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精品教案 语文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5651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精品教案 语文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精品教案 语文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精品教案 语文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精品教案 语文版必修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理清作者的演讲思路,明了作者关于教育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二、过程与方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做出自己的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科学、客观地思考文章中涉及到的教育方面的问题,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地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能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理清演讲思路,注意抓住演讲词的主旨,理解爱因斯坦有关教育问题的观点。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防止学生陷入片面狭隘地否定现行教育的误区,实现文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的,让学生学会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一、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及教育改革的趋势,了解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为学习课文积累材料。二、布置学生准备课后思考题:我国的中小学生在全世界奥赛中频频获金奖银奖。在一长串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中,有好几位华裔科学家的名字,然而真正由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却至今没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第一课时一、导入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在1936年“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作过一次演讲,对于学校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诸如学校的目标是什么,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等问题都有精彩的论述。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演讲词,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和我们现在的学习都是有意义的。二、介绍爱因斯坦大家一定知道“三只小板凳”的故事,当那个小孩拿出自己做的小板凳,被老师批评为是世上最难看的时候,他拿出了自己做的前两只小板凳,说交作业的那一只不是最差的,第一只应当是最差的。那个小孩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父亲是一家小电气工厂的主人。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幼时的爱因斯坦,没有丝毫天才的迹象。直到四五岁,还没有学会说话。上学以后,他的成绩很一般,老师说,“这个孩子生性孤独,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有大的出息。”爱因斯坦考大学也不顺利,第一次没有录取,第二年才考取。在大学里,他也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学校中,爱因斯坦一直是一只被老师瞧不起的丑小鸭。然而,就是这只丑小鸭,却成了物理学的大师,成为物理学革命的领袖人物。xx年,美国时代杂志公布了20世纪的“世纪人物”,第一名是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第二位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三位是印度的圣雄甘地。xx年,西方某个学术组织调查人们心目中近1000年中的100位伟大人物,结果,爱因斯坦又名列榜首。爱因斯坦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的创立者。26岁那年,他做出了震惊世界的三项伟大发现。他的科学成就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他反对纳粹的专制统治,反对战争,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以重大影响。他是20世纪中最有影响的伟大人物之一。三、熟悉课文1学生熟悉课文。(读书方式可以多样选择,关键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找出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大致理清文章的结构。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演讲的开场白:说明自己演讲的内容及初衷。第二部分(418),演讲的主体:学校教育的理想(目标)、指导思想、途径方法。第一层(47),学校教育的理想及实现的方法。第二层(815),推动学生实际行动的三种动力。第三层(16、17),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是次要的。第四层(18),总结学校教育的理想。第三部分(19),演讲的结尾:重申演讲是个人看法。2重点阅读演讲词的第418段。(此时让学生带着更细致的问题去阅读文章,课堂上可以灵活处置,学生程度好些的可以让他们在阅读后总结归纳出作者的主要观点,也可以阅读后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或者教师出示演讲的提纲性问题,以便学生阅读,整理信息)找出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讨论后归纳出作者对哪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问题:(1)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什么?明确:学校目标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使学生离开学校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2)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有哪些?这些动力孰优孰劣?请具体分析。明确: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有三种。恐怖和强制最坏的事件,伤害了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的自信,它制造出的是顺从的人。追求威信荣誉的好胜心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力量交织在一起,求得别人的表扬和尊重,是人的本性、人类合作的精神根源,也是对个人的一种约束力;但一味地要求别人承认自己比同学、伙伴们更高明、更强有力或更有才智,就容易产生极端自私的心理,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害的。对于对象的诚挚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好奇心,要启发这种心理,当然不像使用强力或者唤起个人好胜心那样容易,正因为难,才更有价值。这种教育的基础是让孩子有一种得到有效的活动能力和人们的谢意的愿望,是要发展孩子们对游戏的天真爱好和获得他人赞许的天真愿望,引导他们为了社会的需要参与到重要的领域中去。只要学校这样做了,它就会受到学生的高度尊敬,学校的作业就会被他们当作礼物来接受。(3)作者如何看待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相比较而言,作者更注重什么?