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5310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 中图版一、选择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回答13题。1.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地带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2.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A.采集和狩猎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D.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3.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D.大江大河源头、三角洲,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解析第1题,先对图中各活动中心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的区域是以水源、食物和安全性为主,故选A。第2题,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选择农业区位较优的区域,以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为主。第3题,在工业社会阶段,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对工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答案1.A2.B3.D(xx景德镇质检)也门共和国的希巴姆古城,建在哈德拉毛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读图完成45题。4.古城所在地区为阿拉伯半岛的“绿洲”,水源充足,其原因是()A.西风影响大,多地形雨 B.高山冰川融水,水源充足C.雨季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丰富 D.受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5.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原因是()墙厚:抵御冬季寒流 窗小:减少热辐射,保温 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分排:采光条件好A. B. C. D.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可知古城所在地区为阿拉伯半岛的“绿洲”,水源充足,其原因是受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第5题,古城楼房窗小是为了减少热辐射,保温;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答案4.D5.B(xx全国大联考)下图为亚洲某半岛20纬线附近东西向植被与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67题。6.导致该区域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 B.纬度 C.海陆位置 D.地形7.甲地农业生产()A.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壤贫瘠 B.具有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C.面临的主要灾害是旱涝 D.主要优势农产品是黄麻解析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半岛为印度半岛,表示的植被分别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草原,导致该区域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7题,通过区域的定位,甲位于德干高原西北部,是印度棉花的主要产区,由于受高原西侧的西高止山的阻挡,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小;所以降水少、气候干燥,云量少、光照强,肥沃的黑土,十分适合棉花的生长,印度德干高原西北部适合生长长绒棉;印度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甲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灾害是旱涝。故C对。答案6.D7.C(xx锦州一模)下图为某城市发展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据图分析,阶段一该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资源9.从阶段一到阶段二,城市化过程的不合理性体现在()湿地面积减小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荒地利用过多林地遭到破坏A. B. C. D.解析第8题,从阶段一图上看,该城市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所以阶段一该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河流。第9题,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湿地面积减小,文物古迹遭到破坏,林地遭到破坏;该地城市化过程中对荒地利用过少,今后应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良田)和林地。答案8.B9.D(xx济南质检)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 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A. B. C. D. 11.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C.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解析第10题,据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该地区近年来湿地面积迅速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围湖造田;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图示地区湖泊的消亡速度。第11题,湿地面积减小会导致蓄水量减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当地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答案10.B11.C(xx潍坊联考)读某城市现状及未来规划图,回答1213题。12.关于该城市未来交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路、国道迁出市区阻碍城区进一步扩大B.火车站和汽车站距离太近,不利于人流、物流集散C.河运地位将进一步加强D.北部绿化带的建设有利于隔离交通污染13.规划图中布局不合理的工厂是()A.火电厂 B.水泥厂 C.造纸厂 D.自来水厂解析第12题,铁路、国道迁出市区有利于促进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火车站和汽车站距离近,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该城市主要依赖陆路交通,河运地位不会有大的变化;北部绿化带有利于隔离交通造成的噪声和大气污染。第13题,水泥厂存在严重的大气污染,规划图中的水泥厂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易造成大气污染。答案12.D13.B(xx河南联考)灰沙岛是发育在珊瑚礁坪上、高潮时也不会被淹没的生物碎屑堆积体。南沙群岛中发育着十几个灰沙岛,除了主岛太平岛被我国台湾掌握之外,其余全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侵占。读下图灰沙岛发育模式图,回答1415题。14.关于灰沙岛发育阶段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1在波浪作用下,一些礁坪上堆积了生物碎屑,此阶段岛面位于海面之下B.阶段2当生物碎屑堆积到一定程度则形成了小沙洲,地表无植被,形态基本稳定C.阶段3地下水开始积存并能够生长草类和灌木,成为灌丛草被沙洲D.阶段4灌丛草被沙洲扩大增高,淡水层也加厚,根系较长的乔木植物可以生长,此时的沙洲发育成真正的大陆岛15.南海中发育有一定数量的灰沙岛因为这里有满足灰沙岛发育的基本条件()纬度低,海水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生物生长地处无风带风浪小,有利于生物碎屑堆积海中生长着大量的珊瑚礁,有足够的礁坪宽度非风口浪头的地形A. B. C. D.解析第14题,灰沙岛由海洋生物珊瑚虫的骨骼以及其他海洋生物的残骸堆积而成,而不是受波浪的作用;图示阶段2的形态还没有稳定;阶段4不会发育成大陆岛;而阶段3岛屿面积扩大,地下水开始积存并能够生长草类和灌木,成为灌丛草被沙洲,故选C。第15题,纬度低,海水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生物生长,堆积的生物多;海中生长着大量的珊瑚礁,有足够的礁坪宽度,利于生物遗体堆积;非风口浪头的地形,利于生物遗体堆积;而南海不属于无风地带,故选C。答案14.C15.C二、综合题16.(xx广东湛江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智利属复活节岛因遍布全岛的巨型石像摩艾(moai)而闻名于世,曾创造了辉煌的拉帕努伊文明,鼎盛期人口达8 00020 000人,后因种种原因衰落。今日的复活节岛树木稀疏、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但通过花粉分析证实,复活节岛曾经被浓密的亚热带阔叶林所覆盖。其中有一种叫做哈兀哈兀(hauhau)的树,其纤维可以用来做绳索,还有一种高大的棕榈树是理想的制造搬运工具与船只的材料。(1)考古证实拉帕努伊文明时期其农耕区主要位于岛屿的东南部,分析其农耕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2)制作摩艾的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类?说明判断依据。(3)每座摩艾石像重达几十吨,试推测运输石像的工具是什么?(4)有考古学家认为大量制作摩艾石像是拉帕努伊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7度和西经109交会点附近,属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来自东部和东南部的信风,带来大量降水,水热条件好;农耕区主要位于岛屿的东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利于耕作;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沃;有湖泊水可灌溉,灌溉水源充足。第(2)题,岛屿东、北和西南有三处闭合等高线,形态圆形,可判断岛上有若干火山,岛屿属火山岛;岛屿上的岩石为岩浆岩。第(3)题,复活节岛曾经被浓密的亚热带阔叶林所覆盖;哈兀哈兀的树,其纤维可以用来做绳索;还有一种高大的棕榈树是理想的制造搬运工具与船只的材料,制作滚木和撬棍来运输石像。第(4)题,大量制作和运输摩艾石像,需要大量伐木;当地是亚热带湿润气候,破坏森林造成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环境恶化;进而导致人口减少,文明衰落。答案(1)亚热带,气候温暖;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降水;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火山土壤肥沃;有湖泊水可灌溉。(2)岩浆岩。由等高线形态可判断岛上有若干火山(锥),属火山岛(或由地理位置判断此岛位于大洋中脊,属火山岛)。(3)用哈兀哈兀树的纤维制作绳索;用棕榈树制作滚木(和撬棍)。(4)大量制作和运输摩艾石像,需要大量伐木;从而造成生态破坏、资源耗竭;进而导致人口减少,文明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