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4586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东莞市光明中学 高三政治备课组 元梓酬)2019-2020年高二政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一、课本知识整合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 之间以及 的 、 、 。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P54(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运用范围:凡涉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到、”“有利于、有利于、”注意:A、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B、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C、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事物联系着D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有区别的。【例1】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论的原理,它更深刻地表明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实际上指的是普遍的偶然联系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规律是必然的联系,因此混沌现象无规律可循 A. B. C. D.【例2】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A. B. C. D.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P55(1)原理内容:P55。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注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见P55)【例3】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是:生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等;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稍往国内外。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中实现资源循环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答:(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小麦、味精、废弃物、饲料、牛羊、市场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四次加工中的废弃物既有废弃物的特性,同时也有资源的特性。一次循环过程中的废弃物可以成为下一次循环过程的资源。(2)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小麦一味精一废弃物一饲料一牛羊一市场的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正确认识联系的规律性和条件性的前提下,可以改变某些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从而达到目的。4、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例4】 1吨废报纸= 850千克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5、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P57-58(1)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份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2)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注意:A。整体功能等于部分功能之和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二种,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整体功能小于各个功能之和。通常情况下,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例5】管子形势解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上述材料的哲学寓意是 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离不开整体 实现事物的质变必须经过艰苦的量的积累 坚持适度原则 A. B. C. D.【例6】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大陆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92”,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区域。各省区发展各有特色和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省区存在政策差异,无序竞争、缺少协作机制等,极大地限制了该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形成。xx年6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隆重开幕,其主题是合作发展,共创未来”,这标志着我国迄今最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工程正式启动,它必将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对于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1)整体和部分是对立统一的,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各省区存在政策差异,缺少协作,割裂了各省区之间的联系,不利于省区之间优势互补,不仅影响各自优势发挥,也必然影响该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形成。 (2)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泛珠三角”各省区应完善政策,加强合作,共同创造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既推动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又带动各省区自身优势的发挥。 (3)正确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实现“泛珠三角”区域的协调发展,进而有助于促进东中西部相互联动,统筹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P59(4)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注意:A。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就是要从整体着眼。P59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的比较相同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这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区别: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中讲的层次性原则,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则没有。高考实战演练一、单项选择:1、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入侵”夏威夷大岛后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明这个事例的哲学道理是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A B C D 2(06广东)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3、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4、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断爆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人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A.联系是普遍的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 C.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做到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5、 xx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 A.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B.部分制约整体,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C.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之和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6、旨在解决地球的温室效应问题,欧洲宇航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在xx年11月9日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对金星的探测。人类对金星的探测,从哲学上表明A.人类要研究金星与地球之间的内在联系 B.人类的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C.客观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指出,外来物种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必须加强预防和控制。7、外来物种离开原生长地,由于天敌减少,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物种的消灭和灭绝。这说明() A.有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有些事物之间不存在联系 B.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其引起的联系的状态也就不同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事物的内部8、外来物种的危害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A必须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保护本地生物物种 B.必须承认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C.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限制其不利条件D.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应无条件地吸收外来物种9、外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我 我们 = 完全的我。”从世界观意义上看,其蕴涵的哲理是()A.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在整体中才有意义B.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实现C.个人只有融人社会,才能改造主观世界 D.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10、xx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能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胡锦涛还强调,既要做好开源工作,又要做好节约工作。“既要做好开源工作,又要做好节约工作”的思路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D.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11、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12.(不定项)在人类文明史上,物种引进曾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生活,像今天中国餐桌上的土豆、玉米、番茄等无不是引进的结果。但是,外来物种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不断制造许多灾难性后果,例如植物杀手“一枝黄花”的疯狂肆虐,对其他植物形成极大威胁。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事物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联系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C.事物总是具有二重性 D.发展是曲折的13.(不定项)我国古代教育家在慕贤中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一论断主要说明()A客观条件影响着人的发展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C.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4(不定项).前不久;30个总投资达1 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因其环保评价没有达到要求而被国家环保总局根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叫停,引起社会强烈反应,被人们称之为“环保风暴”。这些被停建项目的申报及管理单位,没有正确处理()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B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C.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5.(不定项)(人民日报报道,科学通过监测发现,由于人类不当和无限制地科考活动,导致南北两极气候变暖,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圈。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D.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重要意义二、简答:1、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在于文化,在于品牌。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省眉山市,实施以“文化为灵魂、生态为特色、长寿为品牌”的旅游产业发展,注重旅游开发通俗化、生活化、人性化,把“虚”的文化变成“实”的商品,新开发文化旅游商品达300多种。原来的经济基础薄弱市实现了GDP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和工业产销率四项指标的全省第一名。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眉山市怎样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答:(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四川眉山的发展,是从横向重视文化、生态、长寿之间的联系,从纵向把悠久历史的文化资源开发为旅游商品,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2)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眉山地区开拓思路,把当地资源与发展旅游紧密结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江苏省某市多年来坚持“以青山绿水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治市方略,以生态建设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该市原有的工业基础薄弱,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道路,不但难以赶上发达地区,而且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认为本地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因此,他们因地制宜从发展生态经济入手,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在建设生态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和治理,该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搬迁有色金属企业,治理老企业污染,从而为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铺平道路”。目前,该市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7.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著名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该市是怎样实施“以青山绿水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治市方略的?(2)从辩证的唯物论角度分析,该市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答:(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人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市不沿袭传统经济发展道路,也不盲目照搬其他地区做法,而是因地制宜走富有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要求人们在工作中把一般要求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该市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中,抓好示范,面上推广点面结合,相互促进。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要求人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该市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既讲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每点2分,共6分,若用辩证法其他原理,言之有理也给分)(2)要承认自然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