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V).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67072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V)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Mg:24 Cu:64 Fe:56 Ca:40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计30分)16.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 煤气中毒 C. 冰山融化 D. 酸雨侵蚀17.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8.学校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学校图书馆内肯定不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19.下图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2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B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含碳量不同,钢的含碳量高C武德合金的熔点低,不可用于制造保险丝D比较黄铜片与铜片的硬度大小,通常是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画21.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22.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实验内容操作或现象解释或结论A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是氧化铁B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碳具有还原性C用烧杯取井水20mL,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产生的泡沫较少,水面有浮渣该井水是硬水D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23.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B西达苯胺不属于氧化物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 D西达苯胺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24.右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变红,不变红B变红,不变红C、变红,、不变红D比先变红,、不变红25.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氧化铜C.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2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7.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且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CO2 B该气体最多可能由3种物质组成 C一定是CO与O2组成的混合物 D一定是O2与CO2组成的混合物28.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混合物试剂或方法ACuO(C)隔绝空气加强热BCO(CO2)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CO2(CO)点燃混合气体D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29.已知:2KClO3 2KCl + 3O2,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和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B生成的质量C固体中的质量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30.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g,高温下用C还原(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得到金属混合物15.20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15.00g白色沉淀,则a的值为()A24 B20 C16 D28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1分)I.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元素 ;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 ;氧化铝 ;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N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 。 “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 。II.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A. 张青莲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氟属于金属元素 B. 氟的原子序数是9 C.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32.(8分)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物质用途金刚石切割玻璃石墨作电极活性炭净水对应特性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A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3.(12分)学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某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根据提供的器材该同学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实验前甲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该药品是 ;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图是该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标号),其中装置有误的是 (填字母标号),改正的方法是 。(3)若另选药品,也能完成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制备,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检验该气体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4.(9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 (“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3)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填序号) A.氧气比氮气更易溶于水 B.氧气比氮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 C.氧气的密度比氮气大(4)小芳根据小红的实验探究进行了精确的称量,反应前称量打磨后的镁条为8g,在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再次称量所得的固体质量为a,则a的范围是 。初三化学质量调研试卷答题纸1、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 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2、 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化学方程式2分,最后一空2分)31.(11分) I(1) (2) II(1) (2) (3) (4) 32.(8分)(1) (2) (3) (4) 33.(12分) (1) (2) (3) 34.(9分) (1) ;(2) (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4) (此空2分)九年级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 分)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CBDAADD DBBDAB31.I(1)Ar Cl- Al2O3 2P2O5 (2)一个氮分子中有两个氮原子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II(1)A(2)B(3)B (4)得到 NaF高温高压32.(1) 硬度大 导电性 吸附性 (2) AB(4) CO2 + 2NH3 CO(NH2)2 + H2O (4)石油 不可再生33.(1)铁架台 制取氧气(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MnO2) 2H2O2MnO22H2O+O2 (2)cabd a 将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下 (3)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34.(1)2Mg+O22MgO;(4) 不同意任何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空气中有气体参与了反应(5)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取燃烧后的产物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再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若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燃烧产物中含有Mg3N2 B (4)gag(或11.1ga13.3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