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7024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 目的要求1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以下几个重点: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其工业革命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发展和解体;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其评价;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异同点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成功原因和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标志和历史意义 俄、英对外侵略扩张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2 通过学习,形成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不仅是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还使欧洲从根本上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这充分证明,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本章所涉及的一切重大社会变革,其原动力都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展开了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并在斗争中日益觉悟,社会主义运动得到发展。但是,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虽然通过巴黎公社的实践进行了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尝试,然而,事实证明:在当时还不具备建立自己政权的主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一方面在客观上有助于冲破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加快了当地落后生产关系瓦解的速度。另一方面,西方殖民者要把被侵略地区变成其理想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最终结果是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与贫困。【重点难点分析】1、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兴起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前提。英国的海上贸易、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可能。而英国海内外市场的扩大,又成为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上半期,其标志是以机器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的出现。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然后扩展至采矿冶金、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和机器使用。期间,一些技术熟练的技工起了重要作用。(2)工业革命的扩展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向欧美扩展,自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3)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在各国的统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资本主义国家为抢占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2、维也纳体系(1)维也纳体系的实质维也纳体系是历史的反动。当时欧洲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他们要求消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因素,更多地参与政治生活;工人阶级日益觉悟,希望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意大利等地要求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被压迫民族更加强烈地希望实现民族自治和民族独立,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但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封建君主们企图用18世纪的原则来统治19世纪的欧洲:不仅恢复了被革命推翻的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君主的统治,而且企图从政治、军事、外交上来防止和镇压新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受到损害。工人阶级除受资产阶级的剥削以外,又受到封建势力的压榨,处境更加困难。弱小国家的利益被大国任意践踏,争取民族权利的运动遭到镇压。总之,维也纳体系强加给欧洲的反动统治是历史的逆流。维也纳体系暂时重建了大国在欧洲的均势:19世纪初盛极一时的法国被严重削弱,领土被限制在1790年时的疆界内;在法国和俄国之间建立起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联邦作为缓冲地带;在德意志内部又以奥地利的力量威慑普鲁士,维持普奥之间的势力均衡;确立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作为法、奥、普等国的缓冲地带。(2)维也纳体系的瓦解维也纳体系瓦解的原因A、维也纳体系的内在矛盾:各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不满自身所处的无权地位;广大人民也希望改善生活和工作状况。他们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封建斗争。民族矛盾:被压迫民族希望改变被奴役的地位,掀起了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在维也纳体系中,俄国成为在欧洲大陆上夺取战利品最多的国家,后又充当了“神圣同盟”的盟主,称霸欧洲的野心日益增长,与欧洲霸主英国发生了矛盾;普鲁士与奥地利为争夺主宰德意志的权利而斗争;奥地利占据了德意志邦联的主席又将意大利的大部分置于自己的主宰之下,在向巴尔干地区的扩张中与英、俄、法冲突;战败而受到严格限制的法国不甘没落,先后参加英国旨在削弱奥地利和俄国势力的战争,企图再度攫取欧洲大陆的霸权,与俄、奥产生矛盾。欧洲大国之间矛盾的冲突,导致了神圣同盟的破裂。B、这一时期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拿破仑帝国虽然失败了,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在欧洲造成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这一时期,工业革命从英国向欧洲传播,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同政治上的反动局面形成巨大反差,这种政治上的反动局面必定会被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打破。维也纳体系严重动摇民族矛盾和各国内部阶级矛盾的冲突,使维也纳体系受到严重动摇:A、19世纪二三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对维也纳体系封建统治秩序的冲击:首先在西班牙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接着革命风暴席卷了意大利、俄国等广大地区,震撼了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维也纳体系所竭力维护的封建统治秩序不断遭到冲击。B、法国七月革命,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了金融资产阶级的“七月王朝”。维也纳会议恢复的最主要的封建王朝垮台,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封建秩序被打破,标志着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C、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陆续被破坏:1829年希腊独立,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首次改动;1830年比利时独立,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再次被改动。维也纳体系的彻底瓦解 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1848年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遍及除俄国之外的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法国“二月革命”进一步扫除封建残余,建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在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国,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拿起武器,要求结束封建专制统治;匈牙利、捷克和罗马尼亚人民为反抗外族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纷纷发动起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维也纳体系。