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5142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xx吉林汪清月考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云锦之首。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产生于()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据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材料信息“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表明其是官营手工业。答案是B项。2xx北京月考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品种繁多,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珐琅彩五彩瓷青花瓷白瓷青瓷A BC D答案B解析东汉时期出现了青瓷;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白瓷;青花瓷是彩瓷的一种,元代出现;五彩瓷成熟于明代;珐琅彩在清代出现。故选B项。3xx锦州检测宋代王禹曾这样描述当时一些隐士的衣着:“楮冠布褐皂纱巾。”(注:楮是当时造纸的主要原材料,故称楮冠)到大德六年(1302年)江西行省规定,对没有依靠的囚犯,每人“支粗布(棉布)二丈六尺,或造絮袄二领”。出现这些变化最基本的前提是()A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B棉布成为主要服饰材料C政府推广棉花种植 D棉纺织技术的革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棉纺织业。材料信息反映了自宋代到元代人们衣冠、服饰衣料的变化:纸质衣冠到棉质服饰。元代,棉布成为主要服饰材料,其最基本的前提是棉纺织技术的革新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故选D项。其他三项均不是“最基本的前提”。4xx长春调研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道:“(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答案A解析从题干可知,欧洲器皿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使中国瓷器也包括欧洲风格,故A项正确;官窑的产品主要是为政府、皇家服务,故不会出现大量投放市场的现象,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题干意思是说中国瓷器有了欧洲风格,而不是欧洲采用中国制瓷技术,故D项错误。提能题组5xx沈阳模拟“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右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材料反映了()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全球贸易网络B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答案A解析从题干“订烧瓷”的含义可知A项正确;B项题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订烧瓷”出现不能说明其成为中西贸易的主体和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故C、D两项错误。6xx宿州模拟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地区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答案A解析民营发展在明清超过官营,原因在于自身发展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即面向市场生产商品,这恰是官营手工业的局限性。官营技术仍占优势,排除B项;分布的地点不是决定其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地区的选择还是源于市场因素,排除C项;明清制度的腐朽是其阻碍因素,排除D项。7xx茂名模拟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答案A解析B项中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不仅在黄河流域;唐代主要有青瓷、白瓷两大系列;说唐朝时欧洲开始生产瓷器不正确。可排除B、C、D,故选A项。8xx临沭月考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官营手工业相对于私营手工业比较保守,且产品主要供皇宫和官府使用,A、D两项不合史实,排除;B项表述未能全面说明材料主旨,排除,只有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0分)9xx南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溉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材料三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6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6分)答案(1)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官窑: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民营(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3)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一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得到较大提高、发展。分析材料归纳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回答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从“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可知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从“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可知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从“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