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领读、深度、精读)名师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6205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领读、深度、精读)名师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领读、深度、精读)名师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领读、深度、精读)名师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领读、深度、精读)名师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悦读主题爱国责任应用指数:因为有你虽然,我们古老的中国像一艘搁浅的大船,尽管沉重,尽管缓慢,但依然还坚挺着前进的风帆。这因为有你,我优秀的中华儿女。中国为你而骄傲。你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你,它的生命将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以你坚毅不挠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们: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国人将为国而生、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 中国因你而精彩。你使我想起了志在维新、视死如归的谭嗣同;你使我想起了抛妻别子、不惮前驱的林觉民;你使我想起了东渡扶桑、救国救民的秋瑾;你使我想起了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你使我想起了所有为我们中华的独立崛起,探索着、痛苦着并奉献着的人们。陈毅元帅如是说:“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到中俄战争,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重若苦海的苦难,漫漫修远的长路,并没有使东方巨人从此消亡的缘故,正是因为有你们啊,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正是你们这些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组成浴血奋战的洪流,力挽狂澜,吹响起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新纪元。一、人物档案简介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亦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三十余年,一部纵贯二百余年、十八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作品春秋左氏传。评价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唐太宗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明世宗朱厚熜封左丘明为“先儒”,明思宗朱由检封左丘明为“先贤”。二、人物颂歌秉笔直书左丘明史的本质在于求真求实。你,左丘明,秉笔直书,首倡史学直笔的优良传统,所以文心雕龙才有“辞宗丘明,直归南董”的名句,才有司马迁编撰史记较多直接采用左传中的史料的佳话。你认为忠于历史是史家的天职,正是这种良好的史官文化和求真精神,铸就了你左丘明那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你博得了广泛赞扬和“君子”美誉。你与孔丘同为春秋人,而孔丘曾以你为楷模谈论自己的做人原则:“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也就是说,甜言蜜语、谗言媚色、卑躬屈膝,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隐匿怨恨而佯装友好,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觉得可耻。孔子评价你的这些话,就是你左丘明诚实耿直、品德优良的见证,是你秉笔直书的春秋史官文化精神的见证。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胜质才称得上史笔,文质彬彬才算得上君子,说的就是你左丘明!1邻之厚,君之薄也。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4夫晋,何厌之有?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一、相关知识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主要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止二百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左传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创造了多样缜密的篇章结构,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而且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作者还善于以委婉尽致的笔调来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又有娓娓动听的外交辞令。二、背景链接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自然形成了。附:秦晋围郑形势图三、主旨领悟这是一篇记述春秋战国外交家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四、行文脉络一、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环节一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以其无礼于晋以:(2)且贰于楚也 且:贰:(3)晋军函陵军:答案:(1)介词,因为(2)表递进,并且从属二主(3)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_知识百科两个名词连用,而此时句中又无做谓语的动词,且这两个名词又不是并列、偏正等关系,则其中可能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_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以其无礼于晋。_(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答案:(1)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2)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环节二分析文理3下面各选项中属于秦、晋围攻郑国原因的一组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ABC D解析:句是交代秦、晋围郑这件事,不属于原因;是郑国被围攻的两个原因;是晋军驻扎位置。答案:B4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作用的一项是()A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为下文烛之武能赴秦营单独拜见秦王埋下了伏笔。B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表明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大国的围攻,可见当时的形势危急。C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表明郑国离间秦、晋有机可乘。D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方便。解析:B项是说的“晋侯、秦伯围郑”句的作用,而非“秦晋之军分驻两处”的作用。答案:B二、诵读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环节一突破词句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之:(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为:已:(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子:焉:(4)许之许:之:答案:(1)推辞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做同“矣”(3)连词,表转折,然而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句末语气词(4)答应代词,代“见秦君这件事”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_(2)是寡人之过也。_答案:(1)佚之狐对郑伯说。(状语后置句,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2)这是我的过错。(判断句,用“也”表判断)_知识百科文言文中“是也”是一个常见文言句式,这个句式为判断句。其中表判断的是“也”字,此为句末表判断的语气词;而“是”则不表判断,与现代汉语中的“是”差别很大,在此句式中“是”为代词,可译为“这”。 _环节二分析文理7下列各句中属于侧面表现烛之武非凡能力的一句是()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解析:A项佚之狐之言,是典型的侧面描写,符合题干要求。B项是烛之武推辞之言。C、D两项属于郑伯诚恳的道歉与分析形势。答案:A8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一方面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另一方面也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B作为国君的郑伯能接受佚之狐的规谏,可见他是一位敢于负责、勇于自责的国君。C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既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也有故意刁难郑伯之意。