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教案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666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教案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教案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教案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教案6【xx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能力要求考向定位英国君主宪制的确立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2、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资产阶级政体对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影响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5、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及两党制的形成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作用与国王在现代君主立宪制中的作用【知识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特点: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必须根据国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与封建专制制度下拥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相比,立宪君主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新教徒),天主教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立宪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归宿,其根本属性是资产阶级的。它是适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的。国王的作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英国国王的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英国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英联邦首脑,英国国王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的影响。【温馨提示】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光荣革命”之后,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度和国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 ( )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名师点晴】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权利法案,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答案】 A【方法技巧】 解答本题只根据国家英国即可选择. A项是英国的法律文件,B项是美国,C、D两项是法国的法律文件,都不符合英国这一限制条件,应排除。2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表述正确的是 ( ) A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B包括首相在内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C内阁成员若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辞职 D首相无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解析】 在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答案】B3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哪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共和制( ) A B C D【解析】这是对君主立宪制概念、形成过程及其结果的分析,把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答案】A 知识点2 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及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知识归纳】原则:中央集权原则: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立法权属于两院制国会(参议院、众议院)。国会拥有税收、发行货币、宣战等权力。国会的决议须总统批准。如未获批准,经国会再次以2/3多数通过,即可直接生效。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身兼海陆军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政府官员、缔结对外条约等,但须经参议院同意。司法权由最高法院掌握。由总统任命、参议院同意的法官是终身任职的。国会还可根据需要设立下级院,其法官也为终身职。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评价: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看: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率先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使美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其局限性看: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这就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深深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深刻地说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这部宪法的本质所在。【温馨提示】 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它所确立的联邦制度、三权分立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力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例2】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 A参议院 B众议院 C联邦法院 D内阁 【名师点晴】 本题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美国现代政治现实来考查学生对联邦政府的动作和国会与总统的关系等内容的理解。【答案】 B【方法技巧】 可结合1787年美国宪法的“分与权制衡”原则的理念来理解美国国会的权力及其产生办法;特别注意它对行政权力,即总统权力的制约作用。同时注意国会两院的动作和职责,并加以区分。【变式训练】1下列哪些不符合美国宪法的“制约和平衡”原则 ( )A众议院可对总统提出弹劾 B联邦法院可宣布某些法律无效 C总统可宣布解散议会 D国会可推翻总统对法案的表决【解析】 根据1787年宪法,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不对议会负责,有权否决议会议案,但无权解散议会。【答案】 C2 1787年美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A、总统和国会议涡由选举产生 B、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C、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大权 D、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解析】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总统和议员的产生不是任命,而是由选民选举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意。【答案】 A知识点 3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内容和意义【知识归纳】共和政体的确立: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之后,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1875年颁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资产阶级代议制:内容: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众议院可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意义:1875年宪法颁布后,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有自己的席位,共和政体得以最终确立,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温馨提示】 法国持续性的革命引发了法国社会和政局长期的剧烈震荡,直到大革命结束后将近百年的时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1】1791年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 ( ) 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该宪法体现了霍布斯的主张 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 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名师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答案】 D 【方法技巧】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从而排除A项;霍布斯不反对君主制,与1791年宪法不符,排除B项;制定1791年宪法的是制宪议会而不是三级会议,排除C项;国王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表明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变式训练】1都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的是 ( )A权利法案与1787年宪法B权利法案与德意志宪法C1787年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解析】 美国、法国实行代议制中的总统既是行政首脑,又是国家元首。 【答案】 C2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下列职务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是 内阁部长 总统 参议员 众议员A、 B、 C、 D、【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间接选举”,根据备选项的内容明确其中普选项(直接选举)的对象只有“众议员”,将其排除即可。