3、1848年欧洲革命(1)革命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同封建制度及其残余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A、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改变现状,争取更多的权利,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但欧洲大陆当时的封建势力和金融资产阶级势力还很强大,在已经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国,掌握统治权的不是工业资产阶级,而是金融贵族,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和意大利还处于封建割据状态。B、遭受外来压迫的东南欧各国要求取得民族独立。因此,资本主义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变革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上层建筑,使之适应逐渐走向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直接原因: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恶化了人民的生活状况,加剧了阶级矛盾。 总之,革命的爆发是欧洲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2)革命的性质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参加的(包括巴黎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尽管当时各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国革命的具体任务也有差异,但总的说来,这场革命主要是解决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被压迫民族同压迫民族间的矛盾,但都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3)革命的特点 1848年欧洲革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代、为工业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新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是近代欧洲革命范围最广的革命,遍及了除俄国外的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成为这次革命的主力军和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但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尚不足以胜任对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自己的政党,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深刻影响在工人阶级中占统治地位。 工业资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但由于惧怕无产阶级,表现出严重的妥协性,甚至背叛革命。(4)革命失败的原因 以沙皇俄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封建君主疯狂镇压革命。 资产阶级的背叛:1848年欧洲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革命,但这时的工人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且一直走在革命的最前列,资产阶级十分害怕工人阶级,因而它的革命性不断减弱,甚至最后背叛了革命,从而削弱了革命。 当时是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时期,远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而当时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政党,缺乏斗争经验。巴黎工人六月起义被资产阶级残酷镇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5)革命的意义 它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时代降临时的历史大潮,对封建势力和工业革命前的陈旧体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作用,旧的统治已不可能完全按老样子统治下去了,到处留下了革命洗礼的痕迹。这就预示着新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将更广泛地开展起来。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A、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日益暴露的情况下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机器大工业要求相互联系的各个生产部门密切配合,但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单个资本家手中,因此生产的社会化只能在单个资本家企业的有组织生产上得以实现,而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同时,各个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高额利润,一方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使产品的增加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对降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某些产品相对过剩。上述现象正是造成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促成了工人运动的兴起。机器生产本来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却成了更多榨取工人劳动血汗的工具。机器的使用,使劳动分工更为细致和专门化,工人掌握的技术日益简单,资本家常常用大批非训练工人代替训练工人,用女工、童工代替成年男工,以减少工资支出,这就使在职工人面临失业的威胁,他们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不断恶化,工人运动随之兴起。早期的工人尚不能把机器同使用机器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区别开来,因此早期工人的斗争主要是烧毁工厂、捣毁机器、殴打工厂主。后来他们才逐渐明白,造成他们贫困的不是工厂和机器,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于是他们组织工会,进行罢工斗争,使工人运动的水平得到初步提高。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A、资本主义工业愈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愈壮大,马克思主义得以诞生的阶级基础就愈扩大。早期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往往遭受到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暴力镇压。工人阶级在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必须改变自己在政治上无权的地位,要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经济利益必须通过政治斗争来实现。B、资本主义愈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愈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愈尖锐。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在此以前,工人阶级参加的政治斗争只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反封建斗争,而两次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则是工人阶级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建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源于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了他们劳动创造财富思想的基础上,批判了他们关于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财富的观点,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指出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自己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样,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成为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最强有力的武器。5、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业革命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工业资本主义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根本动力。根据革命的任务,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可分为两类:(1)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和统一战争。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是其典型代表。