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359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2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Fe2+、Mg2+、NO3、ClB在饱和的氯水中:SO42、NH4+、Al3+、CH3CHO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32、NO3、HCO3D =0.1molL1的溶液:Na+、K+、SiO32、AlO23相同质量的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A1:2:3B23:24:37C23:12:9D36:69:924已知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CH3OCH3H2O浓度/molL10.440.60.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H3OCH3)c(H2O)/c(CH3OH)B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C若经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0.04 mol/LD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H3OH)=1.6 mol/(Lmin)5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2NO2(g)N2O4(g)H0BC(s)+CO2(g)2CO(g)H0CN2(g)+3H2(g)2NH3(g)H0DH2S(g)H2(g)+S(s)H06由二氧化硅制高纯硅的流程如图,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H2和HCl均可循环利用CSiO2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DSiHCl3摩尔质量为135.5g7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D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H2C2O4)8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最终将会枯竭基于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源从开采、运输、加工到终端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浪费很大据统计,开采效率为32%,加工运输效率为70%,终端利用率为41%,则总效率近似为()A1.43%B14.3%C9.18%D91.8%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9Na2O2与SO3(g)的反应类似于Na2O2与CO2(g)的反应,请写出Na2O2与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2molNa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0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请回答:(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和(填化学式)(3)装置B的作用是(4)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填字母编号)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等待气体恢复常温才读数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5)实验测收集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 L,则参与反应的Na2O2 的物质的量为mol11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Na2SO4、NaHSO4、BaCl2中的一种,为了确定各是何种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记录为:A+D溶液+气体,B+C溶液+沉淀,B+A溶液+沉淀X,D+B溶液Y+沉淀,溶液Y+沉淀X溶液+气体(1)根据以上记录确定:ABCD(填化学式)(2)写出、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2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需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图中给反应物加热的方法是水浴加热,其优点是和;(2)在配制混合酸时应将加入到中去;(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4)由于装置的缺陷,该实验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5)反应完毕后,除去混合酸,所得粗产品用如下操作精制:蒸馏 水洗 用干燥剂干燥 用10%NaOH溶液洗 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xx年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二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应为Cl元素,X与W同主族,则X为F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则原子序数为=13,为Al元素,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则Z应为Na元素,结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解答】解:由题设可判定W为Cl,X为F,Y为Al,Z为Na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NaAl,故A错误;B氢化物沸点HFHCl,因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B正确;C非金属性FCl,则离子还原性ClF,故C错误;D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aAlF,离子半径FNa+Al3+,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知识2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Fe2+、Mg2+、NO3、ClB在饱和的氯水中:SO42、NH4+、Al3+、CH3CHO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32、NO3、HCO3D =0.1molL1的溶液:Na+、K+、SiO32、AlO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乙醛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D. =0.1molL1的溶液,显碱性【解答】解: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Fe2+、H+、NO3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B乙醛具有还原性,易被氯水中的氯气、HClO等氧化,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HCO3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则一定不能共存,故C错误;D. =0.1molL1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习题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可解答,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3相同质量的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A1:2:3B23:24:37C23:12:9D36:69:9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令Na、Mg、Al的质量都为1g,根据n=计算Na、Mg、Al的物质的量,金属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生成氢气的质量之比【解答】解:令Na、Mg、Al的质量都为1g,则:1gNa的物质的量为=mol,1gNa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为mol1=mol,1gMg的物质的量为=mol,1gMg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为mol2=mol,1gAl的物质的量为=mol,1gAl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为mol3=mol,金属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生成氢气的质量之比,即生成氢气质量之比为mol: mol: mol=36:69:9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计算解答4已知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CH3OCH3H2O浓度/molL10.440.60.