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703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II)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1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0和180之间B20E和160W之间C20W以西到160ED20W以东到160E2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1:5000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xx千米C1:30000000D1:40000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A绿色B黄色C蓝色D红色4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为()A是地球上风力最大的地带B是平原和山地交界地带C是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D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5xx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ABCD6甲地海拔为8848米,乙地海拔为4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8448米B8848米C9248米D400米7我国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曾经是()A海洋B陆地C河流D山脉8南南合作是指()A南北美洲之间各国的合作B亚洲与大洋州之间的政治、经济的合作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D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9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90B76.5C66.5D3010“地球之肺”是指()A热带草原B亚热带长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热带雨林11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A葡萄牙语B英语C法语D西班牙语12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的日期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13聚落的形态有()A乡村和工厂B牧场和城市C城市和乡村D牧区和林区14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赤道地区B南极地区C北极地区D中纬度地区15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A0.06B6C0.6D6016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C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D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现环境、资源相协调17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组是()A2.2%,1.7%B2.1%,1.5%C1.5%,0.7%D1.0%,0.8%18“冬季下雨;夏季干燥”是哪种气候的主要特征()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低纬度地区,又位于西半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20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难度(费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21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_ 提出的22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和_2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24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_25世界上的居民可以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_人种26_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米表示27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_,蓝色表示_,白色表示_28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_和盆地29通常情况下,山地的_坡降水多,_坡降水少三、综合题:共28分30读图填空(1)图中半球,左边部分表示_半球,中国位于东、西半球上的_半球(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_洲 B_洲 C_洲(3)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_洋 _洋(4)图中甲处为_运河,它是_洲与_洲的分界限乙处为_运河,它是_洲与_洲的分界线(5)各大洲中气候类型属于冰原气候是_洲(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几乎被海洋覆盖是_板块,亚洲和欧洲同处于_板块31如图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_月(2)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我市特点相符的是_地(3)A、B两地的降水,相对集中的是_地(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_半球、B地在_半球(5)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_、_、_32表是世界人口增长与需要的时间统计表,读后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人口/亿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年1020100203030304015405012506012(1)从表格数据分析,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2)目前,世界人口数量过多、过快的增长,带来的问题有哪些?xx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一中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1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0和180之间B20E和160W之间C20W以西到160ED20W以东到160E【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解答】解: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1:5000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xx千米C1:30000000D1:40000【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分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解答】解: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将选项中的比例尺统一化成数字比例尺:A、,B、,C、,D、,根据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结合题意,比例尺最小的是B故选:B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A绿色B黄色C蓝色D红色【考点】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故选:A4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为()A是地球上风力最大的地带B是平原和山地交界地带C是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D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D5xx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ABCD【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气象学界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平均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大于等于12级为台风【解答】解:A、C、D三个选项中的天气符号分别代表阴、多云、降雨,B选项中的天气符号代表台风故选:B6甲地海拔为8848米,乙地海拔为4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8448米B8848米C9248米D400米【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题目中两个高度都是海拔【解答】解: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列式计算:8848(400)=9248米故选:C7我国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曾经是()A海洋B陆地C河流D山脉【考点】板块的运动【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故选:A8南南合作是指()A南北美洲之间各国的合作B亚洲与大洋州之间的政治、经济的合作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D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考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分析】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大量跨国公司和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是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解答】解:南南合作就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故C符合题意故选:C9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90B76.5C66.5D30【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解答】解: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形成66.5的固定夹角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0“地球之肺”是指()A热带草原B亚热带长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热带雨林【考点】巴西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分析】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解答】解: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位于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1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A葡萄牙语B英语C法语D西班牙语【考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拉丁美洲的居民与语种【分析】世界上使用的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六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其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分布与它们的殖民主义及殖民地分布有关【解答】解:原来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大多数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讲西班牙语故选:D12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的日期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解答】解: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的日期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故选:B13聚落的形态有()A乡村和工厂B牧场和城市C城市和乡村D牧区和林区【考点】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分析】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上千万的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解