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巩固提升.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510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巩固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巩固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巩固提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宗教改革1、2、3、4、5、6启蒙运动7、8、9、10、11、12综合13、141.(xx北京一模)马丁路德提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的观点。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应严格遵守基督教的仪式B.在宗教信仰上应遵循牧师指导C.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D.人们应自觉传播基督教的教义解析:C教皇和教会要求严格遵守基督教的仪式,在宗教信仰上应遵循牧师指导,马丁路德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故A、B两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C项正确;马丁路德的观点强调如何与上帝沟通,没有涉及自觉传播基督教教义,故D项错误。2.(xx漳州质检)“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A.薄伽丘 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孟德斯鸠解析:C材料反映信徒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是马丁路德信仰得救的思想,故C项正确;薄伽丘、莎士比亚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戏剧家,故A、B两项错误;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故D项错误。3.(xx河南六市联考)马丁路德认为,凡是知道自己不适合独身生活的人应该尽快做些功夫,奉上帝之命赶快结婚,男子最晚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就应该结婚,这正是他们健康而适合结婚的年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的幸福表明对教会禁欲主义的反抗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是理性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A.B.C.D.解析:B鼓励人们结婚,就是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的幸福,就是对教会禁欲主义的反抗,故正确;追求现世的幸福,有利于扩大消费,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正确;理性主义强调摆脱权威,依靠自身知识独立自主做出判断,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来进行的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C.宗教改革因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解析:B文艺复兴运动是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改革教会某些弊病)掩饰下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这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想要表达的意思,故选B。5.(xx黄山月考)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指出:“依圣经之言, 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解析:A据材料可知王权在神权之下,教权之上,有利于排除教会干扰,形成以君主为首的民族国家,故A项正确;宗教改革更加强调信仰的虔诚,因信称义冲击的是教会而非信仰,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教权与王权关系,而非圣经传播问题,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6.(xx茂名二模)“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B.明末清初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C.路德教派的教徒D.加尔文教派的教徒解析:D材料中“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体现了加尔文的“先定论”主张。故选D项。7.(xx绵阳三诊)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这一思想在18世纪的欧洲最有可能被用于宣传论证()A.君权神授的思想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C.人是万物的尺度D.三权分立的学说解析:B君权神授的思想意在神化君权,与材料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契约论主张推翻暴君统治,重新订立契约保障人民权利,与材料思想类似,故B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人文主义色彩,在孟子的思想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三权分立的学说主张分权制衡,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8.他是18世纪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被誉为“思想之王”,在当时众多的思想家中,他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著有重要的历史著作,他说:“我写历史更多地是写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不是一个伟大的国王。”这位思想家是()A.孟德斯鸠B.薄伽丘C.卢梭D.伏尔泰解析:D根据材料信息“他是18世纪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可得知他是18世纪主张自由的启蒙思想家,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他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可得知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故D项正确;A、C两项均不合题意。9.(xx安阳二模)道格拉斯在再见,西方文化中写道:如果有人问我现在的欧洲需要什么,我会说需要能不依赖他人自己形成想法的人,是能独立思考,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思考的人,是能摆脱惯常的思维轨道,能用新的视角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人。与材料中对“人”的认识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A.伏尔泰B.薄伽丘C.康德D.马丁路德解析:C康德提出“人非工具”,强调人应该独立思考,与材料中对“人”的认识的观点相似。10.下列关于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猛烈抨击专制制度B.提出限制君权的思想C.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解析:C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君臣平等、限制君权;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是三权分立,故A、B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之际的主流思想依然是程朱理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从两人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要求,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1.(xx汕头调研)欧洲的某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充满思考与批判”的社会群体。他们极力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认为天主教会“应对人们盲目崇拜、不宽容以及加诸于人类社会的无数不幸负责”。这个社会群体应是()A.16世纪的德国新教徒 B.17世纪的荷兰航海家C.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D.19世纪的美国工厂主解析:C题干的地点是欧洲,故D项错误;“新世界的政治蓝图”,指的是构建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这是启蒙运动才有的内容,故C项正确;A、B两项都没有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故A、B两项错误。12.(xx洛阳一模)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竭力推崇儒家学说,并加以借鉴;1840年以后,启蒙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最初却受到了儒学思想家的抵制。材料反映了欧洲、中国对外来文化态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学说体系不同B.阶级基础不同C.政治诉求不同D.文明开化程度不同解析:B欧洲启蒙思想家代表的是资产阶级,鸦片战争后儒学思想家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欧洲启蒙思想家利用儒家思想来反封建,鸦片战争后儒学思想家属于顽固派代表,反对西方民主政治,故B项正确;政治诉求不同是由阶级基础不同决定的,故C项从属于B项;欧洲启蒙思想家推崇儒家学说,说明与学说体系无关,故A项错误;文明开化程度不同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xx天津质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早,发展曲折,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材料二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要使人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2)据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中思想家是如何从“人与国家”“人与自我”两个层面探索人类自由之道的。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等信息来概括二者的关系。第(2)问围绕“人与国家”“人与自我”两个角度思考作答,“人与国家”层面从启蒙思想家关于“理想王国”构建的思想来回答;“人与自我”层面从启蒙思想家关于理性、自由、平等以及生命、生活的态度视角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关系:人文主义一方面批判基督教,鼓吹人性解放;另一方面借助基督教的教义和精神来崇扬人性(或答“人文主义既批判基督教又利用基督教”也可)。(2)探索:“人与国家”层面:思想家用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说、分权学说构筑了人间的自由王国。“人与自我”层面:思想家宣扬人应有运用理性的自由,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有凸显人的个性、情感的非理性的自由,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或答“人既有运用理性的自由又有非理性的自由”也可)。14.(xx驻马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他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伏尔泰礼俗论材料二卢梭对中国的看法就跟伏尔泰颇不一致。他认为中国是君主专制国家,对待帝王若有些小过失,都可以用大不敬罪处死乃至灭族,造成许多冤狱。他认为中国风俗也有弊病,统治者治民,荣耀与惩罚并用,人民一有不当,立即遭受鞭挞,这样的人民怎么会有光荣感呢?转引自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材料三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材料四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伏尔泰与卢梭对待中国儒家文化看法不一致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每场争论的结果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的原因。(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只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却成为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解析:第(1)问探讨同是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需要从伏尔泰和卢梭两人的思想主张的不同入手,依据所学进行比较即可。第(2)问要思考三次争论都以中国形象的破坏为结果的原因,首先是考虑随着对中国了解的深入,西方对中国形象认识越来越准确、全面;另一方面要考虑三次争论的主体都是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与真实的中国形象不相容。第(3)问,可以从中国和西方当时经济、政治和思想本身的特点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答案:(1)伏尔泰: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改革实现君主立宪,主张吸取儒家文化中的合理部分来推动社会改革,因此对中国儒家文化持欣赏态度。卢梭: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共和制度,主张以革命手段彻底革除君主文化,故而竭力贬斥中国文化。(2)原因:启蒙运动信奉理性主义;伴随着对中国社会认识的深入,他们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停滞与落后。(3)原因:明末清初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经济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代表新经济形态的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时代的“缺陷”导致黄宗羲、顾炎武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猛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欧洲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旗帜,提倡自由、平等与民主,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理想蓝图,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