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H3OCH3)c(H2O)/c(CH3OH)B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C若经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0.04 mol/LD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H3OH)=1.6 mol/(Lmin)【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平衡常数是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得到;B、依据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分析反应进行的方向;C、依据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得到;D、依据C计算得到甲醇的平衡浓度计算甲醇表示的反应速率;【解答】解:A、平衡常数是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得到,2CH3OH(g)CH3OCH3(g)+H2O(g)的平衡常数K=,故A错误;B、表中数据分析计算Q=1.86400,说明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故B错误;C、甲醇起始量浓度为0.44+1.2=1.64mol/L设转化的甲醇浓度为x 2CH3OH(g)CH3OCH3(g)+H2O(g)起始量( mol/L) 1.64 0 0变化量(mol/L) x 0.5x 0.5x平衡量(mol/L) 1.64x 0.5x 0.5xK=400,计算得到x=1.6mol/L若经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0.04 mol/L;故C正确;D、010min内甲醇平衡浓度=0.04mol/L,平均反应速率v(CH3OH)=0.16 mol/(Lmin);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应用,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化学平衡三段式计算方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5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2NO2(g)N2O4(g)H0BC(s)+CO2(g)2CO(g)H0CN2(g)+3H2(g)2NH3(g)H0DH2S(g)H2(g)+S(s)H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A、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A不选;B、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B选;C、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不选;D、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注意根据反应特征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答,难度不大6由二氧化硅制高纯硅的流程如图,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H2和HCl均可循环利用CSiO2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DSiHCl3摩尔质量为135.5g【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B根据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可知,H2和HCl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进行解答;C根据SiO2是原子晶体;D根据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解答】解:A反应为SiO2+2C Si+2CO,反应Si(粗)+3HClSiHCl3+H2,反应SiHCl3+H2Si(粗)+3HCl,三个方程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可知,H2和HCl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所以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H2和HCl,故B正确;CSiO2是原子晶体,硬度大、熔点高,故C正确;DSiHCl3摩尔质量为135.5g/mol,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原子晶体的性质,摩尔质量的单位,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7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D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H2C2O4)【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NaHSO4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守恒分析判断;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分析【解答】解:A、NaHSO4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分析,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NaHSO4 =Na+H+SO42,H2OH+OH,溶液中质子守恒,c(H+)=c(SO42)+c(OH),故A正确;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Ag+)c(Cl)c(I),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H2CO3H+HCO3,HCO3H+CO32,c(H+)c(HCO3)2c(CO32),故C错误;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2c(Na+)=3c(HC2O4)+C(C2O42)+c(H2C2O4),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平衡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应用,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8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最终将会枯竭基于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源从开采、运输、加工到终端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浪费很大据统计,开采效率为32%,加工运输效率为70%,终端利用率为41%,则总效率近似为()A1.43%B14.3%C9.18%D91.8%【考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根据开采效率为32%,加工运输效率为70%,终端利用率为41%,三者相乘为总效率【解答】解:总效率=开采效率加工运输效率终端利用率=32%70%41%=9.1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利用率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9Na2O2与SO3(g)的反应类似于Na2O2与CO2(g)的反应,请写出Na2O2与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O3+2Na2O2=2Na2SO4+O2每2molNa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分析】Na2O2与SO3(g)的反应类似于Na2O2与CO2(g)的反应,可知:当非金属氧化物有高低价态时,过氧化钠与低价态的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该非金属的最高价态的含氧酸盐,此时没有氧气产生;当非金属氧化物有高低价态时,过氧化钠与最高价态的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该非金属的最高价态的含氧酸盐和氧气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电子转移【解答】解:三氧化硫是最高价态的硫的氧化物,因此过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3+2Na2O2=2Na2SO4+O2,氧元素化合价1价变化为0价和2价,每2molNa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故答案为:2SO3+2Na2O2=2Na2SO4+O2;2mo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原理的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0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请回答:(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CaCO3和HCl(填化学式)(3)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4)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abc(填字母编号)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等待气体恢复常温才读数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5)实验测收集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 