【答案】 A知识点4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及意义【知识归纳】背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在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了德意志帝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内容: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中央帝国政府控制了各邦的军事、外交、刑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了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他是国家元首,有权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统率三军。宰相是内阁首脑,主持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他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而。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权力巨大,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帝国议会虽行使立法权,但权力较小,它无法通过任何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温馨提示】 德国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建立起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政体,君主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事、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其政体虽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但毕竟也走上了立宪的道路。这样,到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代议制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2】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其情况可能是 ( )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生效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经皇帝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名师点晴】 本题通过设置新情景,考查学生对德国不完善的代议制的认识,帝国议会虽然行使立法权,但是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所以联邦议会和皇帝不可能通过任何不得政府的法案。【答案】 D【方法技巧】 与英国的议会君主立宪制不同,德意地帝国实行的是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尽管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国家的权力中心不在议会,而在君主手中。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并能否定议会通过的法案。【变式训练】1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首相对君主负责 A B C D 【解析】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临朝不理政”,无权废除任何法律,所以是“虚君”“统而不治”。而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权力很大,不仅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还可以任免帝国宰相等,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答案】 D2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部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英国权利法案【解析】从日本1889年宪法看,日本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带有明显君主专制色彩,与此相似的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皇帝同样总揽统治大权。【答案】 A【高频考点突破】考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热门依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这种政体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代表。对后来的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预计今后的高考中此部分考查的可能性很大。命题角度一 考查英国的政治制度【1】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 ) 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解析】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政体类型,其特点是保留了君主,但其权力要受到宪法的限制。【答案】 A【2】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解析】 君主立宪制的意思是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只有A项符合嗣位的目的所在。【答案】A【3】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解析】从题干中16、17世纪适合于工业化可判断这种政治制度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由此可知A、B、D三项错误。【答案】 C命题角度二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及1832议会改革【1】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下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的权力【解析】内税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首相提名,然后送交国王批准,而不是由国王提名。【答案】B【2】英国的责任制内阁中,首相可以控制立法大权,原因在于首相为 ( )A、政府首脑B、下院多数党领袖C、国家元首D、武装部队总司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知道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就可以了,因为英国首相就是由下院的多数党领袖担任。【答案】B【3】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 )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人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1832年英国议会改;意义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运用政治和经济相互关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第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获得了参政的机会,向政治民主化迈了一大步,从而使得政治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但由于这次改革对选民资格作了财产上的限制,广大工人仍未获得选举权。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出现的现象。【答案】 C考点2 美国1787年宪法及联邦政府的建立【热门依据】美国1787宪法及根据1787宪法组成的联邦制权力结构,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仿欧的框架,而如今对我国的依法治国的国情也有相当的借鉴作用,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命题角度一“分权与制衡”的原则【1】下列关于联邦政府三权分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条约的权力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C、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解析】根据1787年宪法,联邦法院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A不正确;白宫是总统的办公地点,国会议员在国会大厦办公,B不正确;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不对国会负责,D也不正确。【答案】C【2】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到过或险遭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 ( )A、参议院B、众议院 C、联邦法院 D、内阁【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的分权制衡原则的理解判断能力。美国的众议院可以弹劾包括正副总统在内的所有文官。【答案】B命题角度二 美国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1787宪法)【1】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共和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材料强调 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国家的统一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民主原则A、 B、 C、D、【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各州的宪法和法律,如果和联邦宪法相抵触,则必须服从联邦法律,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和国家的统一。【答案】A【2】下列关于美国联邦制政府建立后政治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公权B、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C、州权主义彻底消失 D、曾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但国家很快归于统一【解析】1787年宪法对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权力有明确的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凡是宪法未明文规定划归中央的权限,都归各州政府。