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4720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诊”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2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油的分馏 B 浓硫酸的腐蚀 C 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光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过滤C闻药品气味 D稀释浓硫酸3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 K2SO4 Ba(OH)2 KCl KClO3 B HNO3 NaOH HCl CuO C HCl Ca(OH)2 AgCl NO2 D H2SO4 KNO3 NH4Cl CH44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其化学式为NaAl(SiO3)2其中Si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5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KOH溶液来吸收多余氯气,其反应原理是Cl2+2KOHX+K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KClO B H2 C HCl D HClO6xx年很多明星因为吸毒而锒铛入狱,饱受公众指责冰毒(C10H15N)是一种常见的毒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毒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B 冰毒由26个原子构成 C 冰毒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7下列处理方法恰当的是() A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B 厨房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C 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涂NaHCO3溶液 D 室内放一盆水,以防煤气(含CO)中毒8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B 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C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用稀硫酸除铁锈时,红色固体会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9下列除杂方法不恰当的是() A 用水除去CaCO3中混有的少量NaCl B 用烧碱溶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C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D 点燃CO、CO2的混合气体从而除去其中少量的CO10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改变 C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一定是分子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11类比常常应用在化学学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盐酸敞口放置后溶液浓度减小;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液浓度也减小 B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也能加快高锰酸钾的分解 C 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很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铁锈,也很耐腐蚀 D 4g硫与4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8g气体;4g碳与4g氧气充分反应后也生成8g气体12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A 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可通过加入酚酞溶液,鉴别其是否变质 B 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 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 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 D 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1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C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氯化钠溶液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15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Cl BaCO3 NaHCO3 B KNO3 HCl CaCl2 C H2SO4 FeCl3 NaNO3 D NaOH ZnSO4 MgCl216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直径都相同的铁球和空心铝球(表面的氧化膜已除去),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如图),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无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后,铁球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 B 最终右边烧杯中产生的氢气比左边烧杯多 C 取出金属球后,左边烧杯的质量比右边烧杯的质量小 D 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N移动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共20分)17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铁离子(2)造成硫酸型酸雨的气体(3)碘酒中的溶剂(4)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18根据如图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Y=5,则该元素为元素(选填“金属”、“非金属”)(2)若XY=8,则该微粒符号为(3)若Y=8,请写出符合该组成结构,且带一个单位电荷,显不同电性的两种粒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19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3)甲烷燃烧:;(4)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0我校初二同学前不久到野外郊游野炊(1)野炊活动中冬冬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2)小丁认为该河水是硬水,你认为可以用来鉴别;(3)活动中,小丽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填字母)A食醋 B食盐水 C牙膏(pH值约为8)(4)小明发现河水被旁边的造纸厂污染,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中主要含硫酸,如果用熟石灰处理,反应的方程式为21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 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加入水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BCD(2)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填“”、“”或“=”)(3)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22图中,甲是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70%;乙是黑色粉末;丙和丁是可溶性盐酸盐反应为非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发生需要氧气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题(2个小题,共11分)23根据下列装置回答:(1)请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B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序号),反应的方程式为;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水蒸气,若利用F装置来干燥,则气体应从(填“”或“b”)端进入2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中的错误是(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3)操作中,当观察到时,停止加热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称量时左物右码放反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实验三:若要将其中的20g 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四、计算题(1个小题,共7分)25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xx年重庆十一中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2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油的分馏 B 浓硫酸的腐蚀 C 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光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解:A、石油的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浓硫酸的腐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 过滤 C 闻药品气味 D 稀释浓硫酸考点: 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D、将水加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解答: 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不能置于称量纸上称量故A操作错误;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免液滴外溅,故B操作错误;C、闻药品的气味时,用手轻轻扇动,故C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是将浓硫酸加入水中故D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3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 