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513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新人教版说明: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正是江南好风景, 。 , ,古道西风瘦马。我寄愁心与明月, 。论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c gung( )。后来发生了fn q(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 du b rn( )。突然间,我hung rn d w(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伫立山巅,山风急来,更觉山林的寂静与空灵,心中油然而生一分对大自然的虔敬。B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C谨慎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在行动之前我们总是瞻前顾后,怕这怕那,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D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在句末添加“的方法”)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很多国内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去掉“批评”)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加大”改为“加剧”)5综合性学习,请你写出下列古代用语(4分)尊称对方的父亲 谦称自己的父亲 古代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称谓是 古代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称谓是 二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10分)(一)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5子曰:“ , 。”为政(上文默写题)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人不知而不愠( ) (2)温故而知新( ) (3)博学而笃志(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4分)(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一句是讲为人态度,后一句是讲学习的乐趣。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C.第(6)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7分)言 志论语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注释】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盍:何不。裘:轻暖的皮袄。憾:遗憾。伐:夸耀。施:表白。9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分)A友人惭,下车引之 B愿闻子之志C学而时习之 D择其善者而从之10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老 者 安 之 朋 友 信 之 少 者 怀 之。11“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12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3分) 13找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说说这一连串的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6分) 14选文第三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15“冬天百草园比较的无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冬天的百草园枯燥无味。 B冬天的百草园很有趣味。C冬天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比较,少了趣味。D冬天的百草园比春天、夏天、秋天的百草园的趣味少,但还很有味。(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很瘦的季节石不易冬季,特别是北方的冬季,是很瘦的。时令一到,木叶凋零,树没有了往日的丰腴,显得很精瘦;草,臣服于北风,把天地拉得更高远;水,晶亮清泠,被冻得很深邃。要是下点小雪,就更精彩了:站着别动,让雪花落在你的睫毛上,能看见它们在哭泣。圣洁的雪野,真是恋爱的天堂。冬天是个声音稀疏的季节,如果你不用心,会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声响的世界。即使有声音,在冬季,也会显得很孤单,很瘦。但是,特别有精神。我在冬季的被窝里时常想象一个这样的情景:某位朋友出门时顶着带棱角的风,与裹在身上的衣帽相依为命。我们笑他傻,因为寒风的倒刺舔在脸上可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然而当他怀揣一瓶烧酒回来时,我们便都明白了他出去的动机,于是很高兴。接着很多人围炉夜话,漫漫长夜被我们越喝越短去年冬天,因大雪封山,我与一位好友滞留在他父亲的护林小屋。半夜,风把所有的寒气都逼了出来,然后自个儿往被冻的瑟瑟的小屋里渗。屋内熊熊燃烧的炭炉彷佛结了冰,吐不出丁点热气,我几乎没有活着的勇气了。那位好友很瘦,也冷得差点精神崩溃,但他一刻也不肯消停,就四处倒腾,结果翻出数块老姜、一串辣椒和半袋红糖。他用铝锅铲了些热情敲门的积雪,然后熬了几碗又辣又甜的姜水。我们哆嗦地捧着碗,用嘴顺着碗沿哧溜溜地喝着,喝得我们满头大汗。那些姜水,真像冬日里的太阳,把我们烘得暖洋洋。