从背景看:改革或统一前这些国家尚处在封建统治下,工业资本主义已有显著发展(日本除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统治或旧的统治秩序发生了尖锐矛盾,无论是农奴制还是幕府统治,无论是分裂割据还是外族压迫,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任务和性质看:其根本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它们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统一战争。采取自上而下方式的原因是:A、由于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日本的资产阶级还在形成中;俄国的资产阶级还未独立登上历史舞台;德国和意大利的资产阶级力量较弱。B、原来的统治者认识到变革能够维护或扩大自己的统治。如:沙皇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公开承认“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解放农民”;而对于普鲁士和撒丁王国来说,统一是其势力的延伸。革命的任务和性质不是由实施者的阶级属性决定的,而是由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地位决定的。如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从此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历史作用看:标志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但由于改革或统一战争是由原统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专制主义的统治传统等。(2)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革命。如法国的二月革命和美国的南北战争都属于这一类。从背景看:法、美两国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通过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金融资产阶级或种植园主的统治严重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从革命的任务及其性质看:推翻工场手工业时期掌权的资产阶级某个阶层的统治(在法国是金融资产阶级,在美国是种植园奴隶主),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类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结果和作用看:工业资产阶级独掌或分享政权,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并扩大到德、意、俄等国。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时期飞跃到机器大工业时期。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征服世界的物质力量。在此基础上,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所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实质上是少数资本主义强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列宁语),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殖民体系两个方面。(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革命运动和统一战争的浪潮越出西欧和北美的范围而席卷世界。英国通过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掌握了政权;法国在二月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美国南北战争后,工业资产阶级独掌政权。这样,经历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英、法、美三国,推翻了工场手工业时期掌权的金融资产阶级(美国是种植园主)的统治,使工业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从而在西欧和北美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统一战争,意大利、德意志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步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中欧和南欧确立。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明治维新,标志着俄国、日本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资本主义制度在东欧和亚洲的部分地区确立。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一方面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也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商品输出国;而另一方面被征服或控制的国家都沦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和劳动力的供给地,亚、非、拉的大批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的轨道。一个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为外围,前者支配后者,后者依附前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2)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生产力的绝对优势向世界各个地区实行了猛烈的扩张,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拉美一些获得独立的国家也在经济上被资本主义列强所左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在资本主义的纽带下连成统一整体。但由于此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领土还未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只是初步形成。7、殖民主义扩张的后果 西方国家在确立资本主义统治过程中,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求它不断向外扩张,把世界上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卷到资本主义潮流中来。因此,资本主义建立其统治和形成世界体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西方殖民者不断向世界各地侵略、扩张并把一切落后民族和国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马克思在谈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时写道:“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此观点精辟而科学,同样适用于近代资产阶级殖民制度。破坏性使命,是指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统治、掠夺和剥削给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城市衰落、商业凋敝、田园荒芜、人民贫困;同时这种破坏性又消灭了东方国家原有的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建设性使命在于它实际上对东方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的改造。殖民者的统治和剥削在客观上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向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创造了客观前提,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殖民统治的双重作用首先体现在破坏性,而建设性只是从客观结果而言,决不是殖民者的主观动机,其主观动机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大的物质利益。那些殖民国家获得了大量财富,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从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辐射渗透】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1)社会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3)政策措施: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挥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4)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2、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运动比较相同点:(1)统一的根本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统一。(2)性质:资产阶级的统一战争。(3)过程:都有一个核心力量(德:普鲁士、意:撒丁王国)和中心人物(德:俾斯麦、意:加富尔);采取战争和政治外交相结合的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4)结果:结束了长期分裂,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5)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6)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同点:(1)过程:德意志的统一完全依靠王朝战争来实现,而意大利的统一较多地依赖外力,人民群众也发挥了很大作用。