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 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4825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 人教版第一节 生态因素一、教学目的:1生态因素的概念(C:理解)2非生物因素(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C:理解)3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对生物的影响(C:理解)4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C:理解)(二)教学重点1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2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三)教学难点1互利共生和寄生的区别2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四)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六)教学设计:8.1 生物与环境生态因素一、引言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研究生物圈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生物圈的相对稳定状态,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人类社会出现的五大危机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二、生态因素二、生态因素的概念分析:1)生活在沙漠上的仙人掌受什么因素影响?2)生活在淡水中的荷花,叶片宽阔,为什么?3)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海洋里的海豚,它们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小结: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环境中,生物种类差别很大。无论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生态因素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三、非生物因素讨论:1)光对动植物生活有哪些影响?2)我们可以利用光对生物的影响,在哪些方面为人类服务呢?3)温度对动植物生活有哪些影响?4)水对生物会造成什么影响?四、生物因素1、种内关系(举例说明) 1)种内互助: 2)种内斗争:2、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的例子)五、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的。但在诸多因素中,往往存在着主导作用即关键因素。对生活在淡水中的植物而言,水已经不是关键,关键是水的含氧量。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同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由此可见,在诸多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要适应环境才得以生存。七、习题:1、(90年高考题)下图所表明的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是 ( )A.寄生 B.共生C.捕食 D.竞争2、(99年高考题)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七)总结8.2 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一、教学目的:1种群的特征(B:识记)2种群数量的变化(C:理解)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C:理解)4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结构(B:识记)(二)教学重点1种群的特征2种群数量的变化3生物群落的概念(三)教学难点1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四)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六)教学设计:8.2 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一、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1、种群的特征主要有 、 、 、 。2、种群的数量恒定吗?3、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是 。4、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 。 5、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 、 、 、 。6、种群数量的决定因素: 、 。7、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二、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讨论:(1)举例说明种群密度的含义?(2)不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大小一致吗?(3)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稳定不变吗?2、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讨论:出生率、死亡率的大小与人口增长状况的关系二、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3、年龄组成讨论:从图中可见,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构不同,对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有何影响?例:(99年高考题)右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 )A.ab;B.abC.a=b;D.ab 4、性别比例问:有什么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而使相应的种群衰退呢?讨论:重男轻女,择男而生,择男而养在人口种群中会带来哪些影响?种群数量时间三、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理想状态下,可用公式Nt=Not 表示。其中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No表示种群的起始数量,为平均增长率。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数量将会停止生长,有时会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假定种群的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保持稳定,那么,将种群的这种增长方式用坐标表示,就是“S”型曲线。n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这些因素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影响到种群的数量。但是种群数量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更受人为因素影响。表现在哪里呢?n四、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n讨论:在人类生产活动实践中,哪些环节与种群数量变化密切相关?nn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对于合理利用保护野生生物资源,防治害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n五、生物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讨论(1)什么叫群落?试举例说明(2)群落概念有哪几个要点?(3)群落与种群有什么联系与区别?n六、生物群落的结构n与种群一样,生物群落也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长形式以及群落的结构等。n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 和 。n1.垂直结构1)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2)动物群落也有类似现象吗?n2.水平结构思考: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带,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n七、习题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里的鱼; B.一座山上的树; C.一个公园里的草地;D.一块油菜地里的油菜。2.下面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A.长江流域的森林; B.云南的苹果树林; C.蘑菇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乳酸菌菌落(七)后记8.3.1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类型(一)教学目的:1生态系统的概念(C:理解)2生态系统的类型(A:知道)(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三)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六)教学设计:8.3.1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类型一、学习目标1、生态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类型n二、阅读课本前言部分,思考:n(1)什么叫生物群落?n(2)为什么植被大量破坏,最后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n(3)为什么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杀虫剂会殃及南极的企鹅?可见,植被与气候、水土以及其他生物一起形成了一个可以相互作用的整体。(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讨论比较:各生态系统的特点、作用?讲述: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草原生态系统:干旱少雨,动植物种类较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经常发生剧烈变化海洋生态系统:浮游植物个体小,数量多,动植物主要分布在水深200m以内的海域中湿地生态系统:范围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时不超过6m的浅海水域。农田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关键,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单一。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重要的支配作用。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三、练习四、总结(七)后记8.3.2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学目的:1生态系统的成分(D:应用)2食物链和食物网(D:应用)(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3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概念4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等概念(三)教学难点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六)教学设计:阅读课本内容,思考: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构成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以及非生物物质为什么缺一不可?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何?相互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板书:生态系统的结构讲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二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课本图8-18中,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2)什么是消费者?什么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3)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板书:食物链和食物网讲述: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老鼠吃草、蛇吃老鼠、猫头鹰吃蛇,可以写成:草老鼠蛇猫头鹰这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为食物链。分析:(1)以上食物链中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2)什么是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成分有何联系?注意: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非固定不变,像上述食物链中,猫头鹰在捕食蛇时为第四营养级,如果猫头鹰捕食老鼠的话,就成了第三营养级。提问:什么是食物网?讲述: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如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联系课本图8-20,分析该图各种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回答:该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如果兔大量减少,其他种群密度有何变化?完成课后复习题。(七)课后总结8.3.3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教学目的: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D:应用)2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D:应用)(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三)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六)教学设计:n复习:n1、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 , 。n2、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n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1、能量流动的过程:阅读课本、思考回答:(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为什么起点不可以是动物?(2)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如何传递和散失的?(3)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4)想想看,沿着食物链,能量逐级发生了什么变化?2、能量流动的特点:(1)美国生态学家林德蔓,明确提出了“十分之一定律”,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靠吃鱼增长体重1kg,就得吃掉10kg鱼,10kg鱼要吃掉100kg浮游动物,100kg浮游动物要吃掉1000kg浮游植物。(2)由此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两个明显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思考:为什么一条食物链最长不超过5-6个营养级?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习题反馈:一课三练P44. 47(七)课后总结:8.3.4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教学目的: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D:应用)2碳循环的过程(D:应用)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D:应用)(二)教学重点1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2碳循环的过程图解(三)教学难点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六)教学设计:8.3.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引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单向流动且是不循环的。而能量流动的载体物质不同于能量,它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阅读课本内容,思考讨论:1)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物质从何而来?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含义是什么?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范围分布是怎样的?4)自然界中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参与这种生物地化循环?5)物质循环是不是物质的移位?6)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有关吗?有何区别和联系?所以,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如石灰岩、珊瑚礁等)。碳在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有机物。观察图8-25,思考: 1.碳进入生物群落有哪些途径? 2.碳出生物群落有哪些途径?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总结:1.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进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能量和物质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的。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较多,能否维持碳的平衡会影响到世界气候的变化。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出现,全球循环。习题反馈:一课三练P45 48.(七)课后总结8.3.5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学目的: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C:理解)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C:理解)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理解)(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三)教学难点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六)教学设计:8.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引言: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曾想在生物圈外再建一个家园,可是“生物圈二号”说明,人类目前的技术和条件,很难实现人类的梦想,想一想,为什么?“生物圈II号”实验的研究目的、实验结果如何?为什么?一、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它包括哪两个方面?2.什么是抵抗力稳定性?3.生态系统为什么具有抵抗力稳定性?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5.什么是恢复力稳定性?6.什么样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7.怎样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8.两者有什么关系呢?习题反馈:一课三练相关练习题(七)课后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