后来同学父亲赶来,手里还拎了只肥嫩的野兔。他把兔子开膛用雪水清理干净后,拿剩下的辣椒煨了一锅红艳艳的兔肉。根本不用描绘,我想那滋味肯定会成为我最饱满的记忆。次日风停雪住,同学父亲领我们下山。路上他说,冬天的山太瘦,却是打猎的好时节。猎枪的响声是最美的原生态音乐。那一刻,我突然感觉,瘦,对于大自然来说,绝对是一种朴素的震撼。是的,被大风掏空的原野,只剩下诗情画意。好比中国水墨画中,嶙峋的岩石,傲骨的竹梅。冬季,是一个让人绷紧神经的季节,是一个能闻到阳光味道的季节,是一个能听见雪花坠地的季节。你无须去查询日历,只要你看见地上的影子越来越长、越来越瘦,就说明冬季临近了。若还不放心,就等大风把你的影子吹歪吹散吧。在这个生命倾斜的季节里,瘦,已经深入记忆的骨髓。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方能领略其中的大美。想着那连时间都不舍得删除的美景。朋友,到了雪花缤纷时可别忘了约我,因为我早就贮存了陈年的烧酒,滑嫩的卤蛋和饱满的精神。相信我们在赏雪品茗的同时,能在这个很瘦的季节变得更加真实。但不知今年冬季的下一场雪何时飘洒。16作者为什么说冬季是一个很瘦的季节?(5分) 17文中划线句讲究文采,给人美的感受。用心品味,说说句子为什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4分)冬季,是一个让人绷紧神经的季节,是一个能闻到阳光味道的季节,是一个能听见雪花坠地的季节。 18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4分) 三作文(50分)19按要求作文。请以他(她)是我的榜样为题目,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出他/她的榜样作用。要求:不少于600字;要有真情实感,文从字顺;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附加题(10分)却说那鹿力大仙在绣墩上坐看多时,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那长老先前觉痒,然后觉疼。原来坐禅的不许动手,动手算输。一时间疼痛难禁,他缩着头,就着衣襟擦痒。八戒道:“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等我上去看看。”好行者,嘤的一声,飞在唐僧头上,只见有豆粒大小一个臭虫叮他师父。慌忙用手捻下,替师父挠挠摸摸。那长老不疼不痒,端坐上面。行者暗想道:“和尚头光,虱子也安不得一个,如何有此臭虫?想是那道士弄的玄虚,害我师父。哈哈!枉自也不见输赢,等老孙去弄他一弄!”这行者飞将去,金殿兽头上落下,摇身一变,变作一条七寸长的蜈蚣,径来道士鼻凹里叮了一下。那道士坐不稳,一个筋斗翻将下去,几乎丧了性命,幸亏大小官员人多救起。国王大惊,即着当驾太师领他往文华殿里梳洗去了。行者仍驾祥云,将师父驮下阶前,已是长老得胜。那国王只教放行。鹿力大仙又奏道:“陛下,我师兄原有暗风疾,因到了高处,冒了天风,旧疾举发,故令和尚得胜。且留下他,等我与他赌隔板猜枚。”国王道:“怎么叫做隔板猜枚?”鹿力道:“贫道有隔板知物之法,看那和尚可能彀。他若猜得过我,让他出去;猜不着,凭陛下问拟罪名,雪我昆仲之恨,不污了二十年保国之恩也。”真个那国王十分昏乱,依此谗言。即传旨,将一朱红漆的柜子,命内官抬到宫殿,教娘娘放上件宝贝。须臾抬出,放在白玉阶前,教僧道:“你两家各赌法力,猜那柜中是何宝贝。”三藏道:“徒弟,柜中之物,如何得知?”行者敛祥光,还变作焦栝虫,钉在唐僧头上道:“师父放心,等我去看看来。”好大圣,轻轻飞到柜上,爬在那柜脚之下,见有一条板缝儿。他钻将进去,见一个红漆丹盘,内放一套宫衣,乃是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用手拿起来,抖乱了,咬破舌尖上,一口血哨喷将去,叫声“变”!即变作一件破烂流丢一口钟,临行又撒上一泡臊溺,却还从板缝里钻出来,飞在唐僧耳朵上道:“师父,你只猜是破烂流丢一口钟。”三藏道:“他教猜宝贝哩,流丢是件甚宝贝?”行者道:“莫管他,只猜着便是。”1以上文字选自 代小说家 的西游记(2分)2请结合选文说一说,文段中的故事情节突出了悟空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 3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联系选文内容试分析一下其艺术特色。(4分) 质检考试答案: 1、(1)落花时节又逢君;(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3)随君直到夜郎西;(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粗犷、分歧、咄咄逼人、恍然大悟 3、D 4、C 5、(1)尊君;(2)家君;豆蔻年华;弱冠 6、(1)生气,恼怒;(2)学过的知识;(3)坚定 7、(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平民百姓却不可以改变志向。 8、A9.【答案】B【解析】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表助词“的”。1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1【答案】孔子:仁义 子路:重情义 颜渊:谦虚忠厚参考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享,用坏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12、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13、作者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出孩子们的兴奋惊喜之情,及从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突出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 14、内容上写出了“我”对要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表现了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和惜别之情;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5、D16木叶凋零,树没有了往日的丰腴,显得很精瘦;草,臣服于北风,把天地拉得更高远;水,晶亮清泠,被冻得很深邃。