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本章能力检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564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本章能力检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本章能力检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本章能力检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本章能力检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图中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解析:陆地与海洋比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温差大;有云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故有云时温差小,二者结合,D处温差最大。答案:D2“十雾九晴”(指深秋、冬季和初春季节)说的是大雾天气多发生在晴天,其依据是()A晴天空气中水汽含量多B晴天空气中的尘埃多C晴天大气逆辐射较弱D晴天大气运动缓慢,有利于水汽凝结解析:晴天由于云量少,大气逆辐射较弱,温度较低,易形成大雾天气。答案:C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3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一月()A1月 B5月C7月 D11月4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A星期一 B星期二C星期四 D星期六解析:第3题,从一周的气温数值上可知,该周有可能属于5月。第4题,星期一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答案:3.B4.A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56题。5图中M、N两地常年盛行主导风向分别为()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东南风C西南风、东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6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上图所示时间一致的是()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北朝齐萧悫秋思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解析:第5题,M地位于非洲的南端海洋上,受西风带的影响明显,西北风为主;N地在北半球的信风带,东北风为盛行风向。第6题,此时从气压的分布来看,赤道低压带偏北,应该为北半球的夏季,故B项正确。答案:5.A6.B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据此回答78题。7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A BC D8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A风力减弱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解析:第7题,根据温压定律来判断,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大气由气压高的地区流向气压低的地区。白天水库温度低,夜间水库温度高,由此判断正确。第8题,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地面状况,使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减小,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多,水面摩擦力小,风力增大。答案:7.B8.D图甲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A东北方 B西南方C东南方 D西北方10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A50米 B. 75米C100米 D150米解析:第9题,风向玫瑰图的判读,由多边形上的点指向原点作出线段,其长度表示频率,长度越长,频率越高。由图可知,东北风频率最高,西南风频率最低,火力发电厂是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即西南方。第10题,由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可知,这一地区会出现逆温层,且不同时刻逆温层高度不一致。由于逆温层空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烟囱高度应不低于逆温层顶。由图可知,逆温层最高为t3时刻的100米,故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100米。答案:9.B10.C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2016年3月2日5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据图回答1112题。11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可能是()A4百帕 B6百帕C8百帕 D10百帕12此时,在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甲地气压值为1 0081 010百帕,乙地的气压值为1 0141 016百帕,则两地气压差为48百帕,因此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可能是6百帕。第12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由低气压向高气压凸出的部位,也就是甲地位于以低气压为中心的锋面处(即在槽线上),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故A选项正确;乙地位于由高气压向低气压凸出的部位,也就是乙地在高压脊控制下(即在脊线处),以晴天为主;丙地也受高气压控制,同时处于高压脊上,以晴天为主;丁地为高气压中心,以晴天为主。答案:11.B12.A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5N,120E)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1314题。1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的是()14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D甲地大风;乙地阴雨连绵解析:从题干和示意图可知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锋面气旋中,结合甲、乙的经纬度和北半球锋面气旋的移动方向可知甲位于冷锋的锋后,乙位于暖锋的锋前。此时甲、乙均有可能形成阴雨天气,且甲地的天气变化要比乙地剧烈,甲地此时多为偏北风,乙地多为偏南风。答案:13.B14.D下图是xx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一幅沙尘暴的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至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回答1516题。15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气压带 B西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 D东北信风带16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解析:第15题,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常见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即位于我国35N以北,因此为西风带。第16题,3月中旬该地区气温回升快,易形成气旋。而此时降水较少,空气干燥,上升气流易扬起沙尘。另外,此时冷空气势力仍较强,易南下形成冷锋,从而形成大风、沙尘暴。答案:15.B16.C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均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1718题。17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P点此时受西北风的影响B图甲表示春季或秋季C图乙表示7月份D图乙表示1月份18图甲中P点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17题,图甲中气压带、风带南移,说明为1月;图乙中气压带、风带北移,说明为7月。第18题,P点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因此是地中海气候。答案:17.C18.C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0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19题,由气温雷达图可知丙位于热带地区,靠近赤道,故昼夜长短变化小。