K2SO4 Ba(OH)2 KCl KClO3 B HNO3 NaOH HCl CuO C HCl Ca(OH)2 AgCl NO2 D H2SO4 KNO3 NH4Cl CH4考点: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分类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答: 解:A、K2SO4是盐;Ba(OH)2属于碱;KCl是盐;KClO3是盐,故错误;B、HNO3属于酸;NaOH是碱;HCl是酸;CuO是氧化物,故错误;C、HCl是酸;Ca(OH)2是碱;AgCl属于盐;NO2是氧化物,故正确;D、H2SO4是酸;KNO3是盐;NH4Cl是盐;CH4是有机物,不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故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4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其化学式为NaAl(SiO3)2其中Si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解答: 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铝元素显+3,可知NaAl(SiO3)2中Si元素的化合价:(+1)+(+3)+x2+(2)32=0,则x=+4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5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KOH溶液来吸收多余氯气,其反应原理是Cl2+2KOHX+K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KClO B H2 C HCl D HClO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解:反应Cl2+2KOHX+KClO+H2O中,反应前Cl、K、O、H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而反应后的KCl、H2O两物质中含Cl、K、O、H且原子个数分别为1、1、2、1;对比前后原子,会发现反应后少了1个K原子、一个氧原子和1个Cl原子;所以物质X的微粒就应该由1个K原子、一个氧原子和1个Cl原子所构成故选A点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6xx年很多明星因为吸毒而锒铛入狱,饱受公众指责冰毒(C10H15N)是一种常见的毒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毒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B 冰毒由26个原子构成 C 冰毒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解答: 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B冰毒是由冰毒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冰毒中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相对分子的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知识,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7下列处理方法恰当的是() A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B 厨房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C 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涂NaHCO3溶液 D 室内放一盆水,以防煤气(含CO)中毒考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回答;B、根据可燃性气体遇电火花易引发爆炸回答;C、根据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回答;D、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回答解答: 解: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应先进行灯火实验,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使人窒息死亡,故A正确;B、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打开排风扇时易产生电火花,容易引起爆炸,故厨房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故B错误;C、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不能涂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因此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含CO)中毒,故D错误故选C点评: 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8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B 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C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用稀硫酸除铁锈时,红色固体会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酸的化学性质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 A、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稀硫酸除铁锈时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稀盐酸显酸性,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红色固体会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酸碱指示剂的性质、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下列除杂方法不恰当的是() A 用水除去CaCO3中混有的少量NaCl B 用烧碱溶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C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D 点燃CO、CO2的混合气体从而除去其中少量的CO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 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uCl2溶液能与铁屑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若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即使二氧化碳不大量存在,也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改变 C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一定是分子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分析: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化合价分析解答;C、根据分子分析解答;D、根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分析解答解答: 解: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含有一种元素但不是单质是混合物,错误;B、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发生改变;C、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正确;D、根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一般相同,但也有特例,如氦原子和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的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不大11类比常常应用在化学学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盐酸敞口放置后溶液浓度减小;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液浓度也减小 B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也能加快高锰酸钾的分解 C 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很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铁锈,也很耐腐蚀 D 4g硫与4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8g气体;4g碳与4g氧气充分反应后也生成8g气体考点: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 A、根据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分析;B、根据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作用分析;C、根据氧化铝和铁锈的性质分析;D、根据硫、碳和氧气的反应分析;解答: 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后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液浓度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后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浓度也减小,故正确;B、二氧化锰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做催化剂,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做催化剂,不能加速高锰酸钾的分解,故错误C、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很耐腐蚀;而铁制品表面易形成铁锈,疏松多孔,更易把空气和水分保留在钢铁制品表面,进一步加速钢铁的锈蚀,故错误;D、4g硫与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二氧化硫气体;假如碳全部参加反应,则需要氧气的质量是x C+O2CO212 324g x解得x=10.67g10.67g4g氧气,说明碳剩余,而氧气全部参加反应因此4g碳与4g氧气充分反应后不能生成8g气体,故错误;故选A点评: 结论,并注意平时积累物质的某些性质来解答12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A 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可通过加入酚酞溶液,鉴别其是否变质 B 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 