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66574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III)华信优 邱耀华 时间:xx.4说明: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请将各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中对应的位置上。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Cu:64 Fe:56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拉面条 B.磨豆浆 C.切黄瓜 D.酿米酒2、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0 氧化钙 熟石灰C.CaCO3 碳酸钙 大理石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3、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4、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 蔗糖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5遵守实验室规则,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 C气体验满 D加热液体6向含有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 ) AAg、Zn、Fe B Ag、Zn C Zn、Fe D Ag、Fe7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 H2O2 H2 + O2C. CO2 CO D. COCuO CO2Cu9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C氧化钙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将25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11.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BXZYCYZXDYXZ12下列有关空气中成分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需要提高工艺水平,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13. 小丽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如下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 B生活常识天然最硬的物质镶玻璃刀头 防菜刀生锈用湿布包起来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士壤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C元素与人体健康 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人体缺氟易生龋牙 减少水质污染禁止生产含磷洗衣粉14. 14.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B. 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 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D. 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5分)15.(5分)生产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水;石墨;酒精; 苛性钠;一氧化碳;氧气的化学式填空:(1)茅台酒的主要成分有_; (2)最常见的溶剂是_;(3)可用于制“2B”铅笔的是_; (4)炉具清洁剂含有的碱是_;(5) 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氧化物_;16、(2分)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O2+2X,则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_,X的化学式为_。17. (6分)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D. 冰水混合物(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3)某地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18. (6分)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试剂稀盐酸食醋蔗糖水蒸馏水肥皂水烧碱溶液石灰水颜色红红黄黄绿绿绿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氢氧化钠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 (6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你回答:(1)t2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2)P点的意义(3)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是 g。(4)a、b、c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所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 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0、(7分)小华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碳酸钠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考试时,小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1)图中的操作哪一处明显错误 (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用序号表示)(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配制该溶液需要Na2CO3固体 g,需要水 mL(水=1g/mL),配制时应选择用 mL的量筒(填“50mL”、“100mL”或“200mL”)量取所需水的体积(4)上图所示的操作中,若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2.5g,则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_g。21(10分)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为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A物质的作用是_;B的化学式为 ;Z的化学式 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 _(写一点即可)(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其名称为_四、(本大题2小题,共18分)22. (12分)现有以下常见化学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A B C D E bCda(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2) 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_(填序号),该制备方法所选择的制气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装置E可以用于气体的收集和气体的净化。若采用排水法收集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时,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端(选填“c”或“d”)通入;若要将瓶中气体导出,应将水从 端(选填“c”或“d”)充入;若要除去CO中的CO2,瓶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 (选填数字)。 烧碱溶液 浓硫酸 澄清石灰水(4)若用下图F装置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装置通过打开和关闭止水夹,可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开启,下图装置中也有这种效果的是 。(填编号) 注射器有孔的隔板U型管块状固体F带小孔的隔板甲 乙 丙 丁23. (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Al和Cu的活动性时,把铝片放入硫酸铜的水溶液中,无意中发现有较多气泡产生,于是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猜 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氧气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气 丙同学认为可能二氧化碳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硫【操作分析】铝片放入硫酸铜之前,应先用砂布将表面打磨光亮,理由是 。【探究设计】闻该气体的气味,发现没有气味,排除了 同学的猜想。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考虑,又排除了 同学的猜想。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 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并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是氢气【思维拓展】由以上探究实验可以推知,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 (填化学式)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4(5分) 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xx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分)(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 分)(3)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kg(2 分)25、(7分) 取10g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分四次加入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数据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20g20g20g20g剩余固体的质量8.7g7.4g6.1g5.5g计算:(1)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 g(1分) (2) 混合物中锌粉的质量分数?(2分)(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分)九年级( )班 号 姓名 第 试室密封线墨江中学xx学年第二学期模考(一)九年级化学试题(答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年级、班级、学号、姓名等。2. 保持答卷整洁,不要弄破。3、请注意对应问卷的题号顺序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作答。一、选择题 ( 共28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5分)15.(5分)(1) (2) (3) (4) (5) 16. (2分) 17. (6分)(1)_ _ (2)_ _ _ _ (3) 18. (6分)(1) (2) (3) (4) 19. (6分)(1)_ (2)_ _ (3)_ (4) (5)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0. (7分)(1) (2) (3) (4) 21.(10分)(1) B的化学式为 ;Z的化学式 反应属于_反应(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4) 四、(本大题2小题,共18分) 22. (12分)(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 b 。(2) (3)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3. (6分)【操作分析】理由是 【探究设计】排除了 同学的猜想。(2)又排除了 同学的猜想。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 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并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是氢气【思维拓展】由以上探究实验可以推知,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 (填化学式)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4.(1) (2) (3) 25. (1)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 g(1分) (2) 混合物中锌粉的质量分数?(2分)(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分)墨江中学xx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 共28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DBBCADBDDDDCBC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0分)15. (5分)(1)C2H5OH (2)H2O (3)C (4)NaOH (5)CO 16. (2分)-1 Na2CO317. (6分)(1)AD (2)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3)肥皂水 煮沸 吸附 18. (6分)(1)可以 (2)肥皂水 (3)Al(OH)3+ 3HCl = AlCl3 + 3H2O (4)2NaOH+ CO2 = Na2CO3 + H2O19. (6分)(1)abc (2) 在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20g (3)饱和 75 (4)b a c (5) C D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0.(7分) (1) (2)搅拌,加速溶解 (3)125g 87.5ml 100ml (4)7.5g21. (10分)(1)催化作用 B:H2O2 Z:CO2 分解反应高温(2):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 Fe2O3 + 3CO = 2Fe + 3CO2 (3)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或刷一层漆(合理答案即可) (4)光合作用四、(本大题2小题,共18分)22. (12分) (每个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长颈漏斗 酒精灯 (2) A 2H2O2 MnO2 2H2O + O2(3)c d (4)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甲丙23. (6分) 【操作分析】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探究设计】丁 丙 结论:该气体不是氧气 步骤:收集一试管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思维拓展】H2SO4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4. (5分)(1)2 :4 :3 (2)31.6% (3) 2025. (7分)(1)5.5g(2)45% (3) 9.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