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67039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希望你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相信你一定会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理发剪刀 C羊角锤 D钓鱼竿2如图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甲乙丙丁A图甲中足球在地上滚动一段距离 B图乙中司机推汽车,汽车纹丝不动C图丙中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 D图丁中学生背书包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0的冰没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4如图是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示意图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时,可通过进入避险车道快速降低车速直至停止避险车道主要是将汽车因高速行驶带来危害的能转化为哪种形式的能( )A动能B重力势能C内能D弹性势能5以下单位中,表示功率单位的是( )A千克 B瓦特 C牛顿 D米6小明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从球离开手到最后落在地面的过程中,则动能EK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不计空气阻力),最接近下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7. 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分别用拉力F甲和F乙将重为400N的物体G提升,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同,在F甲和F乙作用下,绳子末端匀速移动相同距离,则此过程中( )AF甲和F乙做的有用功相等BF甲和F乙的大小相等CF甲和F乙做的总功相等D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8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B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杠杆仍能平衡 D无法判断9将掉落在地面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02JB0.2JC2JD20J10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 B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C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 D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11小红在操场上将一皮球抛出,皮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皮球由a到b时,动能逐渐增大B皮球由c到d时,机械能一直减小C皮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最大D皮球在a、c两点时动能相等MODABCF1F2F312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与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GBF1F2F3GCF1F2=F3=GDF1=F2=F3=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周一清晨,学校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旗杆顶部安装的是 滑轮,它的作用是 。使用时 (选填“能”或“不能”)省力。14一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当降落伞张开后,他开始做匀速下降,此时他的重力势能将 ,他的动能将 ,他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15一个质量为40kg的同学,由于找不到机械,只能自己亲自在20秒内将100N的物体从一楼搬上三楼,若每层楼的高度为3m,则他对物体做的功为 J,他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 w,他做功的效率是 。(g=10N/kg)16下列物体只具有动能的是 ,只具有势能的是 ,又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B. 被压缩的弹簧C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D. 被拦河坝拦住的河水17在冰的熔化实验中,冰块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某同学背着书包从一楼走上了四楼时,书包的内能将 机械能将 (选填“变小”“变大”“不变”)。 18题图 19题图 20题图18如图所示,粗糙斜面高度为h,长为S,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把重为G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的大小为F,则拉力做功为 ,机械效率大小为 ,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用题目中已知量的符号表示)19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0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为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人做的有用功为_ J,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此杠杆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20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ABC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 W2 , P1 P2 ,A点的动能_ B点的动能。(选填“”、“=”或“”)。三、解答题(本大题有7小题,共52分,解答22、23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1.(1)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和阻力F2。(2分)(2)在图中,O为支点,在A点画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保留作图痕迹)。(2分)(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G/3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2分)22(6分)某校学生乘校车到校外参加活动。该校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900m,用时90s若发动机的功率为6104W求:(1)校车行驶速度(2)发动机的牵引力所做的功(3)发动机的牵引力大小23(8分)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0N,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lm求:(1) 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 拉力做功的功率24(8分)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乙木块甲木块(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车对木块做功的多少的。(2)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 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3)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 ,理由是 。(4)假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原因是 。25(6分)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物理量12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F/N1.81.62.4绳端移动距离s/m0.30.4机械效率74.1%62.5%(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 (选填“甲”或 “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 m,机械效率=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26(8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 、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甲)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填“左”或“右”)端将下沉。(4)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小海和小红意见不同。小海认为能平衡,于是他每次让杠杆倾斜时静止,这样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杠杆平衡条件小海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对/错),小红仔细研究后发现自己的在水平位置实验的方案比小海好,请你说出小红的理由: 。27(10分)阅读短文 ,回答下列问题:小华在观看台球比赛时发现:有时运动的白球去撞击一个静止的球后,白球会立即静止在碰撞时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如图甲所示小华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静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的速度运动出去的吗?通过了解和初步实验,小华发现只有当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两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线上相碰时,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为进一步探究,她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将一个两端翘起、中间水平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相同的台球A、B,将B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A球置于轨道左端斜面上某处,测出该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如图乙所示,释放A球,撞击后,A球静止,B球向前运动并冲上轨道右端斜面能到达的最高点,测出该点的高度h2通过比较h2与h1的大小关系即可作出判断请你作答以下问题:(1)A球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动能(2)B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B球在碰撞后获得了 能(3)已知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mgh,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k= mv2。若轨道光滑,即A球下滑时机械能保持不变,则碰撞前瞬间A球运动速度的表达式VA= ;若h2=h1,则说明B球被撞后开始运动的速度VB VA(选填“”、“=”或“”)。(4)在实际实验中,由于轨道不光滑,测出的h2_h1(选填“”、“=”或“”)。大丰区第一共同体xx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答题纸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 14. 15. 16. 17. 18. 19. 20. _ 三、(本大题有7小题,共52分,解答22、23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1. (6分)22. (6分) 23. (8分) 24. (8分)(1) _ (2) (3) _ (4) _ 25. (6分)(1) (2) (3) (4) (5) 26. (8分)(1) (2) _ (3) (4)_(5)_ _27. (10分) (1) (2) (3) _(4) 九年级物理 学情调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C 2.C 3.A 4.B 5.B 6.D 7.D 8.A 9.C 10.A 11.B 12.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 定 改变力的方向 不能 14. 减小 不变 减小15. 600 30 2016. C BD A 17. 变大 不变 变大18. FS Gh/FS (FS-Gh)/s 19. 1 50 省力20. = 三、(本大题有7小题,共52分,解答22、23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1. (6分) 略22. (6分)(1)10m/s (2)5.4106 J (3) 6 103 N23. (8分) (1)2400J (2)3000J (3) 80 (4) 600W24. (8分) (1)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2)速度 做功 越大(3)不合理 没有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4)不能 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25. (6分)(1)匀速(2)乙(3)越低(4)0.3 83.3(5)越高26. (8分)(1)右 右(2)不能 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3)左(4)变大;(5)对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27. (10分) (1)重力势(2)动(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