第20题,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对应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由气温、降水分析可知,丁为地中海气候。答案:19.C20.D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变化比较图。读图回答2122题。21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22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 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C水稻种植北界北移 D油菜开花期滞后解析:第21题,图中“19511960年”“1993xx年”两条平均等温线的间距反映了气温变化的幅度,间距越大,气温变化幅度越大,故东北地区是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第22题,甜菜是喜温凉的作物,气候变暖会导致原种植区域的温度升高,导致种植区域北移,A错;气候变暖后海拔较高处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小麦,故小麦种植海拔升高,B错;水稻对热量要求较高,变暖后较高纬度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水稻,因此种植北界北移,C正确;油菜种植地区的温度升高,热量条件会满足提前开花需求,故开花期应提前,D错。答案:21.D22.C二、综合题(共56分)23图甲为某区域7月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乙为四种气候类型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控制丙地的天气系统是_,受其影响该地有怎样的天气特征?(4分)(2)造成A、B两地的气候仅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因素是_,图乙中与图甲中C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_(填字母),说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6分)解析:第(1)题,图甲中丙地气压低,为低气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第(2)题,受山脉的阻挡,图甲中A、B两地的气候类型仅分布在沿海地区;C地位于美国北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答案:(1)低气压中心(气旋)阴雨天气。(2)地形d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降水较少。24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4分)(1)说出甲地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3分)(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2分)(3)在图乙中画出875百帕、900百帕、925百帕、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5分)(4)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4分)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图乙所示天气系统自然灾害名称对农业的影响解析:第(1)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近地面的风,画图即可得出风向是西北风,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所以甲地的风力比乙地大。第(2)题,天气系统A是来自高纬地区的冷锋,此天气系统过境能带来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第(3)题,描点连线,层层进行,可从外向内,也可从内向外,连线时不要交叉,不要漏点;连好可见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低气压(气旋)天气系统。第(4)题,冷锋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形成寒潮(或沙尘暴),对农业生产可造成冻害;低气压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形成热带风暴乃至台风,造成强降水形成涝灾,但缓解了旱情。答案:(1)西北风。甲地比乙地风力更大。原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2)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3)画图略。低气压或气旋。(4)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图乙所示天气系统自然灾害名称寒潮(或沙尘暴)台风对农业的影响不利:冻害等有利:减轻虫害等(沙尘暴引起土壤侵蚀、农业减产等)不利:淹没农田等有利:缓解旱情等25.读甲、乙两图,回答相关问题。(18分)(1)图甲所示季节,M处的风向是_,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4分)(2)结合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A此季节太阳直射点移至赤道以南B此时东非高原正处于雨季C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易出现洪水威胁D此季节美国中央大平原受到极地冷空气影响,气候干冷(3)N处此季节盛行_风,成因是_。(6分)(4)当图乙中河流水位降低时,试分析图甲所示大陆地区的气压变化并说明引起变化的原因。(6分)解析:图甲中M地区东边是高气压,西边是低气压,故M处的风向是由东向西,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为东南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图甲中所示大陆上形成低气压中心,由此可判断图甲地区为北半球夏季。通过读图乙可判断P处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河流水位降低时,北半球为冬季。答案:(1)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C(3)西南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而成(4)亚洲高压逐渐增强。原因:当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下降时,南半球进入夏季,北半球迎来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流下沉,高气压势力逐渐增强。26读我国西南地区两城市(M、N)有关气候数据,回答问题。(14分)表1M和N两地气温年、日较差比较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气候日较差()1月4月7月10月M12.111.113.914.87.28.8N19.18.06.99.38.07.5表2M和N两地的降水量及占全年比重、降水日数比较11月次年4月510月降水量(mm)占全年比重(%)降水日数(天)降水量(mm)占全年比重(%)降水日数(天)M116.311.231.0918.188.8103.6N278.524.780.9849.875.398.0(1)比较M地和N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4分)(2)1月M地和N地的气温日较差相差_ ,达到全年差异最大值。根据表2分析1月M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地的原因。(4分)(3)分析M、N两地510月降水量大于11月次年4月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从表1中提供的资料可知,M地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N地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第(2)题,从表1中计算可知,1月M地和N地的气温日较差13.9 6.9 7 ,为全年中的最大值,原因可结合表2中11月次年4月,M地降水量少,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来分析。第(3)题,我国西南地区降水水汽多来自夏季风,影响本地的夏季风主要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而11月次年4月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答案:(1)M地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N地的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2)71月(冬季),M地降水日数较N地少,云量少。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M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地。(3)510月,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11月次年4月,盛行冬季风,降水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