D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本段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解析:本段中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句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没有故意刁难之意。答案:C三、诵读课文第3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环节一突破词句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夜缒而出夜:而:(2)敢以烦执事以:执事:(3)越国以鄙远以:鄙:远:(4)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亡:陪:(5)邻之厚,君之薄也之:厚:薄:(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东道主:(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共:乏困:(8)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为:(9)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焉:(11)唯君图之唯:图:(1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与中心词(2)介词,拿,用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3)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把当做边境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指郑国(4)何使动用法,使灭亡通“倍”,增加(5)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形容词用作动词,力量变雄厚形容词用作动词,力量变薄弱(6)古今异义词,把当做古今异义词,东方道路上的主人(7)古今异义词,出使的人通“供”,供给古今异义词,缺乏的东西(8)连词,况且动词,给予(9)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名词作状语,在晚上(10)侵损、削减哪里(11)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考虑(12)读yu,通“悦”,高兴_知识百科在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置于谓语动词前时,往往用作状语。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有两种情况:一、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译时可在时间名词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二、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翻译时,译为“在时”。 _10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夫晋,何厌之有?_(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3)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_答案:(1)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2)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3)(秦伯)派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戍守,自己便率军回国了。(省略句,省略主语“秦伯”)环节二分析文理11下列各句不属于烛之武从对秦国有“利”的角度巧攻心理的一句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解析:C项是从对秦国有“害”的角度分析形势。答案:C12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恰如其分地引导了秦伯的思路。B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首先,坦言知亡,避其锐气,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其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C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地完成了游说使命。D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始终用历史事实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解析:烛之武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他的挑拨离间是隐性的,不是“始终用历史事实赤裸裸地”。答案:D四、诵读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环节一突破词句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夫人:(2)因人之力而敝之因:敝:(3)失其所与,不知与:知:(4)亦去之去:答案:(1)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古今异义词,那人(2)依靠损害(3)结交、亲附通“智”,明智(4)离开14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_答案: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判断句)环节二分析文理15对这一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仁”“不知”“不武”,排比分析,表现出晋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B烛之武说秦伯而退晋师,一箭双雕,本段又一次从正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机智与出色的辞令。C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D“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解析:B项,本段是从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答案:B 1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代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2三抑三扬,起伏跌宕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扬三抑的情节美”。 (1)一抑一扬。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当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的乱世奇才。“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 (2)二抑二扬。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谕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让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3)三抑三扬。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备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番“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为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素材发现课内素材相关素材烛之武少年之时积蓄经纶之才,纵横捭阖之术,实为一个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强人。虽然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用,唯才是用,使得烛之武被埋没。但是机遇最终还是叩响了烛之武的大门。烛之武毅然把握住了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在最后填沟壑之前挥洒了鲜艳的一笔,实现了其人生的追求,成为中华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他怀才不遇,却能在临危之时深明大义。由此观之,成功者的前提是有本领,有胸怀,有爱国心,有责任心,之后才是机遇。 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0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的回答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钱学森的誓言最终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载人航天事业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共性发掘烛之武和钱学森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诠释了责任,诠释了选择,诠释了才能上述素材可以应用到与“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发现人才”“隐忍”“小我与大我”“个人与集体”“关键时刻彰显个人品质”“目的与策略”“机遇与准备”等内容相关的作文中。运用范例是夜,万籁俱寂,黯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迈着蹒跚的脚步走向秦营。这是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一步迈出,就迈向了有去无回的危险,迈向了生死难料的前途,迈向了虎视眈眈的虎狼之窝。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将不存,何以家为?