冬天是个声音稀疏的季节,即使有声音,在冬季,也会显得很孤单,很瘦。原野被大风掏空。地上的影子越来越长、越来越瘦。(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17这一句运用排比的手法(1分),从嗅觉、听觉等多方面(1分)写出了冬季给人紧张、晴朗、宁静的感觉(1分),表现了作者对冬天独特的感受和强烈的喜爱(1分)。(意思对即可)18含义:暗示“我”对下一场雪的期盼,深情表达作者对很瘦的冬季的热爱之情;(2分)作用:独句成段,意蕴丰富,含蓄隽永,使文章结尾留有余味,增强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15。试题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树”“草”等自然特征即可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8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内容上暗示“我”对下一场雪的期盼,深情表达作者对很瘦的冬季的热爱之情;结构上独句成段,使文章结尾留有余味,增强了表达效果。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附加题:1、明 吴承恩 2、 悟空:机智聪明:从他变作蜈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虎力大仙失败可见;爱搞恶作剧:从他将宫衣变为破钟,还撒了尿可见;神通广大:从他可以变化栝虫、蜈蚣,变化物品可见。 3、从悟空可以自由变化,虎、鹿、羊可成仙等情节可见作品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哈哈!枉自也不见输赢,等老孙去弄他一弄!”这句话既有口头语言“弄一弄”,又体现了悟空自信、好胜心强的性格特点,使得作品活泼生动,同时又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质检考试答案: 1、(1)落花时节又逢君;(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3)随君直到夜郎西;(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粗犷、分歧、咄咄逼人、恍然大悟 3、D 4、C 5、(1)尊君;(2)家君;豆蔻年华;弱冠 6、(1)生气,恼怒;(2)学过的知识;(3)坚定 7、(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平民百姓却不可以改变志向。 8、A9.【答案】B【解析】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表助词“的”。1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1【答案】孔子:仁义 子路:重情义 颜渊:谦虚忠厚参考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享,用坏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12、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13、作者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出孩子们的兴奋惊喜之情,及从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突出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 14、内容上写出了“我”对要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表现了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和惜别之情;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5、D16木叶凋零,树没有了往日的丰腴,显得很精瘦;草,臣服于北风,把天地拉得更高远;水,晶亮清泠,被冻得很深邃。冬天是个声音稀疏的季节,即使有声音,在冬季,也会显得很孤单,很瘦。原野被大风掏空。地上的影子越来越长、越来越瘦。(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17这一句运用排比的手法(1分),从嗅觉、听觉等多方面(1分)写出了冬季给人紧张、晴朗、宁静的感觉(1分),表现了作者对冬天独特的感受和强烈的喜爱(1分)。(意思对即可)18含义:暗示“我”对下一场雪的期盼,深情表达作者对很瘦的冬季的热爱之情;(2分)作用:独句成段,意蕴丰富,含蓄隽永,使文章结尾留有余味,增强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15。试题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树”“草”等自然特征即可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8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内容上暗示“我”对下一场雪的期盼,深情表达作者对很瘦的冬季的热爱之情;结构上独句成段,使文章结尾留有余味,增强了表达效果。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附加题:1、明 吴承恩 2、 悟空:机智聪明:从他变作蜈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虎力大仙失败可见;爱搞恶作剧:从他将宫衣变为破钟,还撒了尿可见;神通广大:从他可以变化栝虫、蜈蚣,变化物品可见。 3、从悟空可以自由变化,虎、鹿、羊可成仙等情节可见作品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哈哈!枉自也不见输赢,等老孙去弄他一弄!”这句话既有口头语言“弄一弄”,又体现了悟空自信、好胜心强的性格特点,使得作品活泼生动,同时又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