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6188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解析:选B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急速赶往教室。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选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3(xx沈阳期中)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解析:选A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此过程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4.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B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C在b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解析:选A图中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后膜,是突触小泡,是突触间隙,是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突触间隙内充满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受体)特异性识别的神经递质;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中的方式为胞吐,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5(xx合肥质检)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解析:选D根据反射弧的模式图可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是突触后膜,其上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6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剪除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解析:选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位于脑中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实验中剪除脑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实验2中去除脊蛙腹部皮肤后不会出现搔扒反射,其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在本实验中,剪除脑而保留脊髓的蛙能进行搔扒反射,破坏脊髓的蛙不能进行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7(xx哈尔滨四校联考)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B该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电表会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电表只发生1次偏转解析:选Ca点未受刺激时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静息状态,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之后又恢复静息状态。刺激a后,电流表都会偏转,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电流表只发生1次偏转,电流表偏转2次,则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8图1所示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所示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甲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C图1中神经纤维的状态由甲转变为乙的过程中,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解析:选D根据图1中甲可知,神经纤维膜电位呈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对应图2中的a点电位。图2中c点为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引起的,故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上升。图1中神经纤维的状态由甲(静息电位)转变为乙(动作电位)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使Na内流。在测出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予神经纤维一个有效刺激,即可测出动作电位。9.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狂犬病毒侵入人体后,可以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细胞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B狂犬病毒侵入细胞过程与神经冲动传导方向相同C狂犬病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能导致相应神经元Na内流速度减慢D效应T细胞可与被狂犬病毒侵染的神经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被侵染的神经细胞坏死解析:选C由题中信息无法判断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细胞会不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题图中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细胞后,病毒RNA会从轴突向胞体转移,该过程与神经冲动传导方向相反;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Na大量内流,狂犬病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减少,可能导致Na内流速度减慢;效应T细胞与狂犬病毒侵入的神经细胞密切接触后,会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而不是坏死。10(xx新余联考)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图2中处膜外为负电位,而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C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图2处Na通道开放;处K通道开放解析:选BK从B侧运输到A侧是通过离子通道完成的,不消耗能量,所以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图2中处膜外为负电位,而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图2中处K通道开放以恢复静息电位,处Na通道开放以形成动作电位。11.(xx江西七校联考)如图表示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的离子运输途径。该细胞受到刺激时,通过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途径属于主动运输B途径的发生只能由电信号引起C正常情况下,“”表示的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D静息时,由于途径的作用,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选A从图中信息可知,途径消耗ATP,故属于主动运输;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也能引起动作电位的形成;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会形成动作电位,故图中“”表示K、“”表示Na,正常情况下K细胞外浓度低于细胞内;静息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12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利用药物阻断Na通道;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利用药物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C甲,乙,丙,丁D甲,乙,丙,丁解析:选B利用药物阻断Na通道,膜外Na不能内流,导致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对应图乙;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膜内K不能外流,兴奋过后的动作电位不能恢复为静息电位,对应图丙;利用药物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加固了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对应图丁;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受刺激后膜外Na内流少,形成的动作电位幅度低,对应图甲。二、非选择题13如图为缩手反射弧结构以及痛觉信息的流向部分示意图,A、B为反射弧上位点。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刺激图中位点A,该处细胞膜内电位变化情况是_,这种变化主要与_的跨膜运输有关,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肌肉,致使肌肉收缩,该过程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2)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_。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缩手反射受_的调控。(3)假如要通过刺激位点A和B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_。解析: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这种变化与Na大量内流有关。刺激A点,虽然效应器产生了相应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故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从图中信息可知,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答案:(1)由负变正Na不能(2)脊髓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3)刺激A点,测量B点有电位变化;再刺激B点,测量A点没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14(xx陕西重点中学调研)图甲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Na内流引起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和_。(2)图甲中,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体的_内;突触前膜将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Na内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功能。(3)图甲中的Na内流是指图乙中Na_(填“由A侧进入B侧”或“由B侧进入A侧”)。图乙中失活关闭状态的Na通道_(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由图乙可知,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_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解析:(1)反射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2)在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神经递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突触后膜能识别神经递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3)神经细胞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图乙中A侧为正电位,B侧为负电位,故Na内流是指图乙中Na由A侧进入B侧。据图分析可知,失活关闭状态的Na通道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由图乙可知,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Na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答案:(1)完整的反射弧一定条件的刺激(2)突触小泡流动信息交流(3)由A侧进入B侧不能Na通道的开放和关闭(Na通道的失活和复活,合理即可)15(xx江苏高考)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任氏液成分(g/L)成分NaClKClCaCl2NaHCO3NaH2PO4葡萄糖含量6.50.140.120.20.012.0(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其Na/K比与体液中_的Na/K比接近。(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_。(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解析:(1)从任氏液成分表可知,任氏液中NaHCO3和NaH2PO4能维持酸碱平衡;实验中利用任氏液模拟的是蛙的细胞外液,所以任氏液的Na/K比应与细胞外液的Na/K比接近。(2)若将任氏液中葡萄糖浓度提高到15%,标本的细胞将因外界溶液浓度较高而失水,细胞中自由水减少则代谢减弱,故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3)据图可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只含有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坐骨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腓肠肌)两个部分。(4)刺激坐骨神经,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会引起突触前膜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5)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而失活。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使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则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不能引起腓肠肌收缩,导致肌肉松弛;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使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但是箭毒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兴奋,导致肌肉松弛。答案:(1)NaHCO3、NaH2PO4细胞外液(组织液)(2)细胞失水(3)传出神经、效应器(4)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