L,则参与反应的Na2O2 的物质的量为mol【考点】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专题】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类实验【分析】(1)仪器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连接用来除去HCl,连接可使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然后连接可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最后连接测量气体的体积;(2)C装置中是制取CO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大理石和盐酸;(3)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4)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反应放热,温度较高,气体受热膨胀,为了更正确应该等待气体恢复常温才读数;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保持压强相等;(5)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根据反应2CO3+2Na2O2=2Na2CO3+O2,计算生成mol的氧气需要消耗Na2O2的物质的量【解答】解:(1)C装置中是制取CO2,那么选用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盐酸、不能用碳酸钠,反应太快,盐酸有挥发性,故制得的CO2中混有HCl,除去HCl用B装置,要长进短出,CO2在进入到D中与Na2O2反应产生O2,由于还有CO2没有反应完,所以O2中 混有CO2,除去O2中的CO2 用装置A,同样要长进短出,从得到的较纯的O2,在通入到E装置中测量O2的体积,因此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故答案为:;(2)C装置中是制取CO2,那么选用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盐酸、不能用碳酸钠,反应太快,故答案为:CaCO3;HCl;(3)仪器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少量氯化氢,须通过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这些氯化氢;故答案为:吸收CO2中混有的HCl;(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等待气体恢复常温才读数;读数时要调节E中甲乙的液面使其同一高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答案为:abc;(5)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2Na2O2+2CO2=2Na2CO3+O2, 2 1 n moln=mol2=mol,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考查气体的制备、除杂、量气、计算等知识,把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1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Na2SO4、NaHSO4、BaCl2中的一种,为了确定各是何种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记录为:A+D溶液+气体,B+C溶液+沉淀,B+A溶液+沉淀X,D+B溶液Y+沉淀,溶液Y+沉淀X溶液+气体(1)根据以上记录确定:ANa2CO3BBaCl2CNa2SO4DNaHSO4 (填化学式)(2)写出、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2=H2O+CO2CO32+Ba2+=BaCO3BaCO3+2H+=Ba2+H2O+CO2【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由CO32、SO42与Ba2+分别产生Ba2CO3、BaSO4的白色沉淀,而BaCO3可溶于强酸产生气体CO2,BaSO4则不能据此我们即可将四种溶液检验出来,由反应可知,A、C、D都能与B反应产生沉淀,所以B为BaCl2溶液;而由可知沉淀X为BaCO3,溶液Y呈酸性,由此产生沉淀X的中A为Na2CO3,产生溶液Y的中D为NaHSO4,因此C为Na2SO4,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所发生的反应,并书写相关离子方程式【解答】解:(1)由反应可知,A、C、D都能与B反应产生沉淀,所以B为BaCl2溶液;而由可知沉淀X为BaCO3,溶液Y呈酸性,由此产生沉淀X的中A为Na2CO3,产生溶液Y的中D为NaHSO4,因此C为Na2SO4,故答案为:Na2CO3;BaCl2;Na2SO4;NaHSO4 ;(2)反应为Na2CO3与NaHSO4的反应,NaHSO4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实质为2H+CO32=H2O+CO2,反应为碳酸钠和氯化钡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反应为BaCO3和HCl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故答案为:2H+CO32=H2O+CO2;CO32+Ba2+=BaCO3;BaCO3+2H+=Ba2+H2O+CO2【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解答此类题要善于分析给出物质间的反应,然后对比实验的代号,使其找到一一对应关系善于抓特殊现象、特殊反应等突破口,是迅速解题的关键,但一定不要忙燥,要一一验证清楚,再按题目要求一一作答12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需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图中给反应物加热的方法是水浴加热,其优点是受热均匀、和温度便于控制;(2)在配制混合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浓硝酸中去;(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取代反应(4)由于装置的缺陷,该实验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苯、浓硝酸等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5)反应完毕后,除去混合酸,所得粗产品用如下操作精制:蒸馏 水洗 用干燥剂干燥 用10%NaOH溶液洗 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ABCD【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有机实验综合【分析】(1)反应控制在5060的温度下,使用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2)防止浓硫酸溅出,浓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因此两种酸混合时,把浓硫酸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3)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4)苯是挥发性液体,硝酸挥发,会造成污染空气;(5)硝基苯中混有混合酸,先用水洗,除去大部分混合酸,然后用10%NaOH洗涤,除去剩下的酸,然后再用水洗,除去碱,接着用干燥剂除去水,最后蒸馏得到溴苯【解答】解:(1)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温度便于控制,故答案为:受热均匀、温度便于控制;(2)浓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因此两种酸混合时,把浓硫酸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故答案为:浓硫酸;浓硝酸;(3)苯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硝基取代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其反应方程式:,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4)苯是挥发性液体,硝酸易挥发,根据装置图的特点,会造成苯、硝酸的挥发污染空气,故答案为:苯、浓硝酸等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5)硝基苯中混有混合酸,先用水洗,除去大部分混合酸,然后用10%NaOH洗涤,除去剩下的酸,然后再用水洗,除去碱,接着用干燥剂除去水,最后蒸馏得到溴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硝基苯制备实验,题目基础性强,贴近教材,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