宪法范围内中央和地方可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故州权主义并未消失。【答案】 C【3】1787宪法中规定,必须经由人民投票决定的有法律的产生 总统的产生 议员的产生 最高法院法官的产生 A. B C D【解析】本题有的学生易误选B、D,原因在于对1787年宪法的内容理解、记忆不准确,误认为法律和最高法 院法官的产生须由人民投票决定。正确的理解应是:根据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国会,法律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和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考点3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热门依据】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共和国。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为何如此艰难?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为何如此长寿?这是值得后人思考探究的问题。命题角度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抓住时间“1880年”这一信息分析问题,当时法国刚刚确立共和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采取了以上政策。【答案】 C【2】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共和派与保皇派激烈斗争的结果B、该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由国民普选产生C、它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共和政体 D、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 B命题角度二 1785年宪法【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团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解析】根据材料中总统在闭会时期每院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时,也必须召集两院可判断C项正确。【答案】 C【2】下列关于法国1875宪法中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享有行政权 B、不能连选项连任,有任期限制C、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D、在参议院同意下可解散众议院【解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项连任。故B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 B考点4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热门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走上了现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行列,这一做法既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与其他政体相同的地方,平时复习中应该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命题角度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1】廉李卜克内西说:“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这些话反映了 ( )德意志帝国的军国主义特色 军队在帝国中的重要地位德意志的专制主义色彩 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民群众的影响A、 B、C、 D、【解析】材料中“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喻指军队地位高,“一切都是由它托着”意味着军国主义严重【答案】 A【2】关于德意志帝国宰相的地位与职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持政府工作 B、由选举产生C、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D、是内阁首脑【解析】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帝国宰相执行政府的政策他的更换取决于皇帝的决定,因此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答案】 B命题角度二 从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的权利法案比较的角度命题【1】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解析】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也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首相对皇帝负责。【答案】 B【2】与英、法两国代议制相比,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不能彻底完成的因素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地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没有受到根本触动C、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D、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 B【经典例题精析】【xx高考】(xx年安徽省文综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D“现在有效恶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答案】:B【解析】:图6中“我们自由派绝不锯掉我们垂着的树枝”,是指德国的帝国议会无能力也无条件限制政府、限制元首的政治行为。A项是普鲁士“铁血政策”的反映,C项反映宗教改革,D项是英国代议制。(xx年全国卷文综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洲权观念【答案】:C【解析】:按题中材料,这一建筑规划主要强调了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和最高法院(司法权)这三权的分立与制衡。(xx年广东省文综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B【解析】:1787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故排除A、C、D三项中“议会”权力较大。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xx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答案】:B(xx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答案】:选D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A得0分。【解析】:选D看清了这两段的本质并且符合历史事实;选B对这两段话本质的表述不够准确;选C对这两段话本质的表述更加不准确;选A即使对现象都是错误的表述。(xx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答案】:C【解析】:题中材料重点强调商业资业雄厚的商业资产阶级(商人们)凭借经济实力获取政治地位,故排除A、B两项,选C;D项“产业革命”从1765年才在英国揭开序幕,可排除D项。(xx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答案】:A【解析】:按题中材料,法案(决议)要国会(或州议会)议员五分之三以上同意可通过;本州州长由本州民选产生。这正是美国的民主共和制。(xx年北京卷文综37(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两个重要文献。(2)指出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4分),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4分)【答案】:(2)基本原则:权利制衡,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作用:否定君权神授和批判君主专制;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基础。【解析】:(2)从分权与民权角度归纳这两个文献包含的基本原则;从“破旧立新”角度简述其历史作用。(xx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2(2)材料二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阳,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来旦英国通史(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那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6分)【答案】:(2)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已实现全民普选。特点: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解析】:(2)应依据材料信息,总结出选民人数的增多男性获得选举权女性获得选举权全民普选的递进过程,说明选举权的扩大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的进步是广大人民斗争的结果。(xx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3(2)、(3)、(4)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请回答:(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答案】:(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推进政治变革。【解析】:(2)材料二中的时间限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期间(工业革命未完成时段),联系工业革命的前提回答“保守主义的政治”的建立途径;结合材料三,从当时英国的权力中心和权力分配角度回答其特征。(3)首先明确19世纪3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和贵族进行的斗争是指1832年议会改革;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角度回答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和政治愿望的变化。(4)从经济与政治的作用与反作用规定概括二者的关系。【xx高考】1.(10年广东卷)20.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解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 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 答案:A。2.