明确:作者认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问题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只要人有了健康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和必要的技能,那么他可以胜任任何工作。3理清作者思路。在弄清楚了课文结构的同时,基本就清楚作者的思路了,先讲什么问题,后讲什么问题已经一目了然。教师明确:(1)起点:提出学校教育的目标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人。(2)展开:从教育思想、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教师、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达成这个目标。(3)终结:重申学校教育的目标。四、作业结合文中爱因斯坦的观点和自己课前准备的材料,准备一篇文章或发言提纲,下一节课上具体说说自己的看法。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的关于学校教育的演讲,使我们有了一次与世界级大师对话交流的机会,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爱因斯坦对教育谈了哪些看法:学校是把传统财富从一代传到一代的最重要的机构。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大量的知识。要达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而不是空讲道理侈谈理想。推动学生行动最好的动力是启发学生追求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中的乐趣、对这些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进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艺术技能二、讨论发言爱因斯坦在本文中有好多说法和观点,同学们看了可能会很有感触,不仅是你们学生,连老师甚至一些专家,也会有感触。对某一句话、一个现象、一个观点有感触,正是我们思考的开端,联系我们自己的实际,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并且加以论证,这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所以说学习本文,发表看法,也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训练。下面就请同学自己发言,谈谈看法(课堂教学时可视实际情况而定,如学生能主动地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应注意正确引导;如课堂教学进程较慢,教师可以课后练习为提纲,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言。以下是课后练习题涉及的一些问题。)1过去人们常说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可爱因斯坦却说学校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一代的最重要机构”。这二者有什么区别?你认为,这里所说的“传统财富”主要指的是什么?(此处主要引导学生明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培养独立思考的人和知识传授的关系,切不可让学生以为“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一错误的说法。只是这一说法不够全面,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学校的定位。)2怎么理解“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这句话?(此处关键是要学生明白学校一切活动的宗旨是培养人,而传授知识只是一种手段。要区别面前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用什么方式来向他传授知识,到了高级教育时甚至还要根据人的不同而传授不同的知识。但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在学校学习,就无法避开“双基”的学习。)3如何理解“好胜心”是种“复杂的感情”?“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力量密切地交织在一起”,怎样避免它的破坏性?(关键在于让学生区别好胜心的目标指向,好胜心的目的如果仅仅是要取胜他人,而显示自己比别人高明,那么它是有害的;如果好胜心是以天真的愿望为前提,或是为了社会的需要为前提,而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则是好的。)4本文认为与学校教育有关的“一切祸害中最坏的祸害”是什么?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此处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爱因斯坦所说的“恐吓”“暴力”“人为的权威”指的是什么,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和爱因斯坦所述的理想状况的差距在哪里。)5把“学校规定的课业”“当作礼物来领受”,我们有过吗?(把学校的功课当作礼物来接受,有的同学可能偶尔对某学科有这种感受,有的同学可能从来就没有这种感受。此时要让学生明白,人的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一方面可以来自学校的引导和培养,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自己,自己人生目标、学习态度对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导向作用。)6爱因斯坦认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之类的问题都是次要的,即使是技术学校,也不应当把直接传授专门知识和技能当作首要任务。(爱因斯坦的这个观点,就个人的发展来说是对的,学校只要塑造了学生的健全体魄、聪明的头脑和必要的技能,他个人以后就能胜任各种工作。但对于社会需求来说,专业技术学校,应该把直接传授专门知识和技能同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情况可能和在学校学习的有相当的差距,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7“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种说法对吗?(这个说法也要辩证地看,具体分析和第6问相似。)8至今为止,诺贝尔获奖者中有华人,但他们却不是由我们自己的教育机构培育出来的,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多种解释,也可能会一边倒,说我们的教育制度不行,无法造就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于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就行,没有必要统一到某一个解释当中来。不过还是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比如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体制的影响、经济基础的影响等等,尽量让学生全面地看问题。)三、学习“相关链接”材料课后提供的材料是谈怎样独立思考的,由学生讨论归纳出作者的观点,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独立地思考是有积极作用的。(文中涉及的主要观点见“相关资料”)四、总结爱因斯坦提出的学校要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的观点无疑是对的,就个人来说,能否具有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要坚定地树立一个信念,在自己的学生生涯中,要努力地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能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最终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为的人。五、作业课外查阅有关英国教育体制的资料,思考爱因斯坦为什么说英国的学校制度是最有可能实现他的有关学校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