答】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故选:C14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赤道地区B南极地区C北极地区D中纬度地区【考点】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从天空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有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是空气中要有凝结核和足够的水汽,同时有明显的上升气流由于气流上升将水汽送到高空,周围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易达到饱和状态,将多余的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就形成云云中的凝结物(水滴和冰晶)再经过反复升降,进行碰撞、合并,使体积不断增大,直到最终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解答】解: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故选:A15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A0.06B6C0.6D60【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等【解答】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故选:C16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C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D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现环境、资源相协调【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也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一些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些国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一些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状态,已引起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解答】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也是有限的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故选:D17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组是()A2.2%,1.7%B2.1%,1.5%C1.5%,0.7%D1.0%,0.8%【考点】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也就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解答】解:A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2%1.7%=0.5%故不正确B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1%1.5%=0.6%故不正确C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5%0.7%=0.8%故正确D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0.8%=0.2%故不正确故选:C18“冬季下雨;夏季干燥”是哪种气候的主要特征()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的一种气候,以地中海沿岸最典型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候炎热干燥【解答】解:“冬季下雨;夏季干燥”是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故选:C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低纬度地区,又位于西半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据此读图可知,图中甲所在的经线为20W根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断,位于西半球的是丙、丁;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读图可知,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乙、丙根据题意故选:C20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难度(费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分析可知,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难度(费力)最小的是丁处,原因在于丁处等高线稀疏,坡缓依据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21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魏格纳 提出的【考点】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解答】解: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故答案为:魏格纳22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和注记【考点】地图三要素【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故答案为:图例和注记2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为13.7亿,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俄罗斯幅员辽阔,领土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解答】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故答案为:中国;俄罗斯24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解答】解: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故答案为:25世界上的居民可以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解答】解: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故答案为:黑色26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米表示【考点】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长短等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解答】解:世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故答案为:人口密度27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考点】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最关注的是白色的位置,因为它表示云雨区【解答】解: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故答案为:陆地;海洋;云雨区28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高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6%,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12%,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9%【解答】解: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故答案为:丘陵29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考点】降水的类型及其区别【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解答】解:地形雨是湿润气流受到山地的阻挡,被迫“爬升”,在迎风坡形成的降水,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迎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答案为:迎风;背风三、综合题:共28分30读图填空(1)图中半球,左边部分表示西半球,中国位于东、西半球上的东半球(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3)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太平洋 印度洋(4)图中甲处为巴拿马运河,它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限乙处为苏伊士运河,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5)各大洲中气候类型属于冰原气候是南极洲(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几乎被海洋覆盖是太平洋板块,亚洲和欧洲同处于亚欧板块【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根据大洲的轮廓形状可以判知,图中半球,左边部分表示西半球,右边表示的是东半球;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是亚洲,B是北美洲,C是非洲(3)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印度洋(4)图中甲处为巴拿马运河,它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乙处为苏伊士运河,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5)各大洲中气候类型属于冰原气候是南极洲(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几乎被海洋覆盖是太平洋板块,亚洲和欧洲同处于亚欧板块故答案为:(1)西;东;(2)亚;北美;非;(3)太平;印度;(4)巴拿马;北美;南美;苏伊士;亚;非;(5)南极;(6)太平洋;亚欧31如图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8月(2)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我市特点相符的是B地(3)A、B两地的降水,相对集中的是B地(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南半球、B地在北半球(5)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解答】解:(1)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看出,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8月(2)我市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B地的气候特点相吻合(3)从两地降水柱状图看出,降水相对集中的是B地(4)从气温曲线图看出,A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其分布在南半球,B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其分布在北半球(5)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等故答案为:(1)1;8;(2)B;(3)B;(4)南;北;(5)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32表是世界人口增长与需要的时间统计表,读后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人口/亿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年1020100203030304015405012506012(1)从表格数据分析,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2)目前,世界人口数量过多、过快的增长,带来的问题有哪些?【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解答】解: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xx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60亿大关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并且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2)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答案为:(1)越来越快;(2)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xx年10月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