这座古城门即将在山峡水库蓄水达135米水位时,永沉江底。84岁的老诗人余敬之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有“活杜甫”之称的他,至今创作出了3000多首诗歌。看着不断上涨的江水,老诗人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眼泪直往下掉。他说,千百年来,依斗门跟瞿塘峡、白帝城一样,是_。下午5点,依斗门被水淹没,标志着诗城遗址初步没入库底。此时,诗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去。标准:_七、(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子仪大度汾阳王宅在亲仁里,大启其第,任人出入不问。麾下将吏出镇来辞。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帨(shu用巾擦手)汲水,役之不异仆隶。他日子弟列谏,不听,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隆赫,而不自崇重,贵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公笑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诸子拜服。鱼朝恩尝修具邀公,或言将不利公,其下愿裹甲以从。子仪不许,但以家僮数人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子仪告以所闻。朝恩惶恐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注释】汾阳光:郭子仪,封汾阳郡王。伊、霍:伊尹,商汤之臣;霍光,受汉武帝顾命辅佐昭帝。皆是历史上的名相。尔曹:你们。崇垣扃户:围墙高立,门户紧闭。鱼朝恩:宦官,恃宠骄横,后为唐代宗下令缢杀。2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大启其第。 第:_麾下将吏出镇来辞。 辞:_鱼朝恩尝修具邀公。 尝:_或言将不利公。 或:_2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帨汲水,役之不异仆隶。译文:_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译文:_非公长者,得无致疑。译文:_26. 结合文章内容,谈淡郭子仪的过人之处以及带给你的启示。(4分)答:_八、(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石缝间的生命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丝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惟有那一切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他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有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送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哀哀,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27. 用简炼语言概括“石缝间的生命”到底是有哪些生命。(4分)答:_28. 结合第段文字,说一说“雄伟苍劲、巍峨挺拔的参天的松柏”为什么最为令人赞叹。(4分)答:_29. 文章情景交融,举例分析文中是怎样进行写景和抒情的?(4分)答:_30. 模仿第段画线的句子,你也写上赞美石缝间顽强生命的一段话。(4分)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美在_九、作文(40分)3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先师那斯鲁丁决定开辟一座花园,他准备了很多种子。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花园里不但长出了原先种植的品种,更长满了非预期中的蒲公英。他四处打听,向很多园丁和专家请教有关铲除它们的办法,但是都没有效果。最后,他来到城里请教照顾宫殿花园的园丁。这位老年的智者以前曾当过很多园丁的顾问,为人解答有关种植、驱虫、锄草的种种疑难问题。他们两个人对坐沉默片刻,最后这位智者开口说:“我建议你不妨学着去爱这些蒲公英吧!”要求:从你的生活中选取与材料主题类似的事例或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记叙性或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参考答案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答案】一、1. D 2. C 3. B 4. A 5. B 6. A二、7. B 8. C 9. D 10. C三、11. D 12. C 13. A 14. C四、15. D 16. A 17. B五、18. C 19. A 20. D【评分】每小题2分,共50分。第卷 表述题(共80分)六、(10分)21. 【答案】示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评分】每句1分,共3分。出现错别字该题不得分。22. 【答案】(1)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2)厕所里照镜子臭美 (3)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评分】每句1分,共3分。出现错别字该题不得分。23. 【答案】补充: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概括:百名诗人“诵”别古城门【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七、(14)24. 【答案】(1)宅第,大宅子(2)辞行,辞别(3)曾经(4)有的人【评分】每词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5. 【答案】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正在梳妆,就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像对仆人一样役使他们。现在家中坦坦荡荡毫无遮拦,四门大开随便出入,即使有人想加以毁谤,也找不出借口来!如果不是像您这样贤明的人,怎能不产生疑虑。【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26. 【答案】过人之处:府门大开,坦荡自然,不存隐私,即使有人想陷害,也无从谈起;带少数人赴宴,以自己的盛德,感化鱼朝恩。启示:为人坦荡,以德服人。【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译文:唐代汾阳郡王郭子仪的住宅建在京都亲仁里,他的府门经常大开,任凭人们出入并不查问。他属下的将官们出外任藩镇之职来府中辞行,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正在梳妆,就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像对仆人一样役使他们。后来有一天,家中子弟们都来劝谏郭子仪不要这样做,他不听,子弟们继续劝说,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起来,他们说:“大人功勋显赫。可是自己不尊重自己,不论贵贱人等都能随便出入卧室之中。我们觉得即使是历史上有名的伊尹、霍光这些德高望重的大臣,也不会这样做。”郭子仪笑着对他们说:“我这样做是你们所考虑不到的。而且我们家由公家供给五百匹马的粮草,一千人的伙食费用,位至极品,不能再高了,可是想退隐以避妒忌也不可能。假如我们家筑起高墙、关紧门户,内外密不相通,一旦有人结怨报复,就会编造我们种种越出臣子本分的罪状,如果有贪功害贤之人从中陷害成功,我们家将九族人都化为齑粉,后悔莫及。现在家中坦坦荡荡毫无遮拦,四门大开随便出入,即使有人想加以毁谤,也找不出借口来!”这番话说得子弟们一个个拜服不已。鱼朝恩又曾经备下酒宴请郭子仪,有人说这是鱼朝恩想害郭子仪,部下们听说后,都愿意穿着铠甲随从而往。郭子仪不同意,只带着几个家幢前往赴宴。鱼朝恩问道:“为什么随从的车马这样少呀?”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给他。鱼朝恩惶恐害怕地说:“如果不是像您这样贤明的人,怎能不产生疑虑。”八、(16分)27. 【答案】石缝间的生命具体指: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参天的松柏。【评分】4分。答全得满分,意思对即可。28. 【答案】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下,它们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是要经历艰苦的拼搏,它们还要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最终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它们有着执着坚毅、顽强奋进的意志,具有无穷的力量,依靠拼搏得以生存。【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29. 【答案】写小草、小花、松柏,都是写景,描写了它们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存的情景,这些写景为后文议论抒情作铺垫;第段以后都是抒情议论,围绕艰难环境与生命存在展开抒情和议论,抒发了对小草、小花、松柏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同时升华主题,揭示美的价值。【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30. 【答案】示例:它美在艰苦环境里蓬勃生长的外在美;与险恶环境拼搏斗争求得生存的内在美;使世界变得神奇辉煌的创造美。【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九、作文(40分)31. 【评分】从内容、表达、文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可分为四类卷。综合评分表:表达(20分)内容(15分)书面(5分)总分一类1620分1215分45分3240分二类1115分911分34分2432分三类610分58分23分162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