(10年四川卷)19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D 【解析】这里,法国的“激进的斗争方式”是指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D项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3.(10年上海历史卷)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 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答案:A 解析:清廷忙于抗击沙俄是在康熙皇帝时期,普法战争史1870年,中英签订通商协议在1840鸦片战争后。法国大革命1789年,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5-1795年在位。4.(10年重庆卷)20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成立立法议会 颁布人权宣言 推行全国限价 发动热月政变 ABCD答案:D 解析: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立法议会成立在1791年,人权宣言1789年颁布,因此排除。5.(10年北京卷)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掌握。根据史实革命开始时反对的是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答案:B 6.(10年山东卷)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题中关键词和关键语句:“贵族”、“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说明应该结束旧的统治秩序,重新开启一种新的统治模式。即结束王权对英国的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英国。故正确答案为A。7.(10年全国卷2)21.法国人克雷夫克在18世纪70年代写到:“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的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荷兰人”、“法国人”、“不同国籍”、“新的民族”可知,这个新的民族是美利坚民族。再由时间是“18世纪70年代”,可知道是英属北美殖民地。8.(10年全国卷2)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 【解析】本题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从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说明当时贵族地位没落;“但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故“贵族地位开始没落”错误,是已经没落,没了社会地位,A错误;本题时间是1649年1月,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说明议会的权力大,但还没有拥有绝对权力的地步,因为1660年出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议会拥有绝对权力是出现在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C错误;题干中始终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来,故D错误。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的议会,是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而1649年的议会国王没有了权威,也没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说明当时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故正确答案为D。9.(10年全国卷1)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俾斯麦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故选B。其他与题干无关。10.(10年全国卷1)20.“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获得自由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答案】B 【解析】根据口号可看出这是美国内战时期人民的心声,据此判断应该是B11.(10年江苏卷)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解析:议会掌握立法权,其通过制定法律来干涉王位的继承,从本质上来说明了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答案:D。12、(09全国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总体评价】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答案】D13、(09全国卷1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总体评价】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题。【答案】B【解析】此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1776年,自由的含义是反对政府暴政,1787年,自由的含义为反对群众暴政。从这里可以看到“自由”由个人反对政府暴政的工具转变为联邦反对群众暴政的工具,由此得出结论,联邦的权力被强化了,故B项正确。【考点定位】考查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变化。14、(09天津文综9)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答案】A【解析】1787年宪法将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中央政府强有力的联邦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1787年宪法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后以权利法案补充进去,错误;美国的内阁是总统的附属机构,不能称为责任内阁制,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的历史作用,属于中等题。15、(09四川文综20)“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16、(09四川文综21)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总体评价】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力,属于一般题。【答案】B【解析】解题关键是区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垄断组织是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A、C和D项分别是推动英国发展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故B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原因。17、(09广东B卷17)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A.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解析】选B。题目中的“理性”就是欧洲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性”,主要指追求自由、民主和科学。这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在北美的影响。18、(09广东B卷18)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选C。英国的“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发动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所以选C。A选项拿破仑帝国是1815年被推翻的,法国在这次革命后建立的是七月王朝,而不是共和国,B选项错。法国第一次建立君主立宪制是在大革命时期,通过1791年宪法,建立的。D选项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对“光荣革命”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19、(09北京卷21)在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各国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属于法国的是A通过立法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 B允许农奴通过赎买获得份地C圈占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农牧场 D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地税改革【答案】A【解析】B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C是英国圈地运动的内容,D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A正确,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根据这部法典,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保障。【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期间有关的土地政策,属于容易题。20、(09上海单科10)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总体评价】考查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答案】B【解析】三权分立学说最早由洛克提出立法、执行和外交,后经孟德斯鸠发展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学说,并首先在美国得以实现。监察权和考试权是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补充的。【考点定位】三权分立:西方三权分立的源流;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21、(09上海单科11)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B. 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 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总体评价】考查考生识记历史常识的能力,比较容易。【答案】C【解析】巴黎人民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起义群众攻占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土底狱,巴黎人民取得了革命的第一次胜利。7月14日后成为法国国庆日。【考点定位】法国大革命。22、(09上海单科28)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总体评价】考查考生联系知识的能力。难度较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