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67116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活动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学会鉴赏文言文。 3、感受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领略他们的人格魅力。,一 第一题采撷一束灵感 温馨提示: 本题是引导同学们阅读文言文要在反复诵读,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选文中某些古代文人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同学们在探讨是应注意这点。,1、学生小组交流对六篇文言文的思想启示。 2、老师提醒注意比较异同点。 3、点拨内容:“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是古代文人的共同点,从中能感悟到他们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态度,但吴均和陶渊明一样,感受到社会的丑恶,因为时代的局限,却选择了逃避现实,归隐田园。,一 第二题带上一把钥匙 温馨提示: 本题引导同学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课文中有关解题、释词、注音、通句方面的注释很多,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1、巧借注释阅读文言文: (1)解题 (2)释词 (3)注音 (4)通句,一、 第三题积累一些词语 温馨提示: 本题要学生注意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尤其是通假字以及古今意思有区别的词语,更应注意积累。,答案参考: (1)“要”同“邀”,邀请; (2)“反”同“返”,返回; (3)“度”,推测; (4)“怜”,爱怜,喜爱;今义:可怜、怜悯。 (5)“被”同“披”,穿戴; (6)“病”,困苦不堪; (7)“景”,日光;今义:风景、景色。 (8)“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第四题掌握一些句式 温馨提示: 本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特殊句式的有关知识,更好理解课文。,答案参考: (1) 文言文中常用“者也”作标志,判断句,译时应加“是”; (2) “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的倒装句; (3) 状语后置,翻译时应把“于途”“于树”提前,即“于途歌”“于树休”; (4) 省略主语,译时应补出:(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5) “林尽水源”及“林尽于水源”的省略。,第五题了解一点常识 温馨提示: 对于古代文学常识,特别是课本中的注释中已经交待的,必须掌握。掌握的方法在于平时学完一个单元后,就要进行归纳整理。如用分类法归纳,用表格法归纳。,一、 第六题练笔长廊 温馨提示: 第一题,可以写场面,也可以写过程。重要的是展开联想,教师可以用小标题提示或用设问的方式给学生一些启发,例如: (1)陈胜“辍耕之垄上”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陈胜筹划起义时所用的计谋,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2)小标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我读书,我快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醉翁之意不在酒,小议“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学了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我对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捕蛇者说从一个蒋氏捕蛇人,以捕蛇的危险反衬了缴纳赋税的困苦。他宁可去捕“无御之者”的毒蛇,也不愿“复若赋”,这是为什么呢?文中说:他以捕蛇抵当自己的赋税,一年中有两次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其他时间,就可以舒适快乐的过着日子;而他的乡邻,却过着天天辛苦劳作的升华,到头来还把家里几乎所有的收入交纳赋税。我想,,人们应该都会选择危险的捕蛇,而非辛苦的劳作生活吧。,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以前我曾经听说过这句话,却不清楚它的故事,当时觉得“苛政”没有那么恐怖,比老虎还凶猛,但学了捕蛇者说后,我了解了这句话。 “ ”“苛政猛于虎。”来源于一个故事。,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走在山中,发现一个女子在一个坟墓前哭泣,便叫子路去询问原因。子路走过去问:“什么事让你哭得这么伤心?”那女子回答:“我的丈夫死在老虎手下,如今儿子也被老虎杀死了。”子路便问:“那你们为什么不到没有老虎的地方去呢?”回答却是:“这里没有苛政。”,有这个故事,我想到:有苛政的地方没有老虎,没有苛政的地方却有老虎,而那一家人,宁愿在老虎旁边生存,也不愿在苛酷的统治下生活,真是“苛政猛于虎”啊!而“苛政”不仅在我国古代有过,在国外也是有过的。,1794年的法国热月政变后,国内物价飞涨,日用品价格上涨了230倍,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甚至连门和窗户也要上税,这严重的赋税应该要比老虎和蛇凶猛的多吧。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更猛于虎。,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