于是他前行的蹒跚脚步更加镇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著前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9分)1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属”通“嘱”,“知”通“智”;B项,无;C项,“已”同“矣”,“共”同“供”;D项,“阙漏”中“阙”通“缺”。答案:B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亦有不利焉利:好处B是寡人之过也 过:过错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因为解析:因:依靠。答案:D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D项,表希望或商量语气,还是/代词,它的。A项,介词,对;B项,假如;C项,介词,用,拿。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晋军函陵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因人之力而敝之C是寡人之过也 D以乱易整,不武解析:A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作动词。答案:A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A项,行李:古义指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B项,东道主:古义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D项,夫人:古义指那人,此句中代指秦穆公;今义指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C项,不能,古今义同,否定词。答案:C6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君尝为晋君赐矣秦伯说,与郑人盟A BC D解析:句是说亡郑对秦无益,句是说亡郑只能对邻国有益,句是说保留郑国对秦国有益。这三句都是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句是说秦君对晋君有恩惠,句说的是说服秦伯的结果。答案:D7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的是郑国灭亡了,秦国不可能得到什么好处。B如果郑国灭亡了,领土肯定被晋国侵占,晋国的势力雄厚了,秦国的势力就会相对减弱,这是“邻之厚,君之薄也”的意思。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的典型事例。D“阙秦以利晋”虽然并没有成为事实,但使秦穆公对晋国的侵略野心有了警惕,这是他解除“秦国围郑”的重要原因。解析:“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明晋君不讲信用,不报答秦君的恩惠,并非“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的典型事例。答案:C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分)译文:_(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译文:_(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分)译文:_答案:(1)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2)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使者往来,郑国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害处。(3)如果不使秦国受损,(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介之推不言禄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注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怼(du):怨恨。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泌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田:祭田。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尤:指责B盍亦求之 盍:何不C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旌:表彰D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义:正义解析:“义”此处为动词,把当做正义。答案:D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B项,“以”均为介词“把”。A项,语气助词/疑问副词,何。C项,代词,他的/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答案:B11下列对“介之推不言禄”一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介之推不满于上下相蒙的现状,并在与其母的交流之后,隐居而死。B介之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C晋侯在介之推死后,已经有悔改之意。D“介之推不言禄”一事表现了“介之推”和“介之推的母亲”的高洁品质。解析:从“遂隐而死”及“晋侯求之,不获”来看,介之推隐居而死,并没有接受赏赐。故B项叙述不正确。答案:B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3分)译文:_(2)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5分)译文:_(3)是求显也。(3分)译文:_答案:(1)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2)偷窃别人的财物,还被人称为强盗;更何况贪求上天的功劳,把它当做自己的功劳呢?(3)这样做,是企求显贵啊!参考译文:晋文公赏赐曾跟随他流亡国外的人员。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只剩下文公一人了。惠公、怀公都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国外都厌弃他们。上天不想灭绝晋国,晋国还是会有君主的。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文公还会是谁呢?这实在是由于上天要立他,但那些随从他逃亡的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也是骗人的话吗?偷窃别人的财物,还被人称为强盗;更何况贪求上天的功劳,把它当做自己的功劳呢?居于下位的人把这种罪恶看做正义的行为,而处于上位的人对于这种奸诈的行为却又给予赏赐,上下互相蒙骗,已经难于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你何不也去请求赏赐呢?不去求赏,这样死了,又能抱怨谁呢?”回答说:“既然指责那些人的罪过,而又去效法他们,这个罪过就更加严重了。而且我已经说出了抱怨的话,就决不吃他的禄赏。”他的母亲又说:“也应当让他们知道你的心思,你看怎么样?”回答说:“言语是自身的文饰。我本身即将隐居,还用得着言语来文饰吗?这样做,正是企求显达啊。”他母亲说:“你真能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去隐居。”于是他们就隐居山林,直到死去。晋文公到处寻找他们,都没有找到,就把绵上作为介之推的祭田,说:“以此记下我的过错,并以此表彰心地善良的人。”三、语言运用(10分)13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和句式,补写一句话。(可用烛之武、毛遂、姜子牙中的一个为例子)(4分)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可能要一辈子困于常马;_答案:(示例)烛之武若没有出众之才,就不会得到佚之狐的推荐,可能要一辈子牢骚满腹。(或: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引起平原君的重视,可能要一生“锥处囊中”。或:姜子牙若不垂钓于渭水,就不会被周文王重用,可能要一辈子隐居山林。)14下面是一段关于左传的作者的探讨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6分)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唐代赵匡首先怀疑“左氏”非左丘明,清代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他还提出左传的作者可能是吴起。还有人主张为刘歆所作的,不过,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充分根据。关于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唐孔颖达认为姓左名丘明(春秋左氏传序疏)。清代朱彝尊认为左丘为复姓(经义考)。清代俞正燮又认为姓邱名明,左是左史之官(癸巳类稿左邱明子孙姓氏论)。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孔子家语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未知所据。不过一般论者据左传所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代要比孔子晚。(1)第一方面:_(2)第二方面:_(3)第三方面:_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题目的提示先将语段分为三层,然后再分别概括层意即可。答案:(1)关于左传的作者的众多怀疑之说都是没有充分根据的。(2)关于左丘明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 (3)一般论者认为孔子与左丘明交往的记载是不符合事实的。概括语段要点概括语段要点,这种题目一般要求既要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又要概括各部分大意,这需要注意:(1)分析语段的层次;(2)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层意;(3)注意设题角度,有时是概括要点,有时是缩减内容,要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去概括;(4)根据字数要求去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