(2)意大利统一的背景有外族压迫的问题。(3)统一的结果:意大利摆脱了外来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4)统一的影响:德意志的统一改变了欧洲格局;德国后来发展成为最富侵略性的国家之一。(5)性质:意大利的统一还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3、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德意志、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共性(1)从背景来看,改革或统一前这些国家尚处于封建统治下;工业资本主义已有显著发展(日本除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统治或旧的统治秩序发生了尖锐矛盾,无论是农奴制还是幕府统治,无论是分裂割据还是外族压迫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实际完成的根本任务任务及其性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统一战争。(3)领导:原封建统治者或从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人。(4)形式: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统一战争。(5)作用:标志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6)局限性:由于改革或统一战争是由原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进行的,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专制统治的传统等等。4、 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并指出这两次改革对其帝国主义特征形成分别产生的影响。相同点:(1)背景:都在封建统治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2)历史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局限性: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同点:(4)背景:日本还存在着民族危机,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1)改革力量:日本是由多个阶层和政治力量形成了倒幕派主体;俄国的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2)改革过程:日本改革前倒幕派利用人民力量经过武装斗争推翻幕府统治,为改革扫清了主要障碍;俄国则完全是自上而下进行,没有触动农奴主的根本利益。(3)改革内容:日本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实行比较全面的改革;俄国仅仅是废除了农奴制度。影响:(1)俄国改革中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侵略扩张的传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形成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征。(2)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中,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倒幕派成为改革的主要力量,因而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许多垄断资本家由封建特权商人和地主转化而来,与军阀勾结,既为日本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又成为日本政权统治的支柱。这些原因导致了日本成为带浓厚军事封建性特征的帝国主义。5、俄国1861年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这两次改革都是沙皇政府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俄国历史的进步。两次改革的不同点列表于下:类别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性质封建农奴制军事、经济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经济前提刚出现手工工场,经济发展缓慢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内容以加强军事力量、发展经济为主废除农奴制度作用巩固了专制统治,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为俄国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农奴制度的影响农奴制度被移植到手工工场,农奴制得到加强废除农奴制,却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证明 ( ) A、 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积极性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机器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 ) A它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C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 D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3以下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不能说明: ( ) 国 家总 人 口(单位:万人)农 村 人 口百 分 比城 市 人 口百 分 比英 国(1851年)约180048%52%法 国(1851年)约360075%25%俄 国(1851年)约590093%7%美 国(1850年)约230087%13%A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B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C除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向工业化国家过渡D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流动4英国成为维也纳会议的最大受益国,主要体现在 ( ) A欧洲旧制度的恢复,有利于英国确立对欧洲大陆的控制B欧洲均势的形成,有利于英国主宰欧洲C在欧洲版图的重新划分中,英国获得了大部分领土D法国海外殖民地的分割,进一步确立了英国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5“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历史的反动”,下列具体表现不能反映其反动性的是 ( ) A利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C继续维护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D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 6.1848年欧洲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 )A满足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 B扫除欧洲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障碍C结束政治分裂状态建立统一的国家 D摆脱外来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的独立7下列著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论法的精神 B社会契约论C百科全书 D国富论8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主要标志,主要是因为 ( ) A它是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起草的B它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C它最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D它第一次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9下列各项中,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C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10决定俄国1861年改革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 )A它是由俄国沙皇自上而下发动的 B它扫清了俄国的封建残余势力C它减轻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掠夺 D它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11.19世纪60、70年代,美、德、意进行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改革,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其相同的条件是 ( )A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革命或民族意识的加强C工业革命的推动 D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12.俾斯麦和加富尔在两国统一过程中不相同的是 ( ) A他们都发挥了领导作用 B他们始终是统一中的主角C他们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D他们都推动了本国历史的进步13.