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 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分析: A、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进行分析;B、根据硫酸铜是蓝色的溶液以及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间的两两反应现象进行分析;D、根据三种能与酸反应出现不同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鉴别,故A错误;B、首先依据溶液的颜色鉴别出硫酸铜,然后将硫酸铜滴入剩下的三种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氢氧化钠滴入剩下的两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镁,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硫酸,可以鉴别,故B正确;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氯化钡都会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D、CuO粉末,炭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能够生成气体(氢气)和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与炭粉不反应,故三者中加入一种物质可以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 D 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可判断生成物、反应物,由此可判断反应的类型各物质的反应的质量比等解答: 解:由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甲的质量由3g增加到7g是生成物,生成了4g;乙的质量有8g减少到2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6g;丁的质量由4g增加到6g是生成物,生成了2g丙的质量不变A、由分析可知,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说法错误;B、由分析可知,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C、由上分析可知,甲、乙的质量之比为4g:6g=2:3,但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是2:3,故说错误;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4g:2g=2:1,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1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C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氯化钠溶液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图象的意义是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开始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然后气体或沉淀逐渐增加,其次将四个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逐一分析,分析气体或沉淀的生成与x溶液的关系,最后和图象对比可完成解答解答: 解:A、烧碱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但是生成的沉淀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铜,所以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沉淀,只有把盐酸消耗完全,才能产生沉淀,故A正确;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沉淀,即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入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马上产生沉淀,即生成沉淀的起点为原点,故B错误;C、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沉淀,即将氯化钠溶液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马上产生沉淀,即生成沉淀的起点为原点,故C错误;D、氯化钠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而碳酸氢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常温下即可反应生成气体,即生成气体的起点为原点,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是图象和化学知识相结合的题型,涉及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有将图象信息转换为化学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化学知识必须十分熟练,才可能快速解题15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Cl BaCO3 NaHCO3 B KNO3 HCl CaCl2 C H2SO4 FeCl3 NaNO3 D NaOH ZnSO4 MgCl2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 解: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BaCO3难溶于水,得到的是浑浊的溶液,故选项错误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Cl3的水溶液黄色,故选项错误D、NaOH与ZnSO4、MgCl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分别生成氢氧化锌沉淀、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共存的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16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直径都相同的铁球和空心铝球(表面的氧化膜已除去),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如图),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无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后,铁球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 B 最终右边烧杯中产生的氢气比左边烧杯多 C 取出金属球后,左边烧杯的质量比右边烧杯的质量小 D 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N移动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 铁球和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则在溶液中所受浮力相同;而铁比铝的密度大很多,所以铁球一定是空心的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至不再反应,铁球和铝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说明金属都有剩余,而硫酸完全反应,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相同质量的硫酸消耗铁的质量要比铝多,所以反应后铁球要比铝球轻,故支点应向N移动解答: 解:A、反应开始后,铁球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说法错误,因为铝和金属活动性大于铁;B、铁球和铝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说明金属都有剩余,而硫酸完全反应,故生成的氢气相等故“最终右边烧杯中产生的氢气比左边烧杯多”,说法错误C、等质量的硫酸,消耗的铁比铝的质量大,故“取出金属球后,左边烧杯的质量比右边烧杯的质量小”,说法错误D、通过化学方程式可算出铁球和铝球减少在的质量比解:设消耗的铁和铝的质量分别为x、y,硫酸的质量为100g,质量分数为a%,则:Fe+H2SO4=FeSO4+H2;2Al+3H2SO4=Al2(SO4)3+3H25698 54294x100ga% y100ga%即: 即:解得:x=解得:y=;故消耗的铁和铝的质量之比为: =28:9由质量比可见,铁球减少的质量大,反应后铝球的质量比铁球大,则拿掉烧杯后,要使杠杆仍然平衡,所以支点应向N移动,故此项正确故选:D点评: 杠杆或天平平衡问题经常出现在中考题在,解决这类题要根据反应条件准确判断物质质量的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共20分)17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铁离子2Fe3+(2)造成硫酸型酸雨的气体SO2(3)碘酒中的溶剂C2H5OH(4)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Na2O3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造成硫酸型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每个酒精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碳酸钠中,钠元素是+1价,氧元素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解答: 解:(1)两个铁离子可以表示为2Fe3+; (2)造成硫酸型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可以表示为SO2;(3)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可以表示为C2H5OH; (4)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可以表示为Na2O3故填:2Fe3+;SO2;C2H5OH; Na2O3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18根据如图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Y=5,则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选填“金属”、“非金属”)(2)若XY=8,则该微粒符号为S2(3)若Y=8,请写出符合该组成结构,且带一个单位电荷,显不同电性的两种粒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CaS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若Y=5,则X=2+8+5=15,核内质子数为15,为磷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若XY=8,即X=8+Y,该粒子该2个单位的负电荷,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若Y=8,且带两个单位电荷,则其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8=18,可能是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钾离子,也可能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1)若Y=5,则X=2+8+5=15,核内质子数为15,为磷元素,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2)若XY=8,即X=8+Y,该粒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Y=8,则X=8+8=16,为硫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2(3)若Y=8,且带一个单位电荷,则其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8=18,可能是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钾离子,也可能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钾,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KCl故答案为:(1)非金属;(2)S2;(3)KCl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9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H2O22H2O+O2;(2)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3)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4)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解答: 