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IV).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485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IV)(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2分) 古典诗词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我们通往美丽心灵的桥梁,是生命的沉醉。读诗是一种品位,可以使我们情感bo mn、情趣高尚A读诗是一种境界,可以让我们变得yu y和深邃。体悟诗歌,亲近诗歌,你的生活必将诗意盎然B。 1、根据拼音写汉字 _ _(4分)2、A处的标点为 _(1分)3、B句有语病,请修改。 _ (2分)4、 为了庆祝第31个教师节,江海中学团总支决定于9月1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全校学生参加的诗歌朗诵会。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5分)(1)根据活动目的,请给本次诗歌朗诵会取一个名称。不超过8个字。 “_”诗歌朗诵会(2分)(2)教师节到了,你想对你你最尊敬的老师说些什么,请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述出来。(3分)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A、繁星的作者巴金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等。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诗歌的代表作是繁星和春水两部集子。 C、王湾、苏轼都是唐代人,杜牧是宋代人。 D、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6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4)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冰心纸船(5)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冰心成功的花)(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用拟人的修辞,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涵自然理趣的一联是 , 。(7)苏轼浣溪沙中,最能表现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诗句是:“ ,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犯了错误,不仅不承认还跟老师据理力争。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C.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濠河风光令游人流连忘返。D.这个孩子,本来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成绩怎会提高?8、下面一段文字中两处画线的语句都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荐,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语句应改为:_语句应改为:_二、阅读理解部分(70分)(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6分) 行秋宋 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9. 全诗以动衬静的手法,其中最典型的动景有 和 (3分)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0分)【甲】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乙】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6分)(1)先自度其足 (2)遂不得履 (3)我欲之楚 (4)将奚为北面 (5)反归取之 (6)此数者愈善 1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2分)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反归取之C、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D、何不试之以足13、翻译下列语句。(6分) (1)何不试之以足?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4、上面的两个故事现已成为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 、_ 。(2分)15、这两则寓言故事中的人具有什么相同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22分)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尤今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本文原题为书)16、作者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请分条列出。(用原文回答)(3分) 17、第段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说说表达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6分) _ _18、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说说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_ _19、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欣慰地写道“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 这树,永不枯萎。”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_ _20、从小到现在,你读过许多文章、书,请把对你影响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推介给大家,并简述推介的理由。(5分) _ _(四)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22分)改变一生的闪念那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那是在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她回头看看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即明白过来,肯定有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正如她预料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大声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湖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地梳洗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十几年的光阴一晃而过。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的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使我摆脱了困境,但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摇着头说:“我也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善意的一个闪念竟如此影响到别人的一生。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4分) 22、阅读第段文字,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老师形象的?根据这段文字,你认为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5分) 23、第段女教师对售货员说“我是她妈妈”,回家对女孩说:“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妈妈”和“阿姨”这两个称呼前后矛盾吗,为什么?(4分) 24、十几年后,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为什么来到老师的家?(4分) 25、当老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说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5分) 三、附加题:(20分)学完了安恩和奶牛我们不禁为作者传神的人物刻画所折服,请模仿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进行片段描写,要求描写细致、突出人物性格,不少于150个字。答案1.饱满、优雅 (2分) 2.分号 (1分)3.修改为:亲近诗歌,体悟诗歌,你的生活必将诗意盎然(2分)4(1)园丁颂、红烛颂(2)略5.C6.略初一语文月考测试答案1.饱满、优雅 2.分号 3.修改为:亲近诗歌,体悟诗歌,你的生活必将诗意盎然(2分)4(1)园丁颂、红烛颂(2)略5.C 6.略7.C8. 提高改为激发或培养 删去“使” 9. 鸣蝉、飞叶 10. 表现出诗人的闲适、轻松(愉悦)之情。11. (1)量,量长短(2)终于 (3)到去 (4)什么(5)反同“返”,返回 (6)越12.C13. (1)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子呢?(2)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14. 答案示例:揠苗助长 狐假虎威15.两个人做事都不知思考,太过古板,买鞋的人不知变通;去楚的人不听劝告。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不能死背教条,生搬硬套,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能迂腐、固执,要听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参考译文】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能干!”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16.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 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 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17回忆了“我”青少年时代一次买书的经历。表达了“我”对书的钟爱之情以及喜欢的书没买到的失落、心痛的心情。18“如蚁附膻”“蚕吞桑叶”“蜂儿采蜜”运用比喻手法,把“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19“我”能通过自己的影响,让读书成为孩子生命中组成部分,一生与书为伴,以读书为最大快乐,书润泽其生命,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20. 推荐:曹雪芹:红楼梦 理由: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在明清小说中,最为后人称道的莫过于红楼梦,其书自问世以来,评、题、图、咏、戏曲、影视作品等,真是大浪滔滔,汗牛充栋。二百余年来,以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为研究对象,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红学。可以说,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世界小说史、文学史,甚至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1. 一个女老师帮助一个偷书的小女孩。(意对即可)。22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老师的形象(如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也给分)。女教师是一个善良、懂得如何关爱孩子、如何教育孩子的老师。23不矛盾。在书店称妈妈,是为了帮助保护孩子,不让孩子难堪。到家称阿姨,是女孩对老师应有的称呼(1分)。不同的称呼,都表现老师对孩子的爱。24女孩大学毕业,特意看望老师,表达对老师当年帮助的感激之情。25. 您当年的帮助改变了我一生,我非常感激。(符合本文的要领,意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