普法战争后,法国政治家甘必大指出:“我们现在是在进行一场暗中的战争。欧洲再没有和平,没有进步和自由。”欧洲一位外交官说:“从此欧洲少了一个女管家,来了一个男主人。”这两人的话不能反映出 ( )A法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B法德矛盾更加突出C欧洲大陆再次出现反动局面 D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14与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无很大关系的因素是( ) A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实力强,改革力度大C国际环境有利,外部压力小 D人民群众自下而上推进改革1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 ( ) A工业革命发展的促使 B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C争夺原料产地的推动 D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16.19世纪英俄两国对外扩张的方式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 ( ) A对外扩张的目的不同 B经济发展程度不同C在社会性质上的不同 D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17下列有关克里米亚战争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 迫使俄国放弃向南扩张的野心 使俄国“欧洲宪兵”作用减弱提高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 使英法之间的矛盾得以消除A B C D18.19世纪中叶,殖民国家加紧了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侵略,这一现象的主观条件是( ) A交通运输业空前发展 B资本主义正处于“繁荣时期”C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的需要 D军事上船坚跑利19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1858年,英国女王颁诏说:“尊重(印度的)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这说明 ( )A英国调整对印度的殖民政策 B英国承认印度自治C殖民主义政策日益行不通 D英国对印度控制削弱20.19世纪上半期,“亚洲革命风暴”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起义军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领导C.起义胜利的主客观条件不具备 D、起义军内部出现分裂21、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22、在日本的武装倒幕运动中( )A、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领导力量B、中、下级武士积极参加了斗争C、明治政府进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1867年进行了一系列战役,彻底消灭了幕府武装力量23、美国内战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市场 B、劳动力 C、国家政权 D、黑人奴隶制的存废24、英国的“圈地运动”与美国的“西进运动”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是( )A、给当地居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条件C、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市场 D、导致农村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25、在意大利统一得以完成的多种原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撒丁王国所起的领导作用 B、撒丁王国联合法国共同对奥地利作战C、中部摩地纳等地人民的起义 D、加里波第“红衫军”远征西西里的胜利26、下列关于德意志统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奥地利被挤出德意志帝国 B、普鲁士的军事改革是实现统一的主因C、俾斯麦是统一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D、统一过程中的关键性战役是萨多瓦战役27、18世纪初和1861年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B、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C、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D.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28、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B、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C、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D、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29、在19世纪中,对外扩张表现最为突出的国家是( )A、英、法 B、英、美 C、德、日 D、英、俄30、19世纪亚洲各国反抗西方侵略取得胜利的根本途径是( )A、开展武装斗争 B、充分发动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C、坚持反帝斗争 D、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二、问答题31、概括指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60年代欧洲大陆总的历史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几个方面的表现。 32、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从哪几个方面改变了世界面貌?概括指出在19世纪70年代前,法国为什么不断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而英国却没有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参考答案】一、1、C 2、D 3、C 4、D 5、D 6、B 7、D 8、D 9、D 10、D11、C 12、B 13、C 14、D 15、A 16、A 17、C 18、C 19、A 20、C21、A 22、B 23、D 24、B 25、A 26、B 27、B 28、A 29、D 30、D二、31、总的历史特点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体系在欧洲形成,封建制度基本推出历史舞台。国际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表现:(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扫荡了封建势力,权利了资本主义制度,拿破仑战争动摇了欧洲大陆封建统治的基础。(2)1848年欧洲革命进一步动摇大陆的封建统治。(3)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主要是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以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4)俄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5)工业革命迅速开展,发展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6)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建立。 32、改变面貌:(1)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权得到巩固。(2)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俄、日、德、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3)西方列强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抢占原料产地和市场,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4)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业无产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出现新高潮。法国:(1)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使反封建、反独裁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大革命的高潮过去后,法国多次出现金融贵族或大资产阶级独裁统治。劳动人民要求扩大政治权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统治权。(2)法国大革命期间,将没收来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拿破仑时期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英国:(1)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使关于资产阶级的力量大大加强,处于“世界工场”地位,“自由贸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2)英国君主立宪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之后,民主政治不断得到完善。政治的民主化使大规模的革命很难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