解:(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4)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故填:2H2O22H2O+O2;Ca(OH)2+CO2CaCO3+H2O;CH4+2O2CO2+2H2O;FeCl3+3NaOHFe(OH)3+3NaCl点评: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20我校初二同学前不久到野外郊游野炊(1)野炊活动中冬冬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小丁认为该河水是硬水,你认为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3)活动中,小丽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A(填字母)A食醋 B食盐水 C牙膏(pH值约为8)(4)小明发现河水被旁边的造纸厂污染,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中主要含硫酸,如果用熟石灰处理,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硬水与软水;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 化学与生活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回答;(2)肥皂水能够鉴别软水和硬水;(3)减轻被蛰的疼痛可以从酸碱中和的角度考虑;(4)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解答: 解:(1)物质燃烧时,氧气越充足,燃烧越旺,燃烧不旺是因为往灶里塞的枯枝太多,进入的氧气少,枯枝燃烧不充分;(2)肥皂水能够鉴别软水和硬水,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是硬水;(3)因为蜂毒呈碱性,故可以选择酸性的物质如食醋来中和它;(4)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故答案为:(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肥皂水;(3)A;(4)Ca(OH)2+H2SO4CaSO4+2H2O点评: 此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和中和反应,难度不大,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性21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 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填A或B)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加入水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DABCD(2)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填“”、“”或“=”)(3)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1)由图表可知,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据此分析判断;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并结合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2)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结合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分析解答;(3)根据pH值的测定方法分析解答: 解:(1)由图表可知,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和水反应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减小,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D;(2)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的溶解度小于甲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3)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滴上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稀,碱性变弱,所测pH值偏小;故答案为:(1)A; D; (2); (3)偏小点评: 了解Ca(OH)2、NaOH溶解度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测定溶液pH值的正确方法,并能据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答,本题重在考查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2图中,甲是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70%;乙是黑色粉末;丙和丁是可溶性盐酸盐反应为非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的发生需要氧气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分析: 根据甲是铁的氧化物,其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70%,所以甲是氧化铁,乙是黑色粉末,甲会转化成乙,所以乙是铁,丙和丁是可溶性盐酸盐,氧化铁还会与A反应生成丙,因此试剂A是稀盐酸,丙就是氯化铁,铁盐和试剂B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所以试剂B是可溶性的碱,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丁是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可溶性的碱B反应产生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铁,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 解:甲是铁的氧化物,其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70%,所以甲是氧化铁,乙是黑色粉末,甲会转化成乙,所以乙是铁,丙和丁是可溶性盐酸盐,氧化铁还会与A反应生成丙,因此试剂A是稀盐酸,丙就是氯化铁,铁盐和试剂B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所以试剂B是可溶性的碱,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丁是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可溶性的碱B反应产生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为非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的发生需要氧气和水,所以反应是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Fe2O3+6HCl=2FeCl3+3H2O,4Fe(OH)2+O2+2H2O=4Fe(OH)3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题(2个小题,共11分)23根据下列装置回答:(1)请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B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序号)AD,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水蒸气,若利用F装置来干燥,则气体应从a(填“”或“b”)端进入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 (1)根据常用仪器回答;(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回答,并依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3)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气体通过洗气装置是长导管进入,短导管出解答: 解:(1)根据常用仪器可知标号仪器是添加液体的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3)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要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长导管连接,若从短导管进,瓶内气压变大,会将硫酸从长导管压出;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3)AD;CaCO3+2HCl=CaCl2+CO2+H2O;a点评: 根据实验原理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方程式,并依据装置选取方法、实验注意事项等知识依据所学内容逐一分析解答,气体通过洗气装置是长导管入,短导管出2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中的错误是没用玻璃棒引流(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3)操作中,当观察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称